APP下载

打造枢纽新城 赋能大连高质量发展

2021-02-28马一川杜长顺

辽宁经济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东北振兴高质量发展

马一川 杜长顺

〔内容提要〕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如何外拓通道、内畅循环、建强枢纽,加快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大连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大连市枢纽优势方面深入分析,提出以枢纽新城建设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将枢纽优势转化成产业培育优势、经济发展优势,增强大连对我国东北地区的辐射带动和引领作用,促进东北地区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关键词〕国际综合交通枢纽 东北振兴 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赋予大连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战略要求,《大连2049城市愿景规划》提出建设亚太对流枢纽,打造枢纽新城。围绕中共大连市十三届一次会议提出的奋力实现“十个新突破”、三年“挺进万亿GDP城市”的目标,大连应以加速推进枢纽新城建设为抓手,外拓通道、内畅循环、建强枢纽,加快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助力新时代大连市“两先区”建设,奋力实现振兴发展新突破。

一、建设枢纽新城的必要性

(一)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交通强国的重要举措

全力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是大连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建设交通强国和发挥陆海空一体化优势的最佳选择。有利于加快完善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布局,充分发挥大连在东北亚地区的交通区位优势,打造以大连为核心、多式联运服务为特色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对于国家、东北、辽宁以及大连皆具有举足轻重意义。

(二)促进东北振兴和大连“四个中心”建设的有力支撑

建设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对周边地区将产生更为明显的聚集效应,吸引资金、资源、人才等先进生产要素加快向大连聚集,逐渐成为我国与东北亚区域各国开展国际贸易的重要平台,进一步提升大连东北地区对外开放龙头以及辽宁沿海经济带核心城市地位,增强大连对我国东北地区的辐射带动和引领作用,促进东北地区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培育和形成东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这也是“四个中心”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三)完成“十个新突破”和三年“挺近万亿GDP城市”目标的实施路径

当前,大连正面临着产业结构转型、城市化加快和国际化提升的战略转型期,加快建设枢纽新城,对于适应和满足运输服务新需求、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将起到重大作用,在带动产业高端化发展、促进中高端消费发展等方面作用更加突出,将有利于推进大连形成大枢纽带动大物流、大物流带动大产业、大产业带动城市群、城市群带动东北发展的新局面。

二、打造枢纽新城的优势分析

大连作为国家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并拥有“四个中心”的定位,打造枢纽新城享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政策优势,现从量级上、结构上、范围上分析建设枢纽新城的优势。

(一)量级上——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流量优势明显

1.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城市全球排名第23位

根据《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2020》,从港口条件、航运服务和综合环境三个维度表征国际航运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2018年后大连排名领先厦门,2020年大连位列全球第23位,厦门位列第25位。(见图1)

2.大连对日航线旅客量和航班量均居全国第三

根据《“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城市报告(2020)》,大连位列“门户城市”级别。在不断强化面向世界的大连航空枢纽建设中,航空枢纽初步建成面向日韩的密集航线网络,通航点覆盖日本、韩国主要机场。2019年,日本航线的旅客量和航班量均居全国第三,通航点数量仅次于上海浦东机场,位居全国第二。

3.大连位列20大国际综合性枢纽城市客运量第15位

2021年发布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将包含大连在内的20个城市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2020年大连在20大枢纽城市客运量排名中位列第15位,在东北地区仅次于沈阳,位列第2。(见图2)

4.大连机场位列旅客吞吐量千万级以上机场第24位

2019年全国旅客吞吐量千萬级以上的机场有39个,其中大连机场位列第24位(见图3)。2019年大连周水子机场旅客年吞吐量约2008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7.3万吨,航班起降15.4万架次。空港运输三项指标均超过全国千万级机场平均水平,航班起降继续保持东北领先。国内通航城市数量居东北地区首位。

(二)结构上——枢纽内部层级体系渐趋完善

1.综合交通体系健全

海港方面,生产性泊位达到223个,年通过能力3.2亿吨,2019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3.66亿吨,全国沿海港口排名第10位;集装箱泊位14个,年通过能力1200万标准箱,2019年集装箱吞吐量875.7万标准箱,全国沿海港口排名第8位。空港方面,截至2019年底,大连机场已与8个国家及地区的121座城市通航,其中大陆通航城市102个,港台地区通航城市2个,国际通航城市17个,形成了覆盖全国、辐射日韩俄、链接东南亚的航线网络。陆网方面,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后是东北地区建筑规模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实现8种运输方式,填补大连综合交通枢纽的空白。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4168公里,公路网密度112.7公里/百平方公里,自然屯通油路比例全省率先实现100%。轨道方面,全市现有国铁通车里程843公里,地方铁路249公里;地铁4条线路158公里,运营里程全国第10。

2.物流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初步建成集海、空、铁、公、管等多种运输方式于一体的综合物流运输体系。依托铁路、公路港,进一步完善陆路物流功能。现有南关岭物流区、大连湾港物流区、周水子机场空港物流园区、辛寨子物流区;规划期内计划还将建设新机场物流区、大连润恒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园项目、北方中集物流园等项目。

3.产业集群培育提质增效

依托港口形成了以石化、装备制造、船舶制造为主的临港产业基地。石化产业形成了以大孤山、松木岛、长兴岛等为代表的专业化园区。船舶修造已形成大连湾、长兴岛和旅顺口三个造船基地和5个相应的配套园区。装备制造业形成以东风日产、奇瑞、黄海、华晨等为代表的汽车产业集群,以及华锐重工、一重等为代表的重型装备集群。新机场商务区重点发展航空服务、现代物流、创新科技、文化旅游四大产业,构建高端临空产业聚集区。

(三)范围上——枢纽空间结构特征逐步显现

大连的枢纽辐射范围具有国际交通圈、全国交通圈、沿海交通圈、市域交通圈四大交通圈的特点。国际交通圈,国际班列快速增长、货源种类日趋丰富;海运航线网络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多个港口,海港枢纽地位确立;民航国际及港澳台地区航线38条,东北亚国际航空市场竞争力增强。全国交通圈,大连是中国“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的重要节点和8个综合交通枢纽衔接的试点城市之一,大连的铁路网有哈大铁路、哈大客运专线和丹大高速等线路及其他支线,公路网主要是鹤大高速和沈海高速等国家高速公路干线和G201、G202、S203等国省干线公路组成。沿海交通圈,大连港是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主枢纽港,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四大国际深水中转港之一。市域交通圈,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四好农村路”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所有自然屯通油路目标。

三、打造枢纽新城的制约因素

(一)枢纽基础一体化、综合化水平有待提高

枢纽场站综合开发滞后,缺乏与城市空间结构、产业布局、土地利用等有效结合,导致交通枢纽与城市功能区之间相互脱离,影响城市运行效率。客运枢纽如大连北站、机场、邮轮码头等多种运输方式一体化程度偏低,功能需进一步完善,城市内外交通衔接不畅,机场快速集疏运体系尚未形成。

(二)枢纽服务高端化、国际化进程缓慢

虽然目前已经形成空陆高效衔接的全方位口岸开放格局,但还未能充分将口岸优势转化为开放优势。高端航运辅助业服务发展受限,虽一系列高端航运辅助服务机构陆续成立,使得大连高端航运辅助服务体系得到完善,但大部分的高端航运服务企业与机构却并未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三)枢纽产业集聚化、空间化尚未形成合力

与国内一些综合枢纽城市相比,我市中欧集装箱数量、国际航线数量、国际班列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枢纽更多承担通道中转作用,引流、驻流能力不强,难以有效组织各种流特征的经济要素集聚、转化和价值创造。由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尚未得到转变,与发达地区相比,大部分产业集群发展不够成熟,产业结构雷同,专业分工和协作水平不高,严重阻碍集聚经济要素的能力,使得枢纽功能与产业发展难以进行深度融合。

(四)枢纽节点信息化、协同化能力不足

枢纽节点之間缺乏信息沟通,无法打破不同枢纽中心之间的局限性,无法实现业务的协同、资源的整合。目前,海港、高铁、空港三大枢纽区彼此独自发展,三个经济区内部协调机制没有建立,包括统筹三大枢纽经济区协调发展,三大枢纽型经济区资源共享及总体效益最大化等更高层面的前瞻性工作难以开展。

四、国内外先进枢纽城市经验借鉴

通过对国外新加坡航空枢纽建设成功经验的分析研究,调研国内京沪杭、苏州相城区高铁新城、郑州综合航空经济试验区等枢纽城市,结合大连市枢纽新城建设现状对比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国内外枢纽城市快速发展存在如下共性。

(一)政府强力支持是保障

枢纽建设的政策支持需要政府多方协助,新加坡各级政府在其航空枢纽建设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苏州相城区成立了综合枢纽建设指挥部,副市长任总指挥并加大金融扶持力度。郑州政府制定了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使枢纽经济成为郑州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

(二)综合枢纽配套是基础

交通枢纽不是单一、孤立的,而是多种枢纽在空间集合而成的一种综合型枢纽,包括高铁枢纽、铁路客货运枢纽、公路枢纽、水运枢纽、航空枢纽等。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模式和杭州东站TOD模式,是目前较为成熟的两个枢纽经济样本,借助综合交通枢纽和多式联运体系,强化它们之间的整合、联动和优化,构建协调统一的复合型枢纽经济体,推动现代化城市、国际化港口、高端化产业一体建设。

(三)智慧枢纽建设是助力

无论是京沪杭还是郑州、苏州,在枢纽城市建设方面,都十分重视智慧化、数字化,以信息化手段实现交通枢纽之间的功能与业务的相互联系,深入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集成创新应用,构建支持跨区域、跨部门、跨方式协同管理与服务的交通信息系统。

(四)枢纽产业集聚是支撑

“产业+科技+金融+人才”是苏州枢纽产业集聚的创新模式,通过打造总部经济和平台经济,实现产业、人才、信息、资本汇集。各枢纽城市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核心任务,毫不动摇地持续发展制造业,重点是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航空运输、现代航运、商务商贸等特色产业,同时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五)枢纽服务优化是关键

新航与樟宜机场无缝衔接的高效运营模式,所提供的高品质旅客服务,成为樟宜机场领先于其他航空枢纽的关键。我国的国际枢纽机场硬件设施一流,提升服务关键需要在“软实力”上面下功夫,完善中转服务设施,不断强化空港吸引力,打造具有影响力、能慑住人心的服务型空港。

五、打造枢纽新城赋能大连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提升综合枢纽引领辐射能力,构建覆盖全国、通达全球的枢纽网络体系

一是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建设大连北站客运中心,打造东三省规模最大的集高铁、航空、汽车客运为一体的综合性交通枢纽。结合国家中日经济合作示范区的任务,谋划新机场与日本、韩国等机场建立“双枢纽”战略,构筑航空主干枢纽网络。建立新机场连接保税区、后盐高速路出入口的快速路,构建大连北站与金州湾国际机场和大连湾新码头客运站的“三港联动”“海、陆、空、轨、铁”五位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二是建设智慧物流平台。积极开展空铁、海铁联运与多式联运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货物运单向“一单制”发展,提升大宗物资、集装箱、快递包裹等重点货物运输效率。建设电子口岸,构建物流公共信息服务、物流电子政务、物流电子商务、电子物流四大智慧物流平台,形成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票据流“五流合一”的智慧物流总部中心、信息中心和价格中心。三是建设智慧枢纽信息平台。在“交通枢纽+信息平台”方面,引入和打造“菜鸟网+四通一达”、国家物流信息平台、信用交通网、交通出行云等交通运输服务平台,依托实体交通枢纽的信息化智能化运行和信息枢纽的要素集聚,实现线上线下融合联动,为枢纽新城建设提供新动力和重要支撑。

(二)提升枢纽产业综合竞争能力,构建参与国际产能协作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因地制宜发展临空产业。以新机场商务区为核心,大力培育发展具有临空指向特点的高端科技、高端制造、高端文化和高端服务,形成以高端产业为特征的空港经济。完善与空港经济密切相关的金融租赁、离岸结算、航运保险、贸易融资等航空金融业务,吸引有代表性的航空资源集聚区域逐步落地形成。二是推动港口一体化建设。落实辽宁省政府与招商局集团签署的《港口合作框架协议》,支持辽宁港口集团作为航运中心的建设主体在我市内开展港口一体化运行。支持招商局集团金融机构在我市发展航运金融产品,争取油轮船队在我市设立区域运营总部,支持其以“前港、中区、后城”的一体化战略综合布局开发大连湾港区和邮轮母港。三是巩固装备制造业优势。依托中国一重大连加氢反应器制造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建立国内超百億的石化装备制造基地。以中国一重核电设备有限公司为龙头,打造东北地区最大的核电设备制造产业集群。四是发展海洋服务业。以辽渔集团都市渔港项目为依托,建设集水产品仓储、运输物流服务、冷冻冷藏、检测检疫、电子商务、水产品交易及特色餐饮、游艇观光、海滨体验于一体的国际级水产物流交易中心。依托大连湾食品冷链物流交易基地,在新机场建设高端产品的冷链仓储设施,壮大海产品跨境销售服务体系。五是打造产业自主创新竞争力。在推动大工科技创新基地、哈工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等项目基础上,大力实施“大院大校”创新战略,完善企业和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率,积极推动航天信息产业园、精密仪器产业园建设,拓展航空、进出口商品等高端检测服务领域。

(三)提升枢纽要素集聚能力,构建资源要素全球配置的供应链体系

一是壮大总部经济和平台经济。启动国家级综合性物流公路港、国家级智能化仓储物流示范园区、国家级智慧物流配送示范园区的创建,重点引进龙头型、平台型、总部型项目入驻,推动区域性总部、分拨、分销、结算中心落户。二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对接哈尔滨国际客运班列,打通至俄罗斯、德国等欧洲的运邮网络。支持发展全货机航班,建设东北地区航空货运和快件集散网络中心。编制《大连北站枢纽经济区交通组织专项研究》,全面统筹片区各类需求的交通组织模式,探索保税物流管理形式的整合和政策优惠的叠加,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入区退税”。三是打造对外开放新门户。充分利用空中、海上、网上和冰上“丝绸之路”的枢纽优势,以对外开放促进枢纽经济发展,支持机场商务区创新开发政策落地,支持金州湾新机场向国家申报临空经济示范区,并争取将此区域纳入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的范围。建设日韩跨境电商合作示范区,支持日本和韩国企业在连建设运营“自邮行”跨境商城。

(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猜你喜欢

东北振兴高质量发展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一轮东北振兴形势下哈尔滨市食品工业发展的思考
“东北振兴”区域政策经济效益评价
东北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可行性分析
全国新一轮东北振兴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