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应用型本科的“多媒体技术+”课程改革思考

2021-02-28陈传杰高婷婷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年35期
关键词:专业特色应用型本科课程改革

陈传杰 高婷婷

摘要:多媒体技术是一门具有实用性、操作性和时效性特征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为了推动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该文提出了“多媒体技术+”模式的教改方案,旨在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内容。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提出了专题模块化和项目案例式教学、互助学习小组和产教融合等举措,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与不同学科专业的深度融合。在考核方式上,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法,根据学生的特长制定有多种考核途径,努力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应用型本科;课程改革;教学;专业特色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35-0279-02

1 引言

计算机技术是二十一世纪人才培养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多媒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形、图像、音频、动画和视频等多种信息对象进行综合处理,它是计算机技术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产物[1],因而实用性是多媒体技术的典型特征之一。目前,多媒体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例如教学、广告、影视娱乐等[2-3]。随着手机移动时代的到来,信息交互方式和维度都有了质的飞跃,多媒体技术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关技术和软件的更新速度也在不断加快。

近些年来,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在校本科生的必备技能,相关书籍和课程备受青睐,尤其是具有实用性的教程。以盐城工学院为例,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书籍常年占据学校图书馆的热门借阅排行榜。此外,在一些网络销售平台上,多媒体技术相关教程也一直是畅销书籍。这充分反映出多媒体技术课程具有强烈而迫切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多媒体技术是本科阶段最实用的课程之一,学习完后能够运用到日常生活。因此,无论是日常工作还是就业需要都已经离不开多媒体技术。

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提出我国高校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方向,即“固基础、明特色、强应用、重协同”战略。我校作为一所面向地方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多媒体技术课程方面急需适应新形势和新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刻的调整。在课程改革方面,部分院校根据自身的教学和研究经验积累已经着手进行布局,针对自身专业特长开设了特色课程,例如,基于Web的教学体系[4]。坚持以实践应用为导向,提高实践课时。例如,将授课地点开设在机房,使得学生能够边学习边练习[5]。

2  问题与现状

目前,多媒体技术课程内容一般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其中实践课时占到总课时数的一半以上,教学内容覆盖了音频、图像、视频处理和多媒体制作等各个方面。因此,从课程内容看,多媒体技术的覆盖范围广、各部分独立性强、知识点多和综合性强。然而,本门课程仅有32学时,相对于教学内容显得太少。因此,单单从课堂教学上是很难完成高阶性课程,例如3D图像处理、视频和动画制作等。另外,现有教学大纲和教材在对待不同专业的学生时基本上是大同小异,所以教学过于强调全面性而很难学得深入,而且从专业角度看,有些内容学生暂时还不会接触到,在实际专业学习和日常生活都用不到,导致学完就忘,甚至是失去兴趣。从学科专业看,不同的专业对多媒体技术领域的要求不一样。文科类专业对文字处理有着更高的要求,而理工科专业可能对图像处理能力有迫切的需求。

从专任教师角度看,多媒体技术是一门容易讲授但讲好十分困难的专业课程。任课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学术背景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对各个章节的教学效果并不均衡。若他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对某个方面比较熟悉,相关章节的课堂会非常精彩且深刻。反之,即使做足了功课,讲精彩也是非常不容易。此外,多媒体技术作为一项技术,需要学生自己经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去体会和领悟,有些地方很难通过讲授法去解释清楚。另一方面,由于多媒体技术与社会需求的紧密联系,所以学生主动学习多媒体技术与自身需求有关,包括就业和兴趣爱好等。然而,如果课程内容一时难以捕获学生的兴趣,脱离学生心理预期,使得他们难以有收获感。那么,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大幅减弱。因此,多媒体技术课程内容宽泛而缺乏高阶性,教学内容与不同专业学生实际需求不切合,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等一系列问题值得反思。

3 “多媒体技术+”课程改革措施

本文借鉴“互联网+”思维方式,提出“多媒体技术+”的课程改革方案,旨在面向应用型本科院校中不同专业特色的学生,提供不同的且多式样的教学内容供大家一起探讨。当前课程主要以是否为计算机类专业来划分教学内容,而针对不同专业开展相应的课程设置也比较少见。王素丽提出“普适型”的课程改革,针对不同的学院开设不同内容的多媒体技术教学[6],并针对文科和理科学生在理论和实践教学方面做适当的调整。与之不同的是,本文提出的教改方案是以课程内容类别为核心,而不同专业类别仅是我们划分内容的初衷而不是目的。这就意味着同一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课程内容,能够做到以学生为本。下面本文将从四个方面重点阐述“多媒体技术+”课程改革的具体方案和举措。

3.1 教学内容专题模块化

为了使多媒体技术与不同专业深度融合,须将原有课程内容重新以专题形式进行分类:办公类、图像类、动画类、视频类、声音类和综合类等等,如表1所示。学生可以根据自身专业和兴趣爱好来选择不同的组合,而课程团队中的教师也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来选择所要讲授的课程模块。因此,学生和教师都能够分别处在学习和教学的最佳状态,不仅极大地减轻了教师备课的负担,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被充分激发出来。为此,针对不同专业的多媒体技术需求,建立知識点体系和能力培养目标,为不同专业学生量身打造教学内容。之所以能够实施专题模块化教学是基于多媒体技术课程内容之间的相对独立性(表1),即不同模块之间理论上不存在特别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教材的章节之间也没有严格的上下文呼应。

3.2 项目案例式教学方法

教材一般都以音频、平面图像等多个章节单独设置实践课程,每个章节含有一个以上的设计案例。项目案例式方法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多媒体技术教学中[7-8],其目的是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在“多媒体技术+”课改中,在不同专题模块下,设置有多个项目案例,也就是以项目案例单元构成不同的专题模块,再以专题模块构建多媒体技术课程体系。与其他文献中不同的是[7-8],项目案例要尽可能从不同专业中提取和挖掘,使得多媒体技术与相关专业深度融合。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多媒体技术的操作方法和技巧,而且掌握了如何运用。学生在未来的专业学习中才能够灵活运用并加深对多媒体技术的理解。

3.3 互助讨论式学习

多媒体技术是一项飞速发展的计算机应用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计算机软硬件的迭代更新,多媒体软件版本也会发生重大的变化,这使得以往的很多方法和技巧有時候很难适用。因此,建立互助讨论学习小组将有助于学生之间的技术交流和探讨,互帮互助。同时,由于学生之间的兴趣爱好广泛,组织他们根据自身爱好(如摄影)来建立(图像处理)学习小组。通过这种形式不断加强学生们开展深层次的技术交流,为有共同爱好的学生提供分享创作心得和经验的平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多媒体技术的主动性。此外,通过分组完成作业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真正意义上打破传统课堂与课余的时间界限,将多媒体技术融入学习和生活之中。

3.4 对接相关产业需求

多媒体技术从诞生起就与社会需求紧密相连,所以有必要将该技术与相关产业进行结合。根据本专业领域实际情况,邀请相关企业人员为学生举行短期的课程培训,参与课程的指导和大纲编撰,及时将前沿技术成果引入到课程。让不同专业学生亲身体会到多媒体技术与专业融合的方法,培养运用多媒体技术相关知识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9]。近些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传统行业也正在发生着深刻变革。以人物像为例,传统的人物照片需要经过后期Photoshop等软件做进一步处理。然而,现在通过智能终端和人工智能算法相结合,能够在拍照的第一时间输出经过处理的图像,而且能够简单快捷地进行二次修改和调整。因此,多媒体技术必须贴近前沿技术及其相关企业和市场,把握住更多的多媒体技术与专业的交叉融合内容,提升学生在未来就业中的竞争优势。

4 课程考核方式的探讨

4.1 开放式课程考核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高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要求培养学生更注重潜力挖掘,因此在考核方式上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传统的课程考核分为两种:一是笔试方式,主要注重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二是课程作业方式,通过布置课题大作业,让学生在课堂或课余完成。在“多媒体技术+”模式下,本文提出一种开放式考核方式。首先,不指定具体的课题内容,学生根据爱好自由发挥,但对主题和基本技巧进行规范,从旁引导学生以校园生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国家庆祝活动等方面进行创作[11]。以2020学年为例,本门课程考核任务是根据提供的秋景元素设计一个动画作品,讲好一个动人故事。

4.2 “学赛结合”模式

学赛结合是教育部鼓励创新创业的具体举措[10]。学校和教师应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多媒体设计和制作竞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应用发展,不断地通过自主学习来掌握新技能。通过制定加分规则,大胆鼓励学生参加竞赛。对于表现特别优秀的学生甚至可以提供免考核申请[11]。

另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地方有关多媒体技术活动,做到学以致用。例如,2014年盐城市旅游局在全国范围征集盐城旅游宣传形象标识。2016年盐城某集团面向社会征集企业徽标,等等。此外,在一些大型活动举办过程中也会有征集特定主题标识活动。例如,盐城工学院六十周年校庆面向全校师生、校友和社会人士征集校庆标志。

5 结 论

针对多媒体技术课程在客观上存在教学范围广、内容量大等问题,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战略,本文提出了多媒体技术教学改革措施。创新性地提出将多媒体技术与不同专业结合的改革思路,形成“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模式。借助于专业特色的项目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同时使得学生做到学以致用。针对该课程的时效性,提出了建立互助小组学习,增加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通过结合多媒体相关产业,精准把握多媒体技术的前沿成果,提高学生在未来的就业优势。采用多种考核方法,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展现和发挥自己的特长。

参考文献:

[1] 赵子江.多媒体技术应用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 曲文歧.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软件,2018,39(11):212-215.

[3] 张海洋.大学物理中多媒体教学的益处和弊端[J].内江科技,2020,41(3):117-118.

[4] 郭迎春.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9):73-75.

[5] 夏其表,王国省,卢文伟,等.《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改革分析[J].福建电脑,2018,34(1):85-86.

[6] 王素丽.普适型《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实践与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2):129-130.

[7] 尹淑欣,王雪,王娜.层进式案例推进“多媒体技术”课程建设[J].江苏科技信息,2020,37(29):62-64.

[8] 于晓青.多媒体课程教学中的案例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4):211-212.

[9] 宋法根,刘佳.实训在《软件工程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析[J].软件,2020,41(7):288-291.

[10] 方有琴.双创背景下“赛教结合”教学模式在《Photoshop》课程中的探究[J].软件,2020,41(10):275-276,294.

[11] 王彦群,高贤强.《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计算机,2019(30):67-69.

【通联编辑:朱宝贵】

猜你喜欢

专业特色应用型本科课程改革
基于专业特色的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低碳能源技术与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特色建设探索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设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