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策

2021-02-22王金芝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5期
关键词:新课改核心素养

摘要:在新课改环境下,高中思想政治老师必须与时俱进,不仅要重视学生思政知识的学习,还需积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成为品学兼优的人才。但从实际调查可发现,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核心素养培养方面,严重欠缺,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培养效果,无法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因此,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探讨科学适宜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策,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素养;新课改

在新课改环境下,高中思想政治传统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实际学习要求,学生需要更具灵活性、针对性与科学性的思政教学,才能更好的指导其生活与实践[1]。在这种情况下,高中思政教师必须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积极分析学生的思政学习需求,明确思政学习效果对学生未来发展的积极影响。再者,考虑到高中生功课繁忙,还需结合实际情况,从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着手,明确高中思政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探究并制定更理想的教学方案,达到最终教学目标[2]。

一、重视案例教学,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高中思政教师需从新课改背景着手,明确新课改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积极从教学方案着手,提升思政教学效果,培养其核心素养[3]。通过案例教学,无疑可提升学生对思政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所以,高中思政教师必须在充分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大纲以及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将相应的思政知识与现实生活案例进行有效融合,选择案例的时候尽可能选取与学生生活相契合的案例,充分吸引學生注意力,促使学生主动分析案例,产生似曾相识之感,积极学习案例中涉及的思政知识。将学生的生活案例与思政教学进行有效融合,无疑可达到“生活即教育”的作用,可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优势。教师带领高中生学习“文化对人的影响”这一课的时候,可适当引入和学生生活相契合的案例,让学生明白文化对人的实际影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回顾生活中文化对人造成的影响,并选择比较经典人物进行比较,比如选择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文化水平低下、文化水平较高的人为例子,从言行举止、语言表达、日常交往等方面进行比较,可发现文化水平低下的人大多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语言表达内容反复,处理事情时更容易手脚无措,最主要体现之一是对法律法规的认知;文化水平较高的人,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更好,词汇量明显更多,处理事情更为有条不紊,对法律法规有一定知晓,不会轻易触犯法律法规底线。通过案例比较,可让高中生充分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提升高中生对文化学习的重视。

二、通过探究情境,培养政治认同感

在高中思政教学期间,必须积极培养政治认同感,只有学生认同国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才会主动遵从相应政策,才会减少踩线、犯法等不良行为,才能进一步提升其安全行为水平。想要达成这一目标,高中思政教师必须主动变革教学思路,积极拓宽高中思政培养路径,达到科学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感的目的。比如带领学生学习“我人民服务的政府”时,在完成教材基础知识教育后,教师可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移动设备进行网络搜索,尽可能搜索和自身生活相契合的案例,并将其分享给其他同学。教师也可提前搜索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并使用打印机及时打印出来,将案例一一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明确案例内容,掌握案例故事发生流程,并随机挑选数名学生进行情境重现。在学生完成相应表演后,教师可结合案例情境中的知识,提出相应问题,比如“我国政府工作原则”、“我国政府服务宗旨”等等。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充分明确我国政府和社会发展的相关性,在这一过程中可充分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教师还需灵活运用课前时间与课下时间,比如让学生提前观看最新新闻联播,以当天新闻联播中的内容为案例,对其中内容进行合理分析,让学生熟悉最近的新闻内容,明确国家政府相关政策。同时,教师可结合新闻联播相关内容展开相应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分析讨论,教师则把握相应时机,有效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

三、扭转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思维创新

很多学生并不愿意学习高中思政知识,这与课堂教学枯燥无聊、学生自身的思政知识掌握不牢固、对思政知识缺乏准确认知存在直接关系,所以高中思政教学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若高中思政教师依然选择传统教学模式,将自己掌握的思政知识一一灌输到学生脑子里,是难以发挥其实际教学效果,难以达成相应教学目标的。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若学生缺乏兴趣,不愿意参与思政教学,则不会思考思政知识内容,也不会进行思维创新,所以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高中思政教师需充分明确高中生的性格特点与学习需求,积极进行教学模式突破,积极引入新型教学方法,积极联合科学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结合教材知识,提前做好备课工作,积极搜索涉及相关知识的新闻视频与热点视频,在课堂上现场播放,吸引学生注意力,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其中涉及的思政知识。教师还可让学生自由成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思政知识学习,解决相应思政学习问题,拓宽相应知识面,巩固基础思政知识,提升思政学习效果。最后,教师还可通过提前发放问题或是案例, 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前解答问题,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上随机抽取学生解答相应问题,达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目的。

四、结束语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依然存在不重视核心素养培养的现象,会对教学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制定并落实相应解决方案,无疑可提升湿疹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友芳. 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编写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以必修2《经济与社会》教材的编写为例[J]. 课程.教材.教法,2019,39(11):10-16.

[2] 翟崑. 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国际政治经济素养培育——以统编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编写为例[J]. 课程.教材.教法,2021,41(8):4-10.

[3] 刘桂红. 核心素养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劳动教育中培养学生真善美的实践研究[J]. 课堂内外·教师版(中等教育),2020(10):11.

作者简介:王金芝(1969.11-),女,满族,吉林东丰人。研究方向:高中思政教育

猜你喜欢

新课改核心素养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