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导向 自主探究的教学设计

2021-02-22杨晓玲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5期
关键词:电解池原电池自主性

杨晓玲

在教育的不断改革创新过程中,高中化学电解池教学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促使教育界不断地创新改革,改变传 统的教学模式,营造优质的教学环境,以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化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涉及的内容较多、范围较广, 进而增加了整体的学习难度,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教 学质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地开展创新,改变传统的 教学模式,以学生为基础,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

一、问题的提出

学生自主探究性发展是我国教育发展战略中所强 调的核心素养之一。2020 年初新冠病毒的爆发, “云课堂”的常态化更加突显了学生自主性发展 的重要意义,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更是新 的学习情境中影响教学有效性不可或缺的能力。 无论是国家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还是时代特性 所赋予的挑战,中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发展都是极为 重要的,而学科教学则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领域。 自从上个世纪 90 年代美国学者雷安和戴奚 提出自我决 定理论 以来,许多研 究者认为,对学习者自主性的支持是认知学习成 功的重要因素; 而对自主性的支持最核心的要素 则是要让学习者感知到具备自我决定的空间,进 而形成学习者的内在动机。而且有研究证实,在 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自主性的支持确实能 够让学生有更强烈的胜任感和学习的动机。随着 我国新一轮的课程和考试改革,化学学科的地位 受到了一定的挑战。曾有研究显示,我国学生化 学学习的内部动机较低,缺乏自主性,能主动完成 化学学习任务的学生不足 1 /3。在此背景下,如 何在化学课堂上促进学生的学习自主探究性成为许多 教师关注的焦点。

二、问题解决能力

欧盟、新加坡和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发布了核心素养框架,围绕学生应 该具有什么样的能力而展开,而问题解决能力是核心素养框架中核心能力之一 。作为世界教育大国,我国也积极响应国际教育的发展潮流,专家们依据我国 国情,研究设计出我国的核心素养框架。具体是指学生走向社会后能够生存并不 断发展自己时所必须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 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 6 大素养。在实践创新素养方面, 学生通过日常活动、问题解决和适应挑战等活动,在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创新 意识和行为表现。问题解决是基本要素之一,对学生的要求是能够根据具体情况 和特定条件,制作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及具有在复杂环境中可以解决问题的能力 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之 一,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促进问题引导发展———问题导学教学环节

(1)搭建教学环节。教师通过课前调查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情况与问题解决能 力情况目前处于哪个阶段,从而确定班级内学生平均的最近发展区;然后教师通 过分析课标与教学内容等,选择搭建适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环节,使学生在教学的帮助下自己获取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2)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手段,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 情境中。而情境的选择要用生活或生产中学生们熟悉的情境,将学生引入到课题 知识当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接下来内容的学习做准备。 (3)独立探索。独立探索是指学生对问题的自主探索。当课堂上出现一些简单 的问题,学生可以经过独立分析思考,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时让学生进行独立探索。 在独立探索过程中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适时地给予提示,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协作学习。协作学习是独立探索的补充,当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时,需要借助伙伴的力量,小组成员聚在一起进行讨论,原来充满迷雾一样的问 题层层被拨开,问题的线索和答案逐渐变得清晰和一致。在分享集体成果的基础 上,学生可以更全面、正确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完成知识的建构,提高问题解决 能力和合作能力。 (5)效果评价。效果评价是评价环节,基于问题式教学培养学生问题解决 能力的教学设计中,采取持续性地评价方式,评价内容不仅包括学生的知识情况, 而且包括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情况。评价对象不仅包括学生,也包括评价教师。

四、促进自主性发展的核心———自主探究任务目标

自主探究型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意识提升的核 心在于,设置适当的任务目标和设计适当的任务活 动,而任务活动的设计又是围绕着任务目标而展开。 因此,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是设置适当的任务目标。 M 老师在分析电化学单元教学目标的基础 上,确定了电化学第三课时的核心观念为化学能 与电能之间的相互转化。这一核心观念具体体现 在 3 个重要的知识点上: 实现化学能与电能之间 转化的原电池和电解池装置、原电池和电解池中进行能量转化的原理、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关系,即 电化学模型。针对学情,M 老师认为,原电池和 电解池的装置及产生的现象是学生的宏观认识、 是起点。教学设计要突显经过对原电池和电解池 各个要素之间关系以及原理的微观探析,形成一 种关于电能与化学能转换的电化学关系模型的理 论表达。据此,M 老师将整节课分为 3 个任务环 节,并依次建立了每个环节的任务目标 : 任务Ⅰ———分析原电池与电解池的构成 条件,辨别其中差异; 任务Ⅱ———分析原电池与电 解池的反应原理,辨明两者之间的关联; 任务 Ⅲ———建立原电池和电解池之间电能与化学能转 换的模型,并运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可见,任务目标的确立需要综合考量教学目 标、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发展 3 个要素,提炼核心 观念,辨明关键知识点,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层次分 明、逻辑清晰、教学操作明确的任务序列及其目标。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五、教学反思

设计一堂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性发展的化学课,最关键的是对教学目标和任务活动的充 分认识。即关注目标的引领作用,为保障学 生的自主选择和判断预留时间和空间; 明确实现目标的具体活动,保证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在电解池教学中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明确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环节,以问 题支架、建议支架和任务支架等引导学生自己获得知识。在理解与获取知识的过 程中,会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或明确问题,然后学生要自己思考或通过协作学 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并且通过执行去验证所提的方法或策略是否正 确,一步一步地逐渐解决这个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因此,通 过在“电解池”的教学实践中一系列问题的解决,转变了学生面对问题的态 度,改变了处理问题的方式,提升了问题解决的品质,提高了学生理解问题能力、 表征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推理问题能力、迁移应用能力以及综合解决问题 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覃琦.构建以“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學总复习课堂教学设计模型——以“电化学原理”第一轮复习为例[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0(03):44-47+65.

[2]黄一文.基于思维建模的化学核心概念深度教学——以“电解池”教学为例[J].化学教与学,2019(12):18-21+28.

[3]李道兵.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以电解池的教学为例[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288.

[4]胡影梅. 高中化学建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19.

[5]黄素雯,戴光宏,孙艳平,陈克纯,刘凤艳.促进学生认识方式发展的原电池、电解池的教学实践研究(下)[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8,34(09):39-43.

猜你喜欢

电解池原电池自主性
自主性数学课堂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无人机自主性分级标准浅析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原电池高三复习
原电池教学设计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
高考必考题型突破
原电池电极的判断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高中化学原电池和电解池教学方法探讨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原电池”复习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