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录片《航拍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策略与国家形象建构

2021-02-21丁敏玲胡茜

国际传播 2021年5期
关键词:航拍跨文化纪录片

丁敏玲 胡茜

【内容摘要】作为一种纪实影像,纪录片是国家形象在国际传播中重要的文化载体。2017年,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推出的《航拍中国》系列纪录片,以影像符号展现了中华文化及民族形象,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该片选取普适性的议题,运用精妙的语言,凭借客观的叙事视角,传达环保共生的理念,由此构建了地大物博、关爱自然、文化多样、充满活力的中国国家形象。在跨文化传播及国家形象建构方面,《航拍中国》都对中国的纪录片创作具有借鉴意义。

【关 键 词】《航拍中国》;跨文化传播;国家形象

央视大型系列纪录片《航拍中国》自推出以来,始终保持着不错的热度和口碑,2017年的第一季在豆瓣上的评分高达9.2,2019年的第二季为8.3,2020年的第三季为8.9。①其宣传片登上了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在海外也受到广泛关注。该系列纪录片用“航拍”这一全新视角向世界受众展示了中国各个城市的魅力。在视频网站YouTube上,《航拍中国》单集播放量超过百万,一时间引发国外网友热议。《航拍中国》堪称在跨文化传播中构建中国国家形象的经典作品。

一、跨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

跨文化传播是传播学中重要的分支和扩展领域。跨文化传播就是“不同文化之间以及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与互动,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信息传播与人际交往,以及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流动、共享、渗透和迁移的过程。它涉及两个层次上的传播:第一,日常生活层面的跨文化传播,主要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在日常互动过程中的矛盾、冲突与解决方式;第二,人类文化交往层面的跨文化传播,主要是指基于符号系统的差异,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往与互动的过程与影响,以及由传播过程决定的文化融合、发展与变迁。”①当无法实现日常生活层面的跨文化传播与对话时,影视作品就成为人类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优秀的影视作品往往可以突破文化传播的壁垒和传播话语权的边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传播过程中产生的“文化折扣”,获得精准高效的传播效果。

国家形象是“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某国的总体判断和社会评价”②,包含国家实体形象、国家媒体形象、受众接受形象三个部分。国家媒体形象是指通过媒体塑造和传播的国家形象,这是受众接受认可的国家形象的前提与基础。③影视作品中包含着一个国家的文化、精神、价值觀,其整体所传达出来的信息是建构国家形象的有力依据,也是异国他乡的受众认知某国国家形象的重要来源与依据。

跨文化传播是在具有文化语境差异的人群中进行的一种传播活动,是跨越国际文化鸿沟的过程,其目的是实现沟通、理解,形成正确的认知与情感共鸣;国家形象则是一种传递到大众心目中的信息结果,即国际受众人群对于一个国家的整体认知与印象。如果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产生偏差和折扣,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家形象的建构;如果国家的文化形象与实体形象不相符合,也会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产生阻碍。因此,跨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所传递的文化信息塑造了与之对应的国家形象,恰当的有效的跨文化传播则有利于国家形象的建构。纪录片《航拍中国》选取普适性议题,凭借客观的叙事视角,传达环保共生的理念,由此打破文化壁垒,缩短与国际受众的文化差异,从地理、生态、人文、发展的角度构建了中国国家形象。

二、《航拍中国》中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纪录片所具备的原生态、纪实性、非虚构等特点④,使其成为一个国家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笔者认为,《航拍中国》在内容设置上主要应用了如下跨文化传播策略。

(一)选题:选择普适性议题

近年来,中国国产纪录片的选题领域不断拓宽,从早期大量关注政治、民生等具有中国特色的题材,转变到如今重视人类共同生态文明、民族文化底蕴等具有兼容性的题材。对美和自然的向往,符合大多数受众的口味。《航拍中国》作为一部融合民族历史与文化内涵的自然风光类纪录片,它从地理的角度切入,着眼生态环境,注重用景色来表情达意,体现生态美学。北疆沙漠绝境、东北雾凇奇观、呼伦贝尔天然草场的悠远绵长、大兴安岭森林的层林尽染、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镜头在各种山峰、草原、沙漠、森林、海洋中穿行,呈现了大自然神奇的造物手法,展现了中国绝美的自然风光,满足受众的好奇心,激发探索欲。影片每一小集都以介绍自然风光开篇,激起受众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并配有贴合情节起承转合的背景音乐,与画面相得益彰,符合全球受众的审美共识。如在“云南篇”中从介绍传统茶农的劳作状态到人与野象和谐相处,体现了中国生态文明的哲学内涵,而对生态文化的重视是世界文化的共同点,较易获得国外受众的认同。因此,《航拍中国》的选题具有高度的普适性,能够有效打破各国因文化差异带来的观影习惯壁垒,促进跨文化传播。

(二)叙事:采用国际化视角

在全球互联背景下,由经济驱动的国际文化交流密切而频繁,过于强调本土化和身份标识的信息编码将导致传而不通,难以突破文化壁垒。《航拍中国》利用航空拍摄,展现空中视角俯瞰下的中国;每集的叙事脉络均以地图飞行航线串联,每讲完一小段,会用飞行地图告诉受众接下来的行程,形成板块式结构。用影像客观介绍各个省份的自然地貌、生态人文、经济特色等的同时,也配合具有故事性的解说词扩充影片的信息量。在叙事内容上,《航拍中国》简化了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讲解,而是用生态环境的现状或某一风景名胜的溯源以及当地的人文现状进行侧面介绍,尤其注重选择贴合海外受众偏好的内容进行介绍。例如,在“新疆篇”中介绍喀纳斯水怪、阿尔泰地区的金矿,展示捕猎人滑雪追猎的场景,等等。这些针对西方受众而进行的适应性叙事,不仅能多维立体地展现中国,更能激发海外受众的兴趣,提高海外受众的接受度。在叙事手法上,《航拍中国》采用国际化视角,结合国外历史和事件进行平行讲述,客观描绘中国景观,降低海外受众对于影片的解码难度。在“新疆篇”中介绍阿图什天门时,纪录片用1947年英国探险家三次登顶失败、2000年美国科考队伍借助现代攀岩技术登顶成功的两个历史事件,烘托这座天然石拱门的高大雄伟。

(三)语言:解说词营造“中国语境”

纪录片的解说词承担着传递节目主旨与思想内涵的使命,是创作者与受众的“对话”,能够潜移默化地输出价值观。考虑到受众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存在差异,太过复杂晦涩的解说词会降低受众收看的积极性,造成传播障碍,故纪录片的解说词要使用通俗易懂的生活化的语言。《航拍中国》的解说词语言平易近人、生动风趣,同时融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有利于跨文化传播。

1.妙用修辞,化繁为简

《航拍中国》的解说词充分考虑到文化差异对语义迁移带来的影响,尽量减少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折扣,其解说词多是质朴无华的语言,不大谈诗词歌赋、历史典故,而是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进行故事化阐述,并对诗词运用精确优美的语言进行转化,大多是在陈述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妙用修辞手法,克制地对文本内容画龙点睛。这种表达方式既能顺应中国语言审美和新时代受众的需求,又能够拉近与西方受众的距离。

《航拍中国》在解说词中融入大量的比喻、拟人、铺陈等修辞手法,赋予静态景物以动感,使片中万物拥有生命,让受众觉得妙趣横生。例如,在“江苏篇”中,纪录片将秦山岛比作“一条吐泡泡的娃娃鱼”,把造就秦山岛的海蚀说成“大海的吞吐”,显得生动形象。

2.一语双关,凸显哲思

该片除了在语言艺术形态上进行巧妙加工,还在语言内涵上阐发哲思,向受众传达其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在“云南篇”中,解说词里有一句“云南的云,不光飘在天上,还飘在水里”。这一句“一语双关”,既融入省份名称,又用“云飘在水里”暗示云南水清环境好,并且有种意境之美。而在“贵州篇”中,纪录片将贵州织金洞内“霸王盔”的形成解说成“水滴的功劳”,将水滴比喻成“最有耐心的创造者”,隐喻“水滴石穿”的力量,与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民族精神相契合,凸显民族精神内涵。

3.适当留白,引发联想

《航拍中国》秉持“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制作理念走向世界舞台,推动文化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纪录片没有采用灌输式的解说方式,不对某一具体事物进行过多介绍,多是从宏观角度进行解说,点到即止。适当留白,可以给观者留有想象的空间,调动受众的思维,增添其参与感。例如,在“新疆篇”中,纪录片介绍阿尔泰山丰富的金属资源时,不具体阐述其价值,而是说“航天飞船能够遨游太空得益于此”——受众顿时心领神会了。随后,纪录片向受众讲述清朝时在阿尔泰山上淘金的人多达数万,这足以让西方受众联想到19世纪美国西部“淘金热”。这种联系世界历史,运用国际视角进行的叙事,更容易打动海外受众。

(四)思想:传达环保共生理念

在展现各地自然风光的同时,《航拍中国》试图呈现中国人对自然本质、人类发展、人类生存环境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模式的探索。在“山西篇”中,纪录片一边介绍锡崖沟村民开山造路,一边展示岳家寨村民在悬崖峭壁上建造家园的景象。在介绍七彩盐湖时,当地人民劳作制盐的画面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发现自然,依附自然”。纪录片在航拍山西时展现了珍稀动物朱鹮如何在人类的保护下繁衍生息,在航拍云南时拍摄村民为野象让路,“彼此谦让,互不打扰”,等等。《航拍中国》关注人与自然的生存状况,通过向受众展现自然生态的现状与历史的变迁,映射出中国人民的生产活动,真实记录中国所面临的自然环境问题及努力适应自然并与之和解的过程,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意蕴。在“黑龙江篇”中介绍北大仓时,纪录片讲述了当地从大规模开发到停止开发的历程,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人们适可而止,不再过度开发。而小兴安岭的火车也从当年运送木材转变为现在搭载游客,铁路成了人们游览森林的最佳路线。在中国政府和人民重视发展生态文明的背景下,生机勃勃的大自然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

三、《航拍中国》在跨文化传播中建构的国家形象

纪录片是文化领域不可或缺的传播载体,也是国家形象在国际传播中的镜像纽带。随着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和传递。《航拍中国》采用恰当合理的跨文化传播策略,从地理、生态、人文、发展的角度构建中国国家形象。

(一)地理中国:地大物博的大美形象

在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变化的今天,影视作品是人们了解他国的主要途径。随着受众审美的提高,旅游经济、旅游文化的普及,传统的一景一点的游记式的纪录片已不能满足受众需求,从“空中视角”出发、全局性展现自然风光的航拍纪录片使受众耳目一新。自然风光类的纪录片也更容易突破跨文化傳播壁垒,使不同文化与价值观的人群容易接受。《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全貌,用大量的风光镜头带领受众领略中国自然之美,在受众心中留下中国地大物博的大美形象:清澈如镜的泸沽湖,尽显岁月静好;哈巴雪山脚下,泉水中开出洁白的花;海南的休眠火山,在沉睡中展现壮美奇观……这些无不体现着中国直观的“环境美”。此外,片中还介绍了中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炭、石油、木材、矿产、稀有金属等,呈现了中国的地大物博。

(二)生态中国:关爱自然的先行姿态

在当前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愈来愈重视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航拍中国》用镜头呈现真实的生态环境,以客观视角让受众俯瞰中国的山川河流,欣赏生态之美;同时展示神州大地上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的场景。片中镜头捕捉到了许多淡出公众视野的珍稀野生动物,如金丝猴、丹顶鹤、野象、东北虎、朱鹮等,画面中人们给野象让路,为丹顶鹤设立生态保护区,草海上迁徙过冬的黑颈鹤生活得自由烂漫。中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对野生动物进行呵护、养殖,保护其生存环境,为维护生态平衡作出巨大努力。这些情节探讨了人类在谋求社会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的让步,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也塑造了关爱自然的生态中国形象。此外,片中还拍摄了沙尘暴、极寒等恶劣天气,将当前环境存在的严重问题呈现在受众眼前,体现出环保工作的紧迫性,警示人们敬畏自然、关爱自然,这些镜头语言能够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传播,展现中国人强烈的生态环保意识,构建关爱自然的国家形象。

(三)人文中国: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

展现文化历史底蕴是对外构建国家形象非常重要的一环。①《航拍中国》将人物穿插于自然景观之中,使二者有机结合,表达更丰富的人文内涵。在“海南篇”中,渔民捕鱼、采贝、赶海,这是他们世世代代的生活方式,中国人民在劳作中生生不息,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江西篇”中以前属于古徽州的婺源依旧保留着古时的徽派建筑,粉墙、黛瓦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婺源县的菊径村也始终保持着传统年俗,村民们在正月十五当天举行迎花灯舞蛟龙的庆典,场面喜庆热闹,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此外,纪录片中出现的新疆八卦图街道和热闹的大巴扎、傣族群众的泼水节场景、明长城遗址、中国古代教育学堂白鹿洞书院、景德镇古窑民宿博览区等,这些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载体向全球受众展示了中国丰富多样的文化之美。

(四)发展中国:向前迈进的奋斗精神

“一部优秀的纪录片所呈现出的内容会远远超出其镜头本身所表达的寓意。”②纪录片《航拍中国》运用新奇的拍摄思路和镜头语言,向受众展现了一个正在飞速向前迈进的社会主义现代大国。这种形象不是通过数据和语言上的宣传来构建的,而是用一帧帧直观而鲜活的画面来表达,让受众在欣赏中国贯穿古今的变化中产生强烈的认同感。片中从传统的古代耕织到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从技艺精湛的古代建筑到气势磅礴的现代工程,从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到因地制宜的科技创造,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的进步与发展。例如,“新疆篇”中,石河子的棉花实现大规模机械化种植与采摘,番茄种植与加工采用专业化流水线操作;“宁夏篇”中,干旱地区修建泵站和水渠改变了人们靠天喝水的历史,曾经贫瘠的荒滩由于有黄河水的灌溉生长出宝贵的财富(瓜果);“四川篇”中,中国古老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与高原上的风力发电代表了古代与当代的杰出工程。这些都在受众心目中构建了飞速发展的中国形象。

结语

大型系列纪录片《航拍中国》多层次、立体化地呈现了中国各具风貌的自然生态环境,向受众展示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该片在题材、叙事技巧、解说词、思想维度上均体现出有效应用跨文化传播策略,并从地理、生态、人文、社会等角度构建中国地大物博、自然与生态和谐、文化多样、经济社會飞速发展的文明大国形象,是中国媒体通过纪录片进行跨文化传播的有益探索。

(责任编辑:张栎)

猜你喜欢

航拍跨文化纪录片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Rough Cut
航拍巴彦呼硕
魅力航拍
等待
超级蚁穴
AirCraft航拍辅助软件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