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法牵引复位在胸腰椎骨折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2021-02-18胡永召张健阮志华徐通赵腾飞韩柄秋张义浦时红

中医正骨 2021年12期
关键词:根钉椎弓螺钉

胡永召,张健,阮志华,徐通,赵腾飞,韩柄秋,张义浦,时红

(开封市中医院,河南 开封 475001)

脊柱的胸腰段是胸椎和腰椎的移行处,活动度相对较大,容易发生骨折[1-3]。传统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椎旁肌损伤较严重,术后容易出现腰背部僵硬和疼痛等不适,不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4-6]。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增多[7]。然而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存在术中复位相对困难等问题[8]。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我们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38例,术中均应用手法牵引复位,术后对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8例,男16例、女22例。年龄32~69岁,中位数51岁。均为在开封市中医院住院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均为单节段骨折,且不合并脊髓神经损伤。骨折椎体:T103例,T116例,T129例,L111例,L27例,L32例。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1例,摔伤18例,交通事故伤9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14 d,中位数5 d。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采用全身麻醉,患者俯卧于手术台上。在C形臂X线机透视状态下,定位伤椎相邻椎体的椎弓根体表投影并标记。经皮置入导针,透视状态下针尖位于椎体后1/3时,置入导丝,沿导丝纵向做一长约2 cm的切口。拔出导针,逐级扩张后置入合适型号的椎弓根钉。安装两侧椎弓根钉的连接棒,旋紧连接棒的上端螺钉。一名助手用双手穿过患者双侧腋下,固定其上半身;另一名助手用双手握住患者双侧踝关节,适度用力向手术台尾部牵引,并在牵引的基础上上抬下肢,使骨盆稍抬离床面,使腰椎处于过伸位;术者同时用手掌缓慢、适度按压伤椎棘突隆起处复位。透视确定复位及固定情况良好后,维持复位状态,旋紧连接棒的下端螺钉。常规缝合切口。

2.2 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比较手术前后伤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9]、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比[(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上下相邻椎体前缘高度的平均值)×100%]。术后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

3 结 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中位数14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3例术后出现腹痛、腹胀及便秘症状,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均未出现切口感染、脊髓神经损伤、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患者的伤椎疼痛VAS评分、ODI及Cobb角均较术前下降,椎体前缘高度比较术前增加(表1)。典型病例X线片见图1。

表1 3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图1 L2椎体骨折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前后X线片

4 讨 论

手法复位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医治疗脊柱骨折的传统方法[10]。古代医籍中载有较多脊柱骨折的复位方法,如《世医得效方》所载之双踝悬吊法、《医宗金鉴》所载之攀索叠砖法、《永类钤方》所载之过伸牵引法等。本组患者术中所用之复位法,即由上述复位方法综合而成。

根据脊柱三柱理论,当脊柱处于过伸位时,前柱受到的张力最大;因此将脊柱置于过伸位复位,可以骨折椎体后柱关节突为支点,加之前纵韧带的牵拉,可以有效恢复骨折椎体高度、良好矫正脊柱后凸畸形[11]。手法复位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骨折,目的是恢复筋骨平衡的生理状态[12]。进行手法复位时,应注意保持合适力度,避免脊柱前柱、中柱受到的张力过大而造成前纵韧带断裂,加重局部软组织损伤,甚至导致相邻椎体骨折或脊髓神经损伤[13-14]。我们认为,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素质及骨质情况综合评估手法的力度,禁止暴力操作。此外,术中旋紧连接棒的螺钉时,应注意谨慎操作,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椎弓根钉松动。

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常用于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脊柱骨折,可以良好恢复伤椎高度及脊柱的稳定性,能够防止脊柱力线不良造成的慢性腰背部疼痛[15];但术中单纯采用器械复位难度相对较大,且容易出现螺钉松动或退出等情况[16-17]。近年来,传统手法复位被逐渐应用于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过程中[18]。术中采用手法复位,可以避免器械强力撑开复位时螺钉对椎体的切割,有利于降低术后螺钉松动、断裂或退出的概率[19]。此外,术中采用手法复位还有助于恢复脊柱的生理曲度,可以提高患者的脊柱功能[20-21]。

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术中何时应用手法复位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文献报道麻醉后即行手法复位者较多[22]。我们早期也于麻醉后、手术前行手法复位,但是不能良好维持复位效果,且安装连接棒时操作相对困难,术后容易出现内固定物松动。本组患者在安装连接棒时复位,可以最大限度恢复伤椎高度,且有利于维持复位效果。术中置入导针时,应注意避免针尖突出椎弓根内壁。此外,对于多节段脊柱骨折者,并不适合该法。

本组患者治疗结果显示,在胸腰椎骨折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中应用手法牵引复位,可以改善伤椎的疼痛症状、椎体功能、后凸畸形及椎体高度,且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根钉椎弓螺钉
后路微创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效果观察
探讨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一种浮动不脱出螺钉组件的结构设计与分析*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末节指骨骨折
26例下胫腓螺钉断钉取出临床分析
浅议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护理
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活血祛瘀汤治疗胸腰椎骨折134例
后路短节段应用与不应用伤椎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