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与音乐表演专业课程融合模式探索

2021-02-18张婷婷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0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

摘要:文章从音乐表演专业电子管风琴演奏课程中,通过红色经典作品演奏教学,从中探索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融入的途径,在曲目演奏的学习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职业技能、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课程思政;音乐表演专业;电子管风琴演奏

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存在重视专业课学习而轻视文化课学习的心理,对于思政课的学习,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无法调动起来。而高职学生普遍文化基础水平普遍较低,文化积淀薄弱,对于需要思辨性、理解力的传统思政教育从内心处于抵触状态,但学生与专业教师接触较多,学生对专业教师较容易产生信任与崇敬感,而且专业技术的学习将伴随着学生整个大学期间甚至是延伸到大学教育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教师与学生接触时间相对其他课程教师更多,这也为课程思政的开展和实施提供了较强的可行性。

一、课程思政与音乐表演专业课程融合模式的主要思路

本项目的主要实施思路是将思政的学习内容与电子管风琴专业课的学习内容相结合,通过专业授课形式和乐器的特殊性,以“中国红色经典作品”的教学作为教学内容,将课程思政的内容与专业学习融会贯通,把教学内容中与思政有关的因素通过间接的、隐性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会、感悟、内化,再外化成要表达的音乐或者行为,紧扣课程思政的核心理念,达到全面育人效果。

二、课程思政与音乐表演专业课程融合模式的主要措施

1、结合历史背景,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

通过教学设计和安排,在学习中国红色经典作品时,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感受作品中人物形象、音乐情感,感知作品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思想,重温抗战时期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浸润式地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整体目的演奏结合历史背景事件,细致到音色的使用、乐句的起伏,要结合人物形象、音乐情感的表达。这样,一是使学生对于作品的表达更加准确和生动,二是通过对作品的演奏体验所得来的思政教育效果也更加显性和持久。

2、教学方法上注重增强课程思政的艺术性与生活性

由于电子管风琴的教学采用“一对一”的小课授课模式,教师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对专业的高度认同;教师通过课堂上的亲自示范、纠错纠偏等方式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技能,课下教师通过要求学生反复的练习作品、参考相关音视频、文献资料等方法进行自学,培养学生坚毅的品格,认真的学习态度; 实践教学中,通过小组的配合和教师的凝聚力,使学生养成心怀宽容和包容,设身处地地相互理解,求同存异,学会沟通,学会尊重他人,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传承作品的历史革命教导,创新结合课程思政的艺术性与生活性。

3、构建辅导员、班主任与专业课教师多方联动、合力育人的协作机制

专任教师坚持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相结合、自身修养与思政教育相结合,舞台实践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积极承担思政教育的责任,努力提升教学过程中的思政教育能力。以业务和德育能力双提升为目标,通过科研及教改,与系部行政秘书、辅导员、兼职班主任合作,多方联动,着力形成育人合力。

三、电子管风琴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实施

1、用交响化语言开展思政课教学

电子管风琴因其乐器的特点,素有“一个人的乐队”之称,在“中国红色经典作品”的演奏学习中,交响化的语言在这一领域能发挥特殊的作用。红色经典作品,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产品,它是党和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思想与感情的升华,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结晶,富含深刻的文、史、哲、美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而交响化语言在电子管风琴演奏中的表达,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感受作品中所蕴含的内容,乐器本身是一个很好的载体。

例如:在课程作品《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就可以从音色奏法的讲解中,联系课程思政内容。乐曲是作曲家屠冶九先生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改编的管弦乐《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乐曲是挖掘与高扬以延安精神为代表的中国革命中的宝贵而丰厚的精神遗产,歌颂篇章与战斗篇章的速度不同表达的思想情感也不同,歌颂篇章的速度较为舒缓,主旋律多使用木管组音色,在奏法中要注意木管组吹奏乐器音色奏法的特点,让学生们感受音乐对事物表达的陈述性、歌唱性;战斗篇章的速度较快,主旋律多使用铜管乐器、唢呐、定音鼓等,在演奏的过程中要注意铜管音色的饱满与力量,打击乐器的音头表现力,恰似表达了英勇善战的红军精神、战斗精神,中共中央不畏艰险成功的艰难性,树立起学生们面对困难永不放弃、坚韧不拔的理想信念,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的热情。

2、提高音乐审美和以乐育人的理性层面,同时又为音乐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

作为演奏专业学生来说,作品创作背景是与演奏学习是密不可分的。就课堂教育而言,让教育内容进入学生之心,是首要的目标。课程思政与专业学习的结合,是强化了“外化于行”,必然以“内化于心”为基础的教育理念,提高音乐审美和以乐育人的理性层面,同时又为音乐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

例如:课程作品《曙光》的教学。《曙光》是为2003年国家抗击非典疫情胜利而创作的一首原创作品,在教学中要注意各段落音色奏法的运用;演奏的方法与肢体语言、气息的协调;原创作品中,动机主旋律与打击乐的配合衔接,推动音乐进行的走向;音乐作品的深层情感表达。在教授演奏的过程中,教育学生学习新时代伟大抗疫斗争中所孕育并弘扬的精神力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和衷共济,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本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的艺术性与生活性体现

在电子管风琴演奏教学过程中,持之以恒的技术练习本身就是对学生坚毅品格的培养,帮助学生構建力求上进的学习态度、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和人文修养,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传递真善美、陶冶情操、塑造人格。

现代流行音乐在当今社会的发展,具有庞大的青少年群众基础,专业学习的学生对流行音乐作品的本身是具备一定的热爱与理解表达能力的。将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融合,以电子管风琴课程思政案例为推广参考,广泛在音乐表演专业,现代流行音乐教学中进行推广,让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美育、文化 素质教育互相交织、彼此借力,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阎深 以文化人思政先行——课程思政与音乐表演专业建设的融合模式探索[J ]艺术教育, 2019(11);209-210

2、甘国友  思想与艺术的结合——思想政治类理论课与艺术类专业教育相结合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9)

作者简介:张婷婷,性别:女,出生年月:1984年8月,籍贯:江苏南通,工作单位:陕西艺术职业学院,研究方向:音乐表演双排键电子琴演奏,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讲师,单位所在地: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文艺南路111号,邮编:710061

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高职高专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与实践立项项目《电子管风琴中国红色经典作品演奏》2020SZJSZ-080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
高校思政课程的现状与改革措施研究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专企融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课程思政理念下英汉口译教学改革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