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分析

2021-02-18赵俏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0期
关键词:学科发展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

赵俏

摘要:阐述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的特点,教学中的问题,提出改进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教学的对策,为完善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与学科发展提供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学科发展。

引言

在这个智能化的时代,人们的吃穿住行都依靠着智能化,社会对于人才的标准已经由传统概念上的“专业人才”转变为了全面发展人才,而计算机信息技术是其中衡量的一个重要标准。这就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遵循时代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探索和实践适合学生发展的根本需求,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为学生提供新颖的教学方法,立足学生为教学主体的中心思想,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特点

从学生发展角度来看。专业课程当中融入思政课程能够使专业课程具有先进。教师在教书育人时,其职责能够得到深化和拓展,通过不断明确教学目标,使思政教育在专业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能够得到全方面扩展,思政教育元素得以体现,价值载体更为丰富。通过专业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深入,教学方法不断适应教学内容,教学质量得以提升,教学的改革创新能够得到综合教学评价维度增加,这也都需要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专业课程当中有所体现,并且在教学实施中有所落实,才能保证课程思政起到育人作用。从学生实践角度来看。思政课程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专业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更强调过程性、系统性和生成性,也就是说课程思政需要系统的过程,系统设计生成性的效果。计算机专业和教师需根据学科特点、课程特点、专业特点进行有意识、有计划的规划,教师的教学过程也需符合所学专业课程内容,应将专业课程当中的思政元素进行充分挖掘,教师只有通过主动挖掘相关的德育元素,用隐性教育方式巧妙的融合专业教育教学活动中,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获得感知,自主学习专业知识,形成职业素养。

2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解决措施

2.1根据教学对象专业不同,采取分层分类教学

面对学生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水平参差不平状况,可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和今后的计算机使用方向,教学时采取分层分类教学方法。所谓分层分类指的是建立在基于学生实践技能差异基础上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将学生按照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熟练水平以及专业需要进行层次等级班级划分,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以层次班级为单位进行教学内容的实施,对教学对象能力水平的准确定位和了解是分层分类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发设计特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测评系统,对刚入学的大一新生计算机认知掌握情况进行统计调查,根据学校对教学班学生数的要求划出不同等级层次。总体上来说,可将教学对象分成三个不同的等级层次:第一层为具备良好计算机操作能力,具备一定的知识拓展和创新能力;第二层次为能够掌握和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内容,具备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第三层此次为对计算机系统没有任何操作经验,有待全面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在具体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除了按照教学大纲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理论进行讲授外,要依照教学进度和学生的接受能力,遴选优秀应用案例进行演示和指导,并在实践课程中要求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在完成项目案例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领悟课堂所学内容和教学重点难点。

2.2以实验项目驱动为主导,倡导“做中学”实践学习方式

为了更好地實现计算机基础课程人才培养目标,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实践教学内容应在满足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展开。遵循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层次推进,条块互动,根据基础型、设计型、综合型和创新型实践课程教学的递进规律,建立“课程实验+开放实验”双轨交叉计算机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领域课程体系,使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内容与操作技能可以得到互相融合与有效印证,从而将理论与实践形成统一的课程体系。依托高校智慧校园网络以及学习机房资源的开放,开展计算机操作基础案例展示、学科竞赛等特色模块学习与教学。积极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形成全方位立体式学习风气和氛围。加强实践教学内容与专业方向的关联度,通过实践教学老师与不同专业教师的合作,设计具有专业特色的计算机实践案例,以创设项目、任务驱动模式激发学生综合创新能力。在实践教学理念上,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研究性学习意识,强化创新意识的引导,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科学作风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执行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和提高。

2.3构建基于过程监督的动态考核机制

教学考核是任何教学活动都不可或缺的环节,为了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需要建立独立的、完善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考核机制。针对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自身教学目标和特点,应用教学过程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各类作业及技能操作情况进行评价;目标评价是在教学模块结束时,对学生整体知识与技能情况的评价。现有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多以结业考试+证书目标性考核评价为主,弱化了学生实践学习过程的考核。过程考核就是要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动态掌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掌握和应用情况,对教学方法和进度进行适时调整和改进,进一步督促学生针对知识学习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训练。过程考核有效缓解和分散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在放松的心理状态下进行专业技能学习,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应试思想带来的负面影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具体实施中可加大实践成绩在学生计算机成绩的比重,采用实验报告等形式获取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奖惩机制,对表现优异的教师给予奖励,激励教师不断进步,提高教学效果。

结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应用计算机知识技术解决工作实际问题奠定良好基础,它与其他专业课程教学不同教学目标与任务要求,决定了技师学院在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

参考文献

[1]丁金昌.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1):119-124.

[2]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3]王冀生.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与创新[J].青岛科技.

猜你喜欢

学科发展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
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研究
诠释CFC精髓的大数据时代医学案例
关于应用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有关问题研究
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提高学科发展质量下高校项目预算管理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