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护理研究

2021-02-06陈丽娟

吉林医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力值生物反馈肌纤维

陈丽娟

(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人民医院,江西 抚州 331800)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已为妇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引发此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则为分娩和妊娠。现临床主要采用手术、物理、药物等方式治疗,近年多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方式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分析大量实践结果发现,确保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过程中护理干预质量,对疗效有进一步提升作用。目前医学界有关此方面多局限在对PFD的护理[1],未明确提及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干预,现纳入120例PFD患者分组论述此点。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按护理方式将此次回顾分析的2018年7月~2019年8月期间到我院诊治的PFD患者120例进行分组。入选标准:①足月、单胎妊娠的产妇;②产妇恶露干净;③产后或孕晚期发生会阴区疼痛、排便异常、漏尿等症状;④产妇均自行签字同意此次治疗和护理干预。排除标准:①妊娠前存在便秘史、慢性呼吸性疾病、盆腔手术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者;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糖尿病者;③存在羊水过多或过少、前置胎盘者;④双胎、胎儿臀位、巨大儿、低体重儿者;⑤因认知、沟通等状况无法配合此次治疗、护理者。对照组:年龄22~41岁,平均为(29.6±1.1)岁,分娩孕周37.1~41.3周,平均为(38.9±1.2)周;研究组:年龄21~41岁,平均为(29.8±1.2)岁,分娩孕周37~41.2周,平均为(38.6±1.1)周。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次研究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方法:各患者均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用PHENIXUSB4型生物反馈治疗仪,生物反馈及电刺激的脉宽500 us,收缩频率30 Hz,以增强其肌纤维肌力。每周2~3次,每次25~30 min,持续治疗3个月。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讲解疾病知识,告知注意事项,配合治疗的重要性等,做好治疗中日常照料。

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①心理护理:因患者担忧此次治疗效果和自身病情状况,内心易发生负性情绪,如抑郁、焦虑等。同时,因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需患者具备较高的配合度和自主性。所以,护士主动向其介绍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安全性和优势,告知其疾病治疗过程中注意事项、疾病预后、疾病发病机制。治疗前,解释电生理图参数变化、盆底肌肉经治疗后的变化等,让其初步了解治疗状况,耐心回答患者疑问,消除其担忧心理,提升配合度。

②放松训练:患者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过程中,护士需指导患者放松。首先引导其排除所有杂念,可用鼻子呼吸,内心多次默念数字的方法排除杂念,保持意识清醒。护士再指导其放松全身,即头部-面部肌肉-颈部-肩背部、腹部、腰部、上肢、下肢等。直至治疗完成后,再指导其做肢体屈伸运动。

③治疗支持:治疗过程中,由护士全程陪伴,主动与其沟通,讲解怎样用盆底肌力量放松收缩,而非用大腿肌肉或腹肌代偿,提升患者治疗信心。治疗后,告知其勿做体力活动,并告知其下次治疗时间。

1.3指标判定:干预前、干预后患者均接受盆底肌力评估,把润滑剂涂抹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阴道电极探头上,缓慢置入患者阴道中,设置为Glazer筛查程序,肌力盆底肌电活动信号,记录其盆底Ⅰ类肌纤维功能值、静态盆底肌张力值等。

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其焦虑症状,1~4级评分,共20个项目,重度(>69分)、中度(60~69分)、轻度(50~59分);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其抑郁症状,1~4级评分,共20个项目,重度(>73分)、中度(63~72分)、轻度(53~62分)。

2 结果

2.1两组盆底Ⅰ类肌纤维值、静态盆底肌张力值比较:干预前组间盆底Ⅰ类肌纤维值、静态盆底肌张力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盆底Ⅰ类肌纤维值、静态盆底肌张力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盆底Ⅰ类肌纤维值、静态盆底肌张力值比较

2.2两组并发症比较:干预前组间SDS评分、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比较分)

3 讨论

PFD主要包含性功能障碍、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2],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均有严重影响[3]。现主要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仪治疗,此方式利用电子仪器把皮温、肌电、血压、心率、脑电等转变为视听信号,再由医生给予专业的训练与指导,让患者控制自身,进而纠正自身功能障碍[4-5]。通过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干预,可对患者脏器功能和盆腔组织发挥双重功效,强化以往生物技术的自主感和反馈度[6]。但为确保治疗疗效和患者治疗配合度等,治疗过程中仍需确保护理质量[7]。本研究重点分析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盆底肌恢复状况和患者心理状态均优于对照组,表明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比常规护理更好。笔者分析为:综合护理中重视心理干预,护士根据患者实际状况,为其讲解疾病知识、治疗方式等,避免因其缺乏此方面知识而产生担忧等心理[8]。此外,治疗中引导其放松,全程陪伴患者,让其感受到关怀、理解等,全身心投入到治疗中。

综上,产后PFD患者在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过程中,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盆底肌恢复和患者自身心理状态等均有更好效果。

猜你喜欢

力值生物反馈肌纤维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婴儿颅骨肌纤维瘤/肌纤维瘤病2例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在治疗中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康复效果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脱色试验影响因素的探究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橡胶阿克隆磨耗试验机示值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60例阈下抑郁人群在脑电生物反馈干预后的转归及P3b的变化
论力标准机加力同轴在力值计量中的重要性
调控骨骼肌肌纤维类型转化的因素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