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蓥市:创新就业扶贫工作机制 打造优质服务平台

2021-01-27周锋

四川劳动保障 2021年2期
关键词:华蓥市公益性惠民

文/周锋

近年来,华蓥市坚持创新就业扶贫理念,补齐贫困人口就业短板,扎实开展“培训惠民、公岗惠民、政策惠民”三大行动,力求贫困人口实现“就近就业”“就业致富”两大实效。

夯实就业扶贫工作基础,创新建立三大新机制

华蓥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具体工作,明确由常务副市长统筹负责,华蓥市人社局具体负责,市级各部门协同配合,共同推进就业扶贫工作。同时,进一步梳理目标任务,落实各部门责任,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均建立了公共就业服务站,并配备就业信息员,形成县、镇、村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创新发展“两策”“三公示”,充实填补“一库五名单”,搭建“1235”体系。出台《华蓥市精准扶贫对象就业创业优惠政策》,以贫困村就业扶贫公示专栏为阵地,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考核办法为依据,以群众公认为标准,延伸数据库应用,对村级公益性岗位、精准扶贫对象培训、精准扶贫对象创业情况进行公示,做到就业扶贫公开公平公正。定期总结工作开展情况并向主要领导汇报,采取暗访督查等方式深入一线收集汇总就业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地认真剖析、谋划对比,强化督查指导。出台《华蓥市村级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联合相关部门和单位,采取多级审核、多方监管的形式,对扶贫资金进行管理和使用。

用好政策指挥棒,扎实开展三大惠民行动

扎实推进培训惠民行动,稳步提升就业新技能。以乡镇(街道)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为支撑,有效开展精准扶贫对象职业技能培训摸底调查工作,分门别类建立培训需求台账。以华蓥市职教中心资源为载体,依托梨、花卉、苗木等农业示范基地和工业园区电子信息、机械加工企业,搭建全市一二三产业技能人才供需平台。创新培训方式,积极推行“理论+实训”模式,授课地点灵活设置在村活动室、种养殖基地、工厂车间等地点,通过现场观摩、企业试岗、一徒多师等方式开展培训。近年来,开展送培训下乡14 场次、扶贫专班1 期,培训精准扶贫对象3192 人次。扎实推进公益性岗位惠民行动,有效拓宽就业新路子。针对农村“空心化”日趋严重、公益性岗位设置单一的实际,在道路保洁保绿、乡村道路维护的基础上新增了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看护、社会治安协理、食品药品代购等岗位。在公益性岗位设置过程中,始终遵循按需设岗、以岗定员、总量控制、自愿申报等原则,实行动态管理,进退有序。2016 年以来,公益性岗位安置精准扶贫对象3668 人次,按照标准兑现岗位补贴1207.56 万元。扎实推进政策惠民行动,全面激发就业新活力。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就业扶贫,鼓励企业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吸纳10 人以上的认定为就业扶贫基地,并一次性奖补5 万元。截至目前,已有5 家企业(农合社)建成就业扶贫基地,其中华蓥市瑞祥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就业扶贫示范基地、广安市就业扶贫车间,华蓥市恒丰种植专业合作社被认定为省级就业扶贫基地。

精准对接贫困劳动力需求,高质量打造三大服务平台

协调全市宣传资源,构建线上线下宣传平台。线上通过广播、电视和“青春华蓥”“巾帼建功”微信公众号、就业小程序、QQ 微信群发布就业扶贫优惠政策和岗位信息,线下重点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协理员队伍建设,在乡镇(街道)、华蓥山广场、园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设政策咨询点,村社干部进村入户“一对一”宣讲就业扶贫优惠政策。统筹劳动保障力量,搭建精准对接就业服务平台。在园区设立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乡镇(街道)设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所,村(社区)设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构建全市三级劳动保障体系。摸清贫困劳动力就业失业等基础信息,实行分类推荐和多次推荐,对青壮年、女性主要推荐到电子信息类产业的企业就业;对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及有一定技能基础的劳动力主要推荐到以新型材料为代表的创新型产业企业就业;年龄较大的精准扶贫对象,则推荐到扶贫车间、基地就业;对首次推荐不满意的贫困劳动力进行二次推荐、多次推荐,直至最终入职并稳定就业。结合贫困劳动力的个性化需求,建设创业服务平台。聘请有经验的创业专家、创业团队对贫困劳动力进行创业指导,联合财富中心绿安创客吧举办创业沙龙、创业者茶话会、创业大赛等活动,全面增强就业创业能力。近年来,共开展创业沙龙活动3 次,举办创业大赛2 次,为3 名精准扶贫对象发放创业奖补3 万元。

猜你喜欢

华蓥市公益性惠民
家中电器要“焕”新 这波惠民操作别错过
山西确定20家省级公益性农产品市场
做好公益性报道让温暖在城市流淌
坚定不移抓教育 践行初心惠民生
一家医院的“公益性报告”
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与对策
戴夫:我更愿意把公益性做到最大化
因地制宜 推惠民举措
维c维B并非有益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