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2021-01-27刘小松胡立波杨雅轩

四川劳动保障 2021年2期
关键词:彭州市高技能人才队伍

文/刘小松 胡立波 杨雅轩

近年来,成都彭州市坚持把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水平的核心手段,狠抓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从支持本地企业培养、引进高技能人才、加强培训载体建设等方面着手,出台了十余项激励政策措施。截至目前,彭州市已累计建成16 个成都市级及以上高技能人才培养载体,全市现有高技能人才10268 人。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

培养机制不健全。从企业层面来看,目前国家尚未立法规定企业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责任和义务,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的主体地位不明显,中小企业普遍未建立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从教育层面来看,校企融合的深度不够,师资力量、专业设置、实训基地建设等投入均不足。“校企利益共同体”的构建意识欠缺,目前的校企合作大都限于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对高层次技能人才的培养作用发挥不够到位。

基础培训资源不足。目前彭州市仅有1 所公办中职技工院校,每年为当地输送技能人才1850 余人,仅占全市每年新增技能人才的15%,毕业生中取得中级工职业等级的居多,技能人才输出量尤其是高技能人才明显不能满足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此外,全市现有10 家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其办学资质、培训等级均仅限于初级工、中级工,对于高级工及以上高技能人才欠缺培训能力,培训工种也以传统产业居多,缺乏新兴产业的新工种、新职业培训资源。

企业参与热情不高。中小微企业因自身生命周期较短、培养高技能人才周期长、企业培养经费有限等因素,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积极性不高,自身“造血”能力不强,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技能的技能人才体量较少。部分企业“重使用,轻培训”现象突出,技能人才面临成长路径不畅、成长动力不足等问题。

人才队伍结构不优。近5 年来,彭州市高技能人才队伍规模逐年扩大,但高技能人才储备总量不足、年龄断层、学历断层等矛盾问题仍然突出。目前,全市共有技能劳动者35749 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28.72%,30 岁及以下的高技能人才仅占4.6%;高技能人才中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比例为33:7:1。

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考

在培养机制上创新。完善企校融合制度,研判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开展情况,指导企业与培训(学校)机构进一步优化培训方案,分层次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突破传统培训局限,定期选拔优秀青年技能人才赴外进修交流,举办技术论坛、技能竞赛等,邀请域外优秀高技能人才参与指导交流,让本土优秀青年技能人才在交流学习中激发潜能,提升技能水平。优化评价机制,鼓励重点大中型企业健全高技能人才评价机制,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或职业技能评价规范,积极推进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鉴定工作。

在培养载体上加力。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自主培训高端技能人才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本市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培养载体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完善职工培训基础设备,建设一批具有品牌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挖掘企业内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及有绝技绝活的技能大师等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和首席技师工作制度,充分发挥技能大师、首席技师在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上的积极作用。

在资金投入上加码。强化政府宏观引领职能,引导企业利用职工培养经费开展职工技能提升培训,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等活动,大力培养选拔高技能人才。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完整的高技能人才引进、培育、管理和使用政策体系,对高技能人才基础保障、生活服务等方面形成配套政策。注重培养经费使用的灵活性,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随时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调整,确保用在各个阶段的资金都能够充分发挥效力。

在管理服务上提效。建立完善的高技能人才选拔、管理、使用制度体系,实现高技能人才档案数字化管理,适时掌握高技能人才流动情况。将优秀的高技能人才纳入市引才整体规划,重点帮助企业搭建引才平台,为企业引进技术精湛的行业领军人才牵线搭桥。做好高技能人才服务工作,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健康发展相关政策,落实人才落户、子女教育、生活服务等配套政策,提高行业带头人、技术领军者的待遇,确保高技能领军人才的各方面待遇与贡献相匹配。

猜你喜欢

彭州市高技能人才队伍
宜兴陶瓷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班2022年第二期
彭州市人民医院
彭州市人民医院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彭州市人民医院
高技能人才“四元三阶六同”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培养集聚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高中电化学电极反应式书写方法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