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户外混龄运动中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策略探究

2021-01-26林少君

考试周刊 2021年103期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幼儿发展

摘 要:目前,部分幼儿都是独生子女,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的交往比较少,十分不利于他们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如何帮助幼儿发展他们的亲社会行为是每位幼师的重要教学使命。户外混龄运动的开展可以促进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的良好交往,并能够助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进一步提高,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策略。为此,广大幼师要积极将异龄儿童组织在一起,让他们在户外混龄运动中进行锻炼,从而能够为幼儿的良好成长和成才提供帮助。文章将对在户外混龄运动中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的策略进行一番阐述和说明。

关键词:户外混龄运动;亲社会行为;幼儿;发展

当前,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不再单纯以照顾孩子,帮助幼儿掌握一些小学必备的知识为主,而是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进行发展。须知,增加幼儿年龄之间的厚厚的壁障,抑制幼儿与他人进行交往的天性,一方面会减少幼儿从他人可取点中学到对自己成长和成才有用的知识和经验的机会;另一方面也难以促进幼儿责任心、关心爱护他人等品质的良好提升。可见,助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帮助幼儿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所必需的。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开展户外混龄运动是必不可少的。户外混龄运动打破传统的班级和年龄的界限,将不同年龄的幼儿在一个户外运动的环境里一起游戏、学习,为幼儿提供了向其他年龄段幼儿学习的机会,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一、 在具体的游戏情景中萌发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发展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不能单靠嘴上说一说,将这些必备的亲社会行为全都塞到幼儿的脑海中,让他们牢牢记住,而是应该创设一个精彩的游戏情景,在轻松的游戏活动中进行良好品质的养成。须知,教条式的、单纯地进行亲社会行为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幼儿呆板学习相关知识和道理,将会违背幼儿的自然生长规律,严重阻碍了幼儿向前进。而幼儿正处在非常喜欢游戏活动的年龄阶段,在游戏活动中能够保持长久的学习热情,很好地掌握对自己有用的道理,是帮助幼儿萌發亲社会行为的一种重要方式。为此,在户外混龄运动中,教师需要将单一的运动材料与游戏情景结合,运用游戏的规则进行约束,激发幼儿学习及运动的动力,在发展动作的同时培养亲社会行为。

在幼儿混龄运动中,由于年龄的差异导致幼儿的知识经验、动作技能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使幼儿园户外混龄体育活动,不仅可以满足异龄幼儿对知识和技能的不同需求,还能够助力异龄幼儿之间进行深入灵魂的交流。尤其是对小龄幼儿来说,大龄幼儿会扮演组织者和教育者角色,向小龄幼儿传授相应的动作技能,对大龄幼儿来说具有巩固动作、发展助人品质的作用。晨间混龄运动的“挑战区”中投放的毛绒粘球和粘背心,大班的哥哥能迅速穿上粘背心、通过垫脚板拿到粘球进行投掷作战,而中小班的幼儿对粘球背心的穿脱和高处取放粘球的动作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获得帮助才能完成。这样一个具体的游戏情节体现了教师在环境设置上的教育智慧,不同年龄点幼儿在面对同一个难度的挑战时表现出不同的处理方式:中小班幼儿需要通过“请你帮帮我”的诉求,拿到毛绒粘球,而大班幼儿则要懂得在弟弟妹妹需要帮助时给予帮忙;中小班幼儿对“挑战区”的游戏规则不熟悉,他们会寻求帮助:“这里的游戏是怎么玩的?我也想跟着你们一起玩。”大班的哥哥就会很耐心地向他们介绍游戏玩法,还会带着中班的弟弟完成挑战;当中班的幼儿对“挑战区”的游戏玩法熟悉后,他们也会将自己刚才获得的游戏经验进行分享,邀约同伴共同参与,以一带二、二带几的方式让更多幼儿参与进来。幼儿在“挑战区”的游戏里不仅发展了走、钻、爬、跑、悬垂、旋转、引体向上、投掷等动作,他们的助人、分享、关心的亲社会行为也在渐渐萌发。

二、 在教师的观察中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幼儿的差异是多方面的,如幼儿接受的家庭教育、幼儿的生活阅历、思考问题的方式等,这导致每位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能力,教师在混龄运动中要正确对待不同年龄层幼儿能力上的悬殊。因此,教师需要在指导幼儿运动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做到“多观察、真帮助”,在引导幼儿在提升户外运动能力的同时,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在“综合区”的爬梯活动中,由于爬梯的拼搭是幼儿共同合作完成的,因此,不同年龄点的幼儿来这个区域时面对的挑战是不同的。爬梯如果搭的太高,小班的幼儿就会因为害怕高度而拒绝尝试,失去了挑战的机会。因此,当孩子们在拼搭爬梯的造型时,教师应有意识地观察,调整出高低不同、难度不一的爬梯造型,在场景的设置上吸引幼儿参与。在幼儿挑战的过程中,教师再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引导他们挑战关卡,对小中班幼儿,教师应提醒他们从低到高、由易到难的方法挑战自我,对大班幼儿就要鼓励他们设计符合自身实际的、更高难度的挑战规则。在幼儿运动挑战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提醒幼儿学会关心同伴,对需要帮助的朋友或者老师积极给予帮助、以合作的方法完成更高难度的挑战。幼儿在运动中收获了关怀、学会了合作、懂得了互助。

混龄体育活动的开展能够打造一个非常良好的幼儿园教育环境,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能在体育活动中根据自身的实际,展示自己独特的风采,有着明确的发展定位。虽然晨间混龄运动时,幼儿参与的人数多,教师既要关注幼儿锻炼时的安全,又要对其进行指导,还有幼儿会不间断地有进入区域,但幼儿的活动是有序的,教师的观察是有目标、有重点的。幼儿在这样一种运动模式下激发了运动的兴趣,发展了运动能力,提高了交往能力,体验了运动的快乐。

三、 在有效的评价、分享中提高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在户外混龄体育活动中,幼儿的互动虽是自然、轻松和自由的,但也存在着较大的态度差异和行为差异。在不同的互动活动中,幼儿会受到不同互动对象的肯定、赞扬和鼓励,特别是对小龄幼儿来说,能够获得更多互动对象的帮助、扶持和关爱,从而真实表现出户外混龄体育活动的具体评价和反馈,对幼儿的促进作用是非常大的。

在每个户外运动区域里,以每个班一种颜色的手环作为标记奖励,当孩子们完成区域内的挑战时,这个手环的给予就是一种鼓励。如果没有完成相应挑战,老师或同伴就会告知他具体的游戏玩法和运动内容,激励幼儿全部挑战后再来兑换手环。下学期,小班的幼儿渐渐从班级老师身边转向幼儿园其他区域的游戏,“挑战区”经常听到小班的幼儿说:“老师,你们这边还有手环吗?”“老师,我要怎么挑战才能拿到手环?”“老师,这些挑战有哪些要求呢?”然后,孩子们就会在哥哥姐姐的带领下、老师的鼓励下,完成各自年龄段该完成的挑战,在获得手环的一刻孩子们是满脸幸福的笑。

当混龄运动结束后,各班老师会结合晨谈活动引导幼儿与同伴、老师分享运动后的收获和不足,同时请幼儿将每天挑战的项目,画在自己的“运动故事记录本”里,为自己制订下次的运动计划做铺垫。教师也会利用谈话的时间用照片展示的方式帮助幼儿梳理当天的运动经验,鼓励幼儿设计下一期的户外体育运动内容,提升运动能力,待综合评价后结合班级设置的“运动奖励”机制给予鼓励,以此督促幼儿积极参与到每天的晨间户外混龄运动中。在此期间,幼儿的分享至关重要,愿意分享的孩子就能把属于自己的有趣故事和经验进行交流,帮助更多同伴积累游戏经验。

四、 在家园配合中巩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幼儿在接受幼儿园教育之前,大部分时间是和自己的父母待在一起,父母自身的行为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须知,幼儿会无意识地学习父母的一些行为,但是他们缺乏一定的判断力,不知道这些行为是好的还是坏的,直接就模仿父母的行为了。而这时如果家长不能给孩子带一个好头,将会影响幼儿的健康良好成长与发展。为此,家长应提高自己的教育意识、重视自己的教育行为,除了幼儿园的混龄运动外家长应多带幼儿参与亲子户外运动,或与家人、或与同伴,或与比自己年龄大的哥哥姐姐一起参与各种活动,在系列的活动中家长要明白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的重要性。幼儿一旦出现了亲社会行为,家长要及时强化,如表扬、奖励等,使幼儿获得积极反馈,达到逐渐巩固的目的。

家长在配合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可以在周末带领孩子去游樂园玩,游乐园中有许多不同年龄阶段的小朋友,而且游乐园的游戏设施是非常受孩子们喜爱的。当孩子们在玩时,会主动与异龄小朋友交流,强化自身的亲社会行为。例如,在骑木马时,家长不要自己手把手教孩子怎样玩,并帮助孩子解决游玩中遇到的困难,而是放手让幼儿自己去和其他小朋友进行交流,促进幼儿良好的锻炼和进一步提升。在具体的游玩实践中,年龄较小的幼儿会说:“大哥哥,大姐姐,你们玩的旋转木马真有趣,我也想玩,但是,我不知道怎样玩,你们能告诉我吗?”年龄较大的幼儿会说:“小弟弟(小妹妹),你坐上去,等音乐响起的时候,马儿们会跟着音乐转起来,还会一上一下慢慢转动,非常有趣,你可以试试。”而且,年龄较大的孩子会帮助比自己小的孩子,让他们能安全坐到木马上。此时,这些幼儿的家长要对自己孩子的表现进行肯定,让幼儿明白自己做的是正确的,以后也要及时帮助他人,很好地发挥了家校合育的功能优势。

五、 在合作互助活动中加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合作、助人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亲社会行为,幼师认识到这一点,并在户外混龄活动中,为幼儿组织一定的合作互助活动,让幼儿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积极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和自己的小伙伴通过合作互助的方式完成任务,获得成功,可以助力幼儿的亲社会性不断发展。为此,广大幼师要结合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的实际,组织合适的互助活动,让幼儿在合作共赢中学到分享、谦让等道理,从而能够促进幼儿良好道德品格的形成。

例如,教师可以为幼儿布置合作摘水果的任务:即教师先将大班、中班、小班的孩子混合在一起,并结合幼儿的性格特征等,将不同班级的幼儿分在一组。然后,教师需要让不同小组的幼儿来抽取任务卡,在这一过程中,大班的孩子主动谦让了中小班的孩子,做到了谦让有礼。接着,小组幼儿需要根据任务卡进行讨论,商量好谁先攀登到架上去摘水果,谁负责将水果运送到指定地点等。之后,小组幼儿需要按照事先的安排,有序进行摘水果。在这一环节中,后面摘水果的小朋友要耐心等待前面的小朋友,等他摘完下来后再上去,不要催促他人,给他人带来压力。而且,大班的小朋友在遇到中小班小朋友够不到,或者爬不上去的情况时,会主动伸出援手,帮助他们完成任务。在各个小组的幼儿都完成任务后,教师需要根据自己对小组幼儿的表现的观察,进行评价,如教师可以运用“哪个小组完成最快”“哪个小组组织最有序”“哪个小组合作氛围最好”等语句表扬表现较好的小组,让幼儿意识到合作互助对自己发展起到的作用,更加期待下一次的合作,从而不断加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总而言之,应该从幼儿的主体出发引导幼儿发展,将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培养融合在幼儿的运动中、一日生活里。为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教师有责任让他们学会爱、懂得爱、付出爱。

参考文献:

[1]金淼.户外混龄自主游戏中幼儿社会性发展策略[J].好家长,2016(25):152.

[2]向晓燕.户外混龄游戏中幼儿社会性发展研究[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5(7):43-45.

[3]邓秀琴.在晨间户外混龄运动区中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策略[J].福建教育研究,2017(10):14-16.

作者简介:

林少君,福建省莆田市,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第一实验幼儿园。

猜你喜欢

亲社会行为幼儿发展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高职生学校社会行为的调查研究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个体道德发展的有效途径:从社会角色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入手
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