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口吻”与“意象”中激扬青春

2021-01-21汤颖芳张悦

关键词:口吻风格意象

汤颖芳 张悦

摘要:五四新诗的教学,如何将具有青春价值的课程内容真正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内容,实现以新诗启思高中生的目标,是教师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和《红烛》的教学,从“口吻”这一体验诗歌情感的重要方式入手,琢磨和比较口吻,体会并涵泳情感;从“意象”这一揣摩诗歌风格的关键因子入手,探讨和分析意象,理解并探究风格。

关键词:五四新诗;口吻;意象;情感;风格

五四新诗是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重要教学内容。铺开中国诗歌发展史的卷轴,五四新诗无疑是其中翻滚着的美丽“浪花”;作为中国文学坐标里“高亮”的部分,它以与众不同的壮怀、意味深长的巧思,“喊出”了青春气概。如何将这一具有青春价值的课程内容真正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内容,实现以新诗启思高中生的目标,是教师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和《红烛》这两首五四新诗的教学,我们做了一些尝试。

一、教学过程:从“口吻”和“意象”两个维度切入

(一)口吻:体验诗歌情感的重要方式

1.琢磨口吻,体会情感。

师“诗言志”,诗歌最打动人心的是情感。读者要和诗歌产生情感共鸣,“口吻”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口吻是说话时流露出来的感情色彩。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附着”在诗句中,借助诗歌表情达意的手法得以体现。正如叶嘉莹先生指出的,赏析诗歌必须要赏析口吻。请全体朗读《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谈谈诗人用了哪些手法使诗歌的口吻得以呈现。

生四处句首连用“啊啊!”,全诗有10个感叹号,直抒胸臆,感情激昂。

生选用磅礴的意象,用“无数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无限的太平洋”“滚滚的洪涛”抒发豪情壮志。用“白云”而非“乌云”,用“晴景”而非“情景”,色调明丽,情绪振奋。

师除了标点、词语,诗人还运用了哪些手法抒发感情?

生用工整的句式加强语势,3个“不断的”层层推进,使“破旧迎新”的愿望得到更强烈的体现。

师你提到了“破旧迎新”,破什么“旧”,又迎哪种“新”呢?

生五四运动提出反对旧社会,创造新社会,包括改变旧的文化和思想,建立民主科学的新文化,从而改变旧中国落后的现状。

师是的。五四运动后,有志青年呼吁社会变革,希望文学领域也能注入新的血液。梁启超说:“中国诗界大革命,时候是快到了。”这就是“以白话代替文言,以自由代替格律”的五四新诗运动。

(PPT呈现胡适《谈新诗》的补充资料:“推翻词调曲谱的种种束缚;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長短;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诗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师(出示图1)这是郭沫若创作的《天狗》(节选)。该诗非常有个性,每句的第一字都是“我”。请同学们齐读诗歌,体会“我”的情感,并结合手法说说这首诗在口吻上的特点。

生吞日月,吞星球,吞宇宙,“我”无所不能,表达出“舍我其谁”的自信。每句均以“我”开头,“我把”“我是”句式工整重复,加强了语势。

生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刻画天狗吃掉一切又啃噬自己的场面,有种发狂甚至血腥的、不可理解的感觉。

师当天狗吞了一切,它就变成一个新的“我”。天狗是中国神话中吞月的神兽,是人们惧怕、驱赶的对象。但诗人用第一人称,借天狗的口吻,抒发了吞噬他所痛恨的封建旧事物的决心。反对旧的一切,创造全新的世界,这就是五四运动时期狂飙突进的精神。郭沫若说:“个人的郁积,民族的郁积,在这时找出了喷火口,也找出了喷火的方式,我在那时差不多是狂了。”

2.比较口吻,涵泳情感。

师同学们,这是将《红烛》进行删改后的两节诗(PPT呈现图2),请你们读一读,和原诗比一比,理解《红烛》的口吻。

生原诗的疑问有强调和对比的作用,突出了诗人的不解。

生原诗运用呼告更深情,“红烛啊!”“诗人啊!”仿佛在对话。

师删去原诗的“红烛啊!”,这首诗的口吻有什么变化?

(学生自由朗读。)

生原诗营造出对着红烛倾诉的画面感,每一句“红烛啊!”都把画面的焦点放在红烛上。

师原诗像咏叹调。删掉之后,诗歌的节奏变快了还是变慢了?

生变得急促。“红烛啊!”使节与节的过渡更舒缓,让诗歌变得深沉,有了沉思的意味。

生“红烛啊!”突出了红烛的形象,增强了抒情口吻,放慢了诗歌的节奏,增加了思辨特征。

师删改后看似简洁了,但也将诗歌的味道改掉了。《红烛》以深情思辨的口吻表达疑惑和思索,《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则以奔放热烈的口吻传递狂飙突进的精神。不同的口吻,表达不同的情感,也升华不同的情感。

(二)意象:揣摩诗歌风格的关键因子

1.探讨意象,理解风格。

师同学们,意象是进入诗歌内里的通道。赏析意象要关注意象的特点。请欣赏名家朗诵视频,说说“红烛”这一意象的特点。

(教师播放孙星朗诵《红烛》的视频。)

生红烛的特点是“红”,红有热烈、赤诚之意,“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以红烛联想红心,暗示了诗人和红烛一样的奉献精神。

生“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红烛通过燃烧自己,放出光明。红烛的特点是燃烧、奉献。

师它的燃烧被赋予了人的情态——流泪,诗中六次提到“流泪”。红烛流泪的状态在诗中有什么变化?诗人对红烛燃烧的认识又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生红烛先是伤心地流泪,后又着急地流泪,最后快乐地流泪。诗人最初不懂红烛为什么燃烧,看到红烛流下来的蜡迹像斑斑泪痕,深感悲伤,对红烛说“又何苦伤心流泪”,这是不解。

师诗人后来理解了吗?

生红烛生来就应该燃烧——“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生“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红烛是为了世人燃烧自己。这四句暗示了世人无知蒙昧、冷血麻木、活在梦中。红烛用自己的生命来拯救世人的灵魂,捣破思想的监狱。红烛象征了牺牲自我、拯救他人的伟大精神。

师是的,诗人对这种精神的认识,经历了“不懂—理解—支持”的变化,是通过思考逐步深入的,诗人渐渐和红烛融为一体。我们所熟悉的《石灰吟》赞美了石灰的牺牲精神和一身正气,诗中的“若等闲”“全不怕”说明石灰对牺牲的认识是清醒坚决的。红烛和石灰,一柔韧一刚强,而柔者只要理想坚定,也会成长和刚强。

师现在,我们将“红烛”的象征意义理解得比较深刻了。平时我们说李白诗歌“豪放”,杜甫诗歌“沉郁”,你们觉得《红烛》整首诗歌呈现了怎样的风格?

(学生思考。)

生委婉含蓄。

生有所寄托。

师还不够准确。其实,中国的古诗词中有许多红烛流泪的意象,如“蜡炬成灰泪始干”“乱珠凝烛泪,微红上露盘”“蜡泪垂兰烬,秋芜扫绮栊”“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等,它们都营造出凄婉的意境,传递出充满期待的绵长情绪。同样,《红烛》整首诗也笼罩在含蓄蕴藉、深沉思辨的氛围里。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以汹涌澎湃的白云、北冰洋、太平洋、洪涛为意象,气势雄壮,诗风直白恣肆。这是两首诗歌风格的差异。

2.分析意象,探究风格。

师闻一多在五四时期还创作了《长城下的哀歌》(PPT呈现诗歌节选部分,如下页图3所示)。请同学们分组探究:结合《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天狗》《红烛》《长城下的哀歌》,从意象的大小、动静、古今等角度,谈谈两位诗人创作风格上的异同。

生《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诗歌意象来自宇宙天地,宏大雄壮,涵盖古今中外,还用了英文、舶来词。《红烛》等诗歌意象大小皆有,都来自中国传统文化。

生《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诗歌意象多为动态,上天入地,变幻多端。《红烛》等诗歌意象有动有静,燃烧的红烛是动态,“守着”黄河的长城更偏于静态。《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属于浪漫主义,接近李白的诗歌;《红烛》等深沉低郁,忧国忧民,接近杜甫的诗歌。

生《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诗歌意象宏大跳跃,想象大胆奇特,有浓郁的浪漫主义特色,重在宣泄诗人的主观情绪。《红烛》等诗歌反复呼唤核心意象,运用幻想,兼具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

师闻一多的诗歌更多地表达了对现实的反思,这就是新诗发展中倡导的“理性节制情感”。郭沫若说:“(诗歌)形式上的束缚、使精神不能自由发展、使良好的内容不能充分表现。”因此,他的诗打破格律、运用新词,最强烈地体现了五四新诗狂飙突进的风格。但新诗除了“打破”这一特点,还有对诗体形式的规范。文学总是边继承边创新的。再次默读《红烛》,说说闻一多先生借助了哪些古典传统手法规范新诗的形式。

生引用了李商隱的诗句作为引子。

生借助“托物言志”的方法,用“红烛”象征诗人彻底的奉献精神,用“残风”暗示反动势力和黑暗现实。

师说得很好。我补充一点,《红烛》并没有回到字数、句数、押韵、平仄的老路上,闻一多对新诗的探索既有继承,又有创新。

(教师布置作业:校团委将举办一场名为“激扬五四,热血青春”的诗歌朗诵会,请创作一首符合主题的现代诗,参加朗诵会。)

二、教学评析:基于小“群”,同中求异,探索五四新诗教学的适切路径

教学贵在意义的点燃——成熟的教学过程一定是在整体意识中观照教学的对象物。《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以“非诗”形态入诗,给当时诗坛注入新的活力,谓之“狂飙突进”般的诗体创新。但诗体解放与形制规范并非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关系,五四新诗也绝非只有《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样一种方式。本次教学将《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与《红烛》组成一个小“群”,围绕诗歌形式的自由或规范进行对举式讨论学习,引导学生探究两首诗歌形式的相异之处,同时又将重点放在对《红烛》形制的分析鉴赏上,这是一条适切的教学路径。

(一)以“口吻”的揣摩通向情感涵泳

“诗的口吻”是本次教学中探讨的重要话题。诗语出自诗心,每一种口吻的背后都藏着不一样的情感。《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口吻激越、高亢,可谓“神韵超然,绝去斧凿”;《红烛》口吻绵柔、深沉,亦可谓“情至深处,延宕无穷”。从诗歌“口吻”里流淌出来的情感如同高屋上倾倒的大水一样不可遏抑,触动心灵,给师生带来持续、稳定的美感体验。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从对“口吻”的揣摩走向对诗歌情感的深度涵泳呢?本次教学有相对精准的教学流程。比如,抓住《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8个“啊”、10个感叹号、3个“不断”,引导学生紧贴诗歌文本,发现文本中蕴藏的诗人心声——如此“外溢”的词语与章法,就是情感“泄洪”般的喧腾不止,也是诗人想尽快尽力创造一个新世界的巨大决心。“顿悟”和“渐悟”是相互依存的诗歌理解鉴赏方式。但在《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样的五四新诗面前,这两种方式都无须启用,只要调动情绪即可:当诗句以纵横捭阖之势扑向我们的心灵,那种冲击何止于视听?这就是“口吻”的魅力。但是,光从诗歌本体(也就是唯一“单体”)去观照“口吻”对表情达意的作用,还是有局限的。口吻辨析需要积累“体物”的经验,这里的“物”是诗歌,教师应该引入诗人的其他多首诗歌让学生反复揣摩,由一首诗的“瞬间”之感升华为一类诗的“固化”之得,从而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生成稳定持久的图式:诗歌是可以通过涵泳口吻而理解情志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天狗》作为强化“口吻”的附加资源,这是及时的,但还是不够充分——“1+1”的简单模式不足以让学生从体“物(诗歌口吻)”走向明“道(诗歌情感)”,只有高频度的体验认知才能够将陌生的知识锤炼为“熟知”,从经验感悟上升为理性觉知。这也是学习的常识化路径。

相较于《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对《红烛》口吻的揣摩则需要“停留”更多的时间,诗歌的篇幅长度、呈现方式的“婉曲”、艺术手法的多样等诸多因素给学生走进《红烛》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从口吻揣摩到情感涵泳,更需要借助支架。教师采用了视频演读、学生听读并理解鉴赏情感的教学策略。朗读之于诗歌,是关键手段。诗歌之美,一半在吟诵里。从本质上讲,作为韵体的诗歌是唤醒耳朵的艺术。读诗的好处诚如清人沈德潜所言——“意味自出”。但从全面、整体的诗歌鉴赏的角度来判断,真要得其隐微精妙,则还需要其他的功夫。因此,建议教师在对《红烛》的诗歌“口吻”进行揣摩教学时,运用更多的方法,譬如,引入闻一多有关的诗歌欣赏理论作为辅助学习资料,通过对诗歌体式、节奏、韵脚的探究涵泳情感,甚至可以举行诗歌现场朗诵会,以音响的交混与共鸣来达到共情的目的等。不一而足。

(二)以“意象”的选择引出风格探究

“无意象不诗歌”。意象,是诗歌鉴赏绕不过去的话题。教学内容一旦确定,将它们转化为有意义、值得探究的学习内容是施教行为的关键。教师有意识地将学习重点向《红烛》倾斜,捕捉到了教学对象的积极因素——闻一多先生在《红烛》中运用的意象“有貌有神”,具体探究了“红烛”这个主体意象是如何运用的,运用的情感原则又是什么。主要运用的教学策略是学生分组探究、组内交流对话、课堂依次分享,结合每一节诗歌的内容以及其他陪衬性质的意象进行理解,最终引出意象的象征意义,这些都是有效的。

值得商榷的是,高一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诗词中的经典意象缺少必要的知识储备,教学推进过程有教师“拖拽”的痕迹,教学策略运用比较单一,这就不利于教学效果的生成。尽管教师用学生熟悉的《石灰吟》作比较,但依旧“意犹未尽”——《红烛》是新诗,但又带着古典“腔调”,尤其是核心意象红烛,更是传统文学意象的经典代表,凝结了稳固的暗示性;而《石灰吟》是绝句,且不说诗体上差异太大,就是从内容上辨析也是缺少紧密关联的。“理解诗歌意象的暗示性”是诗歌教学的“肯綮”,快不得,更忽略不得;教学是慢的艺术,需要教师“花力气”。教师作为知识建构的引领者、合作者,要设法抛出更多的“锚”,将有深度的知识化为学生自我的认知。

那么,最关键的深度知识是什么呢?意象的甄选除了受到文学道统的影响之外,还跟诗人的修养与境界相关,其背后是各相殊异的生活成长史。布丰说的“风格即人”有足够的道理。探究诗歌意象与诗人风格的关系是诗歌教学的另一个“肯綮”,也是需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做足文章”的。不妨来看看,本次教学是如何指导学生“看见”两者的关系的。教师比较关注诗人与时代的互动,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诗人(尤其是闻一多)的古典文学功底,符合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路径。

这里还可以跟进一个教学环节:同为五四时期的诗人,同是出于讴歌新、破除旧的目的,同样选择了白话诗作为歌唱或控诉的抒情样式,《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和《红烛》在意象选择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不同?教学应从更多维度去比较《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和《红烛》所呈现的风格差异,也可以引进诗人其他作品进行“生发”“点染”。目前,教师基本还是采用“点”对“点”的思维形式,即从诗歌到结论,似乎还缺少深层原因的探求。从根本上说,教学过程若没有触及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质性转变,在教师输出、学生输入的过程中尚缺少明晰可见的学生主动学习的行为,对于问题的解决是有阻碍的。总的来说,这节课在意象选择与诗歌风格以及诗人修养、境界的关系上还不够具体而微、丰富而深,教师在这方面的改进是值得期待的。

另外,教学其实可以安排一场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出于精心“预设”的对话:《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到底是不是诗?让学生“争执”。“诗”也好,“非诗”也罢,都能看得到学生思维的“舞蹈”。有的学生有着联系经验世界的自覺,能对“诗”的概念进行判断,有的则会以“诗”析“诗”,对“诗”的属性进行推理。也许,就是这么个小回合、短平快的教学流程,思维碰撞的过程就清晰可见了。

教师的巧妙还可以发挥在对“诗”与“非诗”质辩之后的思维运行层级的递进:明明是诗,为什么会给你以“非诗”的“错觉”?由此,教学也就有了宽度与深度。诗从肺腑出,肺腑因时代而成,五四运动在赋予人以自由、奔腾的心灵自觉之外,还赋予文学以新文化运动的新气象、新格局——《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作为五四新诗具有典型意义,不像诗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恰恰是五四新诗中亮丽绽放的“一朵”;它是新的,也是美的。若是有以上两个教学“彩蛋”,对学生来说,那就是愉快的学习过程。

猜你喜欢

口吻风格意象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来自林间的风
用自述的口吻写事物
带着与草木商讨的口吻喝酒
电影视听艺术中的影像色彩表达
解读木刻版画在动画中的运用
绘画的原因
闲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