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党史教育与思政课堂的有机融合

2021-01-17杜丽珊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11期
关键词:思政课堂党史教育有机融合

杜丽珊

摘 要: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思政教材。如何用好这本鲜活的思政教材,将丰富党史资源有效转化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育人力量,这就需要在思政课堂上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充分发挥思政课程育人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笔者从多元引领,在树立“鸿鹄之志”中“立德”及深度融合,在领悟“见微知著”中“铸魂”两方面浅谈党史教育与思政课堂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党史教育;思政课堂;有机融合;多元引领

《富起来到强起来》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的内容,是根据课程标准主题五中“我们的国家”第11条“知道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加深对社会主义祖国和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的内容而编写。

本单元呈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这是一段中国人民遭受深重苦难、欺凌与屈辱的历史,这也是一段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前赴后继、奋起抗争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终于迎来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改革开放以后,党带领人民不断艰辛探索,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通过渗透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从小树立学生的家国责任意识。

一、多元引领,在树立“鸿鹄之志”中“立德”

思政课的灵魂在于触动。要让百年党史真正走进学生心灵,关键要将课堂连接生活,调动学生已有经验,才能让青少年产生共鸣。本节课的课堂实施以激发小学生爱党之情为主线,贯穿共产党革命时期、改革开放时期、抗疫阶段三个不同年代,引导学生从百年党史中汲取营养,唤起他们对党的认知和情感,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树立从小听党话、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在“祖孙三代比童年”活动中,通过实地考察、访谈等方式,对祖辈、父辈以及自己三代人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情况做一个调查。

课堂上,笔者将学生从家中收集的老照片投影到大屏幕,带着学生一起细数祖孙三代生活的变化。“我妈妈小时候一年也没有几件新衣服,而现在她衣服又多又漂亮,还把我的衣柜占了一半。”“听老人们说,以前家里有好吃的,都是主人让给客人吃、大人让着孩子吃,现在我们随时都能一起品尝美食。”“爷爷以前住在老旧的平房里,现在我们都住在高大的楼房里,爷爷说这种生活他以前都不敢想。”一张张照片、一段段家庭故事,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强中国、富中国。笔者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衣、食、住、行、用的今昔生活对比中,直观形象地让学生感受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继而引出本课核心问题:为什么祖国会发生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观看视频《稻花香里忆起您——袁隆平爷爷》后,学生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的家国情怀感动了,感受到科学家的使命与担当,并对袁隆平爷爷的逝世表示沉痛的哀悼。“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是袁老生前经常说的一句话,而他现在安详地走了,他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却将粮食的种子、创新与奋斗的“种子”留给了后人。袁隆平院士的感人事迹带给学生满满的感动,并化作奋进的力量,鼓舞广大学子发奋读书,立志成才。“袁爷爷,感谢您为我们奉献了那么多,我们一定会好好吃饭,珍惜粮食,不辜负您的辛勤付出,袁爷爷,一路走好!”学生小温几度流泪,哽咽地表达自己对袁爷爷的怀念。学生小文怀着悲痛的心情,在课后感悟中深情地表述:“袁隆平爷爷一生致力于农业科学研究,他的研究是纯粹的、真挚的,他将爱的种子播撒在田地,播撒在人间,播撒在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奋斗少年,应当以袁隆平爷爷为榜样,为国家做贡献,为人民谋幸福。”学生小豪在感悟中庄重而坚定地写道:“袁隆平爷爷勇于奉献、朴实无华的高贵品质将永远铭记于中国人心中,让我们接力禾下乘凉的梦想,像袁老一样用生命之光汇聚成照亮中国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为了中国人民“吃饱肚子”,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青春因奋斗而美丽、青春因奉献而精彩,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我们更加要珍惜粮食、热爱劳动、热爱祖国,把汗水和智慧洒向祖国大地!课后,学生还通过绘画、光盘行动倡议视频等形式向袁隆平爷爷致敬,感恩袁隆平爷爷为祖国,为人民做出的无私奉献,表示要将“袁隆平精神”传承发扬下去,让袁爷爷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在最后一个教学环节,笔者引导学生观看近年令人瞩目的我国改革创新的成就,“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奋斗者号下水”“探月工程不断推进”“港珠澳大桥开通”“北斗系统建成”等新成就,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国家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巨变,感受中国道路、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推动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笔者更是抓住神舟十二号把3名中国航天员送到中国自己的空间站这一时事热点,观看刚刚从发射现场赶来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航天英雄”杨利伟为青年讲述航天精神、中國精神,引导学生从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中升华情感,在欣赏和赞叹中提升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二、深度融合,在领悟“见微知著”中“铸魂”

站在百年潮头,回看历史,每一个华夏儿女都心潮澎湃。一百年来,中国人民在苦难和屈辱中奋起抗争,历经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终于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带领下,全国人民共同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新的开始。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每每与学生讲起这段往事,笔者的心里既激动又充满豪情。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它用无数生动的语言为世人讲述了在这个东方古老国度上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诗篇。为了让思政课堂与百年党史得到深度融合,笔者深入坚持开展“问道历史 明理增信”课前讲党史活动,将党史教育与思政课教学有机融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为提升思政育人效果增加“新配方”。将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就是要通过讲述革命故事、阐释红船精神,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走进那段战火纷飞、感天动地、震撼人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真正让学生感悟到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真正让学生明白革命先烈血洒疆场、视死如归的坚定理想和信念,让学生知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为什么行、为什么好的质朴道理。

课后,笔者开展了一系列小学生“红色人文行走”活动,寻访学校附近的红色地标,并在课内让学生结合寻访收获,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历史,感受革命先辈的伟大精神,激发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学生在“探寻身边的革命先辈”“探寻身边的当代英雄”“探寻身边的平凡奋斗者”课外活动和课堂学习交流中,走进番禺区陈复、林树坤等革命烈士以及番禺区中心医院抗击疫情“最美逆行者”和身边平凡工作者的精神世界,激励学生用实际行动学习革命先烈精神,使学生感悟到新时代的奋斗者,给自己的人生增添光彩,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在平凡的工作中努力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在大思政课中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历史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教学实践,使学生有收获,教师有提高。学生小维说:“今天,我不仅了解到建党遭遇的艰难与困苦,还学习了许多革命英雄的光荣事迹,今后,我要以他们为榜样,长大也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带领学生学习党史,不仅可以引导学生从党的伟大成就和光荣传统中汲取精神财富及奋进力量,也更加坚定了他们爱党爱国的信念。知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是思政课教师神圣使命。行走的思政课突出发挥地域优势,系统梳理各类思政教育资源,开发相应课程,注重学生参与,强调贴近生活,在讲授的基础上融入实践、体验和研究等多种方式,真正让思政课程“活”起来。

参考文献

[1]黄邦道,杨龙奉.要用好党史这本最好的思政教材[N].重庆日报,2021-05-13(008).

[2]陈冠宏.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党史教育实践探索[J].电脑迷·教师研修,2021(06).

猜你喜欢

思政课堂党史教育有机融合
基于信息权利视域的思政课堂慕课教学模式
现代慈善公益理念引入高校思政课堂的必要性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的意义和途径
论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学中信息页的应用
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社会责任有机融合研究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
高校党史教育的必要性及做法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课堂教学现状及完善对策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民族舞蹈介入音乐课堂教学的途径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