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听课“辨”奏曲

2021-01-17张会富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1年10期
关键词:听课

张会富

摘要:听课不仅是学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可或缺的教学研究形式。教师应立足于在听中学、听中辨、听中思,共同唱好这首“辨”奏曲,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听课;听中学;听中辨;听中思

听课是一种对课堂进行仔细观察的活动,它对于了解和认识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听课不仅是学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可或缺的教学研究形式。古人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则睿,睿则圣。”听课的过程就是教师间智慧碰撞、思维迭代、共同精进的过程。

教师要上好课,捷径之一就是学习,而最佳的学习方式就是听课,从新授课到实验课到作业讲评课到独立作业分析课,从同年级同学科到不同年级同学科再到跨学科的课。笔者就是这样一路走来的。在听课过程中,我常常会问自己:“为什么?”“怎么处理?”“这样行吗?”……这样的“辨”贯穿了整个听课的前前后后。“辨”的前奏,始于听课前的精心准备;“辨”的主歌,成于听课中的积极互动;“辨”的尾音,长于听课后的反思跟进。

一、“辨”的前奏,始于听课前的精心准备

前奏“抓耳”。前奏要经过精心编排,才能在第一时间抓住你的耳朵。听课前要做足“准备工作”,才能有“辨”的源起。

(一)思其上课内容有“疑辨”

每次听课前,我一定都会提前学习,对听课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有“备”而听,就会触发“疑辨”。例如,在听同仁上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仰望星空”一课前的准备过程中,我发现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原本在六年级学习,现在改到了三年级。同时,我发现人教版六年级也有“仰望星空”这一课。之后,我对编排的意图有了疑问:“为什么这样安排?”“两个版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于是,我找人问、网上查,做到有备无患。

(二)研其教学设计有“思辨”

一方面,细研教学思路。我会琢磨:假如我上这个环节,会怎么设计?有几种处理方法?哪种设计更切合学生?哪种设计更独具匠心?另一方面,深研教学内容。我会通过网上资源、教师教学用书、名家教材分析等,对即将听课的内容进行多角度学习,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听课前也会就有些关键问题和上课者进行交流讨论,这样更加有利于在听课中占据主动。

以上两项“功课”准备好后,我才有底气走进别人的课堂,聆听别人的教学。

二、“辨”的主歌,成于听课中的积极互动

主歌渐进,将旋律慢慢推向高潮。而积极互动就是听课中“辨”的“推手”。

听课时要思维上“互动”。这里的“互动”,指的是在听课的过程中,教师切忌一味地“听”,还要有一定的“辨”,听课的目的是学习经验、寻找差距、解决问题、共同进步。如前面讲的单元教材改变后,听课时,我就会更关注这个单元学生思维、教师处理等环节,在听课中常在想:“换作是自己,这个环节我该如何准备?”“我这样上课行吗?”“我该如何处理?”“我怎么没想到?”带着思考和问题去捕捉课堂的优点与不足。

关键时要行动上“互动”。作为浙江省数学单元整合实验学校,省教研员斯苗儿老师经常来校听课指导,斯苗儿老师讲从“说给你听”到“做给你看”着实让人敬佩。她作为听课者,在关键时刻经常及时上台,和上课教师、听课教师甚至学生一起互动,纠正或交流一些问题,无论是学生、上课教师,还是台下更多的听课者,都受益匪浅。现场“辨”课,“辨”的是课,成的是人。我也经常在不干扰正常上课氛围的同时,本着提升的目的及时和上课者交流某个环节、某个点,适时进行互动形式的“辨”。

结课时要言语上“互动”。课堂教学一结束,我就会抓紧时间和上课教师辩论开来,这时候的“辨”往往会把着力点放在课堂的“痛点”“堵点”“难点”上,既要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也要虚心接受上课者的想法和做法。唯有如此,听课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其效力,才能有助于听课者与上课者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启迪智慧、共同成长。

莎士比亚说过:“一千個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听课亦是如此。由于受自身知识水平、工作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听课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深度、文本的解读程度、重难点知识的突破方法都有着不同的思考、不同的见解,这正是听课的魅力所在。因此,听课中要突出互动形式的“激辩”,在辩论中激荡出思维的火花。

三、“辨”的尾音,长于听课后的反思跟进

尾音绵长,“余音袅袅”促人深思遐想。

(一)做实“复盘”,学会梳理这个“明辨”法

听课结束后,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听课笔记以及听课时的所思、所感、所悟及时进行梳理,尤其是要认真梳理执教者的课堂教学理念、课堂组织艺术、教材处理技巧、教学方法运用等方面的“亮点”与“缺憾”,“明”其精华,“辨”其良莠,在“复盘”过程中进一步完善自我。

(二)做深“反思”,破解提升这道“研辨”题

一方面,听课教师要从学科视角进行反思。通过“辨”整体,看课堂教学是否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否符合新课程标准、是否体现了学科核心素养、“教”和“学”的方式是否发生变化等。听课教师站在学科视角进行宏观反思,不仅有利于把握学科特点,凸显学科教学特色,更有利于对标对表,科学有效地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和要求。另一方面,听课教师要从教学视角进行反思。通过“辨”细节,品“三维”目标是否有效完成、教学重点难点是否突破,以及执教者哪些方面做得成功、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如何改进等。听课教师只有对授课教师的每个教学细节认真听、全面看、用心想、仔细品,才能捕捉到这些智慧火花,才能在反思中有所获益、有所提高、有所精进。

(三)做好“跟进”,完成发展这张“答辨”卷

在听课中提高自己的上课水平,这是教师在个体层面的最简单的目标。我在上课时,会及时运用学习来的技巧和方法,弥补自己的劣势,拓展自己的优势。同时,也常邀请老师们走进我的课堂,再次共同经历“辨”的这一过程。在听课中提高“大家的课”,这是作为管理层面最重要的目标。有感于要加强听课中的“辨”课能力,我们鼓励教师在听课中“巧辨”“智辨”,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交融,激发各方的主动性,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而这正是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

总之,笔者认为,听课,就是“听他人的课,想自个的教学”。听课中的“辨”是一种积极的文化,充满生机,充满希望!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说,用心用情地听一节课,比做做样子听十节课的价值要大千百倍。

让我们走进彼此的课堂,立足于听中学、听中辨、听中思,共同唱好这首“辨”奏曲!

参考文献:

[1]李国华.新教师听课是否越多越好[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4(01).

(责任编辑:奚春皓)

猜你喜欢

听课
对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思考
浅析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习
根据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特点进行有效评课
如何提高学生高中语文课堂听课的能力
移动版教学督导听课评价系统建设初探
教师如何听评课
在听课中受益,感悟教之魂
浅谈初中数学的学法指导
基于能力提高的学生化学学习习惯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