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模具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2021-01-13李克杰

黑龙江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热处理模具实训

李克杰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台州 318000)

0 引言

2019年,国家正式启动“双高”计划,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模具材料与热处理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金属材料基本理论,熟悉金属材料的成分与性能、模具选材和热处理工艺制备之间的关系,能够初步分析模具材料成分性能和热处理工艺应用的问题,为顺利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高职生源学习基础薄弱,积极性差,通常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本课程内容抽象、工艺部分知识点实践性强,理论知识点多且相互关联性弱,知识点理解和记忆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容易感觉课程枯燥无味,对本课程失去学习兴趣,课程教学效果难以达到期望目标。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结合多年的课程教学研究与课堂实践经验,梳理确定培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所需要的课程知识点,改进教学方法,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工学结合为支撑,实现个人综合素质提高的培养过程。

1 教学改革

1.1 教学内容改革

以专业岗位需求及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内容。通过前期的企业和行业调研,根据地方人才需求,将课程内容按知识结构进行整合,确定使学生重点掌握碳素钢、合金钢和模具钢材料的牌号、成分、组织、性能以及热处理工艺专业知识,了解合金组织结构。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特点,针对性补充与生产实践结合紧密的教学内容及学习任务。例如,可结合生产中某些零部件的选材及热处理实例来讲解钢的热处理知识,方便学生理解和吸收。

在课程的教学内容选择过程中,突出以下两点:第一,理实结合。重点结合学生本学期实训项目弯曲冲模加工装配项目,作为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将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与实训项目有机结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实训项目零件的材料、性能、应用、热处理工艺应用设计教学内容,达到培养学生相关职业技能的目标。第二,课证融合。融入“职业资格标准”内容,针对学生模具钳工、德国IHK模具机械师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引入相关考证要求的模具材料知识点,进行针对性学习与训练。让学生通过练习与思考,熟练掌握模具材料与热处理的知识应用和岗位适应能力,具备基本的模具制造类岗位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1.2 教学方法改革

第一,课程思政。教师在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最佳的途径就是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紧密结合。在课堂上,每节课留出3~5 min作为课堂思政时间,介绍制造行业发展、工匠精神、学习方法等,注意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和思政要求的联系,便于课程教学自然过渡。例如,向学生介绍台州本地的模具加工制造行业情况,描述处于转型期的企业对本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情况,介绍当地大学生就业情况及个人发展机遇与挑战,促使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定位、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二,工学结合、项目驱动。本门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与人们的生活和模具生产加工企业生产有着密切关系。课程采用工学结合、项目驱动方式,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引导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加强学生认知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从日常生活和岗位能力需求两个方面,根据知识点创设教学项目,用熟悉的内容和工作岗位必备的知识技能要求吸引学生的关注,激发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弯曲冲模是学生本学期正在实训的一个项目,教师通过启发的形式,提出一系列金属材料知识及制造工艺问题,如冲模各部分材质为什么不一样、钻床各部件不同材质的选择理由等,使学生通过专业角度分析实训项目的材料性能、材料和热处理工艺选择及理由,从而达到理实的有效结合。

第三,教学组织。课堂组织教学要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能力。BOPPPS和对分课堂均是目前在国内应用比较广泛的优质教学模式,将二者结合并应用,以金属强度教学为例,授课时,首先以提问的形式导入,讲授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职业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课前通过学习通平台完成预测,之后进行案例研究讨论,讲授环节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并参与课堂,接下来针对理论知识让学生进行参与式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四,信息化教学运用。教育信息化为职业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打破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也使得教育从标准性向灵巧性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根据课堂内容,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置不同方向、类别、难度的任务书供学生选择,从学生熟悉的实训项目、各种工具、量具、设备等入手,培养学生信息收集整理分析能力,促使学生了解各种材料的性能、特点、使用场合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其二,应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一些知识网上学习,课堂时间可以开展探讨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式学习过程中进行理实结合,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其三,运用课件、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技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且理解抽象理论知识。其四,根据网上教学平台,教师进行点名、学习效果网上统计、热点提问、趣味知识抢答等互动交流。记录学生学习轨迹,分析学情,查漏补缺,选择有效学习路径,实施个性化分层精准教学。

第五,评价方式。课程评价采用过程性考核,课程考核包括考勤、平时任务和期末考核,其比例为10%、50%、40%。平时作业内容包括实训零件的选材方案及热处理工艺方案设计、当前企业机械制造岗位中金属材料知识应用、金属材料应用调研报告等,增加学生学习小组表现、作业认真度、课堂提问表现、个人项目完成度和个人汇报情况等方面作为评定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考察学生职业行动能力。课程期末考核融入到班级期末实训项目理论考核过程中,结合实训项目,设计选择题和简答题。本课程评价体系的完善使得学生更加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理实结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 结语

基于模具材料及热处理课程特点,结合多年的教学研究与实践经验,构建真实的职业环境,从课程思政、工学结合、教学组织、教学运用、评价方法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职业行动能力,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热处理模具实训
民用飞机零件的热处理制造符合性检查
《模具制造》月刊征稿启事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asiamo1d2021广州国际模具展
《模具制造》月刊2020年订阅通知
Cr12MoV导杆热处理开裂分析
LN17模具钢预硬化热处理正交试验
第十三届Asiamold广州模具展盛大开幕
金属材料热处理节能新技术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