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产权法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方式改革研究
——以沈阳工业大学为例

2021-01-13刘玉君安俊衡

黑龙江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硕士知识产权研究生

刘玉君,安俊衡

(沈阳工业大学,沈阳 110870)

沈阳工业大学的知识产权法专业是省内唯一的知识产权专业研究生培养单位,迄今为止,毕业研究生已分布在司法、律师、公司法务和知识产权代理咨询等领域。但我校知识产权法研究生的教学培养模式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 知识产权法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体系不完善

知识产权法硕士研究生作为高层次的法学人才,应做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但现阶段硕士的办学模式和教学体系仍以学习国内法律体系的立法成果和研究部门法规的基本理论为主,缺乏针对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法律实践理论研究,缺乏对法律成果的实际管理和运用。

1.2 教学条件不充分

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一些院校的教学条件稍显匮乏,教学条件无法满足学生教育教学的实践需要。部分院校对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不够,无论是教学实践活动场所建设还是法律理论教学建设都处在资源短缺的境地,学生缺乏良好的法律学习实践环境和开展法律实践学习的条件。

1.3 教学方式不灵活

教学方式不灵活、不变通也是目前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存在的问题之一。硕士研究生课程设计体系固化,偏向于法学理论及基本知识的系统教授。硕士研究生教师对于教学的思维逐渐模式化,教学方式趋于固定,授课效果不明显。

2 知识产权法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存在问题的成因

2.1 教育培养方式类同于本科教育

目前,硕士研究生教育过于注重对知识的积累,教师只是单纯把知识灌输传递给了学生,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以及在科研与实践上的创新能力,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进行更多有关理论和实践的交流互动。但随着硕士研究生入学人数的进一步激增,教学条件不充分,部分研究生的教育教学还在沿用本科生的教育方式,培养目标和教育计划没有进行创新与发展,导致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不高。

2.2 对法律思维的培养不够重视

注重对学生法律思维的培养能够为学生日后在科研及法律实务的活动中提供正确的法律思维和路径,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法律思维能力。但我国目前对于学生法律思维的研究和培养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几乎见不到专门培养和训练硕士研究生思维能力的培训课程。

2.3 专业教育与职业联系不密切

现阶段,高校对知识产权法研究生的教育普遍以法律理论的学习和实践为主,忽视了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掌握和培养,职业发展能力和学生在用人单位的工作能力预期水平相差巨大,不能很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能力需求。

3 知识产权法硕士研究生教学方式改革优化路径

3.1 培养规模应适当扩大

自知识产权法二级硕士点设立以来,培养目标主要针对课堂教学、实践实训等应用型人才教育方式进行改革,坚持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促进教学过程与实践环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专业链与创新链的良好发展,开拓硕士研究生在处理知识产权法律实务中的法律思维。我校应根据自身情况、办学目标和学科优势科学合理地扩大知识产权法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模,做好知识产权人才的增量与存量工作,以满足社会对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

3.2 教学体系应有所突破

法学教育的本质要求其与法律职业形成统一体[1]。随着知识产权法硕士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应重新定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转变培养模式,调整和优化培养结构[2]。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方式要结合时代发展与社会需求,应根据教学理念及学校特点形成多样化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体系。为了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校在知识产权法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注重以实践教学理念为指导,以模拟法庭、案例教学、社会调查、专业实习见习、法律社会服务等活动为主要实践环节,构建了知识产权法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

3.3 教学条件应完善齐备

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教学条件不断改善,可以利用图书馆的学术资源和网络平台来建设可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资源数据库[3]。我校知识产权法专业一直都比较重视对实践基地的建设,邀请了高端法律人才面向全校师生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法律公益沙龙、讲座和远程平台教育等活动,并以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平台建设为契机创新学生学习模式,通过线上学习和线下实践来培养学生在法律问题方面的分析能力、解决能力、实践能力。

3.4 教学方式应与时俱进

教师的教学方式应与时俱进,利用网络途径对教学思维进行创新设计。可以借助时下流行和学生感兴趣的软件来进行即时信息更新与观点交流,引导学生利用法律思维来理解法律规定,思考法律现象,看待法律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法律实务水平。

3.5 实践能力应有所提高

不仅要注重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学术成果,还要增加交叉领域中的法律实践类课程。我校在知识产权法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让学生深入司法实务部门,通过模拟法庭比赛、法庭庭审现场观摩、律所参观实习等法律实践活动来强化实践性教学,实现以赛促学的人才培养方式变革。

4 结语

我校通过对知识产权法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方法、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研究生夯实了基础理论,并借助省内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平台开展了系列学术交流和宣传培训活动,效果良好,学生各项综合能力明显提高。高校应结合自身区域优势、学科优势来针对性培养学生对法律职业的认知,提升学生的法律职业素养,以培养出高素质知识产权专业的法律人才。

猜你喜欢

硕士知识产权研究生
山东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厦大硕士创业新一站 卖卤味
关于知识产权请求权内容构建的思考
建筑学硕士揽了“瓷器活儿”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