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自我认知”项目的12366教学模式探索

2021-01-13李春青侯春宇

黑龙江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自我认知人格技能

李春青,侯春宇,李 雪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41)

生活技能开发项目是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青少年教育合作项目,教育的对象主要为18~20岁的青少年。生活技能是一种有适应性的、积极乐观的社会心理行为能力。而生活技能教育是让年轻人拥有应对生活中的挑战、有效参与社会生活、解决生活危机能力的教育活动。生活技能包括问题解决、批判思维、做决定、创造性思维、沟通、人际关系、自我认知、换位思考、抗压、情绪管理等十项技能。

1 高职大学生自我认知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我认知是生活技能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制约着个体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引导大学生深刻了解自我,正确认知自己的身心状况,正确认知自己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埃里克森理论认为,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发展障碍是获得自我认同感(自我同一性),即对于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将要去向何方以及在社会中处于何处的稳固且连贯的知觉。自我认同感是在应对许多选择中形成的:什么样的职业是我想要的?我该秉奉哪种道德观和价值观?作为男人或女人,或有性征的个体,我是什么样的?茫茫人海中我所属的位置是什么?[1]。

按照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高职大学生正面临着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危机和亲密对疏离的危机这一过渡阶段。如果这一时期能够充分解决这两个危机的话,就会形成自我认同感,明白自己是谁,授受并欣赏自己,也会有能力与他人建立亲密的、需要承诺的关系。如果这一时期不能够充分解决这两个危机的话,就会感到自己是充满混乱的、变化不定的,不清楚自己是谁,同时也会感到孤独、隔绝,否认需要亲密感[2]。

通过在山东、新疆、河北、广西、江苏、广东、浙江、黑龙江共8个省区的14所学院6 192名学生中开展《高职大学生的自我认知问卷调查》,发现高职大学生在自我认知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如对自己的认知不全面、不客观,自我评价低;合作意识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控力较差;对未来感到迷茫。

2 “自我认知”项目教学模式

“自我认知”项目基于目标引领、问题导向、活动牵引的思路,经过两年多的研究,探索出了12366课程教学模式。

第一,一个核心,即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建立充满幸福和激情的生活方式。按照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大学生这个年龄段是发展自我同一性和亲密感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如果自我发展顺利的话,就会自我明确,感情稳定,形成诚实、友爱等积极的人格品质,否则就会缺乏目标、彷徨迷失,无法与人亲密相处,形成消极的人格品质。自我认知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明确自我概念,建立充满幸福和激情的生活方式。

第二,二维目标,即培养积极品质,掌握探索和发展技能。自我认知是推动人的成长、成熟和社会化的关键因素,在人格完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能力、信念等都会受到自我认知的影响。通过“自我认知”项目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通过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能够整合不同的自我,学会反省和理解自我认知的各个方面,积极调整自我认知,适应外部世界[3]。通过训练,学生主动掌握探索自我和发展自我的技能,从而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第三,三级水平,即通过项目训练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发展自我。自我认知项目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知自我,在正确客观地认知自我的基础上,能够正确认知自己与他人及未来社会之间的关系,学会如何更好地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及未来工作岗位上表现自己的优势,能够悦纳自我并不断地为提升自我而努力。认识自我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觉察和内省,悦纳自我是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认知和评价,发展自我是帮助学生扩大自我生命的质量和格局,获得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

第四,六个认知模块。基于不同角色构建课程结构的六个认知模块,即基于家庭视角认知自我、基于同伴视角认知自我、基于恋爱视角认知自我、基于教师视角认知自我、基于合作者视角认知自我、基于未来职业视角认知自我。从自我认知的概念入手,自我认知就是人对于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认识和评价。自我认知以人在一生中所承担的不同角色的视角,在与他人的关系中选取了在家庭中如何做好子女、在同伴中如何做一个好的室友和同学、在恋爱中如何做一个好的恋人、在学习中如何做好一名学生,在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中选取了在合作时如何做一个好的合作者、在未来职业中如何做好一个未来的职业者而构建了不同的模块化课程。在课前和课后分别加入介绍课和总结课,使学生了解认知自我的重要意义并通过自我认知训练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与收获。

第五,六步教学实施环节,涵盖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具体包括:A.问卷调查与测评。“自我认知”项目在每一个模块中设计了问卷调查与测评环节,教师在课前发布调查问卷与测试,旨在初步了解学生在不同视角下对自我的认知状况。B.目标引领。主要通过热身活动,迅速暖身,营造轻松活跃的现场气氛,促进成员间的相互熟悉,引发学生对自我认知的兴趣和关注。通过不同的热身活动引出不同视角下的认知自我主题,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和活动要求。C.体验与分享。借助于各种心理咨询方法和技巧,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个人反思等活动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通过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引导学生正视在不同视角下自我的角色定位。D.问题归纳与理论深化。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学生在上一环节中的表现,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学生的行为表现,结合心理学理论进行深度分析,给学生提供正确的行为导向,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所具有的优势与不足,同时接纳自身的不足,并能主动去改进不足。E.提升策略。提升策略主要是引导学生不断地改进现状,提升自我。每个人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自我发展提升计划并向教师和同学分享与展示,同学间对每个人制定的提升计划提出建议,教师对学生制定的提升计划进行点评和指导。F.行为生成与反馈。此环节主要在课后完成,学生对在课程中发现的自我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计划,并在课后对完善自我的计划不断地进行修正,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在课程结束时对自己的提升方案进行反馈。在整个过程中请教师和同学给予监督,以保证方案的有效实施。

3 结语

进行“自我认知”项目视角下的12366教学模式探索,能够保证“自我认知”项目的有效实施,切实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技能,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自我认知人格技能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劳动技能up up!
拼技能,享丰收
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具”角度看国内外校服的变革
大学生悦纳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
大学生自我认识偏差和整合分析
高职学生入学教育的自我认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