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实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2021-01-10钟广敏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数学实验教学思考小学数学

【摘要】本文论述数学实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建议教师通过设计趣味实验,激活数学学习热情;设计探究实验,提升数学思维品质;设计操作实验,丰富数学方法认知;设计自主实验,增强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数学实验 小学数学 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3-0133-02

小学数学教学既要让学生准确理解、掌握数学概念性知识,培养学生数学基本技能,又要关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锻炼学生数学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数学实验是小学数学课堂中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其在深化学生认知理解、增强学生学习体验、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等方面具备独特优势。教师应该有目的性地整合和利用数学实验资源,创设独特的数学实验环境,为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感知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本文从开展趣味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自主实验等方面切入,把数学实验与知识教学、能力培养有机融合到一起,引领学生完成数学知识的精准建构。

一、设计趣味实验,激活数学学习热情

小学生对趣味性较强的实验学习有着独特的情感,教师需立足学生这种学习需求与心理特点,经常开展趣味数学实验教学活动,营造轻松活泼、妙趣横生的数学实验学习氛围,以激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强化学生学习数学的意志,提高学生实验活动参与效度。但不同学段小学生的學习诉求有着显著差异,教师要切准每个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筛选适宜的数学趣味实验材料,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数学实验学习的趣味和魅力,进而积极融入趣味实验学习活动中去。

教师设计趣味数学实验活动,既要重点突出趣味性,也要顾及学科性,即借有趣的实验活动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数学实验教学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更易达成。如在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单元的“掷一掷”数学实验教学中,笔者首先利用问题“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骰子”,对接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学生的思维;接着引导学生做两个骰子的点数之和猜想,思考两个骰子点数之和的可能性有哪些;最后组织学生分小组开展趣味实验,各小组分别投掷两个骰子,正确计算它们的点数之和,并将每次掷的两个骰子点数与计算结果填入事先制作好的统计表格,再分析出现这种差异的数学原因,巩固学生对“组合”知识的印象,推动学生对“可能性”知识内容的深度学习。

教师通过创设“骰子”的问题情境,联结生活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紧接着开展动手操作的实验活动,组织学生按照“猜想、实验、验证、分析、总结”的环节、步骤完成实验,让学生经历合理、完整的数学实验探究过程,逐步形成科学的实验学习意识。

二、设计探究实验,提升数学思维品质

一个高效的数学实验教学活动,离不开思维性、探究性等特征。因此,教师设计数学探究实验活动时,应以触发学生对实验材料、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的深度思考为出发点,以数学问题、学习任务为支撑,以提升学生数学实验学习品质为目标。通常,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思维切入点,布设数学实验探究课题,让学生在问题任务引领下,有序展开实验活动的探究学习,主动形成更多数学知识相关的思维成果,增强数学学习的能力。

在数学探究实验教学活动中,需要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知素材,为启动学生数学探究思维选准立足点。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一课时,笔者利用实验方式展开教学,尽量降低该知识的认知难度,便于学生准确理解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课中笔者提供多组等底等高的空心圆柱、圆锥学具,以及沙子、纯净水等素材,并提出“圆锥的体积大小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大小有什么数学关系?”“圆锥的体积公式如何表示?”等问题,鼓励学生结合二者自主展开探究实验。学生运用教师提供的多组实验材料,用沙子、水进行实验操作,比较分析各组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体积大小关系,很快得出“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圆锥的3倍”的实验结论,最终顺利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教师围绕课时教学的重难点知识,设计指向性较强的探究问题,为学生开展探究实验指明方向。学生在探究实验的操作中,可以直观地感知数学知识,而动手探究这种学习方式,更加切合小学生的思维认知特点,同时有利于学生自然生成数学新知,准确建构数学知识体系,也为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好基础。

三、设计操作实验,丰富数学方法认知

教师加强操作型实验的教学布设,带领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增强对数学概念、数学定理、数学公式、数学规律的内在特点和形成过程的认知,加深对各种数学思想的认识,丰富自身数学学习的手段,改善数学学习缺少操作的现状。在数学操作型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具备动态教学意识,根据课堂新知的理解难度以及学生课堂学习的动态反馈,精心筛选操作实验的创设点,提高操作实验的教学效果。

如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知识应用难度较大,教师应将该课教学的重点放在“图形转化”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渗透上。于是,笔者设计了一个操作型数学实验,先在实验导入环节启发学生思考:平行四边形与我们学习过的哪种图形较为相似?结合学生的“长方形”答案,再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如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最后组织学生展开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的实验操作,使其得以直观地感知和理解图形转化的数学思想及应用方法。

教师深耕数学教材,挖掘数学知识背后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设计相应的实验活动,让学生自主经历实验求证的过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实验学习效率,推动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内化。

四、设计自主实验,增强数学学习能力

相比理论知识学习,学生在数学实验活动中的思维更加活跃,得到的学习成果更为全面,学习能力提升也更为迅速。因此,教师要利用好实验教学的这一优势,有意识地布设开放性较强的自主实验活动,为学生留出充足的学习时间和思维空间,使其在自主、开放的探究环境中逐渐形成学习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各方面的数学学习能力。但是小学生数学实验经验相对欠缺,在自主实验中难免会出现错误,这需要教师给予必要的干预、引导,帮助学生做好错误归因分析,保障学生自主实验学习质量。

如教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变换》这一单元,笔者依托第三课时“欣赏设计”小节内容,对接平移、轴对称、旋转等数学概念,组织学生展开自主设计实验。笔者不对实验内容设置过多要求,并留出充裕的时间供学生思考和操作。学生结合教材要求,充分发散思维,对各种基础图形进行变换设计。之后笔者汇总整合学生的设计成果,并鼓励学生到讲台上用投影仪展示自己设计的图案,介绍自己采用了哪些图形变换方法,展开数学说理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汇报做出个性化的指导与评价,纠正学生认知误区,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说理方法。

教师围绕课时教学的重点知识,梳理核心概念,设计开放性较强的自主实验学习活动,为学生运用所学数学概念进行创造性学习搭建平台。自主实验完成后,教师及时展开学生学习成果评价分析,用数学说理等方式,着重训练和指导学生的数学概念理解、数学表达能力、数学逻辑思维,积极推动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多维度发展。

立足小学数学教材中丰富的实验资源,教师应该更新实验教学理念,丰富数学实验的设计路径,依托趣味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自主实验等多元化数学实验教学手段,为数学课堂注入新鲜的活力,让数学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让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获得长足发展。

【作者简介】钟广敏(1973— ),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现就职于玉林市陆川县马坡镇东西小学,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学。

(责编 黄健清)

猜你喜欢

数学实验教学思考小学数学
互联网+背景下数学试验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改革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