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张勤修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经验

2021-01-06唐迷张勤修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5期
关键词:沙参滤泡咽炎

唐迷,张勤修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5)

0 引言

我通过查阅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中文数据库,历代医家对关于沙参麦冬汤治疗慢性咽炎的认识寥寥无几,相关论文分别有12 篇、3 篇、8 篇,但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中的个别文章和中国知网中的论文有重复,故专门论述沙参麦冬汤治疗慢性咽炎的文章只有16 篇,其中这16 篇文章均为现代医家对沙参麦冬汤治疗慢性咽炎的认识,其认为喉痹的病因病机不外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失宜、劳逸过度等,其中主要阐述了慢性咽炎的病因病机及运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而本文除了阐述上述相关问题外,还强调了张勤修教授在治疗慢性咽炎时的独特方法-情志疏解转移疗法(包含银针刺营放血法),这看似简单的行为疗法在临床上却有非常好的疗效,这种方法在其他16 篇文章中未被提及。

慢性咽炎是耳鼻喉科门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属上呼吸道慢性炎症,多见于成人,病程较长,症状顽固,不易治愈。慢性咽炎症状因人而异,通常咽部可有各种不适感,如异物梗塞感、烧灼感、干燥感、痒感、刺激感和轻微的疼痛等,检查可见咽部肌膜充血或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1]。

针对慢性咽炎的发病病因,国外学者着重于研究 A组链球菌咽炎,Bertold[2]指出西方学者对咽炎的定义不确切。相比而言国内学者的研究工作更全面,对慢性咽炎的定位更精确,对病因的探讨更深入。

祖国医学通常将慢性咽炎归属为“喉痹”的范畴。“喉痹”的病名首见于《五十二病方》。内经中亦多次提及喉痹,在《素问·阴阳别论篇》曰:“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说明导致此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阴阳失调。目前临床上中医学常将此病的病因分为内因外因两大部分,内因多为肺、脾、肾等功能失常,外因多为风、湿、热等邪趁机侵犯,不同的内外因产生不同的病理变化,其表现多为火热上炎。而西医认为该疾病病因复杂,多与细菌、病毒的反复感染,吸烟、酗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情志不舒、压力过大等个人因素及空气环境污染等有关。因其病因无统一的量化标准,故西医治疗此病较为棘手,亦无特殊药可用。相比而言,中医药在治疗慢性咽炎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1 慢性咽炎的病因、病机

针对慢性咽炎的病因病机临床各家各执其说,吾师认为慢性咽炎的临床表现以虚证较多见,常因脏腑功能失调,燥热邪气循经上扰咽喉所致;脏腑阴虚、虚火灼喉、咽部津液失调为关键病机所在;病位在咽部,与肺胃密切相关。《黄帝内经》中曰:“手太阴肺经至喉咙通舌”。根据经脉循行路线,说明肺与咽喉关系密切。中医之肺分为肺气、肺津、肺阴、肺阳,对于虚火喉痹而言,肺阴及肺津亏损在其发病过程中占主要地位。如素体阴虚火旺或风热内侵,导致肺阴耗伤,津液不足,清润肃降失职,虚火内生,上炎于咽喉,灼伤咽部肌膜,而成阴虚肺燥之证。症见咽部干痒微痛,咳嗽入夜加重,咽异物感,甚则引起恶心干呕,咽部黏膜充血、淋巴滤泡增生,咽后壁粘膜干燥萎缩等症。

2 治以滋阴润肺、生津利咽,辅以行气活血之品

基于上述对慢性咽炎病因病机的认识,吾师常以滋阴润肺、清热利咽为治疗大法。方用沙参麦冬汤为主(沙参、麦冬、生地、玉竹、天花粉、冬桑叶、白扁豆、生甘草)化裁治疗。沙参、麦冬、生地滋阴润肺,玉竹、天花粉生津止渴,白扁豆、生甘草培土生金。配伍薄荷、柴胡、荆防、桔梗、藿香、佩兰等药。薄荷轻清上浮,可清利头目,是治疗咽喉病常选药味之一,同时其兼有疏肝行气之效;柴胡可疏肝解郁,条达气机;荆芥、防风为风药之润剂,可畅达气血;藿香、佩兰芳香化湿浊;桔梗辛甘,清利咽喉,引药上行,使诸药更好地发挥作用。同时现代药理研究沙参麦冬汤具有抗炎、调节机体免疫力、抗氧化等多种作用。临床上医家常用沙参麦冬汤及其加减方治疗中医辨证属于“肺胃阴伤证”的各种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五官科疾病等[3]。

3 验案举隅

3.1 案例一

伍某,女,42 岁,因“间断咽部不适半年,加重1 周”前来就诊。患者半年前因家中突发事故后出现咽部不适,自觉有异物梗阻,伴干咳,曾于当地多家西医院诊治,效果不理想。1周前因房屋装修,不慎吸入过多刺激性气体后出现上述症状加重,咽喉干燥疼痛,局部有堵塞感,吸气不利,口中粘腻,无干咳,饮水进食正常,二便可,舌红少津、苔薄腻,脉细数。局部检查:咽部黏膜轻度充血,咽后壁见少许淋巴滤泡,咽反射敏感。西医诊断:慢性咽炎。中医诊断:喉痹,辨证为肺热阴虚;治当清热润肺、利咽生津。方拟沙参麦冬汤加减:沙参10g麦冬10g 玉竹10g 桑叶10g 白扁豆10g 白茅根10g 仙鹤草10g 乌梅10g 藿香10g 生甘草6g ,6 剂免煎颗粒,2 次/天,水冲服。嘱一:远离有刺激气味的场所,保证室内通风良好,保持心情愉悦;二: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二诊:咽部异物感明显减轻,无其他特殊不适。查体咽部无充血,淋巴滤泡消失,守原方继服4 付,以巩固疗效。随访无复发。

3.2 案例二

王某,女,50 岁,因“感冒后鼻塞,头昏痛1 月余”就诊。患者自诉1 月前外出游玩时不慎感寒,及时自服药物后感冒症状好转,此后出现鼻内堵塞感,头昏沉、疼痛,前后内服外用多种中西药症状无明显缓解。现症:双侧鼻腔间断性通气,呼吸不畅,头昏痛,咽部干燥疼痛,咽部如有物黏附,喜清嗓,纳眠可,二便正常,舌红,苔薄黄腻,脉细数。局部检查:咽黏膜充血、肿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明显,扁桃体无肿大。西医诊断:慢性咽炎。中医诊断:喉痹,证属肺热阴虚。治当滋养阴液、降火利咽。方拟沙参麦冬汤加减:沙参10g 麦冬10g天花粉10g 桑叶10g 白扁豆10g 藿香10g 辛夷10g 白茅根10g 生甘草6g ,4 付免煎,2 次/天,水冲服。二诊:双侧鼻腔通畅,无头痛,咽部不适感减轻,晨起口苦,左上肢皮肤瘙痒见少量红疹,舌红苔薄白,脉细数。检查:淋巴滤泡减少,咽部黏膜色红。治当在前方基础上去白扁豆、辛夷、白茅根,加乌梅10g 僵蚕5g 黄柏10g,8 付免煎,2 次/天,水冲服。三诊:患者诉药服8 剂后诸症改善明显,已无特殊不适,舌红苔薄白,脉弦细。查咽部黏膜色正常,治当在前方基础上加醋北柴胡10g,再服6 剂,以巩固疗效。随访无复发。

按:吾师认为虽然慢性咽炎的病因多种多样,临床辨证分型亦各有不同,且病位亦涉及肺、脾胃、肝等多个脏腑,病机以阴虚为主,尤为肺阴虚。一者肺为五脏之华盖,外邪入侵首犯肺,而肺属阴,肺部疾病以虚证较常见;再者当今人们的生活工作模式、不良饮食习惯等等,均易致人体阴液耗损;而肺为水之上源,通调水道,故若肺脏出现病变,其病机多为肺阴亏虚。治疗以沙参麦冬汤为主方。沙参、麦冬清养肺胃,天花粉生津止渴,扁豆、甘草益气培中,桑叶清宣燥热;配以藿香芳香化湿、醒脾开胃,辛夷宣通鼻窍,白茅根清热生津;黄柏清热滋阴,乌梅、僵蚕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柴胡疏肝解郁。临床用其治疗肺胃阴津不足所致的慢性咽炎履用履效。

4 情志疏解转移疗法

吾师认为天有大周天,人有小周天,天人合一,万物有情。喜怒哀乐,世间冷暖,生活习惯,工作压力等无不感应人生,影响五脏六腑经络气血,从而导致病情加重。故治疗时情志疏解法不可缺。诸多慢性咽炎患者的发病或多或少与情志因素有关,故张老师治疗慢性咽炎时,不仅擅用沙参麦冬汤辨证加减,且常用其创立了一套独特的行为疗法,其中蕴含着情志舒解转移思想,以此来不断地告诫患者,帮助他们纠正不恰当的行为习惯。平时我跟随吾师出诊,常会遇到很多主诉咽喉不舒服,自觉有物黏附在咽喉壁上,咳之不出,咽之不下,但正常呼吸、饮食无碍,专科检查后亦未发现器质性病变的患者,他们总会把自己的注意力过多的集中于咽部,为了消除这种异物感,他们会刻意用手触摸颈部,拿镜子看自己的喉咙是否真的有东西阻于此处等等。为帮助患者改正这些不良习惯,快速缓解病情,吾师会强调情志疏解转移疗法,耐心地叮嘱患者:(1)不要刻意吞口水去试探,以免引发强烈的不适感;(2)不要有意识地去照镜子看喉咙和舌苔;(3)不要用手不断触摸颈部;(4)不要自行查百度找原因,胡思乱想;(5)不要询问他人,与别人交流咽部的症状;(6)当喉咙有痰时,吐出来直接扔掉不要看痰的颜色;(7)当咽喉发痒欲咳时,立刻喝口温水并起身去干其他事,转移自己的注意力。除此之外,对于咽喉部肿痛或异物感较重,久治疗效不显者,吾师会配合银针刺络放血法,即用银针快速多次针刺咽喉淋巴滤泡增生处,放出少量血液,这亦属于情志疏解转移法之一。通过张老师对患者的耐心开导和解释,不仅减轻了他们的心理负担,消除其顾虑,同时也与患者之间建立了一座信任的桥梁,这对疾病的康复亦起到了大大的促进作用。临床上大多数患者按照吾师交代的方法去做后,每于复诊时症状均会较前次明显改善。

5 讨论

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及黏膜下、淋巴组织的局限或弥漫性的炎症[4]。此病病程长,难治愈且易反复发作。咽喉为肺胃之门户,极易受到外邪的侵犯,加之如今人们诸多不良的生活方式如熬夜加班,吸烟饮酒,摄食肥甘厚腻辛辣之品等导致慢性咽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西医治疗此病尚缺乏有效的药物。若该病迁延不愈,不仅会导致肺炎、鼻炎等的发生,还会使患者身心痛苦,生活质量大打折扣。传统医学将慢性咽炎归于“喉痹”的范畴。

吾师在关于慢性咽炎的发病部位及病机及外治法方面和很多医家的观点大同小异。如张颖[5]经调查研究发现,慢性咽炎的病位主要在肺,同时与脾胃、肾、肝等脏腑关系紧密;赖光海[6]经研究发现,慢性咽炎患者中实证者偏少,虚症者偏多,亦存在虚实夹杂者;李唯溱[7]运用毫针针刺主穴天突穴治疗喉痹;丛品教授亦曾提出用特制的长柄镰状刀来割治咽后壁淋巴滤泡,放出少量淤血的方法来治疗喉痹[8]。但除此之外,张勤修教授亦有自己独特的治疗思想和方法。其认为喉痹以虚证较多见,常因脏腑功能失调,邪气上犯,咽喉失养所致;病机以脏腑阴虚、虚火灼喉、咽部津液失调为主。在辨证用药上以滋阴生津利咽为主,稍佐理气和芳香化湿药;同时重点运用情志疏解转移法和外用2 寸银针在淋巴滤泡增生处刺营放血疗法以达到行气活血、疏通经络的作用。

总之,该病的关键病机为阴虚火旺,治疗常以清热滋阴、利咽生津为主[9]。对此,吾师张勤修教授常拟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沙参麦冬汤出自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燥伤肺胃阴分,或热或咳者,沙参麦冬汤主之”[10]。慢性咽炎属慢性疾病,治疗周期较长,再者很多患者为治病辗转多地求医,这无形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故吾师紧扣这一关键点,在用药同时配合他独创的情志疏解转移法及银针于淋巴滤泡增生处刺营放血,内外治法相结合,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观察,疗效甚著。

综上,吾师治疗慢性咽炎时擅用沙参麦冬汤联合情志疏解转移法,不仅安全性高且在临床上运用时往往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值得同道中人学习运用。

猜你喜欢

沙参滤泡咽炎
沙参栽培及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腮腺沃辛瘤淋巴间质的免疫病理特征
荔枝草治疗急性咽炎有效部位筛选
以皮肤结节为首诊表现的滤泡性淋巴瘤转化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
肺热肺燥 喝点冰糖沙参粥
巨滤泡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2例
喝沙参猪骨汤给皮肤“补水”
声辐射力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对甲状腺滤泡型肿瘤的诊断价值
中医灼烙法治疗慢性咽炎300例临床疗效观察
金匮清咽茶治疗慢性咽炎(喉痹病)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