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解读思路构建,方法探究思维提升

2021-01-05张小丽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平移思想方法抛物线

张小丽

[摘  要] 以抛物线为背景的函数压轴题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探究解题方法可显著提升解题能力. 考题往往综合性较强,探究过程需深入解读考题结构,把握突破重点,结合解题方法构建思路. 文章将以一道函数综合题为例,进行问题解析,方法探究,并开展解后反思,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 抛物线;平移;四点共圆;定点;思想方法

考题呈现

考题  (2020年武汉中考数学卷第24题)将抛物线C:y=(x-2)2向下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抛物线C1,再将抛物线C1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抛物线C2 .

(1)直接写出抛物线C1,C2的解析式;

(2)如图1,点A在抛物线C1对称轴l右侧上,点B在对称轴l上,△OAB是以OB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点A的坐标;

(3)如图2,直线y=kx(k≠0,k为常数)与抛物线C2交于E,F两点,M为线段EF的中点;直线y=-x与抛物线C2交于G,H两点,N为线段GH的中点. 求证:直线MN经过一个定点.

問题解析

上述是以抛物线为背景的函数综合题,共分三小问,涉及求函数解析式、求特殊三角形的顶点坐标以及论证直线过定点. 问题解析要充分利用抛物线的相关知识,综合几何性质构建思路,下面逐问讨论.

1.把握平移过程,特性利用运算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抛物线C向下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了C1,C1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了C2,根据函数图像的平移规律即可推导函数解析式,规律如下:图像上下平移,函数值上加下减;图像左右平移,自变量左加右减. 实际求解时将函数解析式变形为顶点式,可降低运算难度.

抛物线C:y=(x-2)2向下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抛物线C1,则抛物线C1的解析式为y=(x-2)2-6,即y=x2-4x-2. 抛物线C1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抛物线C2,则抛物线C2的解析式为y=(x-2+2)2-6,即y=x2-6.

点睛  函数图像与函数解析式紧密相关,图像平移规律与函数解析式变化相对应,需要注意的是图像的上下平移反映在函数值变化上,图像的左右平移反映在自变量的变化上,因此将解析式变形为顶点式可直接代入平移单位长度.

2.巧用四点共圆,几何性质突破

该问在抛物线中构建了等腰直角三角形△OAB,求点A的坐标需要借用几何性质来构建思路. 问题解析需要关注条件“以OB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联想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推知直角三角形一定存在对应的外接圆,且圆心恰好为斜边的中点. 根据上述知识基础可构建四点共圆模型,利用圆的性质破题.

如图3所示,过点A作x轴的垂线,设垂足为C,连接AD. 已知△OA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BOA =45°,又知∠BDO=∠BAO=90°,所以点A、B、O、D四点共圆,则∠BDA=∠BOA=45°,∠ADC=90°-∠BDA=45°,所以△DA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DC=AC. 已知点A位于抛物线C1对称轴l的右侧上,点B在对称轴l上,则抛物线C1的对称轴为x=2,可设点A的坐标为(x,x2-4x-2).

当点A和B位于x轴的上方时,则DC=x-2,AC=x2-4x-2,由DC=AC可得x-2=x2-4x-2,解得x=5或者x=0(舍去),所以点A的坐标为(5,3);

当点A和B位于x轴的下方时,同理可得DC= x-2,AC=-(x2-4x-2),由等量关系可得x-2=-(x2-4x-2),解得x=4或x= -1(舍去),所以点A的坐标为(4,-2);

综上可知,点A的坐标为(5,3)或(4,-2).

点睛  在本题目中,四点共圆的优势是可利用圆周角相等进行角度转化,即由“∠BDA=∠BOA=45°”推得“∠ADC=90°-∠BDA=45°”,从而提取关键条件“DC=AC”,为后续方程构建奠定基础. 四点共圆的判断方法有很多,除了上述利用直角三角形外,还可以从定点距离相等、四边形对角互补等角度进行判断.

3.联立参数方程,特性探究定点

第三问探究直线MN经过一个定点,由抛物线的解析式可知该直线的解析式中含有参数k,解析的基本思路是用参数k表示直线上的点坐标,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MN的解析式,然后根据直线解析式的特点来判断直线是否经过定点.

已知直线y=kx(k≠0,k为常数)与抛物线C2交于E,F两点,联立方程y=kx,y=x2-6,整理可得x2-kx-6=0,设点E和F的横坐标分别为xE、xF,则xE+xF=k,所以中点M的横坐标为xM= =,则中点M的纵坐标为yM=kx=,点M的坐标为,;同理可得点N的坐标为-,. 设直线MN的解析式为y=ax+b(a≠0),将点M和N的坐标代入解析式,可得=·a+b=-·a+b,解得a=,b=2,所以直线MN的解析式为y= x+2(k≠0). 分析可知,不论k取何值(k≠0),当x=0时,y=2,即直线MN过定点(0,2).

点睛  探究直线过定点是典型问题,上述采用联立参数方程,由解析式特点分析所过定点的方式. 另外,特殊值思想在该类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部分问题中可先考虑动直线的特殊情况,推断出所过定点,最后加以验证.

深入探究

上述为函数综合题,其中第二问利用四点共圆来巧妙解题,利用圆周角相等实现等角转换. 另外四点共圆模型中还具有如下性质:①同侧共底三角形的顶角相等,②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③内接四边形的外角等于内对角. 实际解题时要充分利用四点共圆模型的特性,合理构建解题思路.

例题:已知Rt△ABC中,∠ACB=90°,AC=1,BC=7,点D位于CA的延长线上,AE⊥BD,垂足为点E,AE的延长线交CA的平行线于点F,连接CE交AB于点G,如图4所示.

(1)若点E为BD的中点,试求tan∠AFB的值;

(2)分析CE·AF的值是否随线段AD的长度变化而变化?若不变,请求出CE·AF的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

解析:(1)略;

(2)设AB的中点为点O,连接OC和OE,如图5所示,已知∠BCA=∠BEA=90°,则OC=OA=OB,所以点A、C、B、E四点共圆,由共圆模型可知∠BCE=∠BAF,∠CBE+∠CAE=180°. 因为BF∥CD,则∠BFA+∠CAE=180°,所以∠CBE=∠BFA,则△BCE∽△FAB,由相似性质可得=,即CE·FA=BC·AB,其中BC=7,AB=5,所以CE·FA=35,则CE·AF的值不变,为定值35.

评析  上述第(2)问求解时借用了四点共圆模型,利用模型的两大性质(①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②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进行等角推导,从而提取关键的相似三角形. 四点共圆解题的关键有两个:一是准确提取四点共圆条件,二是合理利用共圆模型的特性进行条件转化.

解后思考

上述对一道抛物线综合题进行了解析突破,并对四点共圆方法进行了深入探究,其中涉及的求函数解析式、求点坐标以及探究直线过定点属于典型问题,挖掘问题结构、关注思维过程可有效提升解题能力,下面结合教学实践深入反思.

1.深刻理解问题结构,围绕重点探究思路

函数压轴题的综合性较强,深刻理解题干信息,把握图像结构是解题的基础,也是构建解题思路的前提. 以上述考题为例,第(1)问突破需要把握抛物线二次平移的过程,然后结合平移规律进行解析式推导,重点是平移规律与解析式的关联;第(2)问求解点坐标,但问题解析需要把握所构三角形位置关系及特性,在此基础上构建四点共圆模型,进行等角转换,重点是四点共圆成立的条件及性质;第(3)问探究直线过定点,需要把握直线、抛物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包括交点、相对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直线设元推导、定点分析,重点是求直线参数方程的技巧. 教学中建议引导学生阅读考题,运用数形结合方法解读条件,串联问题条件,思考解题重点,教学解题方法.

2.拓展探究重点解法,多样呈现提升思维

中考压轴题的解析过程会用到一些典型的解法,深入探究问题解法,合理拓展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解题思维. 以上述考题为例,第(2)问点坐标求解过程中运用了四点共圆模型,利用模型的特性完成了等角转换. 该方法是初中数学需要重点掌握的解法,教学中可开展专题探究,指导学生深入学习四点共圆模型,探究四点共圆成立的条件以及模型所具有的性质. 四点共圆方法属数学隐圆法的一种,探究教学中可围绕隐圆法进行问题设计,结合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感悟方法,培养学生的洞察力,拓宽解题视野,提升数学思维.

3.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渗透思想方法是考題探究的重要环节,即在解题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思想,理解方法精髓,培养利用思想方法解题的思维习惯. 以上述考题为例,问题解析过程需要综合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模型思想、化归转化思想、方程思想等,正是在数学思想的引导下完成了问题解析、模型构建、条件转化. 考虑到数学思想较为抽象,教学中建议结合具体内容开展思想方法学习,以数形结合思想为例,可结合函数内容进行思想渗透,引导学生关注函数解析式的特性,对照函数图像进行几何意义教学,让学生感悟思想内涵,逐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平移思想方法抛物线
巧求抛物线解析式
赏析抛物线中的定比分点问题
抛物线变换出来的精彩
玩转抛物线
浅谈中学平移和旋转内容的教材对比
例谈高中数学中“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应用
把党的宗旨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研究
合理运用多媒体,构建数学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