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多维阅读活动,丰富延时服务的阅读世界

2021-01-03江莉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34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阅读兴趣

江莉

摘要:课后延时服务的童书阅读兴趣班课程内容要本着拓宽学生视野、发展学生兴趣、创新课程内容的原则,在学生学有余力的基础上,以兴趣爱好为前提,力求突破独立阅读的局限,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程,如类文阅读、快乐读书吧、整本书阅读、阅读与艺术相结合等,在读的基礎上衍生趣味,在趣的基础上收获启迪智慧。

关键词:课后延时;阅读;兴趣;课程内容

语文学科包含的内容广泛,课程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小学生的思维还不是很成熟,他们喜欢形式多样、内容新颖、参与度高的课程。课后延时服务阶段的孩子已经学习了一天的课程,他们更希望以一些轻松愉悦的方式来进行阅读。考虑到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课程的设置上本着多样化的原则,突破语文课堂的时间束缚,开设一些内容丰富的阅读活动。充分利用和发挥阅读教学的优势,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独立的阅读者,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在阅读的世界里陶冶情操,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

一、开展类文阅读,让人文要素落地生根

“类文”即同一类的几个文本,可以是题材类、主题类、作者类,可以是景物、事物、人物类,也可以是语言表达类和学习能力方法类。[1]部编版语文教材在单元主题的统领下,选择了不同的文章。通过类文阅读可以打破这种编排,将与课文相联系的几篇文章或者是与课文类似的文章呈现给学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必须认真阅读文本,独立思考问题,并且要对文本之间的异同进行探究,这无形当中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力。

在教学中,先以某一篇具体的文章为例,进行学法渗透,或写作手法,或文章结构,或选材,或谋篇布局等,再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阅读所提供的其他文章。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从习得方法到运用方法,再到迁移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如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课《观潮》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紧扣“天下奇观”,有顺序有重点地写出了大潮的汹涌澎湃,让学生感受到自然地壮阔之美。学生在学习这篇文章的基础上再阅读邸延生的《钱塘江观潮》,引导学生从选材的角度和写作手法的角度比较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发现写作的奥秘。除此之外,再推荐他们阅读周密《观潮》的片段,看看再古文中又是怎样描写的,从而让学生积累良好的语感,陶冶情操。学习远没有结束,我让孩子们再读一读课前搜集的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文章,此时,他们对文章内容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溢于言表。这样,才真正将本单元的人文要素落实到位。

二、创建读书吧,为深度阅读奠定根基

为了让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效勾连,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部编版语文教材中添加了“快乐读书吧”这一板块。但是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其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并未落实到位。在课后延时服务的契机下,一群爱阅读、会阅读的孩子聚集在一起,为“读书吧”创造了可能,也为快乐插上了翅膀。

教材中的“快乐读书吧”安排的位置一半在中间或者是靠后的单元,按照进度来开展教学,学生的阅读效果难免受到影响。根据兴趣班孩子的阅读情况,我列出了一系列的与主题有关的书目,通过“提前剧透”让他们赶、比、超,从而在有限的时间里,让相关适合阅读的书目被学生看到。

在前期的阅读中,为了避免与后期任课教师指导重复,可省去指导环节,通过提问题、理脉络的方法让学生梳理所看内容。如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部分推荐孩子们阅读神话故事,了解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那学生就可以以表格的形式或者是思维的导图的形式介绍故事的内容。学生因其自身经历、阅读能力、思考角度等方面的不同,在交流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的时候也会有所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会激发学生更深层次地阅读。

三、阅读整本书,让思想境界得以提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2]整本书阅读有利于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并将静态的语文知识与能力转化为动态的阅读,启迪思维,开启智慧。在整本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书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为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提供方式方法,从学会读一本书到学会读这一类书。整本书的阅读也能促进学生阅读的持久性,拉进学生与作者的距离,给予学生启发,内化为转变自身的行为方式,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升华自身的思想境界。

本学期制定计划共读曹文轩的《青铜葵花》,书中青铜和葵花美好的品质深深地印在每个读者的心里。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环境差别也很大,但是主人公的善良和为他人着想的心却是任何时代都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在阅读中,以“哪些细节最让你感动?”“哪个情景最让你印象深刻?”哪个人物最让你为之动容?”这三个主问题展开,让学生打开书本,去寻找书中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探寻人物内心活动,窥探人物内心的秘密。学生在这样的交流中建构文本内容,对整本书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进行梳理,形成纵向阅读,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品质。另外,学生在交流中感受到主人公身上难能可贵品质的同时,也正在自己的内心种下一棵善良的种子,并努力生根发芽。这样的潜移默化的滋润,是孩子成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沃土。

四、开展多维活动,让阅读兴趣得以提升

在阅读中,可以让家长与学生一起共读。延时服务,不仅要利用师资力量,也可以动员社区、家长等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参与人员的多元性,也会让孩子的思维和视野更加多元化。可以分批次组织家长带领孩子阅读,或者是亲子共读,分享家庭读书的趣事等,孩子们在亲子时光中遨游知识的海洋。

在阅读中,可以挑选合适的文本让学生进行表演。语文教材中很有多有趣的故事,可以让学生结合人物特点,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等再现人物形象,还原故事情景;可以在文本的留白处进行想象,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让文本的内容更加丰富。

在阅读中,可以让静态的文字变成鲜活的画面。图画也是传播信息的一种载体,很多优美的文章只见其文,不见其景实在是可惜,在教学中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加以想象,助推思维力的发展,为文本内容添砖加瓦。

在阅读中,可以让静态的文字化为流动的音符。语文教材中很多的古诗词,在古代就是以曲调的形式呈现的。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让学生再睹其声,也可以让学生用合适的喜欢的曲调进行吟唱。有的故事内容改编成了不同的作品,教师也可以在课的伊始放给学生聆听欣赏,接受音乐的洗礼,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中,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文学作品的魅力,它们可演、可绘、可歌,多样化的形式让学生的语文实践更加丰富多彩,也让孩子们在课后延时中不只是有古板的阅读,还有趣味的衍生。

参考文献:

[1]金玉.类文阅读的课型及其实施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35):53-55.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01.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阅读兴趣
课程思政视域下职业院校实训课程内容的重构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新生态学校如何诠释课程内容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