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监利民间谜语的特征和文化内涵

2021-01-03刘泽轩

文学教育 2021年12期
关键词:文化内涵

刘泽轩

内容摘要:监利民间谜语资源丰富,蕴含着丰富的地方文化,具有简洁性、互动性和暗示性等特征,带有很强的口语化风格,讲究押韵,形式灵活。监利民间谜语非一人一时之作,当前面临失传困境,亟需记录下来加以保护和传承。

关键词:监利民间谜语 谜面特征 文化内涵

民间谜语是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民间口头语言艺术的一种。吴直雄从谜语的基本结构出发定义为:“劳动人民以某一事物或某一诗句、成语、俗语、人名、地名、典故或其他文字为谜底,用隐喻、形似、暗示或描写其特征的方法作谜面,用以表达和测验人们智慧的一种短小而又饶有风趣的口头文学样式。”为了深入了解民间谜语及其背后深厚的方言文化内涵,我们抽样调查了湖北监利市的民间谜语。

监利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地接江西、湖南。监利属于赣语区,方言独特、文化杂糅,有楚文化的遗风。监利民间谜语采用监利方言创作,数量众多,集中体现了监利地区的民間文化、民间智慧和方言特色,值得深入分析。

一.监利民间谜语的内容分类

监利民间谜语贴近生活,内容非常丰富。限于时间,我们此次仅调查了监利市汪桥镇莲台乡铁前村胡宗英等老人,收集了约40条谜语。从谜底内容来看,这些谜语涉及动物、植物、食物、农具、生活用品、生活场景、劳作场景、自然现象、人体部位、宗教人物等,涵盖面很广。

(一)动物类

监利民间谜语中,动物类谜语数量较多,主要包括家禽类和昆虫类,有些谜底为动物身体部位。大多数动物类谜语的谜面短小,多数只有两三句,也有少数有四句,并且各句多结构相似,喜欢押韵。例:

(1)爹儿九十九,背着个锄头满地锄。(谜底:鸡)

(2)西边山上一把菜,摇得动,切不来。(谜底:牛尾巴)

(3)金外壳,打得开,合不拢。(谜底:小鸡仔)

(4)大哥楼上叫,二哥把灯罩,三哥牵麻网,四哥双脚跳。(谜底:蝉、萤火虫、蜘蛛、青蛙)

例(1)“九”“锄”在监利方言里韵母相似,两句押韵;例(2)(3)后两句均为动补结构;例(4)四句均为主谓短语。

(二)植物类

监利民间谜语中,植物类谜语的谜面包括农作物、水果和花卉等,花卉以水生花卉居多。植物类谜语的谜面大多长短不一,普遍采用修辞手法来形象描述,较少使用逻辑推理等方式。例:

(1)一滴滴,一点点;一滴滴,小尾巴。(谜底:豆芽)

(2)一棵树高又高,高头(上面)挂个杀人刀。(谜底:扁豆)

(3)一棵树,矮又矮,高头挂的牛奶奶(乳房)。(谜底:菇娘)

(4)乌金子,倒白糖,又好吃,又好玩。(谜底:荸荠)

(5)儿子抱老子,老子抱儿子,儿子长胡子。(谜底:包谷)

(6)儿子软将军,媳妇出来画个洞,婆婆出来摇扇打扇,爷爷出来泥巴将军。(谜底:莲花)

例(1)“一滴滴”采用了反复的手法;例(2)“杀人刀”形象描述出扁豆的形态;例(3)“牛奶奶”形象描述出菇娘的颜色和形态;例(4)前两句描述了荸荠的外观,后两句从荸荠的食用性和其他表现来对其进行描述;例(5)将玉米的各个部位形象比喻成了“儿子”“老子”“胡子”,并用“抱”一词描绘出了玉米的生长形态;例(6)将莲花的不同生长时期比喻成了“儿子”“媳妇”“婆婆”“爷爷”,用这种代际关系来比喻莲花的花、叶、茎、藕。

(三)农具类

监利民间谜语中关于农具的较少。与其他种类的谜语不同,农具类谜语多为四句联合,以动宾式结构居多。例:

(1)一群鹅,赶下河,喝清水,上陡坡。(谜底:水车)

(2)远看一匹马,近看无尾巴,肚子里咔咚咔,手里有喇叭。(谜底:风扇)[1]

例(1)后三句均为动宾式结构;例(2)前两句均为动宾式结构。

(四)生活用品类

生活用品谜语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鞋子等旧有物品,“牙刷”等新兴物品都被作为谜底,从侧面反映出监利民间谜语的包容性和生命力。例:

(1)四四方方一块田,中间一个青蛙子跳前。(谜底:匣子[2])

(2)一个屋里窄又窄,窦里(里面)装着五个客。(谜底:鞋子)

(3)爷爷九十九,掉到缸里打刨鳅(游泳)。(谜底:葫芦瓢)

(4)五寸长,硬挺邦;伸进去,水汪汪;拉出来,白兮兮。(谜底:牙刷)

(5)千条沟,万条岗,撑不得船,架不得桨。(谜底:瓦沟)

例(1)是通过对匣子的外观描写,将外面的边框和田的形状对比,将坐在里面的学步儿童比作向前跳的青蛙,形象生动;例(2)将鞋子比作屋,将脚的五指比作人,用可以容纳五个人的屋比喻鞋;例(3)中的“九十九”是为了和第二句的“刨鳅”押韵,无实际意义,而在水缸里游泳则是葫芦瓢在水缸中挖水的形象描写;例(4)是由六个短句组成,结构工整,从外形和使用时的变化来描绘牙刷;例(5)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分别从结构上对称,使用了一样句式,并且押韵,结构严整。

(五)宗教人物类

此次收集到的监利民间谜语中,宗教人物主要是菩萨。关于“菩萨”的谜面有短有长,说法不一,存在多种不同的变体表述形式。例:

(1)屋里坐着也不醒。(谜底:菩萨)

(2)白天也不醒,夜里也不睡;成日憨地坐,叫他也不应。(谜底:菩萨)

(3)十打九不应,日里憨地坐,夜里又不睏。(谜底:菩萨)

例(1)(2)(3)的谜底都是菩萨,并且描写的方式都大同小异,主要突出菩萨(雕像)的姿态和人们对菩萨等虚幻事物的失望。

(六)生活场景类

涉及生活场景的监利民间谜语也很多。该类谜语的谜底很特殊,是一种生活场景的描述,普遍较长,谜面大多通过转喻或隐喻来白描。例:

(1)里头城、外头城,里头屋里死了人,外头城里来叫苦,里头屋里不开门,吹吹打打转回城。(谜底:蚊子来咬蚊帐里睡觉的人)

(2)肉坨对肉缝,白浆涌两涌。两把屁股白,乖儿你不动。(谜底:婴儿吃奶)

(3)一个爹儿七十七,站在门望角(门和门框的夹角)里尿子鸡(小便)。(谜底:湿了的长雨伞放在门望角)

(4)屋里屋满,屋里屋接,结的白果吃不得。(谜底:纺棉花)

例(1)谜底是“蚊子来咬蚊帐里睡觉的人”,但是创作者通过一个城里城外的故事将真相隐藏起来,并且用了五句话,使得画面完整;例(2)“肉坨”隐喻乳头,“肉缝”隐喻嘴,第一句便将孩子吃奶的场景描绘了出来,后两句在白描画面的同时还带上了母亲在给孩子哺乳时的语言,充满了温情的氛围;例(3)中的“七十七”是为了和后文的“尿子鸡”押韵而刻意为之,这类谜语在监利民间谜语中非常多。第二句中点明了谜底常出现的地点“门望角”,后用“尿子鸡”隐喻雨伞上滴滴答答的水;例(4)谜语前两句通过反复的手法体现棉花的数量多,后点明了棉花的颜色和不能食用的特点。

(七)自然现象类

监利民间的自然现象类谜语主要是和雨、雪、水等有关,谜面多以三句相联为主,对无具体形态的事物采用了动态式描写。例:

(1)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河里都不见。(谜底:雨)

(2)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草屋渐渐高。(谜底:雪)

(3)肩挑不起,手扒不开,越扒越拢来。(谜底:水)

例(1)将雨比作线,通过简短的语言体现“线”的多和与水相融的特点;例(2)前两句通过“黑”和“白”两组极端的颜色对比和“草屋”会渐渐变高的特性描述了下雪时场景;例(3)将没有具体形态的水用动态的方式描述,体现了水的流动性。

(八)人体部位类

监利的民间谜语中人体部位主要指的是五官,虽然一个谜面内每一句的结构不一定相同,但是总体上韵律和谐,朗朗上口。例:

(1)上毛毛,下毛毛,中间有个黑葡萄。(谜底:眼睛)

(2)睡在上头,五个差人(警察),拉起就走。(谜底:鼻子)

例(1)是简单的外观隐喻,点明了上下眼皮的睫毛和黑色的眼球,相较于其他谜语比较简单直接;例(2)则是通过擤鼻涕的动作暗示谜底,将鼻子比作睡在上面的人,五个手指比作五个警察,最后一句描绘了擤鼻涕的过程。

二.监利民间谜语的创作特点

监利民间谜语作为一种口耳相传的口头文本形式,在创作上以易于传播为主要考虑,体现出以下几种主要特点。

(一)简洁性

为了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便于听话人解码,谜面的表述需要简洁准确(高文静2015)。例如“包谷”的谜面是“儿子抱老子,老子抱儿子,儿子长胡子。”“眼睛”的谜面是“上毛毛,下毛毛,中间有个黑葡萄”。这两个谜面语言简短、形象生动,寥寥数语就把事物的外部特征传神地描绘出来了。谜面语义直白,没有歧义,多用短句,句子结构关系清晰,明了易懂,所运用的词汇都是监利方言的日常生活词汇,让猜谜者没有陌生感。这保证了监利谜语的简洁性,并且朗朗上口、雅俗共赏,确保了传播效果。

(二)互动性

猜谜活动以一问一答为基本操作形式,谜面必须包含活动双方的部分共有生活知识,才能保障猜谜者可以通过提示完成猜谜活动。以往监利谜语的谜面和谜底都是建立在说话者对听话者的已有知识的预设基础上,因而得以具有较好的互动性(高文静2015)。但随着社会发展,许多谜底所指称的具体事物已不常见,年轻人多半不认识,导致谜面的提示难以发挥作用。例如“风扇”的谜面“远看一匹马,近看无尾巴,肚子里咔咚咔,手里有喇叭。”谜面的描述已经很难让年轻人联想到旧时常用的农具“风扇”。猜谜活动太难导致互动性大大减弱,这对谜语的传承是很不利的。

(三)暗示性

为了保障猜谜活动中“猜”的过程更好开展,谜面要有很强的暗示性,可以使猜谜者能够通过谜面的提示得以展开联想,通过努力达到猜谜成功的目的。监利民间谜语的谜面和谜底常常可以构成比喻。谜面是喻体,通过猜谜者的丰富联想让具有相似外部形态或功能的不同事物之间得以建立各种隐约的联系,以此完成猜谜的过程。如“雪”的谜面“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草屋渐渐高。”就是将“雪”通过特征隐喻转化为“白”。虽然有些监利谜语的隐喻结构与一般隐喻的结构并不完全相同,但是总体上遵循了暗示、委婉的原则。

三.监利民间谜语的文本特色

(一)用语方言口语化且注重押韵

监利民间谜语运用监利方言创作,世代口耳相传,大量运用非常有特色的方言词汇,如“牛奶奶”(女性乳房)、“乌金子”(乌黑)、“跳前”(踉踉跄跄地向前跳)、“包谷”(玉米)等。其中不少指稱旧有事物或现象的方言词汇已经不再常见或常用,但是在谜语中仍然得以保留。为了保证朗朗上口,监利民间谜语非常注重押韵。例如:“一个爷爷七十七,站在门望角(门和门框的夹角)里尿子鸡(小便)”,这里并非一定有一位爷爷有七十七岁,而是因为要和后面的“尿子鸡”对押。有些谜面可以随时把“爷爷”的年龄改为“八十八”“九十九”等,也仅仅是为了满足押韵的需求。

(二)谜面表述形式灵活多变

民间谜语作为一种口头艺术,常常是先有口头作品,再有书面作品。这个特点无疑影响了谜语的形式。在监利民间谜语中,谜面没有严格的句式长短要求,没有韵律韵脚的要求。有的谜面只有简单的一句话,像上文提到的单句谜面“屋里坐着也不醒”。有的谜面由符合监利方言读音的押韵句构成,如“一个屋里窄又窄,窦里装着五个客。”在监利方言里,“窄”与“客”押韵。有的谜面由三句或四句构成,有的韵脚整齐,有的却不能押韵。总之,监利民间谜语的谜面呈现出形式灵活、不拘一格的特点。

四.监利民间谜语的文化内涵

1.民间集体创作导致谜面随意多变。监利民间谜语大都是监利方言群体在村落集体生活中即兴创作的,多采用方言口语,有些谜面的表述形式并不稳定,在流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变化,这正是民间口传作品形式随意化特征的体现。比如此次调查的一个村落中关于“菩萨”的谜语便有多个版本,虽然大同小异,但是在遣词造句上仍有不同。监利谜语的随意性也表现在押韵要求并不具有强制性,有部分谜语即便是用监利方言来发音也不押韵甚至拗口。例如:“儿子软将军,媳妇出来画的洞,婆婆出来摇扇打扇,爷爷出来泥巴将军。”其中缘由已难考证,不过像很多民间文学一样,长期以来只依靠口耳相传途径,难免在口传过程中受当地文化心理、方音变化、书面记载缺乏等因素导致流传的版本众多乃至讹误。

2.与当地生活经历紧密相关。监利民间谜语的很多內容和生活场景有关,谜面有很强的画面感,似乎是画出了一幅情景画。例如:“里头城、外头城,里头屋里死了人,外头城里来叫苦,里头屋里不开门,吹吹打打转回城。”谜面将蚊子来咬蚊帐里的人描绘成一个里外呼应且富有动态性的画面。而这个生活画面之所以如此活灵活现,与监利的水文、经济特征密切相关。监利处在长江中下游,非常容易发生洪水等自然灾害,所以常有逃难的事情发生。而这则谜语中描绘的场景实际上就是用逃难来隐喻蚊子来咬人。再如监利民间谜语中,植物类谜语全都是可食用的。这是监利民间谜语和当地生活息息相关的又一表现。建国后湖北经历了几次严重的自然灾害,监利每次都是受灾情况最严重的地区,生活条件的艰难,导致监利人对可食用的植物尤为关注,这种生活经历自然会体现在当地民间文化活动当中。可以说,监利民间谜语生动地留存了当地人的过往生活经历。

3.浓厚的乡土实用文化背景。监利谜语的产生也受到当地浓厚的乡土实用文化背景影响。在监利民间俗信中,当地人用“菩萨”代替了所有的神,从谜语可以看出当地人“菩萨就是救世主”的浓厚观念,这是乡土社会中典型的神灵崇拜(费孝通1985)。当然,神灵虽有着“救世主”的外衣,但是并没有超越祖先崇拜和生存需求。与其他民间文学形式不同,监利民间谜语中的菩萨形象有时候是中性或偏负面的。例如:“十打九不应,日里憨地坐,夜里又不睏。”宗教人物形象在民间通常是神圣庄严的,但从谜面的描述来看,菩萨在监利民间却被描述成了充满日常生活气息的俗世人物,缺少了些神圣感,颇为不同。从表面看,这种情感倾向确实有些反常,实际上体现了监利人民对菩萨等“神仙救世主”的失望情绪。监利经济成分单一,自然条件时好时坏,传统的小农经济“靠天吃饭”,抗灾能力薄弱,饱经灾患的监利人在求拜万能的神仙时,换来的却是“十打九不应”。这种失望自然会投射到平时膜拜的神明身上。这正是乡土社会俗信中的传统实用文化心理在监利民间谜语中的体现。

监利民间谜语内容丰富,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监利谜语的内容也会随着时代生活变化而增添新的内容。如监利谜语中有关于“牙刷”的谜语。据调查,“刷牙”作为生活用具很晚才在当地村落出现,但早在20世纪80年代关于“牙刷”的谜语就开始传播了。但类似的情况并不多见,很多的监利民间谜语因为当地生活情境变化而失掉了传播途径,如果不及时收集,难免失传。

民间谜语作为民间文学中的一种,根植于当地人民的生活,表达了民众的审美情趣和智慧。谜语中包含了方言、历史、地理等历史信息以及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湖海、鸟兽虫鱼、农桑耕织、百工技艺、衣食住行、文娱医药等方方面面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如果得以良好的发掘保护,必定能有无尽宝藏。相比其他民间艺术形式,民间谜语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希望我们的调查能起到保存当地地方文化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吴直雄.中国谜语概论[M].成都:巴蜀书社,1989:52.

[2]高文静.汉语谜语符号系统及其生成机制研究[D].辽林:渤海大学,2015.

[3]梁前刚.谜语常识浅说[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1.

[4]费孝通.乡土中国[M].香港:三联书店,1985.

[5]萧放.高忠严.谜语卷编纂原则解读[J].文艺报,2019,(7).

注 释

[1]风扇是监利地区用于去除秕谷、杂草等的农具。

[2]匣子是监利地区旧时使用的一种木质婴儿车。

基金项目:国家语委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专项课题(YB2003C004F)、江汉大学在线课程建设项目“现代汉语语法研究”(201703)资助。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本文指导教师:王桂亮)

猜你喜欢

文化内涵
舒曼钢琴套曲《狂欢节》的文化内涵
现代中国歌剧表演的艺术形式与价值体现
广西贺州过山瑶尖头头饰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
浅议蛙崇拜及其文化内涵
对中国传统锡工艺传承的思考
对太极拳双语教学中教学技巧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