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天的怀念》课例比较分析

2021-01-03王圆

文学教育 2021年12期
关键词:课例分析于永正

王圆

内容摘要:《秋天的懷念》是七年级所学的第一篇回忆性散文,史铁生用朴实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记录下自己患病前后复杂的心理历程及母亲平凡而又细腻的爱,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与愧疚,以及自己对生命不同的感悟。该散文在思想内容、结构分布、语言特色等方面都极具代表性,因此也被众多语文名师作为示范课讲授,文章以于永正、窦桂梅两位语文教育名师对《秋天的怀念》一课教学实录为例,对该课例展开比较研究,归纳二人在教学上的异同,阐明其教学风格。

关键词:《秋天的怀念》 课例分析 于永正 窦桂梅

《秋天的怀念》作为部编本语文教材七年级所学的第一篇回忆性散文,情感上真挚细腻,使人回味无穷;内容上朴实无华,贴近读者的现实生活;内涵上饱满丰富,散发着独特的魅力。通过研究名师课例,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晰的把握《秋天的怀念》一课的教学要点,利用更加独到深入的眼光解读文本,同时也可以更细致地了解名师的教学风格,学习其在教学上的闪光点,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课例中的共同之处

通过比较于永正和窦桂梅两位老师的课堂实录可以发现,二位老师在教学上的共性是普遍的,都注意到了语言、朗读、逻辑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朗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可以实现读者与作者近距离的交流,唤起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文本中作者所要传递的情感态度,便是通过文字来传递;逻辑是整合教学思路的重要支撑,一堂好课如果教学思路不清晰,就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1.重视朗读,以读促思

于老师经常对语文教师们说,语文备课最重要的就是读课文。这法那法,朗读法才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1]在《秋天的怀念》第一课时中,于老师在指导完学生学习生字词后,便是引导学生读课文,先由学生自己读,紧接着便是于老师声情并茂的示范读。在于老师看来,书要用心去读,读多了,思考了,想象了,才能读出感情。[1]在他执教的这一课中,朗读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让学生在朗读中来感悟对母亲形象的细节描写和动作描写;在朗读中体悟儿子患病前后复杂的心理历程;他请学生齐读课文的开头结尾,让学生自己体悟“间接描写”、“前后照应”、“前后对比”,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读书的无穷魅力。

通过观察窦桂梅老师《秋天的怀念》一文的教学实录可以发现,窦老师对该课教学步骤的预设就是围绕“读出韵味”“读出思考”来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更是反复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学生自由选择文章中的段落进行朗读,并在教师和同学的点评中不断对该选段进行反复朗读,逐步由初步的“读出感情”上升到“读出韵味”,最终达到“读出思考”的高度,在这一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了提升,最终还真正达到了以读促思的教学效果。

2.关注语言,文字为基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作者的写作意图、情感脉络都是由语言文字来承载,一堂好课的呈现绝不能忽视语言的价值意义。于永正和窦桂梅两位老师在教学活动中都特别重视到了语言文字的特殊功能,强调以文字为基础,关注文本语言,与作者作品近距离对话。

于老师在课堂中首先就是夯实基础,通过预习来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谁拥有了语言,谁就拥有了智慧。”[1]这是于老师对语文教师的要求之一。在《秋天的怀念》一文中,他引导学生通过“听其言、观其行、察其色”来读母亲,提炼出文章中的“躲”“挡”“笑”,提出“1.母亲为什么要“躲”出去?2.为什么要“挡”在窗前?3.从这个“笑”字,你又能体会到什么?”通过这三个问题的分析,由关注母亲过渡到关注作者,体现了由读到语言再到感悟的提升。

窦老师同样十分重视语言的作用,在《秋天的怀念》一课中,她首先定位到文章中“好好儿活”四个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这四个字的深层含义。在分析母亲形象时,又关注到了文章中三次出现的“悄悄地”,“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他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2]从母亲的三次“悄悄地”,引导学生感悟母亲的细心、耐心与小心。这就是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所在。

3.梳理逻辑,思路清晰

教学思路是衡量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准,这里的教学思路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是否完成、教学重难点是否突出,问题设计是否有针对性、教学语言的运用情况等层面。于永正和窦桂梅两位老师对《秋天的怀念》一课的呈现从教学目标的设置到教学语言的运用都呈现出了思路清晰、逻辑性强的特点。

于永正老师在《秋天的怀念》一课的教学中,在问题设置上富有逻辑性,他的这堂课围绕两个主问题展开:“读母亲”和“读作者”,通过“读母亲”生发出“母爱是什么?”在这一贯穿全文的大问题之下,又生成出一个个小问题,由走进母亲,又及母亲走进作者,在语言的层层递进中,归纳出“母爱是理解、是宽容、是呵护、是牵挂”的主题。[3]最终回到主问题“母爱是什么?”通过主问题的设置对文本进行层层剖析,深入文本联结母亲与作者,最后又回到主问题之中,逻辑性之强令人称赞。

窦老师对该课的讲授是围绕“读”来展开,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极具逻辑性,首先是要“读出感情”,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其次是要“读出韵味”,在“读出感情”基础上深入阅读,理解于作者而言母爱的深沉与细腻,感受作者“爱母”思绪的变化;最终要达到“读出思考”的境界,即探究于母亲而言“好好儿活”的双重内涵,对母亲和对儿子而言,“好好儿活”四个人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深意。

二.课例中的不同之处

对比于永正和窦桂梅两位老师的教学实录可以发现,两位老师在教学上的共性是普遍的,个性也是各放异彩,多年来深耕教学一线摸爬滚打的经历使他们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论。她们二人对《秋天的怀念》一课诠释的不同点主要从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语言的运用来展开分析。

1.教学内容的选择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于永正老师最鲜明的教学特点就是“以问引读”,注重“母爱”内涵的思维发散。在“母爱是什么?”的主问题之下,又发散出一系列小问题,如“1.如果让你说,你会说母爱是什么?2.母爱究竟是什么?3.母亲为什么挡在窗前,不让儿子看?4.为什么用问号,不是句号,问号表明了什么?5.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是什么?”[3]通过对这些小问题的设计发散母爱,最终又回到主问题“母爱是什么?”这种鲜明的“以问引读”的方式,是值得我们称赞的。

窦桂梅老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更强调“以读促悟”,汲取精神力量。例如在对《秋天的怀念》文末菊花的各色解读中,窦老师将对“好好儿活”四个字的解读与菊花相结合,号召同学们都要“好好儿活”。总之,这都是通过读文本学生获得的切身的情感体验,“以读促悟”在窦老师的课堂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语言的运用

于永正老师的教学语言重“趣”,又有温润如玉之特点。在《秋天的怀念》公开课开始之前,于老师让从未见过面的学生谈谈对自己的看法,有一位学生说:“原来于老师也是戴眼镜的。”于老师说:“戴眼镜好,后面的同学看不见———在下面做小动作看不见。”[4]通过这幽默有趣的话语,于老师提醒学生在课堂上要遵守纪律。同样在公开课开始之前,于老师先让学生猜猜老师姓什么?在学生七嘴八舌中,于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于”字,随后问学生用什么办法来记住老师的姓呢?学生一下子嚷嚷开了,有的说:“二横加钩就‘于’”,有的说:“于是的‘于’”。[4]教师在上课前先用轻松日常的语言与学生沟通,创建了课堂中的平等和谐学习氛围,师生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窦桂梅教学语言重“情”,热情似火,极具北方人热情豪迈之特色。在执教《秋天的怀念》一文时,在明确了学习目标后,她让学生自由朗读喜欢的选段,有一位男同学羞涩怯场缺乏大声朗读的勇气,窦老师俯身握住他的手,用征询的语气问他是否可以站起来大声朗读,然后诚挚地说:“给他点儿掌声,我们来听他朗读,可以读一整篇,哪怕是读一句,我们都听你的。”[5]这一教学片段鲜明地展示了窦老师民主热情的教学风格,在教学中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通过观摩她的课堂实录和教学实录可以发现,她在教学语言的运用上极重一个“情”字,她的课堂,可谓是达到了“人课一体”的相融境界。

尽管两位老师在教学风格上存在着不同,但是他们所提倡的学生观和教育观却是相似的,都创设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氛围,体现出了教育民主的教学思想。同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也不应单纯片面的去移植,而应该在结合名师们的教学理念之上,结合所授班级的学情和自身的特点,创新属于自己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陈雯雯.读的感人,讲的精彩——于永正老师执教《秋天的怀念》听后记[J].名师教学研究,2007(10).

[2]教育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級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于永正.《秋天的怀念》课堂教学(片段)实录[J],教育科研论坛,2007(10).

[4]张鑫,叶青.语文特级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与比较——以窦桂梅和于永正执教《秋天的怀念》一课为例[J].教师教育论坛,2020(6).

[5]窦桂梅.《秋天的怀念》课堂实录及点评[J].语文教学通讯,2005(Z1).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课例分析于永正
于永正:短暂与永恒
风正一帆悬
于永正从教年记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类比推理教学课例(数学)分析
基于课例 反思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主问题”有效性探析
对《画画亲近的人》一课的若干问题探索
慧眼识璞玉,妙手炼浑金
例谈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策略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