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崧舟古诗词教学研究

2021-01-03王稚涵

文学教育 2021年12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文化

王稚涵

内容摘要:古诗词作为经典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诗歌也是古人抒发感情,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一般来说,能选进中学语文课本的古诗词大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上乘佳作,是文质兼美的文学瑰宝,作为经典,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血脉,生生不息。本文以王崧舟老师的经典课例《长相思》和《枫桥夜泊》为例,对其教学方式进行梳理,以期为基础教育阶段古诗词教学提参考。

关键词:王崧舟 古诗词教学 文化

古诗词作为“定篇”存在,其价值侧重理解、欣赏、传承。新课标也明确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韵味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1]”因此,古诗词教学最终的落点应指向文化的传承与反思。对语文的学习是对文化的学习与理解,作为教师,教语文也是在教中国的传统文化,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对古诗词的学习就是对中国文化理念的学习,王崧舟老师的古诗词教学也深深扎根于传统文化,秉持着这一理念,王崧舟老师古诗词教学基本方式如下:

一.以互文贯通古诗词教学张力

互文是王崧舟老师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单从文本解读可能略显疲软,学生很难理解词人所抒之感。此时可以借助学生所熟识的其他文本加以辅助,参互成文,合而见义,使学生在多文本中切实感悟到经典特有的魅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在《枫桥夜泊》这一课例中,王崧舟老师通过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涛声依旧》导入,以歌中一个词“无眠”将学生代入无限忧愁的境界,在学生体会“愁眠”的思绪中问是谁在敲打着我的无眠,学生快回答出是钟声,很自然的将“无眠”与钟声这一独创意象联系在一起。为了让学领会钟声文化,王崧舟老师借助互文方法,引用王士帧的《夜雨提寒山寺》、高启的泊枫桥、陆游的《宿枫桥》、逐渐将学生的思维带到张继生活的那个年代。以时代的“变”进一步过渡到寒山寺“不变的钟声”,让学生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去发现独特的“钟声文化”。“钟声”作为一种独特意象得以传承,也成为一种文化象征,王崧舟老师认为文化是比较的产物,可以通过比较感悟钟声在文化符号上的独创性。因此王老师在学生逐渐了解钟声意蕴之后以《静夜思》《月夜忆舍弟》《望月怀远》等几首借明月寄托思绪的诗词加以映证,让学生明白钟声也是与明月相似传承千年的文化。王老师将《枫桥夜泊》这首诗放在历史与文化的语境中进行互文映证,让学生明白《枫桥夜泊》之所以能成为经典的原因,让学生感受本诗的魅力,体会张继通过诗带给人的乡愁思绪。

二.以诵读感悟古诗词教学诗性

王崧舟老师认为古诗词教学应以诗性为重;认为古诗词是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而存在的,保护“诗”就是保护“诗”作为一种“完形”的存在,这种保护的最佳方式就是诵读。王崧舟的《长相思》一课便是遵循这种原则,其教案的题目分别是:借助注释,读懂词义;展开想象,读出词情;互文印证,读透词心,诵读环节贯穿其《长相思》一课的始终。但其古诗词教学诵读也并非传统意义的照书朗诵,王崧舟老师的古诗词诵读第一步的要求都是正确的读准字音,并不要求读出感情,在读准字音后,王老师开始进行朗读技法的指导,强调要因声入境,通过诵读将无声的文字还原成有声语言。《长相思》课例课始王老师要求学生将文本仔细认真的读4遍,首先的要求就是读准字音、然后再要求学生字正腔圆的读、要注意停顿处,对学生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断提升学生读的水平,诗不可解,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却又不得不解,因而读便是理解诗词的最佳方式,通过不断的读,学生虽说不出但也能感受到其中透露的愁感,王崧舟老师在一次次读之后要求学生附着情感,争取读出自己的味道和感觉出来。学生不断的读,越读越有感觉,接着王崧舟老师以一个问题架构整个教学,在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从文本出发切实去感受词人浓浓的思乡之情,让学生通过文本去寻找词人“身”在何方,“心”在何处,然后逐步引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想象、感悟最后再回到诵读,让学生感受词人身在征途的无奈与思乡却不能回的痛苦。在经历了王老师布置的初读、悟读、用心读三个过程之后,学生一次有一次的升华与进步,层层深入,直抵纳兰性德那一颗思乡欲碎的心。紧接着让学生想象家乡的美好生活,再以一个“碎”字打破幻想,一遍又一遍引导学生逐层深入的想象、诵读,词的“完形”也因如此得以保全。

师:谁来读一读《长相思》?读出你的味道、你的感觉来。注意听,你听出了什么味道?什么感觉?[2]

三.以造境还原古诗词教学意象

古诗词中以意象为基本元素,通过各种修辞手法,构建回味无穷的意蕴,形成了景美、情美、人美[3]。王崧舟老师所执教学段多为小学,低学段学生多为即兴,脱离作者创作时的具体情境、心境,很难理解作者通过词句中的意象所表达的独特情感,而古诗词教学重点在于体验诗情。故此对于古诗词中的意象,以举象造境对其进行还原是古诗词教学的最好方式。造境是指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创造出某种特定的情境、意境和心境[4]。意象是诗词的寓意之“象”,是通往诗人心中的路,要通过这些象见到一种诗的境界,王崧舟老师的课堂就是不斷点化学生通过想象将意象还原成画面、场景、还原成具有鲜活生命力的图景,想象的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感受,学生通过老师创设的情境去观察、触摸、感悟古诗词中独有的丰富印象与美感,对古诗词进行审美意象的再创造。如《长相思》一课中,王老师为了让学生体会“故园”的具象,不断地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想象还原纳兰性德心心念念的故园具象,让学生回到“故园”,让学生渐渐理解纳兰性德“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主题。再如讲授《枫桥夜泊》时,为了让学生体悟出张继的愁绪,王崧舟老师让学生想象画面,让学生通过“月落”“乌蹄”“江枫”“渔火”来体味诗人的“愁绪”,这样回环往复就是为了创设一个个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诗人内心。

四.以共感激发古诗词教学魅力

王崧舟老师注重建立学生与古诗词之间情感的融合,其古诗词教学理念“潜心涵泳得其意”,强调的便是古诗词共感教学,当学生与文本之间建立了情绪的共通之时,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在微妙间得以全然激发。这里的共感超越意象,是在意象营造的氛围中上升层次,通过营造的意象了悟其背后所承载着的作者的独特感受。王崧舟老师通过配乐朗读,以富有磁性的男中音,时而低沉、时而幸福、时而激昂,用这充满魔力的声音紧紧抓着学生的心,将学生的思维完全代入到古诗词自身所营造的氛围之中,当学生的情感得到充分调动之时,自然能够体味到诗中作者所寄予的情感、情怀,与作者产生共情。在《长相思》一课中,课尾王老师对“轻离别”还是“重离别”的叩问让学生去感受词人不得不别,万般无奈的情感。王崧舟老师以纳兰性德《菩萨蛮》中名句“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质问学生纳兰真的毫不在意离别吗?在离别面前真的能做到毫无波澜吗?而这一问题更加深了学生对纳兰性德内心深处探问。然后通过角色扮演分别让学生以纳兰性德妻子、儿子、父亲、兄长的身份质问纳兰性德为什么轻别离,再读《长相思》,通过对“聒碎乡心梦不成”的读悟,让学生体会词人并非轻别离,而是何等重别离,但却因为身上的责任不得不离,不得不别!而这一切都化在《长相思》中,也融在学生心中。

教师当以慈悲为怀是王崧舟老师一贯的教学理念,用教师去唤醒学生内心的强大的力量,让学生在课堂中觉悟,提升。王崧舟老师的古诗词教学追求的是让学生爱上语文,尽最大能力去呵护学生的灵性。主要手段是让学生通过诵读感悟意境、置身于古诗词营造的意境中感知诗意,让古诗词以最完整的言语方式存活,然后在此基础上再次回归诵读,引导学生与作者产生心灵共鸣,最终落点永远指向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其教学形成一个环状结构。总之,王崧舟老师的古诗词教学可以堪称精致的“艺术品”,他将诗意语文融入课堂,融入孩子们的心中,在学生心中埋下文化的“种子”,将古诗词教学当做文化的传承和浸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5.

[2]王崧舟,林志芳.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8.

[3]陈新璋.诗词鉴赏概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

[4]王崧舟,林志芳.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

(作者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多角度探究古诗,全方位加厚底蕴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