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角度探究古诗,全方位加厚底蕴

2016-12-01陈乐金

考试周刊 2016年90期
关键词:韵味古诗词教学内涵

陈乐金

摘 要: 新课标要求,阅读古代诗歌,能做初步的赏析。赏析即指欣赏并分析,是指读者阅读作品时的一种审美意识活动。本文主要从反复朗诵,探究古诗词之情感;品读欣赏,探究古诗词之内涵;赏析语言与技巧,探究古诗之韵味三个方面分析如何在教学多角度探究古诗魅力,全方位加厚学生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 情感 内涵 韵味

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随着课改的全面推行,教材中诗歌大大增强,对诗歌教学的探究势在必行。

一、反复朗诵,探究古诗词之情感

学诗词当然要从读开始,教师应重视这一环节,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三分诗七分吟”,可见诵读是培养感受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对学生进行朗读的指导,注意强调以下几点:一是要学生在朗读时放得开,尽情投入;二是要读出诗词的节奏,当然老师要讲解一些关于节奏的知识,如从音节和意义上划分,五言七言朗读的一般规律等;三是要融入感情,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安排每周一节的诵读课,保证学生有较集中的时间来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古诗魅力,加厚自己的文化底蕴。

二、品读欣赏,探究古诗词之内涵

古典诗词讲究“意在言外”,讲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讲求自我在与自然深沉契合中激荡而生的某种“情趣”、“神韵”,这就是诗词的意境美。要让学生跨越时代、民俗、社会和情感的障碍,根据诗词的文字信息,展开联想和想象,与诗人一起进入意境,品味浓郁的诗情,以获得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就要靠教师创设情境。

1.意象整合

意象,就是融合作家思想感情的客观事物。如“月”,也许因为其圆且亮的美好,又也许其遥不可及的神秘,往往成为人们盼望亲友团聚,表达美好祝愿,向往美好生活的寄托。李白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愁心”无处可寄,只好寄予善解人意的“明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子瞻中秋团圆之际,却无以见子由,于是许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心愿。鼓励学生找出诗中的意象,并运用已有的对诗词的感知和生活经验等,发挥想象,把个体的意象转化为多姿多彩的立体画面,将有助于理解诗词的意境。如辛弃疾的《西江月》,找出上阕的意象有“明月”、“雀”、“清风”、“蝉”、“稻花香”、“蛙声”,这一系列意象构成夏夜幽美的景色:皎洁明月,微微清风,幽幽稻香,乌雀飞啼,蝉鸣高挂,蛙声一片,展示词人对丰收在望的喜悦和与淳朴农民的深厚友谊。

2.散文描述

学生对诗词的展开和发挥,使凝练的美转化为具体、形象的美,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解读。笔者在教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首先让学生根据词的内容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当时的情景和人物的心情。在听完学生的描述后再和学生一起欣赏梁大和在《苏东坡写作故事》一书中《千古绝唱“中秋词”》中的描述:“……一轮明月挂在中天,把清冽的银光洒向大地,默默地为千家万户祝福团圆。他们一边频频举杯,一边谈天说地。突然……”此时学生似乎也跟着苏轼上天入地,思念子由,望月抒怀……

3.绘画入情

人称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中国的许多古典诗词,尤其是写景类的,都具有这一特点。所以,针对写景或描绘性强的诗词,可以让学生在绘画中体会作品的意境。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仪器向学生展示意境相同的山水画或自己绘制的图画,这样图文并茂,更有利于学生揣摩诗中蕴涵的意境美。如《天净沙·秋思》,用“枯藤”、“老树”、“昏鸭”、“古道”、“西风”、“瘦马”的荒凉与“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画面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漂泊天涯的游子那种睹物思乡,愁肠欲断的心情就不难理解。

三、赏析语言与技巧,探究古诗之韵味

对诗歌的语言赏析,还包括赏析语言的风格:直白与含蓄,质朴与绮丽,沉郁与豪迈,等等。如白居易的诗,含蓄、委婉、曲折,不直接表情达意,借助景物或典故,达到含蓄、蕴藉的效果。质朴诗风如陶渊明,自然率真,不事雕琢;绮丽风格如李商隐等。另外,婉约词人大多用语浮丽、风格纤巧。沉郁顿挫常用来形容杜甫的诗风,豪迈雄浑不仅是边塞诗人体现较多,在李白、苏轼等具有阔大胸襟和豪情壮志的诗人身上也都有明显体现,甚至像李清照这样的女子也有“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之句。

对诗歌技巧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修辞手法、抒情手段、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复等;抒情手段包括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包括用典、象征、铺垫、对比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等;表达方式包括记叙、抒情、议论等。

诗歌常用的艺术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色彩搭配手法:如李白《望天门》:“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绿水”、“白帆”、“红日”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

动静结合手法:如李白《渡荆门送别》:“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阔”“悬”,则化静为动,极具动感。

远景近景层次:如杜甫《旅夜书怀》:“细鱼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第一、二句写近景,第三、四句写远景,层次感很强,境界阔大。

俯仰角度转换:如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里作者远望泰山,设想将来登临泰山之巅俯瞰群山的情形,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

含蓄留白技巧: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对湖东白沙堤的景色,作者“最爱”,好在何处?却语焉不详,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给人留下空白,引人遐想。

以上是探究古诗魅力的一般方法,还可以将古代诗歌探究简单归纳为以下几个基本步骤:①读题,确定题材范围,了解诗歌大致内容;②进行诗歌解说,即将诗歌的文本语言化为读者的内部语言;③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人创造的意境,并完成阅读的再创造;④体会、感悟,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主题;⑤评价语言和艺术技巧上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加厚文化底蕴。

猜你喜欢

韵味古诗词教学内涵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略述《三脚螭龙壶》的壶姿韵味
略述《四方仿古》的壶中韵味
挖掘习题的内涵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秋之韵味
秋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