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及实践

2021-01-03王淑贤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1年12期
关键词:以学生为主体家校共育班级管理

王淑贤

[摘    要]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是否到位,对一个班级的整体教学氛围、学生的精神面貌有着重要的影响。详细探讨了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痛点及创新管理实践,从破除心理壁垒、榜样力量,培养优秀班干部、因地制宜,积极开展班级集体活动、环境支持,创设良好的班级文化、家校共建,让素质教育落地生根等五个方面探讨班级管理的出路,以期为研究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教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班级管理;以学生为主体;家校共育

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作为老师,班主任负责对相关学科知识进行传授,应为小学生授业、解惑,帮助小学生习得学科知识和技能;第二,作为管理者,班主任應该积极培养优秀的班级干部,通过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来管理班级,通过有趣、恰当的班级活动来营造自由、自律、积极的班级氛围,使班级更具有向心力,学生更具有归属感;第三,作为学生的思想启蒙导师,班主任老师应为人师表,用良好的品行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学生,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三观”,端正品行,逐步完善自身道德建设。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之痛点

相关调查表明,现阶段小学班级管理中还存在各种问题,对班级管理成效造成严重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有的班主任不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班级管理,使班级管理结果不尽如人意。一些低年级学生,因为生性活泼、好奇心极强,管理难度较大,班主任老师并没有根据学生个体的特殊性来进行有针对性管理,一刀切的管理方式使班级管理无法取得良好效果。而高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学生存在叛逆心理,认知能力的持续提升使一些学生变得自大,也有一些学生因为学习成绩落后而产生厌学、逃学心理,班主任如果没有仔细察觉到每个学生的不同之处。班级管理如果不能分层进行,那么班级管理很难顺利进行。第二,很多班主任无法进行全面、公正的班级管理。小学是学生成长的启蒙阶段,也是受教育的黄金时期,老师应重视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而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下,很多老师只将学生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他们对成绩优异的学生倍加关心,而对成绩一般的学生不太关注,甚至有些老师比较歧视成绩较差的学生,这种差别对待对班级管理的公平性、全面性造成重大影响。第三,一些班主任不太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他们认为,孩子在家,家长自然会管教,自身只负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殊不知,家长与老师缺乏沟通的情况下,孩子很容易出现家校表现不一致的情况,这对孩子的成长不利,也违背了班级管理的目的。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之出路

(一)人人平等,破除心理壁垒

无论是现代教学理念还是新课改要求,都提倡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不仅强调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也强调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特性。老师不仅应该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也应该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全面、平等看待每一个学生,不因为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能力、性格习惯等因素而区别对待。小学生对很多事物特别敏感,班主任应该及时了解每一个小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有针对性地帮其找到解决策略。值得强调的是,班主任老师应真正走到学生中去,学生只有充分感受到了老师的尊重和信任,才更愿意对老师敞开心扉,让老师帮助自己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只有当老师和学生在角色上平等了,关爱行为才能真正落到实处,班级管理工作也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榜样力量,培养优秀班干部

除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外,在班级管理中,老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班主任可以在班级设置公正、公开、完善的班干部选举和管理制度,让所有学生参与班干部的选举中。相较于班主任单独任命而言,学生推举出的班干部更容易让学生信服,管理起来便会更加高效。老师在培养班干部的过程中,应注意树立服务、平等的工作理念,让班干部意识到自身角色的重要性。制定定期评比制度,通过老师评价、班干部自评、学生评价等方式来督促和鞭策班干部的工作,针对一些作威作福、通过自身权利而谋取便利的班干部,老师可以采取教育引导、同学监督的方式来督促其改正,如果效果不明显,可撤销其班干部职务。班主任老师应该通过口头教育或实际行动让班干部和所有学生认识到,班干部是促成班级有组织、有纪律的推手,是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更深入、更全面沟通的桥梁,是促进学生乐学、好学的帮手。唯有明确和端正了自身角色,班干部的重要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因地制宜,积极开展班级集体活动

班集体活动是快速增进师生感情、促进学生间相互合作、增强班级凝聚力的重要载体。老师应认识到班集体活动的重要性,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情况,适时地组织相应的班级集体活动。例如,定期组织学生召开班级主题活动,可以提前让学生自行讨论活动主题,也可以针对节日、课程内容、学校政策等来决定活动主题。活动形式可以是表演、讨论、辩论等任何形式,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策划和演练主题活动内容,这样既充实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让学生间的沟通、协作能力得到加强。应鼓励所有学生参与班级活动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班集体的快乐和温暖。在开展班集体活动的过程中,班主任应该仔细观察,通过学生的表现来分析每个学生的性格特征,为后期因材施教奠定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班主任应通过班级管理活动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充分表现自我和释放自我的过程中,也能突破自我,有所进步。

(四)环境支持,创设良好的班级文化

创设班级文化应从教师、学生、制度三个角度来进行。从教师角度来看,教师集体应形成教育合力,对学生发挥出一致性的影响。班主任老师的统筹整合能力、协调能力等都至关重要,班主任老师应将各科任教老师团结起来,最大程度地取得各科任教老师的支持和帮助,为营造和谐、友爱的班级文化氛围奠定坚实的基础。班主任及各科目任教老师都应以欣赏的眼光、微笑的表情来对待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充分利用学生的积极因素,帮助他们有效克服消极、怠慢的心理,从而构建友爱、和谐的班级氛围。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班主任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进行对话和交流。唯有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平等,他们才会更放心地同老师敞开心扉,师生间也更容易形成互相理解和互相包容的关系,久而久之,班级必然会形成和谐、有爱的氛围。

从制度建设的角度来看,班主任應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班级制度》,《班级制度》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约束。所以,班主任创设的《班级制度》一定是与整个班集体的发展目标相符,与班级群体利益相符,同时与教育目标的方向保持一致的。《班级制度》可以从班级的外环境入手,比如,教室布置等,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教室环境一定程度上能对学生获取知识、提升思想、形成思维起到影响作用。和谐、舒心的教室布置,能够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所以,老师应该以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来布置教师墙壁,让墙壁布置能够直观而全面地投射出教育理念及目标,以此用激励、温馨、启智的教室氛围来影响学生。

(五)家校共建,让素质教育落地生根

班主任应为家校联系建起沟通的桥梁。班主任老师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同家长间的沟通和联系,让家校都能够及时了解学生情况,以便针对学生不同阶段出现的不良行为进行适当管理。现阶段很多家长因为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教育经验等各种因素,不能正确引导和教育学生,将学生的学习成绩当作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使得学生压力极大。对此,班主任老师应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向家长传输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帮助家长扭转思想,用发展的、动态的眼光去看待和教育学生,最终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奠定坚实基础。传统方式下,老师会通过家访、电话沟通、家长会等方式来相互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思想状态,这些方式可能流于表面,可能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等。为此,班主任可以探索出新的同家长沟通的方式,比如,微信交流等方式,微信交流是现阶段比较流行的沟通方式,班主任老师随时随地能同家长建立起沟通的桥梁,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老师和家长能够针对学生不同阶段的问题做出详细的分析和交流。只有家长广泛而全面地参与学生教育中,家校共育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针对学生的教育才更有完整性、系统性。

新时期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创新路径远不止文中提到的四种,班主任也可以利用信息化的交流工具和管理工具,及时了解最新班级管理理念等,通过更多的管理实践和总结,为探索更新、更全的班级管理路径提供更多可能。

参考文献:

[1]严雪.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少年,2018(13).

[2]陈梅珍.浅析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难点和优化策略[J].科学咨询,2019(10).

猜你喜欢

以学生为主体家校共育班级管理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浅谈“以学生为主体”的中职学校班级管理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以学生为主体”在中职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