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
2021-01-03冯建军
冯建军
(南京师范大学 道德教育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97)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一系列带有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重大问题所做出的理论判断,所倡导的理论主张,构建的理论体系”(1)冯建军.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J].南京社会科学,2021,(10):8-16.。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有学者以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九个坚持”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2)刘复兴等.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创新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靳玉乐,张铭凯.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理念[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5-10.,“九个坚持”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体论、价值论和实践论三个基本范畴。以“九个坚持”为原点,进行理论拓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体论
本体论是对事物本体的探究,回答世界的本原或本性是什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本体论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原、本性的回答,包括教育本质、教育性质、教育目的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毛泽东教育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因此,在本原、本性问题上,与上述思想和理论具有继承性和一致性。
1.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2014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3)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N].人民日报,2014-09-10(2).。这句话高度概括了教育的本质和社会价值。
教育本质就是要回答“教育是什么”,阐明教育自身的特性,尤其是阐明教育与政治、经济的不同,使教育按照自身规律运行。对教育本质问题的认识,我们国家走过了一段弯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全面学习苏联凯洛夫《教育学》,接受“教育是上层建筑”的观点,把教育等同于政治,导致“文革”期间,“四人帮”利用“教育是上层建筑”的论断,推导出“教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学校是无产阶级专政的舞台”的谬论,(4)王炳照.传承与创新——从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到社会主义教育方针[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1): 70-82.导致教育成为政治的重灾区。1978年,于光远发表《重视培养人的研究》一文,对“教育是上层建筑”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在教育这种社会现象中,虽然包含有某些属于上层建筑的东西。但是整个说来,不能说教育就是上层建筑。在教育与上层建筑两者之间不能划上个等号。”“教育中既包括属于上层建筑的东西,也包括不属于上层建筑的东西。”(5)于光远.重视培养人的研究[J].学术研究,1978,(3):25-31.自于光远这篇文章发表后,国内掀起了一场持久的教育本质大讨论,讨论过程中形成了多种观点,包括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双重属性说、多重属性说、特殊范畴说,等等。在这场大讨论中,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是主导观点。但也有学者认为,上层建筑、生产力只是教育的属性,不是教育的本质。区别于政治、经济活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所以,20世纪80年代后期,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一观点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可。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在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家那里一直如此。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理解人。近代资产阶级教育家把人理解为个体,是身心、意志、理性及人的一切潜在能力的和谐发展。西方学者把人看作抽象的、终极的人。马克思批评把人抽象化,他从分析人的社会生产关系,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不同于西方学者的全面发展学说,一是它看到了全面发展的社会性,把个体发展与社会的要求统一起来,尤其是把个体发展融入到社会发展之中,“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6)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5.。二是它强调发展不只是个体的发展,而是一切人的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22.
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我们在思想上越来越明确了,教育培养人,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一切人的全面发展。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的认识,提出了“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核心,使教育真正回到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教育促进人的发展。人发展的意义何在?就在于对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从理论上讲,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是通过培养人而实现的。通过培养人,实现教育促进社会的发展,这是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原理。正是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认识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根本在于人与社会关系的突破。长期以来,我们依据的是一种社会本位论哲学。在社会本位论中,社会是决定人的因素。人生活在社会中,社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依附于社会,社会塑造着人。马克思指出:“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人的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8)同上,138.在这里,马克思针对机械唯物主义“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提出环境也是由人来改变的,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的创造者。这样的社会不是外在于人的、无“人”的社会,而是有“人”的社会,是人创造的社会,也是为人的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人民干出来的,“人民是自己的主人、社会的主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人”(9)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6.。
教育培养人,就是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培养能够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没有这些人,社会主义建设无从谈起。教育通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民族振兴和社会的进步,在这个意义上,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义不容辞、责任重大。
3.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发表的贺词指出:“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10)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视频贺词[N].人民日报,2013-09-27.。
人类社会是文明社会,人类不仅创造文明,也传承文明。文明的传承有很多形式,比如说战争、劳动,教育也是传承文明的一种方式。与其他传承方式相比,教育传承文明更为根本。虽然战争可以改变制度,劳动可以制造产品,它们可以传承物质文明、制度文明,但作为文明核心的精神,其他方式难以完成,必须通过教育。教育传承文明的基本方式是传递文化、传递知识。精神文明以文化、知识的形式展现。教育是一种文化传递活动,通过文化的传递发挥文明的传承功能。教育不只是文化传递,还具有文化选择、文化创造功能。文化中有精华,有糟粕,教育作为使人向善的活动,以善的价值对文化进行筛选,传递有益于人类发展的文化,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教育传承文明最根本的方式是以文化促进人的发展,培养人的创造力、文明的创生力,使文明的发展具有永续的动力。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文明是多彩的,文明是平等的,文明是包容的,“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11)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J].求是,2019,(9):4-10.。教育对外开放是促进文明互鉴、文明共生和世界和平的重要动力。
文明是一种幸福的生活。教育传承、促进文明的发展,就是要创造一种美好的生活。中国社会的发展,从站起来到富起来,走向强起来。富起来已经解决了温饱和生存问题,新时代饱含着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9.解决这一矛盾,重要的是增加人民美好生活的总量,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好的教育既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又为人们创造美好生活提供了支持,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
4.捍卫和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上述三个方面,是从人的发展、社会进步和文明传承三个角度对教育的定义,既包含着传承文化和知识、提高人民素质、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共性,也包含着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和创造美好生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独特性。中国教育是什么性质的,这是本体论中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教育性质决定了教育的方向,决定了我们教育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怎么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教育的性质既有教育自身的性质,也有教育的社会性。教育自身的性质是由教育的内在本质决定的,教育的社会性是由教育与社会关系决定的。
资产阶级隐瞒教育的社会性,也就隐瞒其不平等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你们的教育不也是由社会决定的吗?不也是由你们进行教育时所处的那种社会关系决定的吗?不也是由社会通过学校等等进行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干涉决定的?”(1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8.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不存在脱落社会的纯粹教育,这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基本原理。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就决定了教育必须是社会主义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时代教育的“九个坚持”,其中之一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好教育,政治方向是第一位的。一段时间,我们反思教育的“泛政治化”,淡化了教育的政治性,不谈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教育的区别,把它们都视为“现代教育”。这种认识看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共同性,如现代教育的本质、生产力对教育的要求,但忽视了政治对教育的影响。我们既不能以现代教育的共性否定社会主义教育的特殊性,也不能用教育的特殊性否定教育的共性。我国教育是符合现代教育规律的社会主义教育。
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着教育“培养什么样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14)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6.在全国教育大会中,他更加明确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15)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647.。
5.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重视道德和道德教育是我国的传统。《左传》中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人生不朽,立德为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德不立,说明德在成“人”中的根本性。人的发展包括自然生命和超自然的社会生命,自然生命是基础,社会生命是根本。自然生命是与生俱来的,社会生命是后天习得的。在社会生命中,道德是核心。没有道德,人就失去了灵魂,没有了人性,所以,人无德不立。道德是人性的标志。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也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才兼备,德是才之帅、才之魂。正因为德在成“人”中的根本性,所以,《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树人”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树人是终身大计,时间长且重要。教育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所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16)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J]. 人民教育,2016,(18):6-9.“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17)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1).。
立德树人关键在于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新时代的立德树人既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又赋予了新时代的内涵。古代社会,德多聚焦于个人美德。新时代的德是大德、公德和私德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道德的集中体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指国家层面的大德,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指社会层面的公德,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指公民层面的道德。新时代的立德树人,核心是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定语就是‘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对培养什么人的本质规定。我们培养的人,必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没有这一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不成立了。”(18)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648.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保证。
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大把“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写入报告,党的十九大提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5.。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把“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作为“九个坚持”之一,强调“必须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明确表达了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教育根本使命的坚守,是对教育的根本性质和任务的新概括”(20)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新发展[J].教育研究,2017,(4):4-14.。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价值论
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价值既取决于事物本身,也取决于主体的需要。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价值,问题在于对谁有价值。价值是有对象的,某一事物有价值,就是该事物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价值与科学不同,科学是客观的,价值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不是纯粹主观的。教育价值的分类有很多,杜威将其分为“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内在价值指向事物本身,工具价值指向外在目的。教育价值指向的对象有两个:一是人的发展,二是社会需要。教育满足人的发展的价值,就是杜威所说的内在价值。教育满足社会需要的价值,就是外在价值。外在价值通过内在价值得以实现。
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从人类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进社会公平等角度,深刻认识教育的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价值,既表现为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价值和对社会发展的一般价值,也表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独特价值。价值是应然的,具有方向性,我们怎样认识教育的价值,决定我们怎样对待教育、发展教育。
1.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
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启动仪式的贺信中指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人类社会需要通过教育不断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需要通过教育来传授已知、更新旧知、开掘新知、探索未知,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更好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21)致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启动仪式的贺信[N]. 人民日报,2013-04-21(1).。这是对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地位和作用认识的重大变化。
“自古以来教育的功能只是再现当代社会和现有的社会关系”(2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6.,这一说法是有道理的。因为传统社会发展缓慢,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同时,教育从实际出发,培养现实社会需要的人,巩固已有的社会关系,将一个现存的社会复制生产出来。这就是教育的适应性,它是传统社会教育作用的表现,符合教育与社会适应的一般规律。适应是面向过去的教育,传统社会,人类的未来重复着过去,未来与过去变化不大。教育通过重复过去而达到未来的目的。但当代社会是发展迅速的社会,需要面向过去继承发展,也需要面向未来,建设一个新的社会。“有些国家,随着各种深刻的变化,并在新的社会领袖或政治领袖掌权之后,正在努力建设一个完全不同的社会,而在这些国家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这种为未来培养新人的倾向。”(23)同上,36.所以,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中提出了“现在,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教育的使命是“替一个未知的世界培养未知的儿童”。(24)同上,36.
当代社会,我们不仅要认识到“教育为未来社会培养新人”,而且要认识到“教育是形成未来的一个主要因素,在目前尤其如此”。(25)同上,137.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为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面向未来,就是要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人,创造一个美好的新的社会。2010年,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26)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0-09-09 (2).。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决定”一词,改变了传统社会教育的依附地位,教育通过培养现实社会需要的人,决定“人类的今天”,而且教育面向未来,通过“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从而“决定着人类的未来”。这是对教育与社会关系认识的重大突破,是对邓小平“教育面向未来”的创新与发展。
2.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意义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意义。这一认识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价值的新定位。
从理论上讲,教育具有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等。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强调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重视政治价值,这是巩固新政权的需要。改革开放后,随着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突出了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被作为“国计民生”。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把教育提高到“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不仅是对教育的政治和经济价值的全面认识,而且提高到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高度。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因为教育直接关系到接班人的培养,可以说,没有任何一项事业像教育一样影响甚至决定着社会主义接班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指出:“我们的教育决不能培养社会主义破坏者和掘墓人,决不能培养出一些‘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人,那将是教育的失败。”(27)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647.“党之大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新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是党领导的事业。教育事业办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党的后继有人,“对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确保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28)王占仁.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11):3-12.。可以说,“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党站在新时代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价值的新定位。
3.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教育为谁服务,是教育的立场问题,直接关系到教育“为谁培养人”的问题。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国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是毫无疑问的,也是我们一直坚持的。但教育服务的具体所指要根据不同阶段社会发展要求和国家建设需要而确定。新中国成立之初, 1949年12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教育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1950年5月,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在《人民教育》发表《当前教育建设的方针》指出:“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这就是当前实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中心方针”(29)吴潜涛,郭灏.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创新发展及其实现路径[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9,(2):21-32.。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指示》明确提出“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改革开放后,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教育从为政治服务转变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一转变虽不否定教育的政治功能,但侧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经济发展服务。1999年,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2002年,党的十六大将“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写入报告。(30)冯建军.“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中国答案[J].教育研究与实验,2021,(4):1-10.增加“教育为人民服务”,其意义在于:一是政治上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人民性,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二是回归教育本质,强调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首次提出“四为服务”,即“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更加明确了“四为服务”。2019年3月,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把“四为服务”列入党的教育方针。从教育的“一为服务”、“二为服务”到“四为服务”,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价值方向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强化了为人民服务和为党服务,是教育价值取向的重要发展。
随着教育定位为“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教育服务超越了民生,站位更高,服务更广。在“四为服务”中,“为人民服务”置于首位,凸显中国共产党领导教育的初心。“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是“党之大计”的要求,体现了教育的政治担当、政治责任,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国之大计”的要求,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一环,为改革开放服务就是更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道路。教育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四为服务”更加完整、更加精准,是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更加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独特价值。
4.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彰显教育的人民立场
从国家政体来说,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政党来说,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31)习近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体的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共同决定了,人民立场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根本立场。我国的教育是党领导下的教育,必须体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彰显教育的人民性。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32)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7.教育的人民性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教育的价值理念,深刻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3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5.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3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00.这一论述指明了教育人民性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第一,教育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为了人民,是从出发点来说的。为人民的教育就要从人民的需要出发,回应人民对美好教育的期待,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教育需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第二,教育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依靠人民,是从过程来说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主体。教育改革要紧紧依靠人民,“人民教育人民办”,汇聚人民的力量,创造属于人民的教育。第三,教育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教育的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从教育的结果而言的。人民创造的教育,必须由人民共享,“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35)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N].人民教育,2016,(18):6-9.,保障人民有更多教育的获得感、幸福感。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人民,它意味教育改革发展必须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基于人民的需要,为了人民的幸福。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人民为人民。必须把人民满意作为办好教育的动力,把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作为检验教育人民性的根本标准。
5.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就是为了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在现代社会,教育关系到人们的未来和幸福生活。对于现代人来说,受教育是一种权利,现代人无法离开教育,教育直接关乎人民的幸福生活。所以,获得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在现代社会显得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八一学校时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36)同上.这一论述明确了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的关系,确立了教育公平在促进社会公平中的重要地位。教育是国计民生,关系到人民的幸福生活。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促进社会向上流动,实现社会公平。
新时代以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都明确要求“推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已成为新时代教育人民性的重要价值指向。教育公平首先是对受教育权利、资源的公平分配。新中国成立后,我们赋予了每个人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同时,不断扩大教育资源,增加教育资源总量,已完全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新时代在不断地追求“上好学”,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满足人民对美好教育的期盼。
新时代教育的矛盾是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教育的需要和不充分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化解这一矛盾,就是要实施教育提质扩容工程,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为此,要全面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逐步缩小区域间、城乡间、校际间的差距,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推进教育精准脱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37)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N].人民教育,2016,(18):6-9.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实践论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5-136.“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39)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9.1937年,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发表了著名的《实践论》。毛泽东不仅指出了理论的认识离不开实践,认识由实践始,实践是理论认识的来源,而且还指出理论认识“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40)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2.,所以,理论来自于实践,还需再回到实践。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终点。本体论回答“是什么”,价值论回答“为了什么”,都是为实践指明方向。实践论着眼于“怎么做”,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创造新的世界。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实践论,就是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体认识和价值指向落实在教育改革之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为此,必须知道“怎么做”。“怎么做”既有国家宏观层面的,也有教育领域中观层面的,还有学校微观层面的,从国家宏观管理到学校教育教学,形成一个完整的实践体系。
(一)宏观层面
1.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取决于我们对教育价值和地位的认识。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提出了“教育先行”,“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于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4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5.。“教育先行”作为世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改革开放后,得到了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重视。1982年党的十二大开始认识到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把其作为经济发展的几个环节之一。1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之后,党对教育地位的认识逐步提高,不仅在经济建设中,而且在整个社会建设中,教育都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实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更加重视教育,努力培养出更多更好能够满足党、国家、人民、时代需要的人才”(42)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N].人民教育,2016,(18):6-9.。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要性提到了“党之大计、国之大计”的高度,“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成为新时代教育的“九个坚持”之一。
新时代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就是要优先发展高质量教育,满足人民对好的教育的需求,解决优质教育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促进教育公平。所以,要夯实政府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中的责任,重视和解决教育发展的问题,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现代化的教育强国。
2.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4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0.党对教育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性质的要求,也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保证。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是“全面的领导”,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等。(44)刘复兴等.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创新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8.政治领导表现在牢牢掌握学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4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0.。思想领导表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强化思想引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道路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强化方向引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道德引领。组织领导表现在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46)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校教育管理全过程,办好思政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
“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从立足点上回答了教育“怎么办”的问题。教育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必须反映一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具有本土的特征。吸收外来是必要的,但不能简单移植、照搬,否则就会“水土不服”。所以,办教育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遵循教育规律,走自己的发展道路。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47)同上.。
现代学校教育是西方的产物,尤其是西方的大学一度走在世界前列,这就造成了我们对西方大学的盲目崇拜,模仿他们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和评价方式。对此,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这里可以套用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48)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1).。在 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一般规律,指出:“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49)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指出了为什么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这就是“中国的事情必须按照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办”,而且回答了如何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这就是要扎根中国先进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扎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扎根中国悠久历史和光辉革命传统,扎根基本国情和人民生活实际,扎根本土优秀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经验,(50)鲁子箫,王嘉毅.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理论内涵与实践面向——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J].教育研究,2021,(2):4-1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道路。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既要继承历史传统,立足于现在,又要面向未来。教育不只为现实社会培养人才,而且为未来培养人才。教育决定着未来,创造未来的新世界。教育要面向本国实际,还要面向世界。教育不只具有国别性,也具有普遍性。面向世界,吸收人类普遍的教育成果,借鉴国外办教育的成果经验,融通中外。任何成功都是对本国而言的,所以,西方的教育经验,要根据我国实际,检验其适切性,进行中国化的改造。
(二)中观层面
1.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就是要办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这是新时代我国教育发展的新目标。理解这一目标,首先要明确我们办的是现代教育,反映现代教育规律,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化办学条件。这一定位使我国与发达国家共处于现代教育行列。其次,我们的现代教育与西方国家不同,它是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中国特色、世界水平”是我们发展现代教育的定语。中国特色就是要体现中国的国情,体现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根据中国社会的实际,走中国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与“世界水平”不是对立的。一方面“中国特色”不是夜郎自大,而是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坐标,通过国际化交流合作,做到兼容并包、平等互鉴,吸收世界发达国家教育经验和人类教育文明,具有国际视野,反映现代教育的共同性。另一方面,以中国特色建设世界水平。世界水平不等于西方水平,不能以西方水平代表世界水平衡量中国、要求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讲话中指出,我们的大学在硬件上同世界一流大学没有太大差别了,关键是要形成高水平的人才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建设,是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51)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0.“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才能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52)同上,5.
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是从高等教育开始的。我国高等教育实施“211工程”“985工程”,2015 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启动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一流大学虽然可以表现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但根本在于人才培养,这是大学的根本所在。“只要我们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上有作为、有成效,我们的大学就能在世界上有地位、有话语权。”(53)同上,7.所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关键是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2018年10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提出力争到2035年,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本科教育。世界水平不只指高等教育,一流的基础教育是一流高等教育的基础。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其中就包括“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都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出发,对基础教育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育人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
2.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路径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现代化是促进人的现代性提升的过程。教育是提升人的现代性的重要因素。促进人的现代性提升的教育,必须是现代教育。所以,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建设现代教育、发展现代教育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发达地区开始了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从物质条件现代化,到制度现代化、教育观念现代化,我们的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教育部公布的2020年教育事业发展公告显示,2020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5.2%,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9.96%,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2.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1.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4.4%。各级各类教育的入学率都达到或超过了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双一流”建设工程,高等教育质量明显提高。中国在PISA中的优异成绩也说明了基础教育水平同样走在世界前列。这些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成效,也是新时代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新时代的教育现代化,是高起点的教育现代化,它要考虑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对教育的新期盼,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的需要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5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5.。为落实新时代加快教育现代化的要求,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前者描绘了2035年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蓝图,给出了行动路线;后者对2018-2022年的教育现代化给出了实施方案和操作路线。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现代化注重物质条件,新世纪初的教育现代化注重规模增长和外延式发展,那么新时代的教育现代化更加注重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推动教育内涵式发展。《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基本理念强调“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彰显了新时代教育现代化的人本性。
3.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新时代的教育改革一方面是“深化”,一方面是“全面”。“深化”是改革的深度,在原有基础上的不断推进;“全面”是改革的广度,新时代教育改革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55)习近平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EB/OL].https://guancha.gmw.cn/2021-03/10/content_34675754.htm,2021-09-10.改革的目的是以改革激活力、增动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明显感觉到了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党和国家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产生了明显的效应。
新时代教育改革,要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破除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积极回应新时代社会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的问题导向,要求从问题入手,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推动发展。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他提出了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和教育功利化倾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五唯”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总体方案》,就如何改进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用人评价等提出了具体意见。针对一些校外培训机构违背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的状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对校外培训机构要依法管起来,让校外教育培训回归育人正常轨道”(5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49.。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这些改革措施,直面教育发展中长期存在的顽瘴痼疾,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教育改革还要迎接新时代的新挑战,一方面是信息化的挑战,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改变教育教学方式和学校的组织形态,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另一方面是国际化的挑战。要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向世界讲好中国教育的故事,彰显文化自信和教育自信,提升我国教育的世界影响力。
(三)微观层面1.坚持五育并举、五育融合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最核心的问题,它决定着“教什么”和“怎么教”。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与师生交流教育应该“培养什么人”时指出:“我先给一个明确答案,就是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7)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4.。全国教育大会把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之中,并就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基本素质和精神状态,习近平总书记做了富有时代特点的系统阐述,提出了“六个下功夫”,即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其中增强综合素质涉及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这是在党和国家文件上第一次明确了五育的地位,为“五育并举”提供了依据。针对对智育的片面理解,德育不到位,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不同程度缺失等问题,近年来密集出台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一系列文件。它们为“五育并举”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五育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是一个整体。“五育并举”在保证五育一个不能少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五育统整,实现“五育融合”。“五育融合”既是一种思维方式,又是一个操作概念。作为一个思维方式,就是要以一种融合、整合的思维看待教育,不能以思政课代替德育、体育课代替体育、艺术课代替美育、劳动课代替劳动教育。作为一种操作概念,就是在课程、教学和评价中找到一种促进融合的路径。“五育融合”,首先做到每一育内部的融合,比如说德育,在目的上要做到知、情、行的统一,在内容上要做到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法治教育等方面的融合。其次,要做到五育之间的交叉融合。比如劳动教育,劳动教育不只是劳动素养的养成,劳动可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它关系到道德、智慧、健体和审美等素质的生成。如何实现“五育融合”,是教育改革正在探索的课题。如新课程改革中提出学科核心素养、课程核心素养,就是试图在目标上整合五育;基于课程或学科核心素养架构课程内容,以大概念、大单元、任务群整合教学,强调综合育人、实践育人;基于核心素养建立学业质量标准,基于真实生活情境开展学业评价,等等,都是促进“五育融合”的实践探索。
2.构建立德树人的系统化落实机制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进而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就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了具体要求。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58)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2018年5月,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要求“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59)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7.。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要求“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讲,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60)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立德树人不是一项工作,而是新时代对教育的整体要求。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只是德育,它是整个教育的任务。立德树人也不完全是学校工作,而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的工作,所以,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要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机制,发挥家庭、家风、家教在立德树人中的基础作用,重视社会对人的成长的影响,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发挥学校在立德树人中的主导作用,建立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德育机制,做到学段之间纵向衔接、内容之间横向贯通。在学校教育中,要超越课程、教学,发挥课程、教学、管理、文化、活动等协同育人的作用,构建学校各要素整合育人机制。2014 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课程改革为抓手,充分发挥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杠杆作用,建立学科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的整合机制,形成学科育人的实践体系。(61)冯建军.构建立德树人的系统化落实机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4):8-18.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的片面倾向,以评价促进教学、管理、服务的功能优化,提高立德树人的成效。
3.建立课程育人的机制,彰显教材的国家事权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课程为抓手,实现课程育人。课程育人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以育德为直接目的的课程,即思政课程,包括义务教育阶段的道德与法治、高中的思想政治、大学的思政课。另一方面是以育德为间接目的课程,在课程中渗透德育,这就是课程思政。我们以往注重思政课程而忽视了课程思政,导致了思政课与其他课程出现两张皮。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工作会议上要求,思政课要与其他课程结合,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新时代,我们需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认识思政课的意义。思政课不是一门普通的学科课程,而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如何办好思政课,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提出了“八个相统一”的具体要求(62)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4-16.。思政课是课程育人的显性方面,具有集中性、专门性,但它只是冰山一角,有局限性。课程思政指向思政课程以外的其他课程,发挥它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这种作用是间接的,具有广泛性、渗透性、隐教性。课程德育就是要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知识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直接德育与间接德育相统一,打造课程育人的完整体系。
教材是课程的载体,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依托。我们对教材的认识多停留在知识层面,回答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忽视了教材的政治性,没有回答“谁的知识最有价值”。在教材建设中,注重分权,基础教育实施“一纲多本”,高校教材随意性更强。新时代,我们必须认识到,教材是国家事权,建设什么样的教材体系、传授什么内容、倡导什么价值,必须体现国家的意志。习近平总书记对教材提出了五个体现,即“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的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63)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654.。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对大中小学教材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从制度上确保了教材国家事权的落实。2017年7月国家教材委员会成立,负责指导和统筹全国教材工作。2017年秋季学期,义务教育起始年级开始采用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2019年,实现统编教材义务教育阶段全覆盖。统编教材是国家事权的核心表达,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64)罗生全.统编教材:国家事权的核心体现[J].课程·教材·教法,2021,(6):61-62.
4.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教育的根本在教师。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秉持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一直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65)冯建军等.努力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中国共产党教师队伍建设的百年历史与经验[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6):16-26.。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指出:“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66)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谈话[N].人民日报,2014-09-10(1).。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就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引导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强调师德的重要性,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67)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9.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为了打造一支专业化高素质、让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一是要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使教师职业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改善教师待遇,维护教师的权益和尊严,提高教师的幸福感、获得感、成就感,为教师热心从教、安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工作、生活条件。二是建立健全教师专业标准,科学引领,提高教师素质和育人能力,加大教师教育的支持力度,启动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鼓励更多优秀青年投身教师行列。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颁布,这是新时代第一个、也是新中国第一个教师队伍建设里程碑式的文件,对教师的素质、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的管理做了全面部署,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