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论述文阅读训练中的运用

2021-01-03张静张佩鸿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34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阅读教学

张静 张佩鸿

摘要:本文基于高考论述类文本的特点和学生阅读困境以及存在的问题,从高中学生思维认知特点来建构论述类文本阅读能力的方法,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快速提炼观点、清晰判断论证过程以及迁移观点,最后达到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思维导图;论述文;阅读教学

《说文》中有“论”即“议也”。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论述文概念源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版),文件中写到:“阅读论述类文本,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由此可见,论述文的构成要素应该是:要表达观点和态度;能使用恰当的说理方法;要让人信服。胡勤认为:论述文要引导人们具有理性思维“正确地认识自然、社会与人”。

高考中,论述文阅读是语文试卷中的第一篇阅读题,它所处的位置和文本特点直接影响了学生对待语文考试的心态和时间把控,所以,提高学生对于论述类文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语文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考评价标准中要求阅读论述类文本要达到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对文章信息的增删、语序的调整以及举例等辨析能力。第二,要能够具备分析和概括论点、论据以及论证方法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要有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第三,筛选和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能够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基于以上论述文重视逻辑说理的文本特点,要求高中教师对论述类文本阅读能力要有清晰的结构认识。但是,笔者经过调查发现,一线教师存在以下问题:一,将新课标中的“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笼统同于论述类阅读能力。第二,局限的认为论述类文本阅读能力就是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能力,所以在讲授中,重视解题技巧的讲解,认为学生只要能做对题,就是完成了三维教学目标。当然,很多一线教师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开始尝试改变这个现状,比如告别单篇论文教学,开始比较阅读、群文阅读以及整本书阅读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人们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类型反映事物本质与规律的认识过程,也叫抽象思维。它是认识的高级阶段。而高考论述文的选文一般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我们可以尝试抓住论述文的文本特点与逻辑思维的特点,找到一个策略,进行细读文本,为论述文阅读教学提供一个支架。而思维导图,是一个便捷有效的解读文本的方式。思维导图的创造者托尼·巴赞在他的《思维导图》一书中称思维导图是“大脑的瑞士军刀”。由此可见它对人们在与记忆、创造、学习和各种形式的与思考有关的可认知功能领域当中的作用。我将这种方法用在高中论述文阅读教学中,以帮助学生来更好的理解论述文阅读题。

思维导图模仿人的大脑中的脑细胞中央或者细胞核向周围发散树突的结构形式。托尼·巴赞把大脑的思维模式看作是一台超级生物电脑,“它的思维线条从无线的数据节点处放射开来”。根据法国的马克·罗森威格博士的研究,人的大脑在100年中,每秒钟输入10个项目的数据,也仅仅占了大脑存储量的不足1/10,而“学习和收集数据的方法越集中,越具有放射性,组织得越好,学习本身就越容易。”放射性思维的概念就是从这种庞大的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学习能力中总结出来的,而思维导图就是放射性思维的外部表现。

怎样在论述文的阅读训练在去运用思维导图呢?按照巴赞的理论,思维导图首先要从一个中心点开始,这也就需要寻找一个中央关键词,也就是中央图象,在论述文中,相当于一个概念、中心话题或者关键词。在第一遍阅读时,可以关注文章的出处和标题,往往这些可以提炼出论述文的中央关键词。比如2018年全国Ⅰ卷论述文《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论述文2019年全国Ⅰ论述文《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标题即可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关键词。其次关注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如何阅读一本书》中说:“从作者的观点来看,最重要的句子就是在整个论述中,阐述作者判断的部分。”而这样的部分,多藏于第一段或结尾段中。如2019年全国卷《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第一段即论点,可以“杜甫”作为中央关键词。2021年全国卷《诗论》中第一段第一句话即可提炼中央关键词:“诗画异质”。

第二步,完成由中央关键词向四周的放射。在论述文中,由于节选部分段落的规律性,可以以段落作为主分支,再进行较高层次的分支。由主枝干分支出来的细枝干,可以用来标注段落观点句下的事实论据、引用论证以及阐释句。分支出来的枝干可以体现段落的层次和论证方法,一个放射性的思维导图也就随之诞生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放射性思维导图与流程图、柱状图不同点在于,思维导图可以用色彩、图画、代码等多种维度来修饰,以达到增强效果、趣味性、审美性和个性化的目标,而这些,会大大增强人的创造性、记忆力,特别是理解筛选信息的能力。我们还以2019年全国Ⅰ论述文铁凝的《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为例,这篇文章标题为中央关键词:“民族魂”。 由这个中央关键词同时放射出五条粗枝干,分别是五个段落。第一段为论点:“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第二段可分两个细枝干:前三句是写认识与实践的脱节;后四句指出创作实践的困难。第三段也是两个细枝干:先讲碑文,再讲人民的地位。第四段分出两个细枝干:首句为中心句,后三句都是举例。最后一个粗枝干为第五段,分出两个细枝杆:回扣主题和发出呼吁。

如果用分段流程图可以很清晰看到本文的脉络:提出问题——为谁创作;分析问题——创作困难、碑文;解决问题:情感共同体:精品奉献人民。但与思维导图相比,似乎思维导图能更清晰体现出句子和句子之间、段和段落之间、论点与论据之间、分论点和中心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画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仔细研读作者逻辑思维的过程:中心图的确定、关键词语的筛选、线条之间的位置安排、颜色图画的设计与分配等。逻辑思维能力在绘图的过程中会得到切实的训练,而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论述类文本阅读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训练得法。

托尼·巴赞在《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中提出了思维导图的3个“A”,分别是“接受”“应用”、“适应”。“接受”阶段是指在训练中应该遵守规则,以持续的状态来进行论述文思维导图的练习。第二:“应用”阶段,要进行量的积累,至少画出100副思维导图,每天坚持做2-3篇的论述文,来建立自己的风格。第三阶段“适应”,要发展自己思维导图的技巧,将它应用在不同的领域,如记忆、创造、整合等不同用途中,或者文学阅读、主题阅读、整本书阅读中。所以,成功的关键,除了训练得法,更在于勤于练习。

参考文献:

[1]托尼·巴赞:《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

[2]莫提默·J·艾德勒:《如何阅读一本书》,商务印书馆,2019

[3]胡勤《论述类文章及其写作探析》,《语文学习》第10期,2016

[4]李韵:《高中论述文本阅读能力培养研究》,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05

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規划一般课题“高中语文逻辑思维教学策略研究”(2020YQJK372)。7ABC572B-0B7A-4764-9D39-3B1897D5E7AA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
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