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劳动教育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实施困境及应对策略

2021-01-02陆志逊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36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困境初中语文

陆志逊

摘要:劳动是一项人类的基本活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初中生普遍缺乏劳动经验,对劳动认知不全且自主生活能力不足,制约了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文本简要分析了劳动教育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实施困境,结合笔者教学经验阐述了具体的应对策略,以期促进劳动教育与语文课堂的高效融合。

关键词:初中语文;劳动教育;困境;对策

劳动教育的开展意在培養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与基础的劳动技能,让学生能积极参与劳动、珍惜劳动成果。针对当前初中生劳动素养不足的问题,教育工作者应加快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进程。作为一门引领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学科,语文学科与劳动教育的结合是相辅相成的,初中语文教师应立足学生心理认知特征,为其制定科学的劳动教育计划。

一、劳动教育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实施困境

1.学生劳动素质有待提高

现阶段,许多初中生对劳动的认识不全,在劳动中的态度不够端正。比如,一些学生错误地认为劳动就是干体力活,觉得“尴尬”“不好意思”,同时这部分学生也很少参与家庭劳动,劳动实践短甚至干脆不参与,在生活中过于依赖家长的照顾。由此,当教师开始实施劳动教育时,很多学生会觉得这是可有可无的,对自身学习并无很大益处。

2.劳动教育目标不明确

当学生做错事情时,部分语文教师会将擦黑板、打扫教室作为惩罚学生的措施,这样会给学生造成“劳动是可耻的”这一心理暗示,把劳动视作做错事情才会有的惩罚,挫伤了学生的劳动积极性。面对犯错误的学生,语文教师的正确做法应是耐心引导学生认识错误,产生改正错误的内驱力,而非误导学生对劳动的看法。此外,部分语文教师仅将劳动教育作为独立的板块开展教学活动,并没有与课程知识内容融合,使得劳动教育成果不佳。

3.教学方式单一,内容缺乏针对性

当前,语文课堂引入劳动教育的方式较为单一,对初中生而言欠缺吸引力。大部分教师仍是采用讲授法开展劳动教育,将劳动理念、劳动技能等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没有组织一些劳动实践活动来辅助理论知识的理解。在语文课堂中引入劳动教育应充分考虑到劳动教育的特点,不能仅仅在“课堂”这一场所教授劳动相关知识,这样反而限制了劳动教育的发展,教师应具备创新意识,根据劳动教育特点优化教学方式。同时,语文教材中可用于渗透劳动教育知识的内容较为分散,缺乏针对性,使得劳动教育难以系统化、日常化,难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也就难以形成整体性的认识,对劳动的理解停留于浅层。

4.缺乏科学完备的评价机制

现阶段,大多数中学都未建立科学完备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教师对学生劳动教育成果的评价多以教师评语的形式呈现,且缺乏具体的评价标准,教师大多根据自身主观看法给予评价。部分中学为了扩大学校的竞争优势,将时间精力放在提高学生主科成绩上,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相应的也就忽视了评价机制的建立。学校的不重视也会向学生传递出劳动教育并不重要的信息,再加上学不好劳动教育内容对自身成绩并无影响,学生在劳动教育中会表现出敷衍、应付的态度。

二、改善初中语文课堂中劳动教育实施困境的方法

1.切实提高学生劳动素质

首先,学校要加大劳动教育的宣传力度,建设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校园文化,通过营造相关文化氛围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具体而言,学校应善用校园内的各项基础设施,在食堂墙壁、学校宣传栏等处张贴提倡劳动、尊重劳动等相关的宣传标语,并开辟专栏向学生介绍学校的劳动模范,为学生树立榜样,使其认识到“劳动是光荣的”。同时,校园劳动精神建设要跟上,学校应大力支持以劳动为主题的歌唱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的开展,在多样化的活动中增进学生的认知。此外,学校还可组织学生进行劳动相关的实践活动,切实提升学生的基本劳动知识与劳动技能,在活动中转变对劳动的看法。比如,可在每年的植树节、雷锋纪念日组织学生参与植树、公益活动,将此作为劳动教育的实践环节。劳动教育对正处于成长期的初中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学校要积极推动劳动教育融入语文课堂,为教师开展的相关教育活动提供支持。

2.树立明确的劳动教育目标

作为语文教师,应认识到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的共通之处,借两者的融合促使学生掌握劳动知识与技能,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能够以良好的思想价值观念指导自身实践活动。实际上,大多数教师都将重心放在劳动知识的讲授上,没有意识到应先帮助学生形成对劳动的正确认知,因此,教师应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做好价值引领工作,通过亲身展示转变学生对劳动的错误认知,带领学生参与劳动,在劳动中收获成就感,逐步树立起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3.多样化教学方式,突出劳动教育内容

在语文课堂中引入劳动教育不仅要增添劳动教育相关知识,也要根据其特征转变教学方式,遵循理论结合实践的原则将劳动教育场所延伸至课堂外。为调动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积极性,教师可使用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转变师生课堂角色定位,让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同时,教师应归纳整理语文教材中的劳动教育相关内容,使之体系化,并通过查阅资料、网络搜索等途径完善劳动教育内容,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

4.建立健全劳动教育评价机制

教师应积极推进劳动教育评价机制的建立,对学生的劳动教育表现及成果展开评价,使学生真正重视劳动教育,能够端正自身态度,认真积极地参与劳动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此外,教师还应多元化评价主体,将家长、同学纳入评价主体中,这样不仅能充分发挥家长与同学的监督作用,还能实现多方位、多角度的全面评价,使评价活动更具科学性与客观性,最终的评价结果能够令学生信服,并根据具体的评价改正自身的不足之处。

总而言之,新时期背景下,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型的高素质人才往往能更快适应社会的发展,为社会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而高分低能的人才极有可能面临被社会淘汰的结果。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不能局限于学科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应切实发挥学科的育人价值,积极引入劳动教育,增强学生的劳动素养,助力其成人、成才。

参考文献:

[1]蒙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03):66-68.

[2]史晓荣,牛文明.统编初中教材“劳动教育”资源的挖掘与利用[J].语文建设,2020(23):8-11.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困境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跟踪导练(一)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A Boy and His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