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劳动定额管理问题及其改进策略探析

2021-01-02孙文龙张洪国张梦安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19期
关键词:劳动定额定额管理定额

孙文龙 张洪国 张梦安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吉林 长春 130062)

加强劳动定额管理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客观需要。劳动定额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商品经济的产物,与市场竞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做好劳动定额工作,关键是要转变观念,树立效率竞争意识,变被动为主动,让全员自觉地参与到加强劳动定额管理工作中。

一、劳动定额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劳动定额是指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生产一定量的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量的工作所规定的劳动消耗量的标准。劳动定额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他管理工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实行劳动定额的实质,就是要合理地组织劳动,降低劳动消耗,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劳动定额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他管理工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其作用主要表现为:

(1)劳动定额是企业科学编制计划的依据,是实行经济核算的基础。

(2)劳动定额是确定企业合理定员及组织生产的手段。

(3)劳动定额是企业推行各项经营承包责任制的依据。

(4)劳动定额是企业开展各种劳动竞赛、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效率和增加企业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

(5)劳动定额是企业衡量工人劳动量和贡献大小,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的一个尺度。

(6)在新的生产经营形势下,劳动定额除了作为衡量劳动量的科学标准,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同时,还起着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作用。

二、企业劳动定额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是效益,而劳动消耗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最活跃因素,劳动定额是规定这种消耗的标准,所以,劳动定额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改革,劳动定额管理工作与市场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

1.基层定额管理专业人员的理论知识、基本素质不高,直接影响劳动定额的制定

目前,各基层单位从事劳动定额工作的人员,虽然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经验,但是他们对劳动定额的专业理论知识都很缺乏,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不高。另外,由于客观上其他因素的干扰等一系列原因,也直接影响劳动定额的制定。从劳动定额发展的角度来看,不断加强对定额管理人员基本业务知识的培训已成当务之急。

2.劳动定额水平普遍偏低,各单位之间定额水平也不平衡

根据掌握的工时统计资料来看,部分单位一名生产工人每天只要用五六个小时的时间,就能完成或超额完成当天的工作任务。平均的定额完成率都在130%左右,有的单位定额完成率甚至高达140%。这种落后的定额是不利于促进生产发展,根据这样的定额编制企业的各项计划,其结果肯定也是落后、不科学的,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势必要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定额完成率低于100%,甚至低于90%的单位也同时存在。各单位定额水平参差不齐,距离理想状态的差距还很大。

三、劳动定额水平是劳动定额工作的核心

现在对劳动定额水平控制有两种规定,一是先进合理;二是平均先进。这两种规定的含义基本一致,都是在正常条件下,绝大多数工人经过努力能够达到或超过,部分工人能够接近的水平。所谓正常条件,是指在定额执行期间,正常的生产组织和劳动组织,正常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包括生产工艺、技术管理等方面能够改进的因素。在上述正常条件下制定的定额,还应达到以下几点要求。

(1)在每个工作班组,操作工人能够充分和有效地利用工作时间,保持适当的工作强度。

(2)大多数工人在多数情况下以正常的速度进行操作,其脑力或体力上劳动量的支出,应达到或接近国家或部门的劳动卫生标准。

(3)从定额执行的全过程来看,一名工人在定额执行初期可能还存在着一些困难,但到了正常生产状态,由于个人熟练程度的提高,使操作时间达到并超过定额。

上述对劳动定额水平的定义和要求,似乎是无可非议的。但在实际工作中,不仅不好掌握,而且容易产生一些不利于劳动定额工作开展的矛盾。

首先,不能统一劳动定额水平。按照上述对劳动定额水平的定义,实质上是指某一单位,某一车间或某一个工种实际可以达到的水平。如果预先规定劳动定额的水平,与实际可以达到的水平基本一致就合理,不一致就不合理。由于各单位、各车间、各工序甚至是各工种作业的操作工人技术素质不一样,定额水平就必须一个单位一个样,不同的作业也不一样。操作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高的定额水平就定得高,相反,就定得低。这实际上就造成了鞭打快牛,保护落后的矛盾。

其次,执行中容易产生矛盾。例如,在贯彻执行过程中,同一个工序两个人操作,极有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操作时间小于定额,操作者会这样解释称自己做了较大努力,超是必然的;二是操作时间大于定额,也声称自己做了努力,之所以亏,是由于定额水平偏高,有理由要求追加定额工时。之所以存在这样的矛盾,原因大致为两点,客观上技能存在差异,主观上努力程度不同,这就造成上述问题的存在。客观方面是难以改变的,主要是主观方面对 “经过努力”这样含糊的定义在实际工作中是难以衡量的。因此,这样的矛盾就会在定额工作中时时存在,影响定额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三,没有对定额水平的相关因素作相应的定义,致使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把握劳动定额水平。先进合理或平均先进,其合理与平均是基础。而定额定在什么水平上为合理,平均先进数如何取才符合要求,没有明确的定义或说明。如果将“经过努力,多数工人在多数情况下能够达到或超过”作为定额水平合理性的体现,那么这多数工人都是什么素质的人员,没有明确的规定,势必在实践中容易生产两种极端。若这多数人技能水平、思想素质偏低,则定额水平只能随之定低;若这多数人技能水平、思想素质较高,则定额水平也只能随之定高。这一高一低都是基于合理或平均的基础上,是符合规定的。可是,这样却在分配上必然产生好差不分的不合理现象,严重挫伤职工的积极性。

四、提高企业劳动定额水平的策略

为了提高企业的劳动定额水平,我们引用标准作业时间一词,将原来的“先进合理;平均先进”改为更好量化的标准时间。定义为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由合格生产工人在标准状态下,按标准速度为生产单位数量的合格产品所耗量的时间。

标准状态,也可称为正常作业状态。是指在某一具体情况下,确定标准的工作方法(包括标准的程序和动作),设定标准的环境条件,规定使用的标准设备,标准工具等等。

标准速度,是指一名合格生产工人在标准状态下操作时的速度。

综上所述,虽然合格工人和正常速度在实际中却难以找到,甚至是不存在,仅是印在时间研究人员脑子里的虚拟标准。这一标准就是时间研究人员统一掌握的定额水平。尽管各单位情况并不一样,但标准作业时间却是客观存在并可实现的具体现实。

应用这一方法确定劳动定额,其质量关键在于时间研究人员的水平。如果定额管理人员能够完成掌握衡量操作者作业时间标准同时又兼具公正性,则所制定的定额水平,不论在何单位对何作业,都能保持在同一水平上,所制定的劳动定额,能真正地达到公平合理,富有权威,使人信服。但定额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如果过低,将直接影响定额水平的制定,甚至影响职工的工作热情。

劳动定额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和经济性很强的工作,是企业合理劳动组织中的系统工程,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综合反映,是生产活动中人、财、物的最佳配合,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它不但为企业推行经营承包提供依据,而且在企业内部贯彻按劳分配所发挥的作用也是无可代替的,尤其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逐步走向市场以后,要想在国内外企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劳动定额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则显得极为重要,而劳动定额标准的水平又是其中的核心和关键。因此,将标准时间的水平定为劳动定额的水平,这是我国劳动定额管理与国际水平接轨的一个重要内容。

猜你喜欢

劳动定额定额管理定额
企业定额管理全过程分析
基于LUBA模型的煤炭矿山企业定额编制研究
建筑工程预结算中的定额与清单计价应用
烟草企业预算定额管理建设的问题与改善措施
工程造价市场化改革下定额的再认识与建议
河南:修订工农业和城乡生活用水定额
有关劳动定额在林业企业工资分配中应用的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烟草企业定额管理的探讨
经济运行新常态下烟草企业定额管理的实践研究
劳动定额管理在企业的具体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