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

2020-12-30陈辉赵春芝朱正太李华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0年12期
关键词:脂蛋白粒细胞硬化

陈辉,赵春芝,朱正太,李华

(泰州市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江苏 泰州 225300)

糖尿病的大血管病变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并发症,其病理生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是内皮功能障碍,临床常用内-中膜厚度的测量来评价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近年的研究认为,糖尿病及其大血管并发症是以慢性炎症为特征的病理生理过程,炎症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1]。临床反映炎症的指标较多,如白细胞计数、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等,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NLR)、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 LP-PLA2)是一类新型的炎症指标,广泛用于心血管、肿瘤等全身炎症性疾病的研究。研究发现,NLR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糖水平及其大(或微)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2-3],而LP-PLA2与T2DM患者并发心血管病变也存在一定相关性[4]。本研究通过检测老年T2DM患者NLR和LP-PLA2水平及颈动脉超声结果,研究NLR和LP-PLA2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CIMT)的关系,从新角度探讨T2DM患者并发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20年 1 月于泰州市人民医院老年科和内分泌科住院的老年T2DM患者276例研究对象。均符合 1999年 WHO 糖尿病诊断标准。以CIMT≥1.0 mm为内膜增厚界值进一步分2组:其中CIMT正常(<1.0 mm)患者138例[normal CIMT(NCIMT)组],男性68例,女性70例,平均年龄(65.85±5.50)岁;CIMT增厚(≥1.0 mm)患者138例[abnormal CIMT(ACIMT组)],男性72例,女性66例,平均年龄(66.97±6.50)岁。排除标准:合并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合并急性心脑血管事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合并感染、肿瘤、血液、自身免疫、结缔组织、过敏性疾病等;3个月内有应激史(外伤、手术等);近期应用抗炎药物、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135名为对照(NC)组,男性62例,女性73例,平均年龄(65.53±4.93)岁。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

1.2.1 临床指标检测 记录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等,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清晨空腹抽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生化指标: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葡萄糖氧化酶法)、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高效液相色谱法)、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尿酸(uric acid,UA)、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C)。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NEUT)、淋巴细胞计数(lymphocyte,LY)、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NLR=NEUT/LY。双抗体夹心免疫层析法测定LP-PLA2,正常参考范围为0~175 ng/ml。

1.2.2 CIMT检测 采用美国PHILPS-IU22彩色超声仪进行动脉检测。检测医师均未被告知研究对象的临床情况。研究对象去枕仰卧位,颈后仰,头稍转向对侧,先进行颈总动脉的扫查,大致了解颈总动脉走行、内中膜情况,继而测量颈总动脉远侧壁内膜到中层厚度,此即CIMT。选取颈总动脉邻近分叉处、远端 1 cm和近端1 cm这3处左右两侧CIMT最大值的均值做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各组一般资料比较

各组T2DM病程、SBP、FBG、HbA1c、TG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性别、年龄、BMI、DBP、BUN、Cr、UA、TC、HDL-C、LDL-C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3组对象一般资料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among three groups

2.2 各组血常规、LP-PLA2比较

NCIMT组和ACIMT组WBC、NEUT、NLR均较NC组升高[WBC:(6.22±1.36)×109/L 和(6.41±1.14 )×109/L和(5.61±1.14)×109/L;NEUT:(3.99±1.15)×109/L 和(4.20±1.03)×109/L和(3.44±0.97)×109/L;NLR:(2.51±0.82)和(2.78±1.01)和(2.23±0.77),P<0.01],且ACIMT 组NLR高于NCIMT 组(P<0.01)。NCIMT 组及ACIMT 组LP-PLA2均较NC 组升高[(142.80±37.24)和(154.78±45.92)和(130.17±39.37)ng/ml,P<0.05],且ACIMT 组高于NCIMT 组(P<0.05;图1)。

图1 3组对象血常规及LP-PLA2水平比较Figure 1 Comparison of blood routine and LP-PLA2 level among three groupsNC: normal control; NCIMT: normal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ACIMT: abnormal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WBC: white blood cell count; NEUT: neutrophil; LY: lymphocyte; PLT: platelet count; NLR: 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LP-PL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 Compared with NC group, *P<0.05, **P<0.01; compared with NCIMT group, #P<0.05, ##P<0.01.

2.3 老年T2DM患者NLR、LP-PLA2与其他指标的相关分析

将性别、年龄纳入控制变量,分别将NLR、LP-PLA2与各指标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NLR与SBP(r=0.149,P=0.013)、DBP(r=0.130,P=0.031)、FBG(r=0.150,P=0.013)、HbA1c(r=0.229,P=0.000)、CIMT(r=0.308,P=0.000)呈正相关;LP-PLA2与TC(r=0.194,P=0.001)、LDL-C(r=0.192,P=0.001)、CIMT(r=0.193,P=0.000)呈正相关;同时,LP-PLA2与NLR呈正相关(r=0.183,P=0.002)。

2.4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老年T2DM患者CIMT的危险因素

以CIMT为因变量,各项指标为自变量,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FBG、HbA1c、LDL-C、NLR、LP-PLA2是CIMT的危险因素(β分别为0.009、0.028、0.032、0.036、0.069、0.001,P<0.05或P<0.01;表2)。

表2 CIMT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Table 2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CIMT

3 讨 论

关于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尚不明确。NLR作为一类新型炎症指标,是多种慢性炎症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恶性肿瘤等的独立危险因素[5,6]。在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受损内皮细胞表达趋化性物质,可募集中性粒细胞内皮下浸润,同时淋巴细胞也有一定变化。LP-PLA2为磷脂水解酶家族成员,由炎症细胞产生和分泌,和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且该相关性明显高于CRP等传统炎症标志物[7]。血液循环中的LP-PLA2 与LDL-C结合形成复合物进入血管内膜,通过水解LDL-C表面的氧化卵磷脂,引起炎症细胞浸润和泡沫细胞形成,促进粥样硬化斑块生成。目前关于NLR、LP-PLA2与T2DM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共同关系的研究较少。

既往研究表明,与健康人群相比,T2DM患者和糖尿病前期患者NLR均升高,且与血糖控制水平、胰岛素抵抗存在相关性[8,9]。Liu等[10]和王凯莉等[11]研究也发现,糖尿病并发大(或微)血管病变时NLR升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与之一致,本研究中,NCIMT组及ACIMT组NLR均升高,且后者高于前者,而NLR与FBG、HbA1c、CIMT等也呈正相关,提示NLR与T2DM患者血糖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相关。NCIMT组及ACIMT组LP-PLA2均高于NC组,提示T2DM患者LP-PLA2的产生和分泌增多,与国内外研究结果一致[12,13],而LP-PLA2与CIMT呈正相关,进一步表明LP-PLA2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过程。

本研究显示CIMT的影响因素包括糖尿病病程、FBG、HbA1c、LDL-C、NLR、LP-PLA2,与既往研究一致[14,15]。NLR和LP-PLA2均是老年T2DM患者CIMT增厚的危险因素。NLR可能的作用机制为高血糖、糖基化终末产物、胰岛素等多种因素激活中性粒细胞,产生活性氧自由基,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触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开始;而中性粒细胞的激活,使得内源性皮质类固醇水平升高,导致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减少。LP-PLA2与TC、LDL-C正相关,T2DM患者血脂代谢的异常,促进了LP-PLA2的产生。LP-PLA2可能的作用途径: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抑制血浆游离脂肪酸,降低了脂蛋白酶活性,而高糖环境所形成的氧化自由基增加了脂蛋白的氧化,促进了LP-PLA2的合成与释放,促发动脉粥样硬化。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NLR和LP-PLA2与T2DM患者的CIMT增厚密切相关,且LP-PLA2与NLR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两者共同参与了糖尿病患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NLR来源于血常规,检测简单,价格低廉,而LP-PLA2作为新型炎症指标也已在多种疾病中应用,两者的联合检测为T2DM患者并发大血管病变的较早筛查、发病机制和诊疗方案的探讨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有关NLR和LP-PLA2发挥的具体作用目前尚未完全明了,需要更大样本量的临床资料及进一步的研究来探讨。

猜你喜欢

脂蛋白粒细胞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脂蛋白(a):携带武器的坏蛋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
罕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磷脂酶相关脂蛋白A2在冠心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时的应用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嗜碱性粒细胞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人参皂苷Rg1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