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禽用中兽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2020-12-28刘月月

家禽科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现状

刘月月

摘  要:随着目前家禽养殖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导致传统模式下能够控制的疫病呈大爆发和大流行,而且新的传染病不断涌现,严重危害养殖业的生产和发展。2020年1月起我国实施在饲料中“禁抗”、养殖端“减抗、限抗”的政策,为中兽药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更能为畜禽健康养殖和安全优质畜禽产品的生产供给提供保障。

关键词:中兽药;现状;存在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S858.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085(2020)11-0053-06

中兽药是在我国传统医学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及其制剂,是我国传统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疫病防控中,养殖企业过度依赖抗生素,造成抗生素过量使用和滥用,除了导致在畜产品中残留及环境污染以外,更严重的是使病原微生物发生变异,细菌耐药性逐年增加,进而使得一些感染性疫病无药可用[1]。自2000~2018年,在发展中国家鸡及其生活环境中耐药微生物检出率,从0.15增加到0.41,鸡用抗生素治疗有一半是无效的。中药对2003年的非典、2020年的新冠病毒的防治作用使人们对中药的认可越来越高,当前动物疫病的流行特点是非典型病毒病、细菌病以及混合感染等,而中药具有多方位调节和治疗作用,在增强动物机体的免疫力、提高免疫效果、促生长及预防疾病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2,3]。

自2018年5月我国正式启动实施全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在此背景下,安全优质绿色畜禽产品的研制开发是符合国家政策、国内外绿色畜产品市场需求,而中兽药具有天然性、多能性、毒副作用小、无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因此,在中兽医理论指导下开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新型中兽药,强化中兽药防疫技术,提高我国控制药物残留的水平,在保障畜禽健康养殖和提供安全优质畜禽产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4]。现对禽用中兽药目前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进行介绍。

1  中兽药的研究现状

中兽药行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但由于当时生产设备及工艺的落后,品种和数量都非常少,应用范围也很小。直到农业部推行兽药GMP后,部分兽药企业加大了对中兽药的研发、生产及推广,我国的中兽药生产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药物稳定性及疗效在养殖企业中也得到认可,尤其是山东、河南等地。《中国兽药典》1990年版二部收载中药成方制剂81个;2000年版二部收载成方制剂183个,增加102个;2005年版增加新的中兽药制剂20个,2015年版新增中药材和成方制剂9种,修订415种;2020年版新增中药材和成方制剂31种,修订标准16种。可见中兽药新制剂、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在不断增強。随着抗生素的限用和禁用,各大兽药企业纷纷投入中兽药的研发,仅2010~2018年期间获得中药类新兽药证书97个。但是近几年随着新兽药申报GLP、GCP的要求与消费者的理想化需求,使新兽药研发成本升高,风险更大,这就要求各大中兽药企业不断创新药物,保证产品质量可控、疗效可靠、增加评价方法以及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等。2020年农业部印发《关于促进兽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大传统中兽药传承和现代中兽药创新研究力度,该政策将进一步推进新兽药的申报及推广。

2  应用现状

为了适应家禽业养殖的发展,中兽药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调整中,具体体现为:①从个体诊断为主转向群体治疗以及集约化防治;②从中兽药治疗疾病转向预防疫病和增强免疫力等方面;③开发新兽药的新功能,比如提高生产性能、促生长等。这些都有利于中兽药在家禽业中的扩展。据行业统计表明,每只鸡一年所用的兽药平均花费1.5元左右,国内每年禽用兽药的交易额在180多亿元左右,仅占兽药市场份额20%左右,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5]。

2.1  制剂剂型现状  根据农业部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及地标升国标等国家药品标准总结发现目前应用于家禽疫病防控的制剂共242种,其中散剂123种、口服液34种、片剂20种、丸剂9种、颗粒剂31种、注射剂1种、粉末18种。可以发现中兽药的剂型没有明显改变,还是传统散剂居多,关于新制剂的研究将亟待提高。

2.2  中兽药在预防疾病中的现状  中医防治体系中“治未病”是《内经》防治理论的核心。中兽药广泛应用于预防家禽疫病的发生主要包括增强免疫功能及提高免疫力,或因其促进生长、产蛋、预防暑热和球虫病等功效作为饲料添加剂。

提高疫苗免疫效果:可应用于提高疫苗免疫效果的药物包括香菇多糖(粉)和芪芍增免散等。Ahn Huijeong等研究表明香菇多糖能够选择性抑制AIM2和非经典炎症小体激活并诱导促炎细胞因子产生[6];雷莉辉等研究发现在肉仔鸡饲料中添加350 mg/kg香菇多糖具有提高雏鸡生长性能和新城疫HI抗体水平的作用[7];保定市冀农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的刘建伟等人发现芪芍增免散对鸡法氏囊病疫苗免疫增强作用[8]。

提高机体免疫力:机体正气的重要部分体现为免疫力,是病原感染的基本能力,好的免疫功能是维护动物健康和确保良好生产性能的前提。中兽药含有多种药效成分,其中的多糖类、有机酸类、生物碱类和挥发油类等均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其中多糖的研究报道最多,比如黄芪多糖、香菇多糖、人参多糖等。紫锥菊也被报道具有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作用,两者合用可改善小鼠因环磷酰胺致免疫功能低下[9]。

促进生长及产蛋性能:中兽药在促生长方面早有报道,其可作为饲料添加剂,具有促进家禽消化吸收、提高饲料转化率和生产性能等作用。可以促进生长的代表性药物包括博落回提取物(博落回散)、五味健脾合剂等。杨振豪等发现肉鸡养殖中使用五味健脾合剂对肉鸡生产性能和新城疫抗体效价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10];谢家声等研究发现红花益母增蛋散防治禽流感所致的降蛋,具有良好的效果[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及相关国家药品标准,将可以应用于家禽预防性疾病的中兽药进行筛选和总结,具体见表1。

2.3  中兽药在治疗疾病中的现状  中兽药除了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预防疾病外,在治疗疾病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多方位、多靶点、多环节的发挥作用。其组方立足于脏腑间的基本联系,针对主病脏腑的同时兼治相关脏腑,能够增强整体的治疗成效。在规模化家禽养殖场,尤其是肉鸡场因饲养密度过大,呼吸道问题(咳喘)是影响其效益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肉鸡饲养周期短,抗生素在其体内不易代谢掉,中兽药在此过程中可发挥重要的作用,麻黄鱼腥草被王海燕等研究人员发现对鸡毒支原体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能显著降低对气囊的损伤,同时提高感染鸡的平均增重[12]。此外,中兽药在家禽养殖肠道感染疾病(湿热下痢)防治中的运用也颇受关注,因为家禽饲养过程中,饲料里面含有过多的蛋白质,又或是在运用豆粕一类的饲料实施饲养的环节,蛋白原料熟化水平相对偏低,容易造成肠道消化不良,进而引起腹泻,防治此类疾病,可以在饲养阶段向饲料里面掺入相应的中兽药,如白头翁汤、连参止痢颗粒等。同时,温热证也是影响家禽疫病主要的原因之一,以大肠杆菌为代表的菌种入侵到禽蛋的内部,使用抗生素对于产蛋性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在此过程中可配合中兽药进行治疗,如我们团队研发的清营口服液在临床上有较好的抗菌效果[13]。青岛蔚蓝有限公司研发的连蒲双清颗粒(散)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痢的作用,在治疗肠炎痢疾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付海宁等对其主要成分黄连和蒲公英在体内的抗菌和抗炎方面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炭疽杆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丹毒杆菌、人结核杆菌(H37)、葡萄球菌、α、溶血性链球菌、β血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百日咳杆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1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及相关国家药品标准,将可以应用于家禽治疗性疾病的中兽药进行筛选和总结,具体见表2。

2.4  中兽药的使用方法  口服液或合剂:用前应摇匀,兑水饮用。

可溶性粉或可溶性颗粒:应先加适量清洁水充分溶解,再加入饮水桶内,混匀后饮用。

散剂:与粉料混合均匀后使用,不适合与颗粒料混合使用。

2.5  中兽药配伍与禁忌  中兽药+中兽药:当家禽发生混合感染性疾病或同时出现两种或以上典型症状的疾病时,应选择主治、功效相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配伍使用。

中兽药+化药:当家禽发生死亡率较高或病原体明确的疾病时,选择对病原体敏感的或对症化学药物与中兽药配伍使用。

配伍禁忌:有配伍禁忌的藥物不能混合使用,以免有效成分析出、沉底,影响药效或产生毒副作用。

2.6  中兽药疗程  清热解毒药、利尿通淋药:一般连续用药3~5 d为一疗程,如用药有效但仍未治愈的疾病,可再用一个疗程,病情稳定即停止使用。清热解毒药用药时间过长,会损伤家禽脾胃和正气功能。

补中益气药、健脾消食药:连续用药5~7 d为一疗程,为巩固疗效,可连续使用2~3个疗程。

3  中兽药新药研发存在的问题

3.1  中兽药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在中兽药产品的研发中,产品质量在评价临床药效中是最重要的标准,而我国的中药材品种与产地不一,容易造成原材料的混淆;并且当前药材市场采购渠道比较混乱,质量良莠不齐,造成药材质量相差悬殊、产品质量不稳定。当前中兽药生产工艺落后、标准化程度低,缺乏科学规范的质量控制标准。因此,在中兽药研发的过程中要注重药材的来源、鉴定、加工及炮制,加大对生产工艺和质量及稳定性的研究。

3.2  剂型单一  根据农业部统计的数据发现,只有10%左右的中兽药是口服液制剂,其余都是粉散剂、颗粒剂等,而我国家禽养殖,尤其是肉鸡、肉鸭大多使用全价饲料或者颗粒料,导致粉散剂的使用量难以把握、适口性差等特点,也就大大降低了中兽药的使用量,所以在家禽中兽药的开发过程中,应该更多侧重于口服液产品及新型制剂的研发。

3.3  忽略中药使用的特点  中兽药的使用应该在中兽医理论的指导下,严格遵循中药辩证施治,君、臣、佐、使和配伍禁忌规律[15],而现在很多中兽医往往忽略了这点,依然按照西医对症治疗的治疗原则,忽略了中医是作为整体进行治疗。另外,疗效评价存在趋同倾向,缺少个性化,多以抗菌或者免疫学方面某个指标的阳性结果作为评价指标。随着现代药物分离、纯化、检测技术的发展,中兽药应该加强对药理药效的研究,包括药效学研究及安全药理研究,临床上增加靶动物安全性试验、实验性临床试验和扩大临床试验等研究。

4  展望

在国内外减抗、替抗的形势下,中兽药的发展正面临着一个大好时机。就目前而言,兽用中药制剂产品的研发已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并在畜禽保健促生长以及治疗疾病方面取得了诸多显著的效果,但中兽药的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遵循中医药的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根据市场需求,掌握国内外市场动态、病因病机新认识、基础及临床研究等信息,把握好原材料的质量,加大制剂的研制,保证产品质量可控、疗效明确、安全无毒、成本低等,中兽药的发展前景将更为广阔。

参考文献:

[1]  王庆光.中兽药生产现状与应用实例及前景展望[J]. 当代畜牧,2013,6(下):45-47.

[2]  胡元亮.中兽药增强免疫功能的研究[J].中国家禽,2009,31(22):38-40.

[3]  络雨欣,阎俊,季凤艳,等.紫黄银金甘组方对鸡NDV抗体效价、体重和料肉比的影响[J]. 现代畜牧兽医,2018,10:1-6.

[4]  初晓娜,赵燕飞.绿色、无残留动物性食品亟待中兽药市场开发[J].兽药与饲料添加剂,2009,14(04):10-12.

[5]  崔志伟.中兽药在禽病防治中的作用[J]. 中国动物保健,2014,14(9):32-33.

[6]  Kim J, Ahn H, Han BC, et al. Obovatol inhibits NLRP3, AIM2, and non-canonical inflammasome activation[J].Phytomedicine,2019(10):153019.

[7]  雷莉輝,孙健,艾君涛,等.香菇多糖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14):164-166.

[8]  刘建伟,郭莉,刘佳.芪芍增免散对鸡法氏囊病疫苗免疫增强作用的研究[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12,37(06):38-41.

[9]  刘喜雨,曹荣昌,陈富珍,等.紫锥菊与黄芪多糖对环磷酰胺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影响[J].中国畜禽种业,2020,16(04):37-40.

[10]  杨振豪,李灵娟,王彬,等.五味健脾合剂对肉鸡前期生产性能及新城疫抗体效价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9(04):146-148.

[11]  谢家声,王贵波,李锦宇,等.低致病性禽流感所致产蛋下降的中药防治效果[J].家禽科学,2015(10):7-9.

[12]  王海燕,冯英珍,张晓云,等.麻黄鱼腥草对鸡毒支原体病的临床治疗研究[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1,27(04):75-78.

[13]  闫绍悦,傅剑,赵增成,等.清营口服液的安全性和临床药效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4,46(04):117-120.

[14]  付海宁,吕海鸾,蒋贻海.黄连和蒲公英复方中药制剂的体内抗菌和抗炎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19):216-218+298.

[15]  窦伟.中兽药作用机理浅谈[J]. 湖北畜牧兽医,2015,36(4):12-13.

猜你喜欢

现状
黔东农村地区青少年科技活动开展状况与调查研究
卫生类高职校“专接本”的现状和管理对策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高职数学中微积分的教法讨论
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究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