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实践中的运用

2020-12-23陶立鹏

锦绣·下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数学建模数学小学数学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标的逐步推进,数学建模的重要性愈发显著。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起步阶段,塑造学生的建模思维对于今后的数学学习有着关键性作用,因此,越来愈多的小学课堂开始融入数学建模思想。但是这一教学改革行动还处于起步探索时期,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在数学建模思想与小学数学课堂融合中面临的困境,然后提出了改善措施,希望能够促使小数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步伐相匹配,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学;数学建模;小学数学

引言

教学改革的推进对于小学数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部下发的数学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数学教学必须要注重于提升小学生发现问题并通过构建数学模型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1]。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是迎合教学改革诉求的必要措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运用数学建模思想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热点关注的话题,但是现在数学建模思维的培养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阶段,义务教育时期数学教学中建模思想的树立还十分薄弱。小学作为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已经涉及到许多通过建模思想能够解决的问题,在该阶段培养学生的建模思想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实践运用中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主要是指教师预先设定的想要完成的教学成果,并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以此目标为指引来开展教学活动,因此,明确有效的教学目标将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2]。教师要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果首当其冲地便是要构建合理的教学目标。但是在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有部分教师存在着制定的教学目标不明确的现象。很多教师并没有将培养学生的建模思维渗入到教学目标中。有部分教师虽然在教学目标中提到了要树立学生的建模思想,但是并未阐明最后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应该要怎样开展和实施;还有一部分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难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实施,只能够付诸于形式,阻碍了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应用。

(二)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

在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普遍喜欢运用讲授法,该方式对于追赶课程进度,把控课堂节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這种方法将学生置于一个被动学习的状态,只是机械式的记忆和吸收教师所教授的知识,束缚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及思维能力的扩展与提升。并且讲授法导致教师通常只能够在整体上照顾学生能否接受所学的知识,难以满足学生的差异化诉求,使得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为了弥补讲授法存在的不足,教师一般运用练习法来配合讲授法共同实施教学活动,希望能够通过重复性的联系来熟能生巧,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不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特征开展针对性的建模思想培养活动,缺乏针对性。

(三)教学环节的设计单一、陈旧

教学活动的实施要按照计划好的教学环节进行,丰富多彩的教学环节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现在的小学教学环节设计比较单一,使得课堂气氛显得枯燥乏味,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师普遍按照问题导入—课堂讲授—练习巩固—课后小结的流程进行课堂模式进行,在课堂对于数学知识的讲授时也是按照传统的、固定的模式进行,缺乏新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实践中的运用策略

(一)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决定了日后整个教学活动的实施方向,对于教学成果有着直接性的影响,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构建明确的教学目标。在小学低年级中结合于新课标改革的需求,需要设定如下两个教学目标:一是将建模思想融入到实际教学过程中,逐步提升学生的建模思维。教师可以结合于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设计立体,鼓励学生运用构建模型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二是引导学生体会建模的过程,数学模型的构建主要分为分析实际问题—提炼出数学信息—构建、验证以及应用模型的过程。教师可以发挥引领者的作用列举出一些简单的问题锻炼学生构建模型的能力,使得学生在实践中感悟运用模型思想来解决问题的过程,增强小学生的建模意识。针对高年级的学生,要构建如下两个目标:一是深入理解、体会建模思想,小学高年级阶段接触的数学知识比较复杂,已经学习了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要深化学生对于数学符号的理解并运用其构建数学模型;二是要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小学生要针对问题独立的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实施的教学活动方式。教学包含了“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内容,那么教学方法也涉及到这两个方面的方法,要实现教师的教授和学习的学习方法的有效结合。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具体的情况而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比如针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还处于数学启蒙阶段,掌握的数学知识有限,采取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更加有利于学生建模思想的培养;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具有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时候教师就要转化教学方法,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通过引入问题,采取小组讨论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促使学生构建数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运用建模思想来解决问题的途径。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显著提升教学效率。

(三)科学设计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主要指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针对建模思想融入教学过程比较枯燥的情况,教师可以通过改善教学环节的方式来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比如在课程的传授环节,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模型的建立过程中可以采取教师和学生角色互换的方式,由学生评价和讲解构建模型的过程,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验证模型的过程中可以提供一些可爱的实物模型进行校验,增强学生的兴趣。通过这些多样化、趣味化的教学流程来提升学生的建模思维。

总结

数学建模思想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思维方式之一,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建模思想对于学生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针对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实践运用中面临的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教学环节的设计单一、陈旧等问题,提出了改善措施,希望能够增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傅晓英.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建模思想的策略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05):136-137.

[2]张玉芳.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教育观察,2019,8(29):75-76.

作者简介:陶立鹏,男,198306,汉,山东省新泰市人,大学本科学历,二级教师, 研究方向 小学数学。

猜你喜欢

数学建模数学小学数学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树立建模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最小二乘法基本思想及其应用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