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地区寄宿生心理需求及教育策略研究

2020-12-23王彦峰

新课程·上旬 2020年23期
关键词:心理需求寄宿生少数民族地区

王彦峰

摘 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社会正在不断地进步,当前教学事业也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的贫富差距依然较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教学质量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教学工作开始注重学校的布局调整,于是出现寄宿制学校,这种现代化的办学理念能够整合教学资源,落实提升学生的自理以及自立能力,但是随着寄宿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学校面临的压力也就越大。因此,围绕少数民族地区寄宿生心理需求及教育策略来展开分析,通过详细了解寄宿生在学校中存在的各种心理和行为,再提出满足少数民族地区寄宿生心理需求的有效教育策略。

關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寄宿生;心理需求;教育策略

一、针对寄宿生在学校中存在的各种心理和行为的分析

第一,对于刚步入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有着对生活和学习的环境较为陌生的现象,所以有着短暂的新鲜感,这在农村学生身上表现得更为显著,像学生到其他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读书,会在新的环境里表现得较为兴奋,并且对一切新鲜事物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希望去进行探索和发现。第二,部分寄宿生存在着生活习惯较为懒散,并且对学习态度较为消极的问题。少数民族地区的寄宿生往往都远离自己的父母进行生活和学习,在学习中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所以其自理能力将会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在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后,也将会暴露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像时间管理能力较差、拜金主义、晚睡晚起等种种不良问题,对寄宿生的学习以及生活形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以至于部分学生存在着逃课、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第三,寄宿生在宿舍中存在着欺凌现象。因为对于少数民族寄宿生来说,会存在着不同民族的学生在一起生活,有的学生自身的思想较为单纯,但是有的学生却居心叵测,习惯欺凌同学,从而将宿舍欺凌变成一种常态化,对寄宿生的心理形成一定影响。

二、针对满足少数民族地区寄宿生心理需求的有效教育策略的分析

1.注重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并采用有效管理手段

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少数民族地区寄宿生的心理需求,要求教师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且采用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手段。本身对于处于寄宿时期的学生来说,其年龄相对较小并未成年,所以也是培养其正确“三观”的黄金时期,而社会和生活环境对其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应注重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营造文明优雅的校园氛围,促进寄宿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成长,并且合理地利用业余时间为学生开展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活动来锻炼自身的身体、宣泄压力,也可以邀请专业性技能较强的教师开展学术讲座,帮助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要想规范学生的各项行为,应当让学生提升自身的思想意识,懂得为何要约束自身的行为举止,这就要求学校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如果学校未能形成专业化的纪律条例,那么学校管理工作一定是混乱和有待完善的,而开展班会以及国学诵读等手段对训练学生的文明礼仪以及纪律意识有着深远的影响,能实现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让学生更加全面地熟悉以及践行学校里的各项纪律,规范自身的各项行为。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管理时,一定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寄宿生的心理需求,落实个性化管理以及人性化管理,实现在管理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重视和关注自我行为并加强和家长沟通交流

在对少数民族地区寄宿生开展管理工作时,教师要坚持遵循从学生自身出发,要意识到寄宿生和其他类型的学生有着本质的不同,他们远离父母和家庭,这就要求在教学工作中坚持遵循以生为本、立德树人的基本教学理念,而教师也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将会对寄宿生的各项行为和心理产生影响。要求教师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则制度。与此同时,虽然说寄宿生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学校,但是并不意味着家长可以对寄宿生不闻不问。所以学校和学生的家长应当加强沟通和交流,关注寄宿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要求教师在和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树立一种正确的教学观念,实现在日常工作中多和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减少其思念以及焦虑的心情,并且有机会也可以来到学校进行探望。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各种沟通途径来将学生在学校中的实际情况反映给学生家长,即使是学生存在问题时,也可以在和学生家长取得沟通后共同处理,达到对寄宿生进行心理疏导的目的。

总之,通过上述问题分析,我们充分意识到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虽然我国的教学工作正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也开始注重发展教育事业,建设各种寄宿学校,但是由于种种负面因素的制约,要让寄宿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学校中的管理人员和社会共同努力,坚持将学生的德育放在首位,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少数民族地区寄宿生的心理需求,应当落实在后续教学工作中注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采用有效的管理手段以及重视和关注自我行为并加强和学生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寄宿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慧莉,陈思超.寄宿制中学生心理健康、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以青海省藏民族居住区寄宿制中学为例[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

[2]潘运,刘宇,罗杰,等.苗族青少年韧性素质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6(2).

[3]朱溆湘,文少司,陈杰,等.中小学生亲子亲合与心理弹性的关系:共情的调节作用[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5(7).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心理需求寄宿生少数民族地区
农村寄宿生有效管理对策分析
寄宿与非寄宿初中生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比较研究
基于老年人居住行为与心理需求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初探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数学范式教学探析
天柱县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考
老年电子产品中的人性化考虑
高三语文高效课堂之有为有不为
每天给“小小寄宿生”一个香甜的梦之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