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组构对当代展示空间设计的启示与反思

2020-12-23张海棠

艺术科技 2020年22期
关键词:展示空间空间设计

摘要:中国空间展示设计的发展伴随着外来文化的影响、工业发展的进程和经济结构的转型。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崛起,中国的设计发展需要兼顾国际潮流与文化自主性。本文试通过对中国古代建筑空间构成进行具体研究和分析,探寻中国空间特有的属性,通过对其解读,增进大众对中国传统空间的理解。从已有的空间体验中既得的经验转化为空间认识的方法论,从对空间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知。继承和发扬中国空间文化精髓,为当代我国展示空间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展示空间;空间组构;空间设计

中图分类号:TU-0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2-0-02

展示设计行业在中国有其特殊的发展脉络,它基于中国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与国民需求。当代中国需要多样化的空间形式去承载国民记忆,实现精神传承。小到公司企业,大到国家形象,展示空间设计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和梳理,也是对当下的总结和反思。展示空间运用不同形式的设计手法表现了国家的科技研发能力和城市发展方向,是综合国力的体现。

1 当代展示空间的缘起与发展

黑格尔在写于1827年9月9日的信中评论卢浮宫的展览:“一条笔直的长廊,天顶是拱形,两边都挂着画,人们只需要在一个几乎没有尽头的走廊中无趣地行走。”[1]第一届伦敦世博会的中国馆:钢架结构的大棚,摆放着中国太湖石、青花瓷瓶、清代官府刺绣等中国传统物品,形式如同今天的潘家园旧货市场,简单的摆放使展品如同廉价的货品。在早期的展览中,展品被简单的摆放,并没有展览形式的考量。由此可以看出,早期并没有人关注到展示的方式,被展物品和社会精神之间的关系是被割裂的。

1913年,先锋派如达达主义、构成主义、超现实主义颠覆中产阶级艺术体制和审美观念,质疑艺术(展品本身)的自足和自治,主张艺术与真实生活相联系,质疑艺术家的中心地位,关注观众的积极参与行为。改变传统的展示空间和体验方式,出现了一系列基于事件的装置作品和实验室展览。

1942年,纽约麦迪逊大道451号,杜尚组织的展览“千里之线”在展览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展览探究作品与观者行为、大众心理的综合反应[2]。展览的角色由美术史陈列场逐渐转变为时代艺术的实验室。展示方式成为展品和社会生活之间的桥梁,使两者之间产生一种有意义的联系。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参展经验的丰富,世博会中的中国馆越来越受到世人的重视。如今,中国已经距离2010年独立承办大型世博会过去了10年,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创下了12项世界纪录,是沉寂已久的东方大国一次初试锋芒。这次世博会由于国家的重视和国民的支持,中国馆的展陈方式充满了创新性和突破性。

但中国空间展示设计发展脉络的理论文献有限。设计方法的来源一方面模仿西方的展示形式,通过最新的科技手段制造夺人眼球的交互感受,缺少了中国的文化内核;另一方面,一些设计师深谙中国的文化内涵,却不关注展示设计的手段和方法,无法找到合适的当代表述语言。例如上海博物馆,其馆藏有赵佶、董源、王蒙等多位国宝级艺术家的古代书画作品,由于中国古代书画历史悠久,化作承载的材质经历了长久的岁月之后极其脆弱,一张绢画每打开一次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绢层纤维碎裂,加上灯光和氧化,这些国宝级的藏品很少能有机会供大众观赏。普通展览更是体现出了施工技术的落后,展览形式与先进的设计思维无法匹配。可以说这种情况在中国屡见不鲜,当然也有一些设计师一直致力于融合中国文化和设计方法,创造出有中国基因的展示设计方法论,在这条荆棘崎岖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些优秀的作品,如2017年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在故宫的特展,从平面设计、展厅空间叙事结构和最后的氛围呈现,都能看出设计团队整个展览过程中的思考和努力。如今日新月异的科技手段更是拉近了人们和这些“被展物”之间的距离。

约翰·沃克和朱迪·阿特菲尔德的《设计史与设计的历史》中清晰地归纳出了设计史与设计的历史的区别,让我们可以甄别设计发生的关键要素。中国自古就有华美的文案和工艺,如唐代的三彩文物、宋代的瓷器、元朝的服饰等,这些虽然有美化生活的功能,却不能真正称之为“设计”,但是其色彩、构成对当代设计都有非常珍贵的研究价值。中国人性格温和内敛,崇尚从文从政,轻工商,这种文化特质导致中国古代缺少大型、永久的公共展示空间。类似展示性质的空间形式应该追溯到古代的礼制建筑、宗庙建筑、陵墓建筑,这3种建筑形式基于中国皇家的贵族文化,面向的人群单一。面对民间的展示空间雏形来自牌坊、集市、大户人家的园林建筑和设施性建筑。我们应该关注环境的特殊性,因地制宜地进行思考研究,从历史的稳固狭缝中寻找创新的可能。

2 中国传统建筑组构的哲学文化基础

儒家文化中的“礼乐制度”对中国古代建筑也有很大的影响。中国古代建筑单体和组合严格按照儒家“尊卑有序、上下有分、内外有别”的伦理尺度。例如宫殿的殿堂楼阁组合形式、民居的串联方式、庙坛的平面构图等都传承了中国礼制文化,有明确的等级划分。而园林设计多传承道家思想,者反映出批判反思意识、创新及包容精神。在中国古代哲学关于空间的阐释中,《老子》十一章:“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弗兰克·莱特在他的“有机建筑”中多次提到中国老子的观念:“建筑不止于外形,而是在于内部空间。”这句话指出空间是一个通过阴阳、有无、破立等对立观念和谐共存的动态统一[3]。中国古典园林中叠石、借景、盘桓的小径与道家师法自然的理念如出一辙。佛教自公元前传入中国,在中国社会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与中国本土文化发生亲密接触,在中国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佛寺、佛塔、石窟。

在中国古代,建筑、绘画、书法、文学自成一体,传统文人在古代中国的社会建造上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中国文人喜山乐水,山水意境带给古代文人思维上的解放和激发可以体现在整个中国古代审美上。中国山水画特殊的透视观念伴随着中国近现代所有建筑空间的发展,将美学概念从实景中解放出来。郭熙总结山水画构图中的“三远法”:高远、深远、平远。这是不同于西方逻辑的空间观念。山水画发展到元代,“意境”的构置方式更多地由“写境”转化为“造景”,以建造者的情感抒发为主导。中国传统文人的思想内涵主要来源于中国儒家、道家、佛学带来的影响,正是这种独特的空间意识,使中国的空间概念不是一种“处于物质元素之间的间隙”,而是“位于更高层次的关于宇宙、自然界、社会与人生的意念”。这种意念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审美意识和艺术表现。

3 中国传统建筑组构对当代空间设计的启示

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中将清朝之后的建筑发展细分为宫殿、苑囿离宫及庭园、陵墓、坛庙、砖石塔、住宅、桥梁、牌坊[4]。这8个类型分别代表了建筑在中国社会中的不同功能。其中,前宫殿和园林代表了中国典型的建筑形式,其平面布局和里面空间组合结构都对当代的展示空间有指导意义。

3.1 宫殿建筑给空间设计的启示

宫殿、坛庙、陵墓建筑中空间的排列,都是根据宗法礼制中“尊卑有序”的伦理纲常、阴阳五行中“对立统一”的传统哲学建制。以北京故宫为例,北京城由长安街贯穿东西,从十三陵到天坛有一条贯通南北的中轴线,穿过景山、故宫、天安门、前门。梁思成先生把这条轴线定义为中国古代大建筑群平面中统帅全局的轴线。不管是建筑还是空间,内外正负本为一体,根据儒家经典《周礼-考工记》中关于都城建造的礼制要求:“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北京城的平面图就是按照儒家规制建造的,故宫也是最符合《周礼-考工记》礼制要求的宫殿建筑群。故宫的建造与北京城同时进行,它既是北京的中心,也是王权的象征。?故宫建筑在很多方面体现出封建礼制的影响,其作为最成熟、成就最高的宫殿群,将等级化、模式化发挥到极致,处处体现出皇权专制下森严的等级制度,表现出“九五至尊”“皇权至上”的社会地位和权威。五行排组的宫殿建筑形成了气韵生动的序列组织,五行的运用不只出现在空间布局上,也体现在颜色和建材运用上。

宫廷建筑有强大可靠的网格尺寸控制。傅熹年先生对中国古代建筑群布局进行了深入研究,用平面网格控制院落尺寸的方法对宫殿建筑群进行分析,傅熹年先生认为传统建筑群布局往往“置主体建筑于建筑群地盘几何中心”[5]。纵观故宫平面图,发现建筑群在保持严谨性的同时,因地制宜,不拘泥于网格布置,体现了古人建房的智慧和灵活性。这种网格控制法与日本的尺度单位建房方式不谋而合,通过对尺度单位的确立,完成庞大复杂的建筑尺寸设计。这也是我们当代空间设计时使用的“模块设计”方法,这样主次分明、高度有序的空间效果可以达到突出重点、扩大采光、四面通风的功能。主建筑与两侧的副建筑互为衬托和制约,构成视觉引导,使进入一进院正殿在建筑群中显得格外宏大,将视线聚焦在院落的中心。层层依托,层层套叠,形成极其繁复但主次有序的宫殿建筑群。

3.2 园林建筑带给空间设计的启示

中国的古典园林分为江南的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中国的造园艺术追求“天人合一”。如果说宫殿建筑在一种规制逻辑中,那么园林建筑就是在打破建筑与自然之间的界线,用各种方式来“分隔”,却又不完全“分隔”空间,园林之中没有了地位、权力和尊卑之分,只有“情趣”来自那千變万化的空间划分方法和空间营造手段。中国园林中大量运用原始自然的造景手段,通过借景、叠石、盆栽等营造一种理想生活的逸趣,山石间的小亭、草木间的弱径、大量的灰色融合区域。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并不像是一种建筑,更像是花园中的山石,融合在自然景色中,表现出一种诗情画意的视觉效果,表现出中国古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崇拜。

中国园林在平面布局上充分利用原有地形的特点,呈现出曲折、迂回、曲径通幽的空间效果,不同的建筑之间用不同形式的连廊相接,形成既相互独立又和谐统一的建筑整体。以苏州留园为例,留园的建筑特色在于它独特的连廊手法,闭合的封闭连廊形成曲径通幽的小空间,借此来突出园林的其他景观,经过抑扬之间的对比交替,让观者在进入园林之前增加了期待。多姿多彩的镂空花窗使景色互相渗透,迎合了人们喜欢追求意外之景的心理需求,再经过这段别致的长廊之后,看到园林景观,便会产生一种惊喜之情[6]。

园林可谓是中国最具情感表达的建筑群,虚实相生的建筑手法,融合了太多的生活感受和感情寄托,使园林成为表现中国文化最饱满的处所。园林带给人的不只是其本身描述的景致,更是“弦外之音,言外之象”,是造园人的心驰神往,是参观者的想象。空间设计也可以从苏州园林虚实交融的手法中获得启发,模糊掉的空间边界,通过借景、框景将展示内容互相渗透穿插,运用叠石、假山之类的虚景与展示实物相结合,带给参观者新的观览感受。

4 结语

中国的设计师生长在中国文化的这片沃土之上,古老的空间组合和现代的设计经验给空间设计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和趣味。

建筑乃人栖息之所,是伴随人生活的重要伙伴。建筑的发展体现了人类的生产智慧、审美取向、生活习惯,所以从传统建筑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祖先的精神逸趣、生活感受和创作成果。建筑从宏观上看展现了主流的审美、权力、地位,它体现出了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和哲学思考,它完全是人创造出来的艺术品,贯穿于生活和历史。但微观上,建筑也是服务于人的产品,它最终要精细到人的行为和人的感受。所以,中国古老的建筑对于空间的设计和整合方式反衬出中国人文社会的特点,它将无法言说的感受视觉化、空间化,让人行走其间才能体会什么是根植于本民族的情趣,那是一砖一瓦、一面墙、一片天。

对于中国古代建筑,我们既需要用科学的方式去研究,从同时期的文化背景、社会习俗去推论建筑形式形成的原因,从文化中寻求现代空间设计的出路,同时我们也需要领会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变形、提炼、概括,产生更加生动的现代美感。设计本身是一个不断回望和发展的过程,我们只有不停地审视自己、瞭望未来,才能找到传统文化和发展之间的共性与平衡,将中国的空间设计作出中国的气韵,达到情感共鸣,推动我国当代设计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大卫·克里尔.博物馆怀疑论[M].丁宁,译.江苏美术出版社,2014:15-16.

[2] 王璜生.第二届cafam双年展,无形的手——策展作为立场[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510-511.

[3] 詹和平.空间[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37-39.

[4]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三联书店,2011:55-56.

[5] 乔迅翔.基于设计视角的中国建筑史教学初探[C]. 2013年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2013:17-19.

[6] 杨果.苏州园林造园手法对博物馆展示的启发性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7:51-52.

作者简介:张海棠(1991—),女,江苏南京人,硕士,研究方向:空间展示设计。

猜你喜欢

展示空间空间设计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
展示空间设计中的情节策略
浅谈交互性展示空间
谈博物馆的展陈空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