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师生团队参与社区教育对社区治理的推动作用研究

2020-12-23鄢领胡文洁何皞伟蔡思懿

锦绣·中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社区治理社区教育新时代

鄢领 胡文洁 何皞伟 蔡思懿

摘要:社区是宏观社会最基本的映射,如何推进社区善治工作是目前社区建设的关键议题。现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伴随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活动与社区教育的联系也日渐紧密起来,大学生参与社区服务,使教育和治理良性结合,是实现大学生人际社会化、增强社区治理水平,同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社区教育;社区治理;高校师生团队

一、研究缘由

1.1新时代对社区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现下,中国社会主义业已迈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提出了“社会治理的制度建设、提高四化水平和加强四个体系建设。”社区治理即社会治理的缩影,是社会治理精细化的间接表现。基于现状和未来展望,新时代对社区治理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

(1)着重于多元化的社区服务和渐进式引领居民参与。

(2)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致力于居民与社区共同发展。

(3)整合社区各种信息资源,引入社区外部力量,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发展。

(4)积极探索社区治理方案,鼓励居民自主参与社区活动中,形成居民、社区一体化的良好局面。

1.2社区教育仍是社区治理的重要部分

中国的社区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至今仍是社区治理的有力路径之一,是提高居民精神素养、丰富居民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活动。其在促进居民间的信赖感以及对社区的认同感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当前,新时代下人们寻求不仅仅是吃饱穿暖,而是日趋增长的高质量物质生活需要以高水平及精神文化需要,对社区教育的期待也逐渐趋于“全能化”,对社区教育的内容体系要求也越来越丰富。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社区教育在社区治理下仍扮演着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

二、研究现状

2.2文献综述

2.2.1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社区教育起始于国家改革开放八十年代初期,各地方社区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的经验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参考并合理借鉴国外社区教育的经验,根据不同地域地区的实际情况考虑,进行试点并将社区教育发展起来。我国社区教育的相关研究与国外相比较晚,但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城市化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教育市场的需求增加,我国的社区教育发展逐步成熟。

通过各类搜索引擎以及相关文献、著作的查找,关于校地合作的社区儿童教育研究较少,多数为社区成人教育,说明我国在校地合作方面大学师生参与社区教育的研究不够全面。我国的学者认为,高校师生参与社区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学校各类资源,在社区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促进我国教育结构的完善。我国的相关研究得出我国社区教育的空白区域,高校与社区的合作形式较为单一,其中中小学生教育在社区教育中较缺乏,彼此之间的关联性较弱,体制机制等尚不成熟。21世纪国家愈发重视教育,本次课题研究中,西南石油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乐学派的实践研究,社区教育的发展则促进了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满足于当前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要求。

2.2.2研究评述

综上,校地合作的方式助力社区教育多元化,增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让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是社区建设的深厚基础,也是提高社区凝聚力、激发社区活力的根本所在。以西南石油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乐学派为例,根据此次实践研究发现,要提高社区教育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不仅要由社区协助发布信息,开展社区教育的活动,引导居民参与到社区教育活动中来,高校师生更应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形成社区内居民和谐互动的社会关系,让校地合作具有接纳性,促进新时代下社区教育的健康发展,形成多元化社区治理体系。

三、理论分析框架

自石大公管乐学派积极开展试验点实践以来,石大公管与地方进行密切的校地合作,极大地推动了社区教育的完善工作,促进了社区治理对有效治理途径的探索与发现。通过改革、创新、实验,本文提炼出一种可复制并推广的框架模式供各方参考。

3.1高校师生参与社区教育推动社区治理的总体框架模式

由于高校师生开展社区教育服务是在党的相关指示下进行的,故党的领导处于核心位置,起到引领社区教育的正确政治方向,凝聚各方力量的作用。而政府、社区、高校及社会组织的在党的领导下的密切配合实现了多方参与,通过构建治理平台,建设技术平台的方式,共同作用于社区教育,进而推动社区治理的发展,实现各方共赢的局面。

3.1.1促进多方参与,协调进行有效配合

高校师生开展社区教育服务不仅需要多方的积极参与,还需要协调各方工作,促使各方进行有效配合。

对于基层政府来说,教育部、民政相关部门、社区教育学院等应及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服务的开展提供有利的政策支持,积极组织高校參与社区教育,给予高校合理的资金支持,并在高校服务社区教育时实行指导协调与监督落实作用,对高校参与社区教育取得的一定成果进行激励。

对社区来说,社区应当积极配合各方开展社区教育活动。高校师生团体参与社区教育以促进社区治理这一方式既可以更大限度的提升社会参与度,完成多元参与社区治理的目标,还能凭借高校师生的创造力和积极性来激发社区活力,为社区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改变传统社区教育模式,拓展社区教育功能,创新社区教育形式,提升社区教育品质,为社区治理提供新思路,在某种程度上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

对高校来说,高校应该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完善内部结构,联合相关职能部门、科研机构与院系专业师生,由高校老师带队,专业学生组成系列团队,从学生实习、志愿服务、案例研究、科研课题、毕业论文等方面开展项目活动,整合高校、社区甚至社会资源,发挥高校的多项功能与优势,加快社区教育的前进脚步,推动社区治理的进一步发展。

3.1.2搭建相关平台,积极服务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的背后不可缺少的是相关平台的助力。因此,搭建相关平台以支持社区教育这一行动是不能缺失的。

第一是构建治理平台。采用分级治理的方法构建校区级社区教育治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街镇级社区教育治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和社区居委会下设社区教育专委会(公共服务委员会)。其中,校区级包含了区县级地方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高等学校、枢纽型研究组织、枢纽型社会组织;街镇级包含了街镇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大学院系、枢纽型研究组织项目主管、枢纽型社会组织项目主管;公共服务委员会包含了社区、大学专业教研室师生、研究组织代表、社会组织代表、居民代表。三级治理平台分层治理,级级相扣,促使政府、社区、高校以及社会组织的紧密联系在一起,相互配合,积极协调。

第二是建设技术平台。利用現代先进科技,采用互联网+社区教育的方式,通过需求发现、供给发现、供需对接、协调平衡、考核评价等方面,配合服务一体化模式,满足社区教育个性化与专业化需求,建立起具有综合性的信息技术平台,助力社区教育推广和社区治理完善工作。

3.2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推动社区治理

高校师生团体通过参与社区教育这一形式,以研究+实践的方式合理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利用高校师生的智力资源优势与人力资源数量优势,结合社区居民在知识文化素养、能力责任水平、精神层面追求等多方面需求与个性化需求,通过专业教师指导和学生备课、讲课等方式进一步形成组织化、团队化、项目化的师生服务系统,细致引导居民参与到社区相关活动,完成以人才服务、科研服务与文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教育服务,提升社区教育的质量,实现社区教育研究与社区教学服务一体化发展,推动社区治理的进步。高校通过师生参与社区教育推动社区治理这一举措为高校找到了实践地点,促进相关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全面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高校教学与科研水平,打造出特色品牌项目,建立起团队文化系统和教育品牌。双方形成双向互动,达成校地合作目标,相互合理利用资源,最终实现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赢。

四、创新路径探析

新时代背景下,把握加强社区治理的意义、策略和要求的同时,如何创新社区教育模式,丰富社区教育内容,使之能更好地服务和促进社区治理,也成为了我们急需思考的问题。面对当下的新形势,我们应该紧扣社区教育的形式、内容、平台和主体,从转变教学模式、拓展学习平台、动员多方参与等方面,积极探寻社区教育的创新策略,为缔造社区价值,实现社区治理创新,构建学习型社会,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4.1转变教学模式

4.1.1融入社区特色,服务社区发展

社区教育一方面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育提高社区成员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另一方面也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社区教育培育社区优秀文化,凝聚社区力量。因而,社区教育应当深入挖掘社区的特色,实现社区特色文化培育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深度融合。目前,有的社区学校已经成为撬动居民参与社区发展治理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支点,如成都大学大面街道依托社区附近的优质资源,打造了15分钟教育便民服务圈,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终身学习格局,走这不但是一条独具特色的社区教育发展路径,更是推进社区发展治理走向纵深的重要抓手。

4.1.2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居民的主观能动性

在传统的社区教育中,居民多处于被动状态。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多是由社区或教育工作者确定,居民则按照社区发布的教学安排被动接受教育服务。但往往造成教学效率低,教育成果不显著、居民积极性低等现象。新时代背景下,社区教育也应与时俱进,在教育过程中,也应该更强调居民的主导地位。教学内容、教育资源以及教育时间安排等要素 越来越像居民倾斜,提供真正满足居民需求的社区教育,充分发挥居民在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4.2拓展学习平台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微信、QQ等社交媒体平台也越来越受到居民的青睐。而这些发展迅速、日益活跃的社交媒体平台,也同时具备了为教育服务的良好条件。教育信息化是实现社区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丰富的教育服务,也是社区应该思考的问题。为此,社区应建设网络学习平台,鼓励居民合理利用平台分享学习资源,实时交流,及时反馈。同时,社区教育工作者也应通过网络平台引导居民就教学内容开展讨论,实现双向互动,激发居民的学习兴趣。

4.3动员多方参与

4.3.1政府参与,加以监管

社区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因而,政府应积极参与到社区教育中来,一方面为社区教育提供资金、技术等有效支持,推进社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政府也应该对社区教育加强监管,保证教育内容健康积极,教育资源公平惠及全体居民。

4.3.2校地合作,提供支持

各地高校作为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应当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参与到社区教育和社区治理中去。利用高校在教学资源、水平、经验方面的独特优势,保障社区教育质量,为社区教育发展提供支持。切实推进校地合作,双方携手并进合作共赢,真正实现地方支持高校发展,高校助推地方建设。

参考文献

[1]陈丽丽.浅析地方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必要性[J].科技风,2019(21):18.

[2]中国学术期刊网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重要作用,2014 https://wenku.baidu.com/view/59995420c5da50e2534d7f08.html

[3]卢艳敏,吕亚慈,董建梅,李会芬.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以衡水学院为例[N]高教高职研究,2014(87)

[4]张红霞.论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的实现[J].社会科学家,2019(02):152-155.

[5]黄艳.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问题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4(02):93-97.

[6]王佳宁,马国庭.基于志愿服务路径下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J].大众文艺,2020(10):208-209.

[7]徐远博.提升大学生志愿者社区服务能力的路径选择[J].学理论,2017(01):84-85+110.

[8]高丽,赵环,徐选国.大学生活共同体重塑与高校社区治理创新[J].青年探索,2019(01):84-93.

[9]毛丽萍.城市化视角下社区教育的认识重构和发展再思[J].教育评论,2015(12):39-43.

[10]杨雪松,赵彦,李勇.地方高校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机制及路径探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21(01):106-109.

[11]石瑞宝.高校“党建进社区”管理模式的新探索[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20,36(02):110-114.

作者简介:

鄢领(2000年7月),女,汉族。四川简阳人。本科生 西南石油大学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胡文洁(1999年11月),女,汉族。四川泸州人。本科生 西南石油大学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何皞伟(1998年8月),男,汉族。四川眉山人。本科生 西南石油大学 研究方向:新能源与材料

蔡思懿(2000年11月),女,汉族,四川成都人。本科生 西南石油大学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猜你喜欢

社区治理社区教育新时代
数字化阅读:社区教育的创新
依托社区学习共同体推进社区治理的路径研究
台北市社区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启示
论高等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互动合作
少年儿童社区教育的对策分析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心理建设:社区治理新方向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