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直接就业效应分析

2020-12-22郭富红刘万振

价值工程 2020年33期
关键词:利税生产性辽宁

郭富红;刘万振

(①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大连116600;②Fidelity(大连)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大连116023)

0 引言

现有文献认为服务业的发展拉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带来就业的增加,而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日益明显。2007年3 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到2020 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就业容量增加,服务业结构向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性质包括融合性、关联性、知识性、创新性特点(金春云2016),这些性质决定生产性服务业一方面通过自身发展直接促进就业增加,另一方面通过与其他产业、主要是制造业的互动融合发展以及产业部门间的前向与后向关联,间接促进就业增长。辽宁作为重工业基地,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对其他部门的关联效应和波动效应,是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然举措。

1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直接就业效应测算

本文采用就业弹性的方法对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就业效应进行衡量。就业弹性是指某一时期就业人员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间的比值。其公式是:

就业的弹性数值越大,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增长的效果越大;若就业弹性数值越小,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效果越小。因此发展就业弹性高的行业非线性能够吸纳更多的人就业,解决就业问题。

与式(1)比,非线性模型(赵建国2003)可以计算出连续几年时间行业的总体就业弹性,公式如下:

对式(2)两边取对数可得:

式(3)中Li表示各行业的就业量,Yi表示各行业的实际产值(消除物价影响),α 表示就业弹性,A 表示常数项,μ 表示误差项。

式(3)中所用数据主要来源于辽宁历年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2019》。首先,选择1978-2019 年的数据分别测算辽宁及全国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以1978 年为基期消除GDP 中物价上涨的因素;其次,由于统计年鉴中生产性服务业分行业GDP 项与分行业在岗职工人数项的统计口径存在差异及数据可得性,对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弹性测算的年份为2006-2019 年,并以2006 年为基期消除GDP 中物价上涨的因素,以测算生产性服务业分行业的部分就业弹性,采取广义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回归。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计算结果如表1 所示。

依据表1 可知,辽宁省第三产业就业弹性是0.29,表明第三产业每增长1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增长0.29 个百分点,高于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说明辽宁服务业的直接就业效应较强,即服务业促进就业增长的作用最强。而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就业弹性存在差别,金融业的就业弹性最高,弹性值为0.34,说明随着辽宁省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发展,金融业拉动就业的作用增强,事实上,金融行业近年发展速度快,就业水平逐年上升,但是缺乏高端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就业的壁垒,影响到就业弹性系数。批发零售业就业弹性值不高,主要原因在于互联网技术使该行业生产总值增加,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吸纳的就业人数减少,直接就业效应较弱。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006-2019 生产总值整体呈现高增长趋势,但是该年度内就业增加并不显著。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与直接就业效应较弱,一方面因为该行业属于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生产服务业,导致就业人员进入门槛较高,或者行业生产效率较高,另一方面原因是该行业还基本处于行业垄断经营的状态,国有单位比重较大,市场化程度不高,如表2 所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中,其他经济单位在岗职工人数占该行业总人数的比重为44%,各行业的国有单位比重越高,其对就业的吸纳能力越弱(曾世宏马铭2013)[3]。因此,上述行业应逐步放松规制,制定行业竞争政策,引入多元化的投资机制,促成市场多元化的竞争格局。

表1 辽宁三次产业就业弹性测算结果

表2 2019 年末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分行业其他经济单位在岗职工人数占在岗总人数比重

2 生产性服务业就业潜力分析

成本利税率是反映行业效率的一种指标,在完善的市场机制下,资源总会流向成本利税率高的行业,因而该行业成为发展空间较大的行业,其也是间接反映行业就业潜力的指标。成本利税率高,表明劳动力资源流向的趋势,该行业就业吸纳空间大。利用辽宁省2012 投入产出数据计算结果如表3 所示。

表3 辽宁产业/行业成本利税率一览

根据表3,成本利税率指标排名前五位分别是以下行业:批发和零售(33.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31.9%)、房地产业(31.6%)、金融业(28.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5.1%),生产性服务业占80%,并且该生产性服务业不属于垄断行业。成本利税率高表明上述行业效率较高,发展空间和吸纳就业的潜力较大,在今后应作为重点予以扶持以便提高行业吸纳就业的水平。

3 结论与对策

辽宁三次产业就业弹性系数比较,第三产业就业弹性最高,说明辽宁服务业的直接就业效应较强。而就生产性服务业内部三大行业而言,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行业生产总值增长拉动就业的直接效应较好,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因为无法获得辽宁生产性服务业与非生产性服务业全部分行业生产总值数据,未对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分行业就业弹性值进行测算。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辽宁省首先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促进第二产业提质增效,其次依托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推进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与批发和零售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加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着力破除影响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体制障碍,吸引高端专业人才,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高端化发展,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协同发展与创新,充分挖掘生产性服务业带动地区就业的能力和效率,从整体上提高辽宁省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

猜你喜欢

利税生产性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辽宁舰
股利税改革、财务杠杆与股权资本成本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沈阳市装备制造业的作用分析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浅析
公允价值的应用对企业利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