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过程”中推理

2020-12-21张琴

关键词:推理能力过程

张琴

摘要:推理能力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把推理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学生数学学习的各个阶段。具体来说,可以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发展归纳推理能力,在知识的联系过程中发展类比推理能力,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发展演绎推理能力。

关键词:推理能力 知识形成 知识联系 知识应用

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推理能力”作为核心概念之一。

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和确定的规则(包括运算的定义、法则、顺序等)出发,按照逻辑推理的法则证明和计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两种推理的功能相辅相成:合情推理用于探索思路,发现结论;演绎推理用于证明结论。

推理能力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而,教学中,教师要把培养推理能力渗透到学生数学学习的各個阶段,应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联系过程、应用过程,从而提高推理能力。

一、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发展归纳推理能力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和一般化的特征,它通常(或者说最初)来源(形成)于具体的、特殊的事实或现象。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特殊的事实或现象进行分析和抽象,去除其物理的、非本质的属性,揭示其数学的、本质的属性,即数和形方面的一般规律。而这一知识形成的过程,是学生思维从具体走向抽象、从特殊走向一般的过程,也是其归纳推理能力发展的过程。

例如,教学“小数的认识”,教师引导学生从具体、特殊的例子入手,经过有层次的、有梯度的归纳与提升,获得抽象的、一般的数学知识——

师如果用一个长方形表示1元,那么怎么表示0.1元呢?

生把长方形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就是0.1元。

师(出示图1)看到这个图,你还能想到什么数?

图1

生我还想到了1/10。

生我发现1/10元=0.1元。

师如果涂其中的3份呢,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式子?

生3/10元=0.3元。

师如果涂其中的9份呢?

生9/10元=0.9元。

师观察这三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十分之几元都可以写成零点几元。

师如果把这个长方形压缩,这就好像一把——

生尺子。

师你能在这把尺子上画一画,写出像前面一样的式子吗?

生1/10米=0.1米。

生5/10米=0.5米。

……

师由这几道算式,你又有怎样的发现?

生十分之几米都可以写成零点几米。

师再把这个长方形压缩,发现什么了?

生一条线段。

师如果把这条线段也平均分成10份,你想表示怎样的算式,又能发现什么?

生1/10=0.1,2/10=0.2,4/10=0.4,…,我发现,十分之几都可以写成零点几。

上述教学中,有三个层次的归纳。前两个层次是借助生活情境对十分之几元可以写成零点几元、十分之几米可以写成零点几米的归纳;不同的是,相对而言,第二层次比第一层次更具一般性,第一层次中的数是离散的,第二层次中的数是连续的。第三层次则是对前两个层次归纳的“再抽象”,即去除量的特征,进一步聚焦数,这种归纳真正抵达了“数学的高度”。

二、在知识的联系过程中发展类比推理能力

不同领域的数学内容之间往往也会有内在的关联。因此,教师不能通过“切片”的方式机械地教学,而要关注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比较和联想,完善认知结构。而这一知识联系的过程,是学生思维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过程,也即类比推理能力发展的过程。

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知识间的联系,展开类比推理——

师我们怎么通过图形的运动得到一个圆柱和圆锥呢?

生以长方形的任意一条边为轴,旋转一周就可以得到一个圆柱,以直角三角形的任意一条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就可以得到一个圆锥。

生如果以长为轴旋转,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分别等于长方形的宽和长;如果以宽为轴旋转,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分别等于长方形的长和宽。

师考虑得真细致!

生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分别等于三角形的底和高。

师这里有一个长方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你有什么发现?

生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等于直角三角形的高和底。

师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生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面积的1/2。

师(分别以长方形的长和直角三角形的高为轴旋转得到圆柱和圆锥)想一想,圆柱和圆锥之间有什么联系?

生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

师猜想一下,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有怎样的关系?

生我觉得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1/2。

生我觉得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1/3。

生我觉得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1/4。

……

师到底是多少,我们不妨用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来做个实验。

(学生用手中的材料做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教学“圆锥的体积”,教师通常会直接提供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让学生进行倒沙或倒水的实验,最终得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因此,对于用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做实验,学生往往会有“从帽子里跑出一个兔子”一般的惊奇感。上述教学中,教师很好地运用了知识间的联系,发展了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从圆柱与长方形、圆锥与三角形的关系出发,由长方形面积和三角形面积的关系,类比推理圆柱体积和圆锥体积的关系。这样,自然、合理地引入了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实验。

三、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发展演绎推理能力

知识应用是利用知识(概念、定理、等式等)解决问题的过程。显然,这一过程通常是从抽象走向具体、从一般走向特殊的演绎推理过程。一方面,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可以设置判断题、说理题、探究题、证明题等,引导学生利用演绎推理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演绎推理的方法,不仅要言之有据,还要言之有理,进而言之有序。

虽然小学数学并不强调演绎推理,但是在很多内容的教学中都可以设置演绎推理的相关问题。

例如,教学“3的倍数特征”,教师可设置这样一道题目:举例想一想,连续三个偶数的和是几的倍数?为什么?学生不仅能举出“2+4+6=12,是3的倍数;98+100+102=300,也是3的倍数”这样的例子,归纳得到结论,而且能开展演绎推理的证明:假设中间数为a,则另外两数分别为a-2、a+2,三个数的和是a-2+a+a+2=3a,显然,3a是3的倍数。

再如,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师可设置这样一道题: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40厘米,较长边是较短边的2倍,它的腰和底分别是多少厘米?此题符合条件的答案只有一种,但是有学生给出了“腰是10厘米,底是20厘米”的错误答案,于是其他学生反驳:因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而10+10=20,两边之和不大于第三边,所以这三条边不能围成三角形,这个答案错误。这就是非常典型的演绎推理。

又如,教学“平均数”,教师可设置这样一道题:小明班数学考试的平均分是92,小华班数学考试的平均分是90,小明的分数一定比小华高吗?请说明理由。充分思考后,学生这样表达:小明班数学考试的平均分是92,小明的分数有可能比92低,比如82;小华班数学考试的平均分是90,小华的分数有可能比90高,比如100,按照这样的假设,小明的分数就比小华低。这其实就是从平均数定义出发的一种演绎推理——尽管不那么严谨。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数学学习的三个阶段与三种推理形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不绝对,有时甚至是为了叙述的方便。事实上,在数学学习的各个阶段,各种推理形式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表现出综合性和交替性。

猜你喜欢

推理能力过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推理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试析初中数学推理能力培养
基于推理能力培养的“进位加法”教学实践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雪花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