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入境:沉浸课堂的理想之态

2020-12-21蒋兴超

关键词:入境

蒋兴超

摘要:文学文本常有二境——因景而创的情境与作者的心境,这也是课堂教学的两重大门。入此二境,课堂才丰厚、有生机。入境,是沉浸课堂的理想之态。以《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实录为例,试谈深度沉浸情境与深入抵达心境的路径。

关键词:《记承天寺夜游》 入境 沉浸

一、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齐声诵读《题西林壁》。

(学生齐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生(齐)苏轼。

师能向大家介绍你所了解的苏轼吗?一句话、一个短语或一个词都行。

生唐宋八大家之一。

生他是美食家,东坡肉是他发明的。

师除了东坡肉,还有东坡汤、东坡鱼、东坡豆腐、烤生蚝……都和他有关。

生他的词被称为豪放词。

生他对书法、绘画都有研究。

师不光有研究,还颇为精通。他和米芾、黄庭坚、蔡襄并称为“北宋书法四家”。

生他被贬多次,到过很多地方,但他乐观、豁达。

生他对佛家和道家也很有研究。

师他更是儒家士大夫的典范,是儒、道、释三家的集大成者。苏东坡是中国文坛的千古奇人,博学多能,才华横溢!今天,我们一同学习他的千古名篇——《记承天寺夜游》。

(板书: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二)自主发现

师哪位同学能为大家朗读课文?

(一个学生举手朗读。读毕,众生鼓掌。)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读音和停顿的问题?

(众生摇头。)

师不光读音和停顿准确,声音也好听,还很有感情。

师请大家齐声诵读课文,要求字音准确、停顿恰当、声音响亮。

(学生集体诵读。)

师读得很好!现在请大家结合注释,自由朗读,把不懂的、有疑问的字词圈出来,可以和同学交流。

(学生自由朗读,交流讨论。)

师有不懂的字词吗?

生“欣然起行”的“起行”是什么意思?

师谁来回答?

生起身,行走。

师正确。还有吗?

生“庭下如积水空明”中的“庭下”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庭院里的意思。

师很好。还有疑问吗?

生“藻荇交横”的“交横”是什么意思?

生交错纵横。

师看来大家掌握得很好!学习文言文,积累文言字词非常重要,大家平时要注意积累。下面带着你对文章的理解,再次朗读课文。

(学生集体诵读,声音洪亮。)

(三)想象入境

师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吗?

生苏轼去找张怀民,看承天寺的景色。

师人物清楚了,地点也有了,“看承天寺的景色”表述欠准确,能重新表述一下吗?

生看承天寺的月色。

师其实一个词就可以概括你的话,能找到吗?

生赏月。

师非常好,赏月!不过你漏了一个关键的内容,联系题目能发现吗?

生哦!游承天寺。

师把这些信息综合起来,再重新组织你的语言。

生苏轼和张怀民夜游承天寺,一同赏月。

师顺畅了很多!夜游的具体时间是——

生(齊)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师农历的十月十二日,大概是阳历的什么时候?

生应该是十一月中旬吧?

师是的,阳历十一月中旬,和我们现在所处的时节差不多,已是初冬时节,天气已寒。然而,这并不能挡住苏轼夜游的心,是什么让他有如此雅兴?

生月亮。

师文中哪句话点明了原因?

生(齐)月色入户。

师都是月亮惹的祸。看来,那天晚上的月光的确与众不同,文中的哪句话是具体描写月光的?

生(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师曾有人这样评价这句话:“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你认为评价得如何?

生我觉得评价得很好。

师怎么好?你能具体说说吗?

生积水清澈透明,像洁白的月光。

师“如”是什么意思?

生好像。

师“如积水空明”,连在一起呢?

生就是像积水一样清澈透明。哦!我想起来了,应该是月光像积水。

(众生笑。)

师那本体和喻体分别是?

生本体是月光,喻体是积水。

师这句话中只有一个比喻吗?

生还有一个。把竹柏的影子比作水中藻、荇,本体是竹柏的影子,喻体是藻、荇。

师说得很好!连用了两个比喻,出现“月”字了吗?

生没有。

师没有出现一个“月”字,可整句都在写月,这正是“不著一字”。但我们还没有感受到“尽得风流”。

(学生沉思。)

师如果我把原句稍加改动,大家看改得怎么样?

(PPT出示原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改文:庭下月光如积水空明,竹柏影似水中藻、荇交横。)

生老师改得不怎么样,还是原文好。(众生笑)你看,前半句加了“月光”就太直白了,缺少了想象的空间;后半句顺序颠倒了,没有原来好。

师什么顺序颠倒了?

生本体和喻体的顺序颠倒了。

师效果有何不同?

生恍然大悟的感觉没有了。

师哪个字最能看出来?

生盖。

师你能为大家读一下这句话吗?

(学生读“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师语速再慢一点,“盖”字的音再拉长一点,试试看。

(学生放慢速度,“盖”字拖长音读。)

师“盖”字的音拖长了,感觉有何不同?

生感觉更顺了一些。

生能表现苏轼的顿悟。

师顿悟到什么?

生就是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哦,那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啊!

师这到底是怎样一幅景象,居然让苏轼忘怀了自我,沉醉不已?我来读这句话,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体会。

师“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教师读,语速慢,拉长“盖”字音。)

师请大家睁开眼睛,能说说刚才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吗?

生我仿佛看到了月光照在了庭院里,藻、荇生长在水里,再回头一看,才发现那是树的影子。

师描述得不错,我要纠正一点,不是树的影子,而是——

生竹柏的影子。

师我再读一次,大家闭眼体会,这次有个要求——试着把自己放在那晚的月色里,充分展开想象。请大家再次闭上眼睛。

(教师再读,语速慢,声音轻,“盖”字音拖得更长。)

师请大家睁开眼睛。试着加入自己的想象和修饰语,描绘你所感受到的画面。哪位同学来试试?

生月光洒在庭院里,庭院里好像有一层水波,风儿吹过,荡起阵阵涟漪。“我”望着这景象不禁心驰神往,再仔细看去,发现水里有很多藻、荇交织,“我”深深沉醉在如真似幻的景色里,不经意地回头,才发现这水里的藻、荇竟是竹柏的影子啊!心里不觉有些失望。

师一个美丽的误会!月色如在眼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师请大家共同朗读这句话,体会那如真似幻的美妙月色。

(学生齐声诵读。)

(四)深度进入

师如此美妙的月色,让苏轼沉醉不已,有人和他同醉吗?

生(齐声)张怀民。

师志趣相投者,知音也。张怀民是苏轼的知音吗?

生(齐声)是。

师从哪里能看出来?

生从“遂”字能看出来,苏轼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张怀民,说明他俩的关系很好。

师嗯,不假思索。

生“怀民亦未寝”,“亦”说明张怀民也没有睡,像约定好的一样。

师心有灵犀。

生“相与步于中庭”,苏轼找到张怀民后便一起到庭院中散步,说明两个人很默契。

师他们俩不但心灵相通,还有共同的人生经历,知道是什么吗?

生注释里说两个人都有被贬的经历。

师是的,你读很仔细。其实张怀民还是苏轼的老友。

(PPT出示:张怀民,苏轼的老友,元丰六年被贬黄州,寓居承天寺,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荡,绝不挂怀于贬谪之事。苏轼称赞他“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品格自高”。)

师夜虽寒,承天寺虽偏远,可有知音共赏明月,真好!文中的哪个词最能表达苏轼此时的心情?

生欣然。

师什么心情?

生高兴,开心。

师(板书:欣喜)请大家朗读课文,试着体会苏轼有知音共赏美妙月色的欣喜之情。

(学生齐声诵读。)

(五)深度共情

师苏轼夜游承天寺,和知音共賞美景,仅仅表达了欣喜之情吗?

生还有苦闷、悲伤。

师(板书:苦闷、悲伤)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注释里说“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

师从注释里找到了佐证。其实,苏轼当时被贬的经历远比注释里说得悲惨。大家请看——

[PPT出示:元丰二年,苏轼以诽谤嘲讽新政的罪名被捕入狱;九死一生后,苏轼以犯官身份被贬黄州,无薪俸;元丰三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有职无权的闲官);元丰四年,自己开荒种地。]

师“乌台诗案”给苏轼的身体、心理和精神都带来了重创,苦闷、悲伤之情可想而知。你们能从文章里找到苦闷、悲伤的依据吗?

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从苏轼说自己是“闲人”就能看出来。

师“闲”是什么意思?

生空闲。

师换一个词会更合适。

生清闲。

师(板书:清闲)很好!文中什么地方能看出苏轼清闲?

生“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如果很忙,哪有时间去赏月?

师是啊,公务繁忙的人哪有时间赏月!

生从苏轼夜里去找张怀民赏月这件事就能看出来他很清闲。

师是的,入夜便解衣欲睡;月色入户便去承天寺寻张怀民,清闲可见一斑。我们从“闲人”也品出了苏轼苦闷、悲伤的心情。除了欣喜、苦闷和悲伤,你还能读出他怎样的心情?

生我还读出了苏轼的自豪。

师自豪,哪里有?

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意思就是,哪里都有美好的月色,哪里都有竹柏的影子,只有我们两个闲人能欣赏到,别人欣赏不了。

师你怎么理解“闲人”?

生就是清闲的人。

师清闲的人,就一定能欣赏得了这美妙的月色吗?如你所言,月色哪里都有啊,但往往缺少什么?

生雅兴。

师所以,“闲人”就是?

生有闲情雅致的人。

师(板书:闲情雅致)闲情雅致可不是人人都有,自豪之情溢满心间。(板书:自豪)你还能读出什么感情?

生乐观、洒脱。

师(板书:乐观、洒脱)怎么感受到的?

生苏轼被贬黄州,差点丧命,“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还找好友一起赏月,这不正是乐观、洒脱的表现吗?还有,最后的抒情句,其实是说这样美的月色你们都欣赏不了,只有我和张怀民这样心胸坦荡、有闲情雅致的人才能欣赏,这也是乐观、洒脱的表现。

(学生鼓掌。)

师说得真好!苏轼被贬黄州后,在郡城旧营地东面的坡地开荒种地,他为这块坡地取名“东坡”,自己就成了——

生(齐)东坡居士。

师东坡居士自己种菜、做菜,自创“东坡肉”“东坡汤”,自得其乐!他在《临皋闲题》中这样说——

(PPT出示: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师苏轼认为“闲人”才是无主江山的真正主人,多少佳景名胜都被“忙人”匆匆错过。他被贬黄州,只是个有名无实的闲官,有仕途失意的苦闷之情,有壮志难酬的无奈之情,有皎洁月光带来的欣喜之情,亦有不被眼前悲苦所累的乐观洒脱之情!请大家朗读这五味杂陈的句子——“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学生齐声诵读。)

(六)课堂小结

师苏轼一生几度沉浮,但他说“此心安处是吾乡”。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这样称赞苏东坡——

(PPT出示:他恨邪恶之事,对邪恶之人并不记挂心中。因为恨别人,是自己无能的表现。他身上元气淋漓,朗然刚正,悠游坦荡自在。他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学生读。)

师被贬黄州,遭遇劫难,苏轼以豁达之心看人生起伏,以闲适之心待世间万物。何等豁达,何等洒脱!这也许正是人们千百年来喜爱东坡居士的缘由吧。无论我们未来的生活有多少泥泞坎坷,愿每位同学都能如苏轼一般乐观、洒脱!让我们怀着对东坡居士的崇敬之情,再一次大声朗读课文,体会其中五味杂陈的情感。

(学生齐声朗诵课文。)

师推荐大家阅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走进苏东坡丰厚的人生。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这位博学多能的千古奇人。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二、教学思考

一篇《记承天寺夜游》,短短85字,内容却极其丰厚。浓郁到化不开的情,让人欲说还休。一堂课,想深度抵达,绝非易事。浅层的境,是那晚的月色;深處的境,是作者的心。入境,才是沉浸课堂的理想之态。这是课堂的必经之道,绕不开。

(一)驻足情境:叩开课堂的第一重门

先从浅处入,这是理所当然的选择。然而,文本只有一句话——“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文简意丰,言少境阔。我深知它是课堂的第一重门,浸入不了那晚的月色,课堂注定失败。回到语言里,驻足,品读,眺望,联想,回味,沉浸……成了必做、深修的功课。

1.先说言语密码。

东坡是造境的高手。“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初冬时节,已“解衣欲睡”,又“欣然起行”,从郊外步行至承天寺,只因那晚月色太美。朦胧、神秘,吊你胃口。不容你细想,直接拖你进入梦境。如真似幻,幡然才醒,这是两个比喻、一处留白、一个倒序的功劳;简单、朴素、高效、直达人心,这是东坡言语的魅力。

2.继而谈言语浸润。

东坡的语言,非常有浸润性。“庭下如积水空明”,省去本体,直奔喻体而去,人便化在了境中;“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承上境,再直奔喻体,进入境中之境,人就深融在了境里。两次入境后,话锋猛然一转,让你从幻境中恋恋不舍地醒来。浸润性的语言,入侵性强又悄无声息,让人束手就擒。

3.再说情境进入。

从文本解读到课堂入境,是质的飞越,需迈过多个台阶。入境,成了课堂教学的关键,否则课堂只能在表面滑行。要想入境,还得回到言语里,非得在言语里驻足、漫溯、沉浸不可。

言语沉浸之一:目光聚焦。我尝试先把学生的目光引向那晚的月色,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好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大概是阳历十一月中旬,已是初冬时节,天气已寒,却并不能挡住东坡夜游的心,为什么?学生的目光第一次聚焦月色。

言语沉浸之二:自主发现。目光聚焦月色后,我便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评价吸引学生自主发现与探寻。学生容易发现比喻,容易说清“不著一字”,但很难讲明“尽得风流”。通过改句和对比,学生发现了言语浸润的关键——留白和倒序,快速入境的门径找到了,也就能领悟言语的妙处了。

言语沉浸之三:想象入境。领悟,远未达到沉浸的要求,还需再往情境的深处走。我尝试通过朗读引导学生体会境之曼妙。学生读,注意“盖”,他们便有恍然大悟的入境之感;我来读,让学生闭眼想象,尝试联想、沉浸,他们便能有在境的感触;我再读,学生扮演角色入境想象,加入修饰语和感受尝试绘境,自然会有身临其境的触动。

(二)抵达心境:开启课堂第二重门

叩开了入境第一重门,还需再开启第二重门——那晚东坡的心境,否则只能半途而废。而那晚的心境,因如水的月色、东坡的才华、宦海的沉浮、跌宕的人生而五味杂陈,悲喜交加,酸楚、淡然、豁达、自豪、辽阔、高远……让人欲说还休。

那晚的心境,非有跌宕的人生不能品,非有丰厚的阅历不能察。执教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能体会多少,能走进多深?我不得而知。文本和学情之间,有时只隔一座山、一道水,有时隔几重山、几道水,有时隔的甚至是千山万水。一堂课,远远无法穿越浩茫的大海,我只有每一桨都奋然有力,心朝彼岸。

第一重门开启后,知音共赏明月的欣喜之情,可深切感知。我顺势抛出了“苏轼夜游承天寺,和知音共赏美景,仅仅表达了欣喜之情吗?”这一设问,指引学生纷纷将目光投向文末的抒情句——当然,绕不开“闲人”二字。对“闲”的理解不同,感怀到的东坡的心境、情感亦不同。

方向、路径之一:闲——清闲——苦闷,伤悲,惆怅,无奈……

方向、路径之二:闲——闲情雅致——乐观,豁达,自得,自豪,洒脱……

由粗浅感知,到深度进入,悄然、低位地俯就,是抵达心境的良途。载体,离不开文本和精当的助读材料。

以“苦闷”为例。学生解读时习惯于搬“外援”——东坡被贬,以此证明其心情苦闷。但被贬黄州、遭受厄运的史实,学生说不太清,而课堂又不容展开详述,因此,精选几个重要的人生节点,便很重要。从元丰二年的“乌台诗案”九死一生,到元丰三年的有职无权,再到元丰四年的开荒种地,东坡的心境也随节点事件一层层漾开。但这只是文本外的感知。文本里,有凭证吗?入夜,解衣欲睡;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清闲可见一斑,无聊、苦闷的心境亦可想而知。由外而内,于文本与东坡的心境间来回穿梭、触摸、体味,不知不觉间完成了角色换位。

情境难穿,心境难抵。入此二境,便叩开了课堂的两重大门。由此,我有了一点心得:入境,乃沉浸课堂的理想之态。

猜你喜欢

入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警查證截獲非法再入境男
非法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