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棕榈仁粕玉米芯栽培平菇及其菌糠饲喂黄粉虫初探

2020-12-21崔海洋邢单润郭洪丹何弯弯吉志新孙伟明

食用菌 2020年6期
关键词:黄粉虫棕榈平菇

崔海洋 邢单润 郭洪丹 何弯弯 吉志新 孙伟明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河北秦皇岛066600)

棕榈仁粕是油棕棕果榨取棕榈油后的副产品,为棕褐色颗粒,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盛产于东南亚地区[1-2]。据美国农业部(USDA)统计,自2016 年起,全球棕榈仁粕产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19年度总产量达到1 037万t,具有价格低,质量好的特点[3-5]。我国通常利用棕榈仁粕代替10%~30%玉米、豆粕、麸皮,配制单胃动物[6-8]、反刍动物[9-10]、水产动物[11-12]等经济动物的饲料[13]。任海霞等[14]用棕榈副产品配制杏鲍菇培养料的配方及其制作方法申请了专利,但目前还未见栽培平菇的相关研究报道。平菇是我国第三大栽培食用菌品种,对棉籽壳、木屑、麸皮等主要栽培原料需求量较大,导致其价格居高不下[15]。平菇菌糠中含有丰富的菌体蛋白等营养物质,可进一步开发成动物饲料[16-17]。何勇等[18]156研究表明,利用平菇菌糠可饲喂黄粉虫。试验以成本低廉的棕榈仁粕、玉米芯为主料代替棉籽壳、麸皮栽培平菇,并评价其菌糠饲料饲喂黄粉虫的效果,以期为降低栽培平菇及饲养黄粉虫的成本,同时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平菇菌种:“平菇高温908”二级菌种,由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食用菌研发中心提供。

黄粉虫:由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提供,为连续自交20代黄粉虫,以全麸皮饲喂,添加同等量的土豆或白菜为辅助饲料,分别饲养至3龄、6龄,获得供试虫。

1.2 试验方法

1.2.1 棕榈仁粕栽培平菇配方试验

1.2.1.1 试验配方

试验设计4 个配方,每个配方3 个重复,每个重复10袋。各试验配方如表1。

表1 棕榈仁粕栽培平菇供试配方 单位:%单

1.2.1.2 培养料配制

按照表1 称取各种原料混合均匀后加水拌匀,培养料含水量为65%。将拌好培养料装入17 cm×(34~35)cm×0.005 cm 聚丙烯塑料袋,两端系口,每袋 装 湿 料 1 000 g。 料 袋 126 ℃ 、0.15 MPa,灭 菌2.5 h,冷却至25 ℃后接种。

1.2.1.3 接种与菌丝培养

灭菌后培养料袋移至超净工作台,紫外线杀菌30 min 后,接入平菇菌种。接种后培养料袋移至已消毒处理的培养室培养架上,温度22~25 ℃,空气相对湿度60%~65%,暗培养至菌丝长满袋,再培养5 d后进入出菇管理。这期间保持培养室内环境清洁,通风良好,并且定期检查和处理污染菌袋。

1.2.1.4 出菇管理及采收

菌丝后熟培养结束后,移入温室大棚,进入出菇管理。当袋口料面出现“黄水”时,及时增加光照,喷雾增湿,同时降低温度,拉大温差,加强通风,促进平菇原基形成。出菇期保持温室大棚内温度22~25 ℃,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加强通风换气,CO2浓度小于0.1%,维持光照强度在200~400 lx,子实体七八分成熟时采收。

1.2.1.5 考察内容

观察供试配方菌丝长势(菌丝疏密度、洁白度、粗细度),发菌时间;测定计算菌丝生长速度,统计污染率,第一潮菇产量,生物转化率。菌丝体生长速度测定参考李月梅等[19]方法,生物转化率=(子实体鲜重/培养料干重)×100%。

1.2.2 黄粉虫饲养

1.2.2.1 饲养方法

(1)采收完第一潮平菇后菌棒,去除塑料袋,粉碎,60 ℃烘干至含水量15%,过5 目网筛,制备成饲喂黄粉虫的菌糠饲料。

(2)用常规饲料、常规菌糠、棕榈仁粕菌糠分别饲喂大小基本一致、健康无病的3龄、6龄期黄粉虫幼虫。每个处理3 个重复,3 龄幼虫每个重复100 头/瓶,6龄幼虫每个重复50头/瓶。

称量各处理幼虫初重。黄粉虫常规饲料为全麸皮(含水量15%,对照组),常规菌糠(配方1)栽培平菇后菌糠(菌糠对照组),棕榈仁粕菌糠(配方3)栽培平菇后菌糠(试验组)。将黄粉虫分别放入250 mL 的锥形瓶中,3 龄幼虫的每个锥形瓶中加入3 g 饲料,饲养60 d;6 龄幼虫的每个锥形瓶中加入5 g饲料,饲养30 d。

1.2.2.2 饲养条件

温度24~27 ℃,空气相对湿度60%~70%,弱光。黄粉虫饲养期间,及时添加与初始饲料相同质量的饲料。每隔4 d 添加同等量的土豆或白菜作为辅助饲料,每隔7 d 用60 目网筛筛1 次虫粪,及时清除黄粉虫的蜕皮、死亡幼虫。

1.2.2.3 考察内容

称量并统计每个处理的黄粉虫在试验开始时的总重、试验结束后的总重,饲料消耗量,计算幼虫死亡率。

增重率=(末重-初重)/初重×100%

死亡率=试验虫死亡数/试验虫数×100%

饲料系数=饲料消耗量/(末重+死亡虫重-初重)。

1.2.3 数据处理

采用软件DPS 7.05 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Duncan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棕榈仁粕栽培平菇配方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见表2。由表2 可见,配方3 平菇菌丝长势好,生长速度快,发菌时间短,污染率低,第一潮菇产量及生物转化率显著高于配方2、配方4;配方3 与配方1 相比,菌丝生长无显著性差异,而第一潮菇产量及生物转化率,配方3显著高于配方1。由此可见,以棕榈仁粕、玉米芯为主料栽培平菇,配方3(玉米芯79%,棕榈仁粕20%,石膏1%,料含水量65%)是试验最优配方。

表2 棕榈仁粕栽培平菇配方试验结果

2.2 棕榈仁粕栽培平菇后菌糠饲养黄粉虫结果

由表3 可见,常规菌糠与棕榈仁粕菌糠饲养3龄黄粉虫,增重率、死亡率没有显著性差异,但都达不到常规饲料增重率、饲料系数,且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单一棕榈仁粕菌糠饲养3龄黄粉虫,不能达到常规饲料的效果。

常规菌糠与棕榈仁粕菌糠饲养6 龄黄粉虫,黄粉虫增重率、死亡率、饲料系数没有显著性差异,与常规饲料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单一棕榈仁粕菌糠饲养6 龄黄粉虫与常规饲料效果相当,可以作为6龄黄粉虫饲料。

表3 棕榈仁粕栽培平菇后菌糠饲养黄粉虫结果

3 小结与讨论

配方试验结果表明,配方3(玉米芯79%,棕榈仁粕20%,石膏1%,料含水量65%)栽培平菇效果最佳,菌丝长势好,污染率仅为3.33%,第一潮菇的生物转化率高达30.40%,高于冯小飞等[20]、宋爽等[21]试验结果。用采收第一潮平菇后的配方1 菌糠(常规)、配方3 菌糠(棕榈仁粕)、常规饲料分别饲喂3龄、6 龄黄粉虫,其中棕榈仁粕菌糠(配方3)饲喂6龄黄粉虫的死亡率及饲料系数与常规饲料相当。

王秉峰[22]研究发现培养料的透气性直接影响菌丝的生长发育。试验采用的棕榈仁粕颗粒较小,平菇发菌期随着棕榈仁粕添加量的上升而延长,主要与棕榈仁粕透气性较差有关。粗蛋白质、粗纤维是衡量平菇菌糠饲料价值的重要指标,宫福臣等[23]研究发现,采收第4潮菇后平菇菌糠的营养价值最高,比第一潮平菇菌糠的粗蛋白高6.51%、粗纤维降低39.10%;菌糠粗蛋白质的含量随着菇潮数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而粗纤维一直呈下降的趋势。试验考虑工厂化栽培食用菌通常只采收第一潮菇,故用采收第一潮平菇的菌糠饲喂3龄、6龄黄粉虫。

试验表明,单一平菇菌糠(配方1)饲喂3龄黄粉虫时,均不能达到常规饲料的饲喂效果,与何勇等[18]157研究的用10%平菇菌糠,90%麸皮复配的饲料,可提高黄粉虫生长速度,而平菇菌糠用量超过10%之后,黄粉虫增重率下降的结果一致。其原因可能是第一潮平菇菌糠粗蛋白含量较低,粗纤维含量较高,不能充分被低龄黄粉虫消化吸收。然而,棕榈仁粕菌糠(配方3)饲喂6 龄黄粉虫的死亡率及饲料系数与常规饲料相当。常规饲料为全麸皮,其饲料系数最低,表明饲料的转化率较高,黄粉虫的体重、体积也增加明显。华红霞等[24]的研究表明,黄粉虫投放密度过高或者过低,均会影响其死亡率。试验常规饲料饲喂100 头3 龄黄粉虫幼虫的死亡率较高,与上述因素有关。

猜你喜欢

黄粉虫棕榈平菇
临清市平菇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黄粉虫粪在花卉栽培中的运用与探索
它们可以用来书写吗
平菇种植记
黄粉虫取食塑料的特征研究
棕榈树
棕榈
美味塑料我爱吃
江苏:平菇价格上涨明显
黄粉虫养殖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