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西麟《第一交响曲》的美学特征与时代意义

2020-12-18郭轩

北方音乐 2020年20期
关键词:音乐美学悲剧性

【摘要】王西麟《第一交响曲》是20世纪60年代创作的一首无标题交响乐作品,摆脱了当时的标题音乐的表面刻画的写法,王西麟在创作中将人文背景融入到西方作曲技法中,从中国地方戏秦腔、眉户和陕晋黄河中游的民歌吸收和融化后,进行交响化戏剧化、的处理,具有沉郁的悲剧性的美学色调,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给听众带来共鸣,具有显著的时代先锋意义。

【关键词】王西麟;第一交响曲;音乐美学;标题性;悲剧性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20-0073-03

【本文著录格式】郭轩.王西麟《第一交响曲》的美学特征与时代意义[J].北方音乐,2020,10(20):73-75.

一、《第一交响曲》概述

王西麟是中国当代最具争议、最具个性的作曲家之一,同时也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作曲家。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专注于交响乐创作的作曲家,王西麟的音乐作品拥有个性的音乐语言,扎实的创作技法,缜密的交响思维,深刻的悲剧性、史诗性的美学思想,不仅得到了中国音乐界的肯定,并且赢得了国际乐坛的认可和关注。

王西麟作于1962-1963年的《第一交响曲》是当时中国技法最成熟、最有创造性、内涵最深厚的交响曲之一。作为王西麟音乐创作生涯中的第一部交响乐作品,《第一交响曲》和同样作于1963年的《云南音诗》充分显示出王西麟作为大作曲家的潜力,在《第一交响曲》中已充分显露出擅长交响性、戏剧性的创作能力,而这些特点在其以后的作品中大大发展了。虽然作品有王西麟对俄国乐派的学习和模仿,但依然埋没不了王西麟的才华和潜力。王西麟上海音乐学院的老师瞿维在《第一交响曲》首演后的座谈会上评价这部作品时说:“《第一交响曲》是王西麟一生交响乐创作的起点和萌芽。”

这部作品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社会意义。这部作品是在极为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创作出来的,被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在“大跃进”时代特殊的历史语境中,王西麟的《第一交响曲》展现出极其特殊的艺术语言和美学思想,透露出了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中国深层文化背景的社会本质,对当时社会背景的研究也有利于了解政治和音乐的关系。《第一交响曲》是作曲家五十年交响乐创作的萌芽,尽管这部作品有一些学习和模仿西方古典作曲家的痕跡,但它却具有鲜明的个性,这部完全用传统作曲技法创作的交响乐作品已经显露出诸多的现代作曲技法的创新点,并且奠定了作曲家一生的创作风格。2014年,有幸对王西麟进行了一对一的专访,在访谈中王西麟同样表达了对这部作品的重视,他曾向笔者表示:这部作品对于其本人及其中国音乐史都有重要意义。作为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艺术作品,《第一交响曲》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价值,体现了作曲家的人文背景与美学思想,其音乐性、艺术性、思想性都极具研究价值。

二、《第一交响曲》的音乐美学特征

(一)民族性音乐元素、西方创作技术与作曲家个人精神的完美融合

中国地方戏曲元素、西方作曲技法与王西麟个人精神的完美融合,是王西麟《第一交响曲》中贯穿全曲的基础性美学特征,展现了中国地方戏曲的色彩之美,塑造了西方交响乐的结构之美,彰显了中西方文化碰撞的思想之美。

王西麟拥有不同于其他人的个人经历,出生于河南开封,其后辗转于山西、陕西、甘肃一带,地方戏成为了作曲家业余时间的主要消遣方式,例如秦腔和山西的蒲剧。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沉淀,地方戏曲已潜移默化地成为了王西麟音乐语言中的一部分,所以,在进行《第一接下去》的创作时,地方戏曲元素被本能地运用到了作品中。地方戏曲元素在《第一交响曲》中的体现,可具体表现在第一乐章第472—480小节,是材料再现,长调与哭腔的表现形式为已过去的再现部高潮带来再一次的突然爆发,而长调与哭腔的表现形式来源于秦腔;第二乐章第126—133小节采用了地方戏中的散板节奏,对音符进行模糊化处理,再现战场硝烟弥漫。

王西麟注重欣赏者去更多地关注音乐作品背后的人文内涵,也正是因为其特殊的人生经历,强烈的社会忧患和社会担当意识,驱使着他很好地传承了中国传统理想主义情怀。他通过对西方技法的学习,将自我的灵魂——对希望的追索和对命运的抗争通过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元素表达出来,创作除了不同于一般的作品,这则是他作品中最大的创作特点,在作品中拥有自己的灵魂。

(二)无标题的标题性交响曲

“标题音乐”狭义上的定义是指“采用标题或者文字说明提示作曲家创作意图的音乐作品,是一种具有文学性、绘画性或戏剧性内容的器乐曲。这一类音乐通常用一定的音乐描绘、造型等手法,试图表现较为具体的形象和思想内容,是浪漫主义者所钟爱的音乐体裁,为柏辽兹、李斯特等人所创。标题音乐常取材于民间传说、小说、戏剧、诗歌和绘画,作曲家根据标题内容进行创作,并把标题内容告诉听众,让听众也按照标题的指示来欣赏和理解音乐。”所以,标题音乐比起无标题音乐来,具象性的音乐形象更易于被听众所接受,更好地与作品产生共鸣。

由于受苏俄标题音乐的影响,1949年直至“文革”结束,为政治服务的标题音乐占据主流地位,中国几乎没有无标题音乐的存在,朱践耳的《英雄诗篇》,王云阶的《抗日战争交响曲》,施咏康的《东方的曙光》,丁善德的《“长征”交响曲》每个乐章都取有标题。就是在这样一种标题音乐盛传的时代背景下,王西麟先生将自己的第一首交响曲作品取名为《第一交响曲》,并未刻意追求具象标题的描述,是作曲家25岁以前积累的生活感受和个人领悟的积淀所致,造就了一首非常典型的无标题的交响曲,该作品所体现的无标题思维在当时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意义。

而无标题并不代表作品没有内容,王西麟曾指出其在创作《第一交响曲》时头脑中有许多许多画面、人物、情节、事迹,都相互交织伏印在一起,“无标题”相反是因为一个主题之下集中了太多内容,用音乐语言浓缩在了一部交响曲作品之中,因此无法用单一的标题来进行概括。作曲家对鲁迅作品有着深厚的喜爱,在创作第一乐章时便将鲁迅等文人对当时社会的批判以及渴望唤醒广大人民群众走向觉醒之路的形象写入作品之中,所以第一乐章开篇便有一个悲壮的号召,然后跌落入苦难的环境之中。悲壮的号召与苦难的环境构成了序引里非常具象的两大主题,在乐曲中冲突展开。第二乐章的创作受到俄国音乐《在普斯科夫的十字军》影响,作曲家脑海中充满压迫、奴役的形象,并将之反映进入乐曲中,使之构成了一幅历史车轮陷入苦难泥潭之中的悲剧性场面。第三乐章,在低音拨弦背景下,小提琴模拟秦腔奏出的低沉而悠长的旋律,如同在泥潭中艰难跋涉后的悲鸣,最终走向光明与胜利。《第一交响曲》中对奋斗形象的描绘,对苦难背景的表现以及对秦腔等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来自于“音乐之外的因素”,如文学、自然景物、民间素材等。该作品展现出王西麟先生创作起点便是人文关怀和人类命运意识,通过追求强烈的音响震撼唤醒民众,给人以警醒和推动历史变革,这都呼应了标题性中的综合性、表现性、思想性与情感性。到此,可将《第一交响曲》定义为一部无标题的标题性交响曲。

(三)《第一交响曲》中的悲剧性

王西麟先生的作品以其深刻的内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著称,《第一交响曲》倾诉着作曲家源自于灵魂深处真实却又被大部分中国艺术家不敢表达的情感,比如挣扎、激愤、混沌以及对待苦难的悲悯。悲剧性是《第一交响曲》的又一显著特点,是整首交响乐曲的感情基调,王西麟作品的悲剧性并非哗众取宠也并非无病呻吟,这与当时社会的大背景和作曲家自身的人文素养是无法分离的,具有区别于其他作品突出的美学特征和时代意义。

在美学定义中,悲剧性是指对生命之美、生命力之美、人的抗争意识和超越的意志的赞美与肯定。人生来具有自我保护、自我发展的需求,当个人强烈的保护自我独立人格的意念与生活的现状发生冲突时,便会显示出不可抑制的抗争意识,当按照这种自我意志去付诸实践时,就彰显了人性的抗争之美、超越之美。

在西欧音乐史上,贝多芬是偏爱悲剧性作品的代表作曲家之一,他认为苦难是走向欢乐的必经之路,在经历人生困苦的历练的同时也在积蓄力量,最终将苦难转化为胜利,像《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都是悲剧性的经典代表作。深受西欧古典音乐影响的王西麟,在潜移默化中也开始了对人与社会冲突的关注。

从王西麟自身角度出发,王西麟自小便读过很多关于鲁迅、郁达夫、邹容、秋瑾、徐锡麟等革命先驱们的故事,对他们十分崇仰。作曲家12岁就离家投军,在部队文工团的8年时间里读了不少革命回忆录,例如《星火燎原》《红旗飘飘》《革命烈士诗抄》以及长征的故事,在年青的王西麟心中充满了对英雄的崇尚和对自由的憧憬。再后来,上海音乐学院5年的学习中,王西麟还受到了当时俄国艺术的很大影响,《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不期而至》和《十二月人》乃至19世纪末前苏联早期革命歌曲,苏联革命党人悲壮英勇的革命事迹深深震撼了王西麟。早期革命者以及一切理想主义者为崇高信念而献身等,都成为了他的《第一交响曲》的预先铺垫。但是,对于创作这部悲剧性色彩浓厚作品的关键和决定性因素,还是王西麟对西欧古典交响曲悲剧性的直接感受。王西麟进入上海音乐学院后接触的肖邦的《葬礼进行曲》、拉赫玛尼诺夫的《G小调前奏曲》都深深影响了他对悲剧性交响乐曲的审美偏好。

王西麟完成了自我的思想积累与艺术积累,在他的心中埋下了对英雄、对自由、对理想主义向往的种子。然而,王西麟出生于一个破落的旧官员之家,童年和少年时期都是在贫穷落后的甘肃省小县城中度过,1955年才被送往北京接触到西方古典音乐。正当王西麟处于创作高峰期的时候中国正处在“大跃进”时期和“文革”前期,音乐倡导为工农兵服务的跃进总动员,带有鲜明的主题思想;音乐创作必须以宣传“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这“三面红旗”为中心任务;倡导全民歌咏运动,鼓励发扬积极向上和集体主义思想。政治文化和戏曲、歌舞在文艺创作中占据了压倒性的地位。王西麟的《第一交响曲》带有浓郁的悲剧性色彩、无标题思维,这与当时的时代主流思想格格不入,无法获得一个给予充分检验而拥有广大群众基础的社会影响。中国社会留给交响乐曲发展的空间原本就有限,因此,作曲家的艺术追求、价值认同以及远大志向都得不到认同,始终处于孤独的社会边缘。王西麟成为了中国苦难历史和西方文化冲撞的承担者,作曲家将自身的自豪和愤恨、命运的抗争和人性的关怀倾诉在了这部《第一交响曲》中,使这部作品的悲剧性审美倾向诞生。

深入剖析王西麟的《第一交响曲》,悲剧性手法在通篇都能得到体现。第一,作曲家在创作这首作品时就将主题定义为描述人类命运抗争的史歌,从创作动机来看就充满了悲剧性色彩。第二,交响曲体裁以及第一乐章中所表现出的困境与抗争的青年两大主题充满了冲突性与戏剧性,在第一、第三章中,悲剧的主题总是被不断地扬起再被打破,在不断发出的震撼音响中冲破阻扰,时而长啸、时而低吟、时而倒下、时而奋起。第三,在这部作品中,除了在第一和第三乐章中充满了如火山爆发般的对命运抗争的戏剧张力,仍可以在作品中听到属于青年王西麟的风华正茂和青春温情,如第二乐章中间段大篇幅的抒情旋律,描绘了好一幅“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明媚景色,当人们沉浸在美好春色之中时,急转直下的第三乐章引子和音响震撼再次来袭,王西麟骨子里的悲剧性又再次来临。第四,从创作技法上来看,秦腔中“苦音”的运用同样强化了悲剧性的感染力。秦腔中用以表现哀伤、悲痛的“苦音”被运用到了《第一交响曲》之中,用以表现哭泣的情景。哭泣是人类宣泄悲伤情绪的共同方式,为悲苦的处境而泣之,为命运的不公而哭之,能有效引起听者的怜悯从而引发共鸣。

三、总结

王西麟的《第一交响曲》被著名作曲家朱践耳评价为“《第一交响曲》是真正的无标题交响乐思维,摆脱了当时的标题音乐的表面刻画的思维和写法,在感情上比较内在,含蓄,有深度,这是这部作品最大的意义。”作曲家罗忠镕评价这部作品:“王西麟的《第一交响曲》虽然是37年后的今天才得到首演,但却毫不逊色且充满新意。”

曾经是满腹豪情的青年学子,也曾是中国苦难历史的见证者,王西麟的心中埋下了忧患的火种,他采用了不同于中国传统美学偏好的阴柔之美,将人类抗争命运悲剧性直接地呈现在《第一交响曲》中,奠定了他扎根于人性和命运的冲突矛盾进行音乐创作的根基。他的作品无法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总是如同苦行僧一般警醒着世人记住对内心的拷问,但正是这份对人性的追求,对追求真善美的执着,构筑了他作品深沉的人文厚度。随着时代变迁,当世人对英雄、自由、理想主义都已经淡漠时,王西麟的作品仍能以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带给人共鸣,为中国音乐创作道路带来了新的思考,具有显著的时代先锋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西麟.关于我的《第一交响曲》[J].中国学术期刊,2000.

[2]罗佳.王西麟《钢琴协奏曲》op.56的创作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3.

[3]蒋一民.音乐美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68).

[4]《辛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标题音乐词条”。转引自关继文:《标题音乐的内涵及其三原则》[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4(2).

[5]蒋一民.音乐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3).

[6]冯长春.音乐美学基础[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92).

[7]李晓东.从康德到汉斯立克[D].北京:中央音乐学院,2004.

[8]冯长春.音乐美学基础[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97).

[9]潘洁.论舒曼作品中的标题性[J].华东师范大学,2005.

[10]邱紫华.悲剧精神与民族意识[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1]冯长春.批判的历史与历史的批判[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郭轩,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作曲技術理论,音乐美学。

猜你喜欢

音乐美学悲剧性
女性视阈下宿命论的悲剧性
感性的体悟 理性的传达
不可复制的贝多芬
文化碰撞下的爱情挽歌
“三言”中妓女形象的悲剧性探析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及其价值的解读分析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平凡的世界》的爱情悲剧性
论高明《琵琶记》的悲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