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言”中妓女形象的悲剧性探析

2016-12-21雷娉婷

青春岁月 2016年20期
关键词:悲剧性

雷娉婷

【摘要】妓女形象在三言小说总量中占的比例不大,但很大程度上却代表三言小说的最高艺术成就。“三言”中塑造了许多光彩照人的妓女形象,杜十娘、玉堂春、莘瑶琴等人物形象既内涵丰富、价值深邃,又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以其鲜明的性格特征吸引着广大读者,然而,在“三言”中,她们大部分都有不幸的命运和坎坷的历程,透露出浓重的悲剧性。本文就“三言”中一系列妓女形象的悲剧性作简要探析。

【关键词】“三言”;妓女形象;悲剧性

“三言”是明代冯梦龙纂辑的短篇小说集,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在“三言”中,冯梦龙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其中最为出彩的当属妓女。冯梦龙笔下的妓女性格鲜明,她们敢爱敢恨,敢于对不公的命运进行反抗和斗争,主动追求美好的爱情和幸福的生活,纵使香消玉殒也在所不惜。冯梦龙对她们寄予了强烈的赞美与同情。杜十娘、玉堂春、萃瑶琴等典型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绚丽的光彩,她们的悲剧命运也引人深思。

三言小说中以妓女形象为主人公的共计有9篇:《醒世恒言》中的《卖油郎独占花魁》,《警世通言》中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玉堂春落难逢夫》、《赵春儿重旺曹家庄》和《钱舍人题诗燕子楼》,《喻世明言》中的《新桥市韩五卖春情》、《众名妓春风吊柳七》、《单符郎全州佳偶》和《月明和尚度柳翠》。主要人物有:莘瑶琴、玉堂春、杜十娘、关盼盼、赵春儿、柳翠、邢春娘、韩金奴等。

在以“男尊女卑”为鲜明特点的古代封建社会,男人可以拥有“三妻四妾”、拥功得禄,而女人却必须遵从“三从四德”的妇人之道;男人是高高在上的一家之主,而女人却只是传宗接代或供人享乐的工具;男人可以寻花问柳,而女人却必须坚守贞节。而对于一类特殊的女人——妓女来说,男人一面践踏着她们的肉体,偷得片刻享乐;另一方面,却又道貌岸然的诅骂其不耻的行为,淫邪下贱。在这种矛盾的夹缝中,妓女群体仍然存在,只是为了在这个以男权为主的封建社会获得一个残喘存活的机会而已。“三言”对妓女形象的描写,向我们真切地展示了她们出众的人物审美性格和悲惨的命运,内容丰富、情节跌宕、形象多样、个性突出。但是文中仍会时不时流露出对妓女的轻视,这也是“三言”中妓女形象的悲剧性所在。“三言”中的妓女为什么会有如此悲惨的遭遇和凄苦的命运?

一、妓女自身贞节观的束缚——身与心的严重分裂

成为妓女,意味着在性欲方面的放纵。但是作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妇女,还是无法摆脱骨子里的贞洁观念。就像杜十娘,七年中历经多少王孙公子,可当她认定李甲、付出感情后,就义无反顾。即使当李甲将她当作物品一样以千金之价卖出,她也只是怒骂、伤心、悲愤,但最后却没有跟随孙富,而是投江而死。其实,对于一个妓女来说,跟谁从良都应该是一样的,再说孙富也是一个富家子弟,杜十娘跟着他其实也不会比李甲差,但最后十娘却选择了投江自杀,由此可见在她心中还是有一个结——贞节观。

而相对于杜十娘来说,同为妓女的玉堂春较为幸运,王三官是她的第一个男人,这首先在传统道义上可以说是比较令人容易接受的。而且她在王三官去后,想方设法为他保存了贞节,在这里,玉堂春保有的不仅是爱情上的贞节还有肉体上的贞节。所以说在最后,玉堂春较为容易的被王家所接受,妻妾和睦。但最终玉堂春还是逃不过爱情中的悲剧——她已不再是王三官唯一的女人。封建的道德教育观念虽然接受了玉堂春但还是不能让她成为一个名正言顺的正品夫人,王三官最终还是要迎娶一个不论是在道德还是家长制上都要令人满意的名门闺秀,因为在父权社会的传统婚姻观念中,“门当户对”、“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是婚姻获得承认的基本条件。

二、作者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对妓女的轻贱和劝诫

虽然说“三言”中的妓女个个美貌非凡、心地善良,并且精明能干。但是,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已经决定了妓女在社会中的卑贱地位,“可谓娼、优、隶、卒四般为贱流,且如妇人中,只有娼流最贱”。传统文化已给妓女这一群体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冯梦龙虽说赞颂了妓女阶层,却还是不能跳出时代或者传统文化的烙印,仍会处处流露出男权社会的偏见,流露出对妓女这个特殊群体的轻贱和劝诫。

如《赵春儿重旺曹家庄》中,描述了赵春儿在丈夫劣性不改,并屡劝不止的情形下,十五年如一日,艰辛劳苦、任劳任怨、布衣蔬食,却将千金埋于地下,直到等丈夫幡然悔悟,走上仕途,重整家业。虽说冯梦龙在这里赞颂了赵春儿坚强干练、勤劳智慧的可贵品质,但在文后冯梦龙还是附了一首劝诫诗:“破家只为貌如花,又仗红颜再起家。如此红颜千古少,劝君还是莫贪花”。一方面他肯定了文中赵春儿的品行,有了女子自主自强的思想,但他还是在劝诫人们轻易不要再贪花恋柳。又如《玉堂春落难逢夫》中,玉堂春的坚贞终于换来了两人重逢,但冯梦龙在赞赏的同时也在警戒:“郑氏元和已著名,三官嫖院是新闻。风流子弟知多少,夫贵妻荣有几人!”在冯梦龙的眼中,妓女中确实是有才情高又重情重义的女子,但毕竟多数妓女还是以实际利益为准。因此,“三言”中不少地方还是流露出作者对妓女卑微地位的贱视。

三、万恶的封建社会——妓女的商品属性

封建社会,妇女社会地位低下,妓女的地位尤其低下,妓女本身的商品属性是造成妓女悲剧命运的重要因素。在“三言”中,妓女追求爱情的理想自我是建立在商品属性范畴之上的,但她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自身本体构成中的商品属性。妓女从被卖到妓院那天起,就失去了“人”的权利和价值,成为一种商品的符号,成为女奴制度和封建专制制度下的牺牲品。妓女作为被玩弄的对象,在她们身上体现着深深的“商品属性”。不仅有身体上的,还包括精神上的。在身体上,妓女在男权社会就是作为一种特殊的货物而进行不断的交换。《玉堂春落难逢夫》中,玉堂春在与老鸨争吵时道出了身世,老鸨当初“八百好钱买了我”。《卖油郎独占花魁》中的花魁娘子莘瑶琴因为逃难与父母失散,路遇邻居卜乔,以“五十两”卖于西湖上烟花王九妈家。《单符郎全州佳偶》中郝春娘“为乱兵所掠,转卖在全州乐户杨家,得钱十七千而去”。这些仅是第一次被卖到娼家,而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杜十娘在赎身之后跟随恋人李甲的过程中,却被李甲以千金之价卖给了富商孙富。如果说她们被卖到娼门可以用生活所迫、无可奈何的理由来解释,那杜十娘的命运就纯粹是一个悲剧了。

可以想象,当初杜十娘肯定也是被卖入到院里的,那次可以说是无奈,但是第二次被李甲所卖就只能说是悲剧了,李甲“一连奔走六日,并无铢两”于是在他的爱情观上烙下了“爱情可以买卖”的印记,使他那么快地把杜十娘当作“商品”出卖了。在他眼里,杜十娘既是封建等级所不容的“行李之累”,又是一笔“特殊的资本”。出于同一观念,孙富才敢斗胆花钱去买人妻子(杜十娘在赎出妓院与李甲同居后已以夫妻相称)。杜十娘已经将李甲作为了终身的依靠和寄托,被自己最信任的人出卖不得不算是一种悲哀。而在精神上,妓女从来都是作为一种达官贵人的玩物而存在,妓女有个好处就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单符郎全州佳偶》中就提到:“原来宋朝有这个规矩:凡在籍娼户,谓之官妓;官府有公私筵宴,听凭点名,唤来袛应。”我们可以看出,其中不止有官府的公宴,还可能有官员的私宴也需要妓女的陪侍。在这里,妓女具有明显的物的属性,她没有自身的自由,她们仅能成为男人世界的买卖货物或是精神玩物。

四、妓女从良的艰难——官府与舆论的双重压迫

明朝妓女有官妓和私娼之分,官府对其从良也有相应的管理。官妓从良基本上有两个条件:一是官府除籍,二是偿还身价钱。另外还有所限制,在教坊司内,允许从良的仅限于原是良家女子的乐人,因政治原因沦入乐籍的,其身份不能改变。关于私娼从良,一般私娼从良需自己花钱为自己赎身并取得从良文书,赎身钱由妓院鸨母规定。如在《警世通言》中提及,私娼玉堂春与礼部尚书之子王景隆相好,因要与之结合,故只能花二万两银赎身,取得从良文书。按照人民币与明代银两的换算方法,这赎身钱起码是四百万人民币以上,这是一笔极大的花销。同时,因为官府对其所收的脂粉钱,娼妓所得大部分为官府与妓院鸨母所吞,因而,并不是每个私娼都能为自己赎身,绝大部分的私娼只能终老于妓院之中。

再者,妓女从良之后的人生归宿大部分也都是不幸的。一是少数知书达理、色艺俱全的名妓,在得到贵人的宠爱后,成为贵夫人。也有的高级妓女结识名流,两情甚笃,力排众议,成为夫妻的。但毕竟只是少数。二是部分世袭乐户的女子,必须终身为妓。年长色衰后,艺妓大多在教坊中传授技艺或充当艺师,收徒传艺。色妓则多成为妓院老板,她们将年轻貌美时挣得的钱财置房产、蓄义女,成为鸨母。有的色艺不精的妓女年长色衰后,风韵既失,又无足够资财置房蓄女,就在妓院中充当女佣或管领婢女,服侍名妓。三是从良嫁人。无论是对艺妓还是色妓来说,从良嫁人是她们所向往的归宿。但是,从良嫁人必须是在年轻貌美之时,一旦人老珠黄,则“门庭冷落马鞍稀”,无人问津了。对于市井妓女,大多都是赎身从良后嫁人为妾。由于妓女们曾沦落为娼,即使从良嫁人,做人行事也低人三分,她们中能真正得到幸福的并不多。四是出家为尼。妓女们出家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本是贵族或良家女子,受人诱拐或骗卖误人娼家,在百般无奈下,苟且偷生。她们对人生万念俱灰,自感罪孽深重,辱没门庭,削发为尼以求来世;有的色艺超群,风流一时,一旦年长色衰,失势失宠,她们忍受不了凄清寂寞,心理失去平衡,出家为尼,以图清静;有的妓女失去卖艺卖身的资本后,出家为尼,仅仅是求得一个衣食居处;也有的妓女急于脱离妓院,从良嫁人,倾自己一生所积血汗钱相随男子,却遭骗遭弃,遂看破红尘,甘愿出家为尼以度残生。

五、结语

“三言”对妓女本身外貌和才华的描写让我们对她们充满了一种怜惜,而对其悲剧性的描写则让我们对妓女制度充满了痛恨。妓女在非凡的美貌和出众的才华下,虽然可能有着一段看似风光的待遇,王孙贵族、达官显贵争相逢迎,头破血流、倾家荡产在所不惜。倚门卖笑的日子可能会让妓女被表面的风光迷失了理智、本性,但最终她们会醒悟,风光的表面背后隐含的是无尽的哀怨。“三言”中作者在描写受尽哀怨的妓女的时候就透露了这一思想。

【参考文献】

[1] 高万年. “三言”中妓女形象的审美内涵[J]. 郑州大学学报, 1999(4).

[2] 聂付生. 冯梦龙研究[M]. 上海: 学林出版社, 2002:15.

[3] 章培恒, 骆玉明. 中国文学史: 下[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281.

[4] 刘妍妍. “三言”、“二拍”中的女性形象[J]. 才智, 2009(10):2.

[5] 温孟孚. “三言”话本与拟话本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63.

[6] 王  菂. 试论“三言”中的爱情婚姻观[J]. 景德镇高专学报, 1994(01):4.

[7] 魏同贤. 冯梦龙全集[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368,369,370,1288,1289,1292.

[8] 冯梦龙. 喻世明言[M].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70,71.

猜你喜欢

悲剧性
女性视阈下宿命论的悲剧性
从《项羽本纪》的语言描写中看项羽的悲剧性
浅议《金锁记》中曹七巧的人物悲剧性
文化碰撞下的爱情挽歌
浅谈《窦娥冤》的悲剧性
《平凡的世界》的爱情悲剧性
论高明《琵琶记》的悲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