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级中学德育管理创新策略探究

2020-12-18韩金哲

中小学校长 2020年10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规章制度身心

□韩金哲

初中学生正处于发育特殊阶段,思维活跃、叛逆心强,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识,但又缺乏理性思维和自制能力,因而如何做好初中学生德育工作,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初中学生身心发育与思想发展特征

初中学生大多处在11 到15 周岁的年龄段,正在步入青春叛逆期,形成一定的自我意识,在诸多问题上存在自己的看法,并不会完全接受家长和教师的思想,但同时思想不成熟,缺乏理性思维、价值判断和自制能力等特点,身心发育具有不安定性和动态性特征,这给初级中学德育管理工作带来诸多困难与阻力。

初中学生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但思想不成熟,且会质疑和反抗家长与教师的权威,不懂得理性思考和处理问题,同时性格敏感,容易受到误导和暗示,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普遍存在思想矛盾和性格反叛等心理特征。但在初级中学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上,只要把握初中学生身心发育特征,以及采取科学应对措施,就能提升初级中学德育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很多的初中学生都已拥有现代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沟通交流能力,同时由于善于接受新生事物,因而对网络和手机等存在较高的接受度与敏感度,使得网络空间环境与无线通信传播中良莠不齐的诸多信息内容,特别是带有诱导性的负面或不良信息内容——由于初中学生缺乏理性思维与价值判断的能力,无法有效地判断上述信息内容的负面性与危害性,因而极易对初中学生的思想认知造成影响,造成思想认识上的偏差,若不通过学校德育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纠正,就可能会对初中学生的未来成长造成极为严重的不良影响。

二、初级中学德育管理的创新策略

初级中学德育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特征,涉及的范畴极为广泛,因此要求教师在学校德育管理上秉持系统性和全面性的思想,注意将德育管理与理论化教学、日常管理等紧密结合,并且以“新课改” 思想指导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才能促使初级中学德育管理工作获取良好的成效。

第一,秉持 “以人为本” 原则,采取 “攻心为上” 策略。在活动开展与策略实施方面,首先需要秉持 “以人为本” 的管理原则。在初级中学德育管理上,尽管初中学生属于被管理的对象,但教师应该注意学校德育管理方法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在学校德育活动开展与策略实施时,需要尊重学生自身人格特征与自由选择权利,即将学生当作具有独立权利的个体,进行平等对待,避免采取过度强调教师的权威等强制性管理措施,要求学生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意志。做好初级中学德育管理工作,最关键的原则则在于采用人性化的管理策略,即 “攻心为上” 策略——在充分尊重初中学生人格与自尊的基础上,以平等对话的姿态,摆事实、讲道理,跟学生讨论行为错在哪里,以及为什么不能这样做,由此让学生通过理性判断与思考,认识到自身不当行为的负面性,而不是以强制性措施命令学生服从,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从内心真正认同学校德育管理工作,以及秉持理性态度思考判断相关问题,从而认识到自己错误和不当行为的负面性,使学生真正认同正确的价值观念,从心理认同正确的思想道德标准,而不会采取故意地以叛逆行为跟教师对抗的态度,应对学校德育管理工作。

第二,制订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学校德育管理。要做好学校德育管理工作,仅仅依靠教师的主观意愿肯定不够,需要制订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从而真正地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哪些行为正确,以及哪些行为不当,即通过纪律和规章,提出明确的要求,而并非依靠教师自身的权力和权威所任意定性的结果。这样,学生才能形成自觉遵守纪律和规章以及约束自身的思想观念,而不会认为接受教师德育管理以及对学生的纪律与规章约束,是学生屈从于教师的权力或权威,即因为学生自身的弱势地位而不得不接受的 “压迫”。做好学校和班级德育管理制度的建设十分重要,这就要求秉持规章制度建设的公正性与公开性,以及在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同时需要注意做好规章制度内容的普及与宣传,从而让师生深刻理解与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这样,才能使得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步入正轨,并且获得学生的理解与支持。

第三,注重评价激励作用,实现德育管理突破。由于初中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具有感性认知能力强而理性判断力弱的特点,因而在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与实施上,需要注意做好德育评价和激励工作,通过对正确行为给予积极与肯定的评价,为学生创造心理情感上正面的激励,以及通过对正确道德行为的不断强化,使学生自然认同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标准。同时,对于学生的负面行为,在进行说服教育的同时,给予负面的评价。通过构建科学的评价标准,让学生在接受激励和鞭策的同时,不断获得正面的引导,形成良好德育环境氛围,从而以科学的德育管理思想促使学生在认识道德标准以及构建正确价值判断力上取得理想的成效。

第四,强化家校共育机制,推进家校德育结合。学生的道德水平与思想观念不仅表现在其学习活动之中,其日常行为中亦存在诸多方面的表现。在学校的管理与约束下,学生的负面行为和错误认识就会以隐性形式潜藏起来,而难以被教师所发现,但通过平时课余生活,学生的不当行为依然会显现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学校与家庭德育联系工作,积极与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配合学校,从而做好学校德育工作,同时注意观察学生在家的行为表现与思想观念问题,并且通过及时地发现存在问题的学生,给予积极的引导与帮助,这样才能使得学校德育管理真正做到全面性与系统性,以及使得学生平时在校隐藏的错误观念和不当行为获取纠正,从而促使学生的身心发展步入正轨,继而获得德智体美劳全面与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规章制度身心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Prepare for Your Exams with a Healthy BodyandMind以健康的身心应对考试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劳动规章制度法律问题研究
中国民主促进会规章制度制定条例
“墙化”更需“强化”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