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史料教学与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结合

2020-12-16朱显丽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45期
关键词:史料教学初中历史

朱显丽

摘  要:历史学习的一大难点,就是需要背诵大量的人物事迹和历史事件,以及广阔的历史线,这都会对学生的记忆产生一定的影响,也会造成记忆的混乱。而初中这个阶段的学生,也开始拥有了升学上的压力,所以就要求他们对历史学习,能够拥有一个较高的效率,去把握住学习的重点。所以这时教师就可以抓住历史学习的特点,帮助学生开拓不同的学习方式,比如史料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措施。通过大量且丰富的历史资料,加以辅佐学生的理解,会使他们形成一个更深的印象和记忆程度。

关键词:史料教学;初中历史;人物饱满;加深印象;答题能力

首先通过这些史料的论证,会使整个历史人物的形象更加饱满,而不再仅仅是课本和教材上的白纸黑字,片面的表述,从而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更加客观且完整的历史观。其次能够加深他们对历史事件的记忆,有很多内容教材上都是一笔略过,或是没有相关的故事背景作为支撑,那么就会导致学生只是死记硬背,自然起不到良好的记忆效果,但是通过史料教学能够有效地改变这一现状。最重要的是,强化他们历史答题能力,以这种大量的文字和资料作为支撑的历史背景,会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述能力和系统整体的答题思路。

一、历史人物更加饱满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不能够过于的片面且极端,都要从整体上的思维角度去把控,形成一种更加理性全面的态度,历史学习更是如此。如果仅仅依据某一个小小的事件,或者某一时期、某一阶段的行为就否定了整个历史人物,这是十分低级的看法,也是十分极端的态度。而对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正是开始形成自己个人独立思维意识的时候,这时更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形成一种更加理性的思维态度。而这时通过史料的引入,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到历史人物的整个历史价值,从而使人物形象变得更加饱满。

例如,在教授“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时,对于毛泽东这位伟人,相信学生已经有了很深入的了解,对于毛主席这个伟大领袖的历史成就,也会有一定的看法。他带领中华民族站了起来,建立了新中国,可能会有些学生对于之后的文化大革命,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但这时教师需要真正地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史料素材,以这种更加客观且有力的证据,纠正他们内心过于极端的想法,使他们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到毛主席这个革命领袖的伟大之处。并且一个客观的历史态度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的,这需要教师和学生长久的共同努力。

二、加深历史事件记忆

虽然大部分的历史知识有相关的内容支撑,有许多的途径加以记忆背诵,但是仍然不乏有一些十分拗口或者比较有辨析度的知识点容易搞混。那么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这些不同的史料素材,去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记忆点,以这种有特色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形成一个十分鲜明的印象,那么他们以后回忆起这部分知识的时候,也可以迅速地把握住自己了解过的相关史料,从而对整个历史事件形成了一个深刻的记忆程度。

例如,在教授“土地改革”时,针对这一历史事件,学生可能不会有太多的体会。因为在新中国的不断发展之下,土地早以显得不那么弥足珍贵,但是对于旧时代的人们来说,土地就是十分敏感的一个词语。这时教师就可以提供相关的一些例子,或者使学生自己回家调查一下相关的现状,比如问爷爷奶奶们有没有了解过有关于土地改革的事情。以这种自身调查出来的事件,作为知识背后的支撑,会使他们形成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而不同于以往给定的答案。

三、强化历史答题能力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无论任何一门学科,最后的落脚点一定都离不开做题,历史更是如此。尤其对于初中这个阶段的学生,面临着一定程度上的升学压力,就更要求他们能够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表达能力,去支撑自己的历史题。而如果只一味地死记硬背,那么学生根本无法对于一个历史事件形成客观且全面的看法,那么在面对历史而大题时,就會出现一定的偏差。但是如果能够了解到相关理论背后的史料和历史背景,那么就能够支撑他们形成一种更加全面系统的思维逻辑,从而全面地把控答题方向。

例如,在教授“文艺复兴运动”时,针对西方国家的文艺复兴运动,学生可能在自己的脑海记忆中,不会有这个名词的出现,但是相信一定受到过相关艺术和思想潮流的影响。这时我会要求他们先独立的预习,有关于文艺复兴运动的知识,并且能结合自己的一些相关体验或者了解到的事情,做一个简短的概述。并且我会为他们提供一些思想潮流所留下来的艺术作品,帮助他们进一步地感受到这个文化潮流带给人们的深刻影响。

总之,对于初中阶段的历史课堂而言,结合史料教学十分有效。首先能够使历史人物的形象更加饱满,而不再只是教材上所体现出来的只言片语,能够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个真正客观全面的印象,也能带领引导他们形成一个更加客观理性的处事观。其次加深他们对历史事件的记忆程度,这也是对于学生学习历史的一大要求,以丰富的历史背景做支撑,能够真正加深他们对于历史事件的记忆程度。最重要的是,强化了学生历史的答题能力,在面对许多的论述和思想概念表述题时,能够有理可依,有据可循。

参考文献:

[1]程俊平.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法的合理运用研究[J].学周刊,2016(26).

[2]邱聪伟.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的合理运用[J].学周刊,2014(31).

猜你喜欢

史料教学初中历史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的“史料教学”
以史料促教学
试论新课改下史料教学的作用及运用原则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