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视野下提升小学田径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2020-12-15曹德芹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24期
关键词:田径教学有效途径小学体育

曹德芹

摘  要: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素质教育,并以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而小学体育教学中,田径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田径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从而提高小学田径教学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提升小学田径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体育;田径教学;存在问题;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4-0032-0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学校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还需要加强体育训练,让学生从小养成健康的体魄,从而可以更加健康的成长。而田径是小学体育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田径运动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免疫力,还能锻炼小学生的意志,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有更充足的勇气。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一定要提高小学田径教学质量,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1.小学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单一。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多数体育教师认为小学生认知程度较低,并不会对田径产生较为深刻的认知,从而也并不会进行田径理论知识的讲授,这就导致田径这一项运动失去了很大的魅力。在教学中,教师多让学生跑步或者学习体操,然后进行自由活动,单一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也不会让学生对田径产生兴趣。田径的项目丰富多彩,如果教师能让学生产生田径运动兴趣,学生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田径学习中,教学质量也会随之提升。但是在缺乏了解的情况下,学生更愿意自由活动,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就会影响到田径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

(2)教学质量不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社会对素质教育的呼声不断提升。但是家长的第一关注点依旧在学习成绩上,所有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而这个起跑线更多是表现在良好的文化成绩上。家长更倾向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升学率较高的学校,这也就给学校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如果学校不能提高升学率,也就意味这生源流失,不利于学校的发展。因此,学校会将工作重心放在提升学生成绩上,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自然会下降。尤其是临近考试,体育课往往面临停课的局面,这自然会影响到田径教学质量。此外,从事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师自身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对田径的认知较为片面,这也导致田径教学质量的下降。

2.提升小学田径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1)重视田径教学。想要提高小学田径教学的质量,就一定要给予更多的重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生更多专业的指导,鼓励学生切实让学生都参与到田径训练中。文化课程可以促进学生智力和思维的发展,而体育课程可以强健学生体魄,让学生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文化课程学习,在劳逸结合中提升学习效率。并且文体并重也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帮助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此外,教师还要和学生共同努力,改变家长的看法,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田径训练中,从而提升田径教学质量。最后,家长要重视孩子身体素质的发展。家长不认可田径教学一方面原因是想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成绩,从而在今后可以有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原因是家长担心孩子在田径训练中出现意外,威胁到孩子的身体健康。但是田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能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且小学田径训练较为柔和,不会有非常激烈的运动,受伤的风险较小。此外高质量的田径训练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更有利于学习。因此家长要看到田径教学的好处,并给予更多的支持,鼓励孩子参与到田径训练中。

(2)拓展教学方式。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认为田径是疲惫的,并不会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乐趣。如果教师能丰富教学方式,必然会改变学生对田径的错误看法,然后主动参与到田径训练中,从而提升教学效果。丰富的教学方式首先要重视田径教学的趣味性,只有吸引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主动迈出第一步,然后参与到田径训练中,感受其带来的乐趣。教师可以增加田径教学种类,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喜好选择训练项目,学生在自己喜欢的项目训练中必然会投入更多的精力。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游戏,将游戏与训练内容结合在一起,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也要重视理论课程的开设,通过理论教学让学生发现田径的魅力,从而在今后的学习训练中投入更多的精力。

(3)采用因材施教。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特点,从而根据学生的特点展开教学内容。每个学生在身体素质上都会有很大的差别,而体育运动与身体素质有着很强的关联,如果训练强度和身体素质不匹配,可能影响到教学效果。身体素质较强的学生,可以進行激烈一点的运动。而身体素质一般的学生,则开展较为平和的运动。通过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促进所有学生体育素养提升,同时降低了受伤的风险,有效提升田径教学质量。比如,部分学生跟腱较长,教师可以多让学生进行跳高、跳远等训练;而部分学生身体素质一般,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竞走、跑步等基础的田径训练内容。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也能让学生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优势,确定田径训练的方向,从而为学生今后体育发展奠定基础。

总之,强健的体魄是学习和生活的基础,因此在小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田径教学,通过高质量的教学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而教师也要丰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展开田径训练。从而让学生在高质量的教学下拥有健康的身体,能更好的投入到学习生活之中。

参考文献

[1]缪小琴.新课改背景下提升小学田径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J].田径,2019(04)

[2]包芳娟.让小学体育田径教学充盈活力[J].考试与评价,2016(10)

[3]陈兆宝.提升小学田径教学质量的策略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19(14)

猜你喜欢

田径教学有效途径小学体育
高职院校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普通高校田径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亳州市城区中学田径教学的现状和策略研究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