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途径的有效性研究

2020-12-08于增茜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大众化群体马克思主义

于增茜

(齐鲁师范学院,山东 济南 25022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般理解为通过宣传、教育和学习等活动,把抽象的马克思基本原理具体化、通俗化、生活化,使多数的人民大众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以大学生为马克思主义的受众群体,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以马克思主义的思维解释现实的社会现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信息化日趋发达的今天,高校的教学和科研等活动与网络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网络凭借其传播速度和广度上的优势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道德理念、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和政治态度。因此,理清网络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优化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途径,对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途径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途径的优势因素

高校浓厚的文化和学术氛围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优质的传播环境。“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是一个由众多力量构成的群体,主要包括党、政、军、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体层面的传播主体”。[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2]在众多的传播主体中,高校是向青年一代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主要阵地,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具备独特的传播优势。首先,高校汇集了相当规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线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掌握着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能够立足于网络时代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途径的创新;其次,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青年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在这样的优良传统继承下,全国及各个地区积极举办各种马克思主义教学为主题的学术交流活动。例如,全国的思政年会、各省的思政年会、学术报告讲座、经验研讨会等,为各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途径的发展起到交流借鉴、融合提升的作用。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途径的受众群体具备较好的基础和素养。网络以其灵活、自由、开放、共享的特点成为人民大众传播信息和表达意愿的重要平台。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的信息化建设一直以发展迅速、覆盖全面等优势著称。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中国网民规模突破9亿,学生成为我国最大网民群体,占比为26.9%。根据这一数据可知,在我国的9亿网民中仅学生就超过2.4亿,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特点又决定着其在学生网民群体中占绝对性人数,网络成为大学生获取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大学生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途径的主要受众群体具备以下主要优势:从技术层面上讲,高校大学生由于其年龄阶段和所受教育的特点,对于网络使用的熟练程度和开发程度总体较高,能够且乐于运用新开发的网络技术进行学习、获取信息;从理论基础层面上讲,相比较一般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受众群体,高校大学生在之前所受的教育过程中,已经具备了较高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且掌握水平大致相当,这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减少了诸如接收、理解等方面的传播压力。

(二)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途径的局限性因素

内容展现上,与受众群体的心理和生活需求契合度低。毛泽东同志曾在谈到文艺工作时指出:“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为大众的动机和被大众欢迎的效果,是分不开的,必须使二者统一起来”。[3]同理,有效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立足于受众群体的角度,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能贴合和融入受众群体,才能被受众群体接受。当下网络传播的优势正在被各行各业积极地挖掘使用,也为教育教学带来助力,并且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性成就,比如线上直播、微课、线上考试等。目前高校在运用网络平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体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将课堂教学活动通过影像视频的方式搬到线上供学生观看;第二种是组织学生在线阅读马克主义的相关资料;第三种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在线答题或者借助网络进行考试。在这些形式下,网络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大多扮演的是课堂教学“小助手”的角色。主要不足还是突出了“定义”的马克思主义,忽视了“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将理论知识与受众群体进行“黏合”,缺乏与受众群体情感上和生活上的契合,大大降低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率。

缺乏对各种网络信息的筛选和监管,网络空间净化力度不够高。首先,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中国当下社会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特征,传统文化的糟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文化,一并融合在“多元文化”这个概念中并呈现于网络之上,而且以网络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对人们的意识形态领域影响更为深远。其次,人们用“自媒体时代”来形容互联网的深度并挖掘使用,任何的社会团体或者个人都可以自主成立“媒体”成为“媒体主人”。“媒体人”往往根据自己的主观认识和价值判断,随心所欲地编辑和发布信息,这些信息往往真假难辨、良莠不齐,甚至扭曲事实、背离客观。正如黑格尔曾经说过“在公共舆论中真理和无穷错误直接混杂在一起”,[4]在网络监管缺乏全面性的情况下,加之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对信息的辨别能力还不是很成熟,泛娱乐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精致利己主义等一些非马克思主义观的网络信息,极易误导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成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大障碍。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途径的方法探索

(一)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创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和形式

2015年7月28日,中央在推进理论工作“四大平台”建设工作会议上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刊网络理论宣传阵地作为党的理论工作平台,强调要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理论人才培养上的基础作用,发挥报刊网络理论宣传阵地在思想理论宣传引导上的主渠道作用。在时代需求下,有相当数量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站、APP等进入大众视野,成为了高校师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有力抓手。第一,高校要积极推广和利用现有的影响力比较大的学习网站、公众号和APP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例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一线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适时地以知识扩展、实践作业、问题思考等形式引导学生利用“学习强国”“微宣讲”等灵活多样的网络传播载体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第二,在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实际问题的前提下,高校要有针对性地设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网站、公众号、互动平台等,通过网络开展灵活多样的学习和交流活动。

(二)将网络传播技术的创新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活化、具体化相结合

马克思曾经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由此可见,只有能够贴近受众群体、能够解决受众群面临的问题,才会成为被需要的理论,才能在被需求的过程中实现大众化。同理,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途径并不是简单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或者知识点直接平移到网上供学生们背诵记忆,而是要具备一定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温度,贴近大学生的现实需求,解决大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形式上,着力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网络传播形式,以动漫、闯关游戏、情节短片、微信互动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吸引大学生的参与和学习;内容上,要深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活性和具体性,让传播内容在受众群体情感和内心中产生共鸣,提升学生的认同感,使网络更加有效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三)多方合力,有力有效地净化网络空间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提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5]网络是人类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创造出来的虚拟环境,这一环境正在以庞大的信息、丰富的内容、超强的互动性满足人类对交流和信息获取的需求。“任何的空间都需要秩序,技术的发展只有在有序的环境下才能造福人类”。[6]网络虽然是虚拟的环境,同样也需要形成良好的秩序环境。以网络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加强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营造“正能量”的网络舆论环境,才能真正实现运用网络教育人、引导人的目的。第一,加强行政制约,对网络进行有效的管理、引导、监督,确立官方媒体的传播地位,及时制裁和取缔非法的非主流网络媒体、网站和公众号。第二,重视信息技术控制,组织专业网络技术人员和团队对网络信息进行有效筛选,尤其是高校的校园网络管理部门,要对学生浏览的网页和网站等进行跟踪监测,抓好校园网络管理和安全工作,保障网络生态安全。第三,完善网络环境的法律法规体系,以法律的强制力和威慑力约束大众的网络行为,有效减少消极负面的网络信息出现在大学生的视野中。第四,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文明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使大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对网络信息进行合理筛选。

总之,网络时代下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利弊兼有、涉及广泛的系统性工程,因此要高度重视、加强管理、因势利导、趋利避害,让网络这一平台成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力武器,保障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大众化群体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客体关系的特点与当代启示
关爱地球,学生成主流群体
认清亏欠问题——对参与近期香港暴乱的青年群体之我见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