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应有素质:高度、深度、温度

2020-12-08刘奇君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理论课思政课深度

刘奇君

(吉林大学,吉林 长春 130012)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同时也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1]中共中央、国务院随即在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2]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意见》精神,全面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应有素质:高度、深度、温度。

一、思政课教师“三有”的内在依据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问题”与“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进一步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3]这些论述不仅是对我们党历来坚持的教育原则、本质的一贯遵循,更是基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当前形势与社会环境变化所作的战略判断,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

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指出:“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4]一定的意识形态要想成为指引人们进行物质力量创造的精神自觉,必须依靠“使用实践力量的人”。思政课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正是促使这种转化得以实现的依靠力量、关键环节,是提高思政课建设质量的主要依靠力量,对于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思政课教师有高度、深度、温度,并不是教师队伍虚假的口号标榜,也不只是简单的对于思政课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素质要求,而是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任务细化和具体化的重要内容,是对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根本问题、落实根本任务的正面回答。思政课教师只有做到有高度、深度、温度,才能发挥更为专业的作用和效能,更好地做学生的政治方向引领者、精神灵魂塑造者、思想品德教育者、成长成才解惑者和日常生活管理服务者。

二、思政课教师“三有”的基本内涵及内在关联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人”,根本是“政治”,中介是“思想”,基础是“教育”,载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其名称的词语排列来看,由三个部分所组成,依次是思想、政治、教育。其中,思想决定深度,政治决定高度,教育决定温度。因此,思政课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应具有的素质,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把握:高度、深度、温度,需要强调的是高度是根本,居于核心地位;深度是中介,起支撑作用;温度是基础,起保障作用。三者紧密联系、环环相扣,构成了思政课教师素质的基本内涵。

(一)思政课教师“三有”之有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5]从多个维度向广大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殷切希望,其中首位就是“政治要强”。政治决定高度,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和思政课铸魂育人的特殊课程性质,内在地规定了思政课教师必须要有政治高度。政治高度是思政课教师素质构成中的根本组成部分,体现了思政课教师的责任使命和立场基石。

当前的意识形态斗争仍十分复杂,裹挟着错误思想观念、价值观点的社会思潮凭借西方敌对势力的支持,企图动摇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颠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我国主流价值观造成了很大冲击,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时代挑战,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思政课的实效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治要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6]思政课教师必须“政治要强”,要有政治高度,要始终坚信和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坚持不懈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信念。

(二)思政课教师“三有”之有深度

政治高度要求理论深度,政治上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清醒,理论深度是思政课教师素质构成中的中介组成部分,体现了思政课教师的理论基石和思想底蕴,反映了思政课教师追求真理、抵达根本的价值追求。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有言“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7]孙正聿老师2015年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演讲中说道“好老师讲究的两个字就是‘讲理’,差老师多了个字就是‘不讲理’。”“真正做到讲理的前提是什么呢?就是有理,有理才能讲理。”[8]思政课集政治性、学理性、价值性为一体,涉及到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等很多领域,能否把思政课讲准讲好、讲实讲信、讲深讲透,与思政课教师是否具有开阔的思想视野、扎实的理论功底密不可分。思政课教师能够进行教育教学的首要前提就是“有理”,只有不断挖掘理论深度,有理讲理,才能够“以理服人”掌握话语权,坚守教育主导地位,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

(三)思政课教师“三有”之有温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9]教育是一门“仁爱”之学,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种发现人、关心人、发展人的教育形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本质决定了思政课教师必须要有爱、有温度。

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和深度要求温度,温度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和深度全面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成才的全过程。温度是思政课教师的基本素质,集中体现了思政课教师的道德情操,能为思政课教师奠定普遍的心理认同和共同的情感基础,提供直接、强大的教育教学驱动力。思政课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始终保有教育的温度,始终不忘“为谁培养人”的初心,永远牢记“培养什么人”的使命,用真心真情真爱感染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亲切感、亲近感,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

高度是根本,居于核心地位,为思政课教师提供根本遵循;深度是中介,起支撑作用,赋予思政课教师关键力量;温度是基础,起保障作用,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育实效。三者逻辑同构、紧密联系、合力驱动,共同构成了思政课教师素质的基本内涵。

三、思政课教师“三有”的实践路径

思政课教师做到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方面要求”和“八个统一”为标准,明确角色定位,夯实理论底蕴,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在强化职责使命、提升理论修养、改进教育教学方式中实现思政课教师的目标要求、价值追求和职业使命。

(一)明确角色定位、强化职责使命以坚守高度

随着党和国家的重视以及各方的共同努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不断完善,学科的地位和性质越来越明晰,这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增强了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职业归属感,使得他们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更加有自信和底气。思政课教师不仅肩负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职责使命,还承担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要对开设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思政课的广阔前景有科学自信的判断;要强化对思政课的职业认同;要始终对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持高度认同,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任务保持清醒认知。思政课教师必须不断提高政治高度,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积极承担“经师”与“人师”的职责使命,理直气壮上好思政课,坚持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及科学文化知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夯实理论底蕴、提升理论修养以挖掘深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10]新时代,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和媒体融合发展,知识传播不断加速,知识创新日新月异,知识社会已经来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如果视野狭隘,囿于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理论范式,不及时掌握各学科各领域的最新知识,思政课就很难实现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思政课教师应始终树立“本领恐慌”的忧患意识,站在理论发展前沿,始终保持学习状态,时刻提醒和警示自己:在马信马、在马言马、在马研马、在马爱马、在马为马,努力使“教马列、信马列;信马列、讲马列”成为一个良性循环。值得强调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处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思政课教师应努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教学实践,着力让广大学生深刻感悟和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用科学、彻底的理论消除学生的思想困惑,用真理的力量驱散学生心灵中的灰霾。

(三)遵循教书育人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式以涵养温度

“一个人,从来都处于某种价值观体系之中,尽管他对自己的价值观可能一无所知。这就是说,任何一个人都是被某种价值观‘占有着’,从来都处于某种价值观的统摄之下。”[11]知识观点可以从外部“灌输”,而以外在灌输知识观点作为基础的价值观念却决不能单纯依靠灌输产生。这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直面且克服的难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政课教师更应该采取“启发式灌输”的“讲理”方法。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用“坚毅、尖锐、胆识”“大无畏精神”[12]理直气壮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以理服人;又要让“思想的闪电”彻底“击中这块朴素的人民园地”,[13]做好人们情感、心灵、环境等多方面工作,以情动人。因此,思政课教师应该做到“用爱培养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浸润学生的心田,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贴心人和好朋友”,[14]在教育过程中倾注真诚和爱心,不断增强感染、激励作用。同时,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思政课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做到以德立身、以德施教,坚持树立起值得信任的高尚教师形象。

猜你喜欢

理论课思政课深度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