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消化科患者中应用个性化自我护理教育

2020-12-08刘小林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5期
关键词:消化科护患依从性

卜 娟,刘小林

(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科,江苏 盐城 2220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2019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消化科患者,共选择了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观察组男40例,女35例,年龄22~68岁,对照组男性患者是36例,女39例,患者年龄24~66岁。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健康宣教,要让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服用药物,进行适当的饮食指导,并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观察。

观察组详细的护理措施:

(1)健康宣教:在患者入院的时候要收集他们的一般资料,主要包括健康状况、年龄、学历等信息,按照医生的意见提供个性化教育。护理人员要向患者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并对自我护理教育实施的方法和意义进行简单的介绍。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使患者护理依从性得到提升,从而制定更加合理的护理方案。最后根据制定的方案开展宣教活动,鼓励患者多发表自己的意见,对疾病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详细讲述,让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防止出现并发症的时候患者出现恐慌、焦虑等不良情绪。

(2)饮食护理:制定妥善的饮食方案,并对患者的日常饮食进行妥善指导。而受到创伤性手术的影响,有部分患者生活无法自理,给予补偿护理,帮助患者维持好个人卫生,之后在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患者在住院的时候,胡思要对自我护理教育放哪的实际状态进行及时了解,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尽可能得到改善,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其护理依从性。

2 结 果

2.1 比较患者的SAS评分、SF-36评分

对照组教育前SAS评分是40.9±9.4,教育后是37.7±9.3。SF-36评分教育前是40.2±5.7,教育后是52.2±5.0。观察组教育前SAS评分是41.5±9.2,教育后是31.9±8.1,SF-36评分教育前是39.8±5.5,教育后是79.9±5.3。对两组患者实施教育后得到的评分进行分析发现,观察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教育前后ESCA评分

对照组ESCA评分教育前是86.4±9.8,教育后是95.6±9.3,观察组教育前是86.5±9.9,教育后是106.5±8.6。比较两组在实施教育前后的ESCA评分,发现观察组要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对于消化科患者来说,应用该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由护理人员按照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使紧张的护患关系得到缓解。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实施的个性化自我护理教育,无论是SF-36、ESCA评分、SAS评分,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O5)。

应用个性化自我护理教育模式,对于消化科患者来说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以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改善,并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得到提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消化科护患依从性
护患沟通:妇科护理工作中具体应用探讨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现代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及对策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传统教学联合PBL在消化科教学中的作用
分析层级护理模式在消化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
消化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