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介环境下高校影视人才培养策略探析

2020-12-07孙斌

传媒 2020年18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高校

孙斌

摘要:随着智能技术与媒体的深度融合,智能媒介化社会正在来临,影视行业的包容性正在无限地扩大,推动着人才的迭代升级。如何培养出影视行业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已成为高校影视专业教育和影视行业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我国高校影视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在对影视人才的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媒介环境下高校影视人才培养的改革发展策略,提出了依托科技賦能,探索融合模式;提升人文素养,重视通识教育;善用平台思维,联动多元培养三条发展路径。

关键词:新媒介环境 高校 影视人才 培养策略

5G、VR、AI等技术都在全力驱动着数字创意产业的发展与构建。在此背景下,传媒教育的学科专业和其他领域的学科专业走向融合乃是大势所趋,引导传媒教育从传统范式向智能化范式转移是培养未来传媒人才的必经之路。高校作为影视传媒人才的孵化基地,在知识输出、人才输出环节占据绝对地位,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高校影视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脉搏,逐渐由表面化、单一化向专业化、多元化过渡。但是,目前处于影视行业中下游的实践制作类人才相对较多,而既有艺术修养,又精通新技术,既有传统文化底蕴,又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较少。因此,高校应该洞悉当今的科技发展态势,创新影视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新媒介环境下影视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新媒介”一词既包括传播学意义上传播载体以及传播方式(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等),也包括艺术学意义上,作为创作者情感物化的新载体与质料,包含了各种新的科学技术(如数字技术、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对于影视行业而言,新媒介环境带来的影响首先是指飞速发展的数字技术给影视行业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变革,全面数字化将是影视制作必然发展趋势,虚拟制作、数字影视特效、动作捕捉、虚幻引擎等新技术的发展已经改变了传统影视制作的方式和流程。其次,3D、IMAX、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沉浸式体验技术的出现以及移动互联背景下信息传播的媒介与传播方式的不断改变,在展现其沉浸性、交互性、跨屏互动、即时性特征的同时也影响着文本的创作模式、大众的审美方式以及艺术观念的转向。新媒介技术环境的变革直接传导到高校影视人才教育,迫切需要解决满足时代之需与人才培养之困的双重难题。

传统意义上而言,对于影视人才教育通常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专才模式”又称“苏联模式”,即以影视制作领域专业生产流程来设置专业科系,涵盖了编、导、演、摄、录、美等细分专业,构成了“链式”的影视人才培养体系。我国大部分高校影视人才的培养模式,虽然随着行业需求与西方影视工业的影响,在专业体系与课程内容设计上有所调整,但在专业的设置方式上仍然采用的是“苏联模式”。“专才模式”弊端也比较明显,学生在学习影视专业的初期,就陷入到某一个具体垂直的专业领域,会束缚其全面的发展,限制学生思考的广度,无法激发其全部的潜能。此外,影视行业需要多工种密切配合,共同协作,只对某一领域比较了解,会在合作中增加大量沟通成本,甚至在具体完成本专业工作时,给其他部门增添不必要的麻烦。另一种是“通才模式”又称“美国模式”,就是在满足“通识教育”的基础之上,再进行电影专业知识技能教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同时在专业内容上以“大类培养”方式进行设计,让学生了解掌握影视制作的全流程。美国的电影教育,尤其在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大都采用的是这种模式。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分为影视制作、动画与数字艺术、互动媒体与游戏等七个系部,而他们所提出的口号是“我们的跨学科方法使学生无论选择的专业领域是什么,都可以跨我们的七门学科不受限制地选修课程,以培养成熟的媒体制作者、合作者和学者,使其在自己的职业道路上蒸蒸日上”。从中可以看出,其办学理念更为注重学生全面综合的发展,挖掘学生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新媒介环境的变革与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要求,已经突破了传统影视产业细分为编、导、摄、录、美等诸多工种的专才培养模式。同时,也不能直接机械地照搬美国通才人才培养模式,要考虑到时代发展与高校自身的教育特点,应超越两种教育模式的思考框架,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探索“融合教育模式”。

二、新媒介环境下我国高校影视人才培养的问题

新媒介环境下对影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字化促进了影视与数字媒体艺术、计算机类专业的交融聚合,影视行业急需人文素养高,既掌握影视艺术专业知识又了解数字技术的跨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而多数高校仍以传统专业技能学习为教育重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有以下几点问题。

1.影视专业学生文化素养不高。新媒介环境下对于影视传媒人才的综合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影视人才某种程度上需要更为广博的学养,以应对跨领域知识学习复杂性的需要。而当前影视专业以招收艺术类考生为主,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不高的现实问题,这对学生进入高校后与通识教育进行衔接设置了障碍。

2.学生的创意创新思维培养不足。创意型人才的培养应该是文化艺术教育的共同目标,只不过由于专业间技术知识的壁垒以及行业的实用性需求,使得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常常还是围绕技能型或者理论型人才培养展开。创意型人才的匮乏成为了行业发展缓慢,难有优秀艺术作品出现的重要原因,也是新媒介环境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专业和课程设置与时代发展需求不符,培养模式单一。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影视制作全面数字化将是不可逆的发展趋势,而一些高校影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并未及时做出更新与调整,仍然沿用传统的课程体系,势必会造成输出与需求的矛盾。5G、VR、AI等新技术的出现,科技与文化艺术的深度融合,数字创意产业的变革创新等,需要不断探索叙事语言,为新媒介艺术创作做好人才储备。而影视传媒类高校教育大多仍未在交叉专业建设布局,此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足,培养模式单一,办学资源的使用缺乏系统性联动。

三、新媒介环境下我国高校影视人才培养策略

数字技术、互联网、VR、AI等新技术催生着影视传媒新业态,也让影视行业超越了自身行业的属性,渗透到社会中其他各业。同时,在微记录短视频全面爆发的泛影像时代,设备的轻量化、低廉化,制作软件的便捷化、智能化,教学资源多元化、大众化,让影视制作基本技能下沉到普罗大众,准入门槛越来越低。在此背景下,高校影视人才培养应该抓住新技术革命的契机,在科技引领下改造原有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交叉融合型专业,在头部影视人才培养方面加大力度,注重复合式内涵式高质量的影视人才培养。

1.依托科技赋能,探索融合模式。在原有课程体系中融入新技术与新媒介催生出的新课程。当前新技术驱动下,影视制作出现了许多新的制作方式。如“虚拟预览技术”要求主创团队在前期构建整个影片的概念蓝图,原本许多后期需要制作的内容前置,让电影的视觉元素在前期就能够准确呈现;在真人与虚拟角色的影片中,需要考虑真人表演与虚拟角色表演两者动作的匹配与和谐。此外,虚拟角色的表演往往需要演员通过动作捕捉技术,完成面部、表情、肢体方面的捕捉。VR技术在电影中的应用带来了新的叙事语言与思维方式等。这些变化都需要相关专业在课程设计中进行调整,对重复性的课程进行压缩合并,升级改造,并且创新一批新的课程。

以创意型人才培养为核心,探索融合型专业。创意是影视行业发展的动力,也是发展的必由之路。数字与新媒介技术不仅消弭了各个艺术类型之间的界限,而且还使得各个媒介间趋于融合。媒介融合下出现了许多新的叙述方式,艺术呈现形式。如出现了“可以玩的小说,能够阅读的游戏”;现场表演与数字内容相结合的多层次体验的混合现实戏剧;将油画元素转化为具有具身性互动性的VR电影等等。这些不断涌现出的新形态艺术作品,需要具有创新意识与思维的创作人才,同时单一的专业学习也很难去适应创作的需要,融合型的专业呼之欲出。影视类融合型专业,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设置,一是将传统影视专业与新媒体、戏剧等专业融合,二是新技术引领下的影视专业与人文学、社会学、哲学、传播学相融合。在融合改造中,也要把握如何融合的问题,是设置不同学科知识的课程,还是将不同学科知识融合后开发一些新的课程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韩国中央大学参照了双学位制度,设置了跨学科的“公演映像融合专业”,在大学二年级下或大学三年级上选拔优秀学生进入融合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融合各个专业的特点,形成了一些系列特色的课程。如“用色彩和声音创造故事”“跨类型艺术实践”“感觉感性想象力开发”“数字智能公演映像工作室”“文化原型和映像内容”“韩国音乐艺术鉴赏”“艺术家眼中的韩国现代史”等。

2.提升人文素养,重视通识教育。科技发展速度之快,是人类自身进化速度所不能比拟的,这就造成了科技的进步与人类发展之间的巨大矛盾。科技引领下的影视制作领域,也应遵循价值理性的逻辑,以人类基本感知为基础视听艺术理论的基础,终极目标仍然是利用新的技术、新的媒介进行人类故事的讲述。一个好的故事讲述者,显然不仅需要本专业领域的知识,还需要对社会有敏锐的触角,对人生有深刻的体悟,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这就要求在启发学生艺术创造力的同时,应注重文化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等知识的融入。

重视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影视专业的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与丰厚的文化底蕴,有敢于质疑与进行反思的批判精神。随着我国高校本科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通识教育改革受到愈来愈多高校的重视和青睐,但是囿于我国高校传统专业教育体制和思想观念的束缚和对通识教育理念认识的不足,导致通识教育改革陷入进退维谷的实践困境之中。而在本科教育中,通识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已经成为高校本科教育改革的共识,如何巩固和强化通识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深化本科教育改革、提升本科教育质量的关键内容。

3.善用平台思维,联动多元培养。为应对新媒介环境的复杂性,运用“平台化”的思维,以“共赢”的理念,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建立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平台化”思维以创新为基础,一是专业创新,在复合型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培养目标、人才引进上优化创新。二是需要结构创新,形成教学专业、创作工作室、科研中心三位一体的结构体系。三是需要制度创新,探索建立一套动态的人才工作与流动机制,让教学、科研、创作三方面相互链接,互为补充,借力发展。

在操作层面,充分发挥校内联合、校际联合、校企联合、校社联合、校政联合、国际联合等多种合作模式各自的优势,在尊重各方诉求的基础上,探索“资源增量”。校内联合,要调动高校内部的教学资源,尤其是一些综合性大学,可以充分发挥跨学院跨专业师资优势,打造融合型教研團队;校际联合,是在依托各个高校优秀的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共同营造出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开放的交流平台,联合培养人才。校企联合,是让学生更快速的学习接触到业内的新技术、新项目、新动态,了解行业新趋势,及时完成业界与学界的对接;校社联合,引入社会资源办学,参与社会服务,扩大专业的影响力与认知度;校政联合,强化政府在政策、人才、项目、资金方面的支持力度;国际联合,扩展学生的学术视野与国际交流能力,加强学生国际化的自我认知能力。以专业为依托,在与各方链接的基础上,让信息与资源平等流通,产生聚合效应。

四、结语

新媒介环境下,高校影视人才培养应该抓住新技术革命的契机,自我突破,负重前行,在科技引领下的影视高端制作领域与文化素养教育、多元培养模式等方面下功夫,制定从规模化到内涵式人才培养策略,注重高质量影视人才输出。

但同时,新媒介环境的融合性、动态性与延展性,以及未来学生工作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让高校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教授所有涉及的知识与应对之策,因此,高校教育的关键在于通过科学的培养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一套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批判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自我研究的能力、终生学习的能力。这应成为高校新媒介环境下影视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以及策略制定的依归。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会军,马聪敏.创作实践型中国电影教育[J].当代电影,2013(01).

[2][韩]崔祯仁,范小青.数字时代的电影教育——韩国电影教育的经验与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03).

[3]廖祥忠.未来传媒:我们的思考与教育的责任[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03).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高校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